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503节
“等会儿你汇报完,我就安排人先修路!”
朱棣目光坚定的说道。
修路的时候,必然是要招大量的工人,而这个时候也是纪纲派人出去的最佳时机。
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
徐闻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至于外交这一块儿的话,如果运用好了,甚至不亚于十万兵马,以我的了解,目前我们不适合大面积的开战,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拉拢马哈木那边,给他们一点好处跟承诺,让他们保持中立。”
“只要马哈木那边能够保持中立,那么陛下的压力就会轻松许多,一旦开战的时候,也可以让纪纲的人在北方散播谣言,从而制造一定的压力。”
“毕竟马哈木的实力也很强,一旦谣言四起,动摇军心,可是轻而易举,此举又可以极大的瓦解敌人的实力,最后就是监国的安排了,这一点微臣倒是不好说,所以没写,也没去想!”
监国是大事,不但要考验太子的办事能力,同时也会挑选一些太子的班底,在这个时候,徐闻去做这些事情实在是有些多管闲事了。
而且皇帝也是最忌讳这件事儿的,办好了没有赏赐,要是弄不好,说不定就被皇帝记恨上了。
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徐闻自然是不愿意的。
朱棣闻言,也淡淡一笑,显然也猜到了徐闻心中的担忧,笑着说道:“这事儿谁做我都会觉得不合适,可你做,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我这一辈子能相信的人不多,你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绝对不会怀疑的,再者说了,咱们还是一家人,你有什么意见都可以说的!”
徐闻一听,却笑着摇了摇头,他可不愿意拿自己的性命来试探天子的人品。
这心情好的时候是一个样,心情不好那可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再者说了,他徐闻本身也不喜欢这些东西。
“臣子就应该有臣子的规矩,陛下体恤微臣是陛下厚爱,微臣却不能乱了礼数,这事情还是陛下自己定夺吧!”
徐闻笑呵呵的说道。
老朱家内部的事情外人实在是不方便插手。
朱棣见状也有几分无奈,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说道:“行,既然这样,那我就自己定夺,不过你说的这些都非常不错,我会着手安排,也会仔细的看一下你的奏折,对了,听说北京城的房价被你炒成了天价,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局面?”
徐闻一听说到了生意,不禁有些得意的笑着说道:“陛下也知道,微臣擅长经商,只是略施小计而已,不过陛下已经决定迁都在这里,这里的房价上涨也是早晚的事情。”
“微臣只是稍微把这个涨价的时机往前推了推,所以也不能说全是我的功劳!”
朱棣看着一脸灿烂笑容的徐闻,忍不住调侃道:“你还客气上了?”
徐闻嘿嘿一笑说道:“如果陛下不迁都的话,任徐闻有通天的手段也不可能让房价上涨,这一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个人的力量跟整个大明王朝相比,实在是太不堪一击了。
哪怕现在的大明王朝内忧外患,也绝对不是他徐闻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四海商会能够相提并论的,这其中的差距简直大的离谱。
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他徐闻是英雄,可也离不开这个机会。
朱棣见状笑着说道:“留下来陪我吃个饭,这种清闲的日子,我怕是过不了多久了啊!”
徐闻一听顿时眼睛一瞪,心里也明白,朱棣一旦开战,绝对不可能轻易停手,当即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就陪着朱棣用膳。
在吃饭的时候朱棣这个工作狂也同样没有忘记北伐的事情,又找徐闻闲聊了许多。
直到深夜,徐闻才有些疲惫的起身离开。
不过心里也是更加的佩服朱棣了,别的不说,光是这个勤奋劲儿,古往今来恐怕都没有几个皇帝能够做到。
只可惜了篡位这件事儿就像是朱棣一辈子抹不去的黑点,无论他有多大的功劳,这件事儿都会一辈子跟着他。
第603章 征讨漠北
永乐八年二月初一日。
朱棣也终于下了圣旨,命命太子朱高炽监国,皇长孙朱瞻基留守北京,户部尚书夏原吉辅导,兼掌行在部院事。
永乐八年二月初五日。
北征昭告天下。
整个大明王朝为之震动。
朝野更是流言四起,暗流涌动。
朱棣北伐,远离朝堂,这也让不少人的心思再度变得活跃起来。
而太子一脉,则是激动的不行了,毕竟太子监国,这权利可不小,不但能够趁机排除异己,同样也能够趁机提拔自己的人,甚至谁刷功勋。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可以说这一道圣旨下了之后,所有有心思的人都在动。
唯独徐闻是个例外。
他就像是没事人一样,静静地躺在自己新买的一处别院里。
整个院子很大,毕竟现在家里人口也多了,若是小了也住不下,院子里古树参天,宛如巨大的伞盖,遮住了烈日,徐闻就那么静静地躺在大树下面,享受着难得的宁静,喝着极为珍贵的冰镇酸梅汤。
这也是物流打通之后带来的好处。
在经过一些特殊手段之后,四海商会已经完全可以把其他地方的冰块运送到北京城来。
虽然稍微麻烦一些,可带来的利润也同样是十分的恐怖夸张。
并且储存手段并不算太难,皇室本就有这种习惯。
只是徐闻稍加改良了一下,就这,已经成为了北京城乃至全国最炙手可热的饮品没有之一。
特别是达官贵人家里,几乎以能够喝上冰镇酸梅汤为荣。
要是家里来了客人,连一个冰镇酸梅汤都没有,那就说明这个家庭的条件一般,如果再能够配上金陵醉,那就证明主人家非常在乎这个客人。
特别是在宴请的时候,这两种产品加在一起,效果最好。
徐闻也非常喜欢这冰镇酸梅汤,纯中草药熬制而成,酸酸甜甜,一口下去,整个人的汗毛都彷佛炸开了,别提有多舒服。
在这种惬意的日子中,时间很快就来到了永乐八年二月初十。
这一日,整个北京城的空气中都充满了肃杀的味道。
所有人的神情都变得无比紧张起来。
甚至街道上的行人都少了许多。
朱棣已经决定就在今日出兵北伐。
由翰林学士胡广、侍讲杨荣、金幼孜扈从,靖远候王友将军中,安远候柳升为副;宁远候何福、武安候郑亨将左右哨,宁阳候陈懋、广恩伯刘才将左右掖,都督刘江等为游击将军,充作先锋;又命薛录、冀节等为骠骑将军,候镛、陈智等为神机将军,金玉等为鹰扬将军,李文等为车骑将军,分督其属,不隶五军,总五十万众。
今日的徐闻也早早赶来,穿上了自己的朝服。
朱棣跟一众被安排好的将军更是全部都穿上了金灿灿的战甲,威风凛凛,宛如天神下凡一般,站在德胜门前。
作为九门之一,德胜门的寓意显然更好,更合适发兵。
“诸位!”
朱棣大手扶着腰间的龙纹御剑,高声吼道。
“在!”
无数人整齐有序的声音宛汇聚在一起,宛如巨龙咆哮一般,在北京城的上空响起。
惊的远处的鸟儿都扑棱着翅膀匆匆逃离,彷佛生怕被斩杀一般。
这种可怕的气势,让朱棣十分的满意,他看着那一双双充满坚定跟斗志的眼神,嘴角也抑制不住的上扬,浮现出了一抹自信而强大的笑容。
“此行出征,必将得胜归来,荣耀与你我同在!”
简单的一句话。
却让全场的气势再度攀升。
“出征!”
“出征!”
“出征!”
一道道充满力量的嘶吼不断地天地间激荡。
这群士兵在这一刻,彷佛变成了一只只发狂的野兽。
那恐怖的声音让人头皮发麻,让人灵魂颤抖。
徐闻只感觉自己的体内的血液在这一刻都仿佛沸腾了一般。
男儿何须马革裹尸还,在这一刻彷佛具象化了。
“恭送大明王朝永乐大帝!”
徐闻带着文武百官上前一步,高声吼道。
“恭送大明王朝永乐大帝!”
朱棣见状也不废话,翻身上了战马,咆哮道:“出发!”
“出发!”
无数人紧随其后,所有的士兵宛如一条条黑色的巨龙,从德胜门外出。
而此时一名小太监却急忙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走到了徐闻的面前,弯腰行礼之后,才看着徐闻说道:“公爷,陛下今日早晨给您留了一封信,让您亲自查看!”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