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50节
既要满足双方“争胜”心理,又要避免真正判刑的解决方案。
“咳咳!”徐闻轻咳一声,高声宣布:“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你二人当街斗殴,本应该按照大明律严加处理,不过念在并没有给本县造成太大影响,因此县尊大人决定给与警告,罚银二十两,现在你们可以离开了!”
徐闻故作冷漠道:“希望两位引以为戒,莫要再犯,否则,大明律不饶人!”
躲在后面的周知县和吴典史一听,眼睛一亮。
这方法好啊,只是象征性的惩罚,但实际上并不执行真正的刑罚。
如此两不得罪,还能保全清平县衙的面子。
二十两银子算个屁!
两位爷哪怕不缴罚款,也会有人帮忙垫付的(吴典史)。
“哼,小子你少在这里忽悠人,爷爷我可不吃你这一套!”李景隆瞪了一眼徐闻。
徐辉祖也是冷冷一笑:“弄虚作假,虽然有点智慧,但我二人乃当朝国公,岂容你随意忽悠?”
“县丞大人,这,这两位爷不好应付啊,而且曹国公脾气极为不好,小的估摸着劝说没用啊!”
吴典史抹着额头的汗水,紧张极了。
三千里已经花出去了,别一点浪花翻不起啊!
面对两座阴森的牢房,徐闻沉吟须臾,最终目光坚定地投向了囚禁徐辉祖的那一间。
他沉声吩咐牢头:“去,将魏国公押往刑讯房!本县丞要亲自审问!”
“什么?”
周知县和吴典史,见徐闻要对魏国公用刑,二人差点瘫了。
“老弟,莫要冲动,害了大家啊!”周知县焦急地劝道。
“县丞大人,莫要冲动,一切好说!”吴典史也慌忙附和。
徐闻冷哼一声,朗声道:“敬酒不吃吃罚酒!本官从不惯着所谓的达官显贵!大明律之下,人人平等!”
他一招手,让唐捕头将魏国公徐辉祖拖出去。
唐捕头瞪大眼睛,呐呐不敢动。
徐辉祖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一个敬酒不吃吃罚酒,本公今日便看看,你是如何收拾本公的!”
他是徐达长子,长这么大以来,还没有人敢如此对自己这般说话。
便是懿文太子朱标,也是客客气气的,拿自己当兄弟。
这一个小破县的县丞,竟敢审讯自己,真是狗胆包天!
见无人来押,徐辉祖二话不说,亲自走出牢房,自个儿直奔审讯房,大马金刀的坐在老虎凳上,坐等被审。
在众人惊愕的眼神中,徐闻背着手进了审讯房,挥手让所有人退下,关闭房门。
“下官清平县县丞徐闻,见过魏国公。”徐闻躬身一礼。
徐辉祖冷哼一声:“怎么?不装模作样了?”
徐闻淡然一笑,道:“魏国公说笑了,刚才外面人多,下官承认自己说话声音大了点。”
徐辉祖冷笑道:“你这种小吏,本公见多了,一个个都没骨气!我还以为你是什么铁面无私的人物,原来也不过是个混账东西!”
不想与之扯皮,徐闻笑了笑,直奔主题道:“我们清平县只是不毛之地,两位国公爷应该不会无聊到来这里寻花问柳,我猜多半是奉旨行事,有公务在身吧!”
“你怎么知道?”徐辉祖抬头瞥向徐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徐闻既然来了,自是做好了准备。
他通过最近朝廷邸报,得知皇帝派卫王,谷王,庆王,宁王,岷王等诸皇子前往临清练兵。
徐闻猜测两个国公定是前锋,奉旨先行。
于是他说道:“皇帝陛下让你们前往临清练兵,你与曹国公却在清平县露宿青楼,花天酒地……”
“想当年中山王何等英雄人物?那可是万夫莫敌之勇,威震四海,若是他老人家的后人因为一个青楼头牌而跟人打架斗殴,甚至闹到了朝堂之上,岂不玷污了中山王的威名?”
说着,徐闻的声音变得越发严肃:“徐某很难想象,身为中山王嫡子,当朝魏国公竟如纨绔子弟,争风吃醋!”
一番话,说的徐辉祖面红耳赤。
徐闻又道:“诸位亲王不日便到,魏国公若赖在牢里不走,下官只能请诸位王爷亲自来大牢接人了。”
“不得不说,你这县丞,虽然年少,心眼子倒不少,今天这个面子本公给你了。”
徐辉祖摇了摇头,随后也不拖拉了,起身龙行虎步朝着外面走去。
并非回牢房,而是大步离开了大牢。
一众狱卒哪里敢阻拦,纷纷退到一旁,抵着脑袋不敢去看。
第43章 吴家废了
李景隆看着徐祖辉的背影,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有些不明所以。
他看向徐闻:“小子,那老犟种为何突然离开了?”
周知县、吴典史等一众狱卒也是好奇,纷纷竖起耳朵。
徐闻哈哈一笑:“我这人嘴臭,骂了一顿魏国公,他听不下去自然就走了。”
李景隆听后,充满威压的双目顿时猛的一瞪,诧异的盯着徐闻笑道:“你把他骂走了?”
徐闻低调的点点头:“曹国公是否还要小住两日?”
知道徐辉祖吃瘪,李景隆心情舒服多了。
他和徐辉祖自幼一起长大,两人打小就互相攀比。
既然徐辉祖已经离开了,他继续留在这里“坐牢”岂不是成了大怨种?
随后不爽的冷哼一声,也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在经过徐闻身旁的时候,李景隆停下脚步,扭头看着徐闻:“你小子不错,有点脑子!”
衙役看着这一幕,都惊呆了,完全没想到如此棘手的事情,徐县丞仅仅一刻钟时间就给解决了。
众人看向徐闻的眼神都充满了浓浓的敬佩。
徐闻挑徐辉祖骂,是因为了解徐辉祖的脾气好。
要是先骂李景隆,以这位爷的暴脾气,自己指不定把人得罪死了。
两位国公刚离开大牢,县衙外便涌出一群便衣军士,皆俯首听令。
外面烈日当空,李景隆伸了伸懒腰,回头瞥了一眼哈腰点头送行的周知县等人。
当他的目光扫过吴典史时,脸色顿时一沉:“将这畜生拿下!”
军士们一拥而上,一名百户一脚踢在吴典史的膝盖上。
吴典史当场跪倒在地,颤颤巍巍地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李景隆一脚将他踹翻,怒骂道:“混账东西,一点眼色都没有!”
众人噤若寒蝉,不敢吱声。
好在李景隆自持身份,踹完解气后便收了脾气,翻身上马而去。
吴典史跪伏在尘土飞扬的地面上,面容苍白,眼神中满是惶恐与无助。
他的官服被汗水浸湿,紧贴着瘦削的身躯,显得格外狼狈。
四周是冷漠无情的军士,他们的目光如刀,让他感到一阵阵刺骨的寒意。
见了当朝国公,他方知自己的渺小。
生死皆在人家一句话。
曹国公和魏国公离开了清平县,吴典史的劫难却仍未渡过。
当天,一阵后怕的周知县,对着吴典史一顿臭骂,当场将之撤职拿办。
消息传开后,县衙官吏们纷纷议论。
他们虽然对吴典史平时的所作所为颇有微词,但也没想到他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不过,当他们得知是徐县丞力挽狂澜,将两位国公爷摆平后,又纷纷对徐闻表示了敬佩和感激。
吴典史被撤职的消息很快传到吴家。
吴老爷和仆人们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吴典史本人则呆坐在书房中,面如死灰。
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完了,不仅家族迁徙,自己还丢了官职,再也无法在清平县立足了。
事已至此,后悔也来不及了。
接下来的日子倒是安静了许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平县的氛围似乎也越来越凝重压抑了。
上了名单的十几家豪门大族迁徙,动静不小。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