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502节
王学红不明白徐闻为何如此紧张,不过倒是不敢磨迹,急忙说到:“总体平均下来大概有十倍了,因为有些地段稍微差一些涨幅小一点。”
徐闻点了点头,十倍的涨幅在他的预料之内,也是他当时的预期,当即说道:“这样好了,你先抛售,慢慢的抛售不需要太着急,价格可以适当的再高一些。”
王学红点了点头,说道:“那我现在就去安排。”
“嗯,我最近就住在这里好了,尽快吧!”
徐闻催促道。
王学红不敢迟疑,急忙转身离开。
永乐七年八月,淇国公丘福奉命征剿本雅失里,因轻敌冒进,惨败于胪朐河,全军覆没。
此事传到京师,朝野震动!
永乐大帝朱棣更是龙颜大怒!
第601章 御驾亲征
京师,奉天殿上。
朱棣更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发雷霆:“淇国公丘福轻敌寡谋,违朕训诫,致丧师辱国,虽身死不足赎罪!”
当日便下旨剥夺丘福世袭爵位,并将其家眷流放海南,永不得归。
此事几乎以惊人的速度传开。
徐闻在得知之后,心中对丘福的不爽也算是彻底烟消云散了。
丘福已然战死漠北,又被削爵,全家流放。
他自然没必要跟一个死人去计较什么了。
汉王朱高煦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一脸着急。
丘福那可是他的人,并且忠心耿耿,曾经在公开场合都敢支持他汉王夺嫡的存在啊!
而且手握兵权,说着这样的人倒下,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可哪怕明知这人是个巨大的损失,汉王也不敢妄动,甚至只能当做不知道。
此时已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他必须要尽快撇清关系。
否则一旦受到牵连,便是他也没有好日子过。
兄弟二人都是明争暗斗,谁都不敢有把柄被对方抓住。
“福负圣恩,罪当诛啊!”
汉王朱高煦在府邸内感慨道。
十月初一日。
永乐帝朱棣召诸将议北征之策。
但凡是有些能力的,几乎都被叫了过去。
这一次朱棣要做的便是战前的准备工作。
几乎只要有想法的,都有能够得到机会发言。
整个过程也十分的激烈缓慢,光是商议对策就足足在这里商讨了两天才最终留下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朱棣看着一旁的徐闻,神色凝重的说道:“我已经让人记录下来了这两天套录出来所有的东西,稍后整理一番之后,你先看看,如果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再做一些补充。”
徐闻弯腰弯腰抱拳答应下来。
他知道对于这一战,也同样非常的小心谨慎。
可以说这是必胜的一战,若是战败,那不管对于朱棣还是对整个大明王朝来说可都是极为致命的打击。
所以哪怕朱棣本身也是十分杰出的军事天才,都不敢轻易的做出任何的决定,需要先跟众人进行商讨,确定之后再由徐闻进行完善补充。
最后才由他亲自查看,挑选,做出最终的决定。
可以说,这一次北伐的重要性完全能够跟他之前在起兵一样。
而且这一次他可不能跟张辅一样以战养战,他毕竟是天子,所携带的也是王者之师,这战争可以打,但是底线同样也需要有。
所以粮草的补给对于朱棣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厚着脸皮找徐闻先拿钱的主要原因。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多的银子,他是真的不敢贸然出兵啊!
可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他只能够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计划更加的周密严谨一些。
“东西整理好,都交给越国公!”
朱棣说完,便起身离开,倒不是生气,而是大战前夕,他也需要足够的冷静。
过多的闲话,反而会影响到他的心情。
很快徐闻就带着厚厚的资料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王力,周昆,从这一刻开始,除非是陛下派人过来,否则不管对方什么来历一律不见,就说我身体不适!”
徐闻说完就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
这个任务很重,重的连他都不得不全力以赴。
军事准备,外交准备,后勤保障,交通情报,监国等事务的安排全部都要非常的详细,有任何一个地方有差池,都可能会出现大乱子。
否则,朱棣也不会让徐闻先弄,自己再做检查了,为的便是以防万一。
想要把这些事情都弄清楚,整理好,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夸张的说,其中任何一条拿出来,交给别人来做,没有三五天的时间都不可能做好。
更何况这些事情全部都放在一起,那难度会更高,更大,也就是徐闻,曾经参与过这种事情,特别是在后勤,以及部署这一块儿有过十分丰富的经验,否则,朱棣都未必敢把这件事儿交给徐闻一个人来做。
接下来的时间,徐闻就像是一个无情的工作机器,一直待在书房,一日三餐,也都是王力等人送进来,吃完就干活,一直到深夜才稍微休息一下。
第二天的深夜。
徐闻看着面前整理处理的资料,以及方针,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虽然很辛苦,可毕竟是弄出来了,这成就感也是有的。
“准备热水,我要洗个澡!”
徐闻略带疲惫的声音在房间内响起。
门口一直守护的王力闻言,顿时面色大喜,急忙点头哈腰激动的笑道:“公爷热水早就准备好了,您请!”
这两天徐闻废寝忘食,他们这些心腹看着也同样十分心疼,此时徐闻能够出来洗澡,那就证明已经忙完了。
也终于能够休息一下了。
徐闻闻言,起身走了出去。
第三天的上午。
徐闻早早的拿着自己准备好的东西来到了朱棣的面前,说道:“陛下已经整理好了,并且做了一些补充,从四个方面着手的,您看看,不行再说!”
朱棣闻言,放下手里的奏折,笑着说道:“你直接给我简单的说一下,我这两天也看了很多太子的奏折,也累啊!”
说完便起身走动了起来。
徐闻见状只好开口说道:“军事上我的建议是抽调神机营,三千营,五军营为主力,边境驻军为辅,加在一起大概有五十万左右,神机营配备虎樽炮,火铳等最新型的火器,一旦开战能够当做主力冲锋镇压。”
“至于将领这一块陛下亲征,其他人自然都是复出,我还是想张辅跟着您,他的忠心不用考虑,而且刚刚拿下脚趾,风头正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震慑敌军,其他随行的倒是没有特别的安排,陛下看着办就行。”
“有您跟张辅,我想在大的方面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了,如果真要有建议的话,那就是尽可能的多用一些熟悉北方作战的将领吧,这样稍微好一点。”
第602章 客气上了
徐闻继续道:“至于粮草方面,要供给五十万大军的粮草,最少需要囤积数百万石,以官道为主,四海商会的物流线为辅,征调民夫,我预估最少也需要二十万左右,甚至更多。”
“当然,这一块儿如果有不够的话,可以随时征调,钱财我都已经给陛下兑换出来了,足以保证这一次北伐的用度,战马跟轻甲这些我也都做了详细的部署,陛下只需要看一眼就行了,不便多说。”
面对这位暴怒急切想要御驾亲征的永乐大帝。
徐闻继续道:“不过有一点需要现在马上去做,帖里干道因为之前大战,加上年久失修,如果陛下想要从这里过去的话恐怕需要现在就安排人修缮,拓宽,否则的话,五十大军从这里过去肯定会非常的马夫。”
“我的人在打造物流通道的时候,就发现了那里的道路有问题,不过四海商会毕竟只是商会也不敢干预太多,免得被人说闲话,所以只是简单的修缮了一下,勉强能够通过。”
“陛下亲征却不同了,信息的传送极为重要,所以必须要修,而且还要花费大价钱,修好,另外建造烽堠、驿站等保证消息的快速传递。”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消息的传递,保证陛下跟行军的安全,另外纪纲那边也可以在修缮拓宽道路的时候破派一些精明的锦衣卫趁机昏过去,打探那边的情况,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能够绘制出地形图,以及军营的分布图。”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步,那这一次纪纲可是要立大功,陛下也能够提前做出准备,以雷霆手段镇压北方!”
朱棣闻言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徐闻的这个建议非常好,他也想过,只是没有徐闻这么详细,更没有徐闻知道的这么清楚。
帖里干道的情况除了四海商会之外,恐怕都没有几个人清楚那边的情况了。
毕竟平时通勤的话已经足够了,也很少会有人想这么多。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