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49节

吴典使尴尬的笑着,真不知如何开口。

“赶紧说!说的详细一些,这事儿要是处理不好,老子的乌纱帽都可能保不住了!”

周知县沉着脸,神色唏嘘的说道。

徐闻听后,心道事情这么大?

他下意识的看向了吴典使,神色不爽,彷佛在质问吴典使为何要坑他。

能够左右一位知县的命运,这事儿能小的了?

“呵呵,县丞大人,事情仓促,下官没有来得及跟您解释,是这样的,曹国公李景隆跟魏国公徐辉祖,不知为何二人途径清平县醉春楼……”

吴典史一五一十的汇报此事,不忘避重就轻,尽量的想要撇开关系。

“找女人?”徐闻眉头皱了一下。

“不不,他们只是听曲儿。”

吴典史哪里敢说两位国公嫖娼,忙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醉春楼最近新出了一个花魁叫温姑娘,色艺双绝,尤善吹箫,那白如玉葱的芊芊细手,别提有多漂亮了。

“还有那水蛇腰,扭起来让人气血升高,火冒三丈呐!”

“你他娘的说这作甚,快说重点!”周知县怒道,忍不住踹了吴典史一脚。

“是是是!”吴典史忙加速话题:“两位国公爷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让温姑娘演奏,只是曹国公想听《清江引·秋居》,而魏国公要听《水仙子·夜雨》。”

“他们二位都是权贵,忒好面子,谁也不愿意在这罪春楼丢了面子,非要争个高低。”

“听说二人先是文斗,随即武斗,从而大打出手,直接在街上干起来了。”

“下官......下官当时也不知道是他们,就带人去把人给抓了,如今两位国公爷爷在牢里不愿意出来了。”

吴典使尴尬的看着徐闻。

现在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徐闻身上。

徐闻此时也明白了吴典史为什么跟狗一样,将他请过来。

要是早知道是这么个事儿,打死他都不会来。

两位国公爷啊!随便得罪一个,他这十几年的书可就等于是白读了,甚至弄不好怕还要掉脑袋。

玛德,吴万这个事逼,真他娘的会惹事!

“徐老弟,我知道你足智多谋,这事儿你可得上个心啊!要不然真会死人的!”

周知县上前一步,拉着徐闻的手,一副哀求态度。

他现在同样也是黔驴技穷,只能押宝在徐闻身上。

徐闻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这事儿风险很大。

可同样,若是办成了,这人情也是极为惊人的。

“行吧,下官去走一趟,可成不成我就不敢保证了!”徐闻皱着眉头说道。

此话一出,两人顿时面色大喜。

“老弟不必担忧,你能去一趟,老哥已经很感激了!”周知县激动的笑着说道。

“徐县丞才高八斗,解决这件事儿绝对不在话下!”吴典使也急忙在一旁笑着说道。

徐闻点了点头:“那个,不知这经费从哪里出呢?”

“经费?”周知县跟吴典使都愣了一下。

徐闻解释道:“既然是去办事,总得要赔礼道歉。”

“本官刚上任不到月余,俸禄稀少,毕竟是两位国公爷,眼界惊人,见过不少好东西,一般的礼物意义不大啊?”

说着,眼神看向了吴典史,又看向老周。

周知县故作高冷看向了一旁,这事儿可不是他捅出来的,自然不愿意出钱。

第42章 高端局,徐闻登场

“那个不知道需要多少银子?”

吴典使硬着头皮尴尬的笑着说道,给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找周知县要钱啊!

“我估摸着三千两总该要的吧?”徐闻煞有其事的说着。

有好事儿的时候没想到他,这需要人了想起他了?他徐闻可不是这么好利用的。

这一次吴典使要是不大出血,这事儿没完!

“什么?两三千两?”

吴典使一听,顿时眼睛一瞪,惊悚的尖叫了起来,哪怕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周知县的眉头也皱了一下,不过倒是没说什么。

“三千两救你一命,我要多了吗?就这我还不敢保证能成功,吴典使要是不信任在下的话,也可以找别人!”

徐闻无所的冷笑道。

“这……”

吴典使愣在了原地,要是有其他的办法,他哪里会找徐闻呢?

“县丞大人,这,这就算是把我卖了,也拿不出来这么多钱啊?”

吴典使憋屈的看着徐闻。

他知道,此时徐闻要银子,恐怕不是单纯的买礼品,应该是想趁机敲一笔。

“你没有,你吴家难道没有吗?”周知县终于忍不住开口。

吴典使一听,急忙说道:“吴家是吴家,我爹他不一定舍得给啊!”

“呵呵,舍不得花钱?”徐闻冷笑道:“吴典史,你要知道你得罪的可是两位国公,三千两买你一条命,你自己说说,贵吗?”

吴典史听后,心头一震。

我一条命值不值三千里?

那肯定值啊!

只是,这事又不是老子一人惹出的,要倒霉大家一块倒霉,别想敲老子银子!

正当吴典史心里盘算着。

此时,唐捕头来报,说是县衙附近出现大量生面孔。

对方个个身材魁梧,像是便衣的军中猛士。

“是两位国公的亲卫!”周知县瞪大双眼,更加确定牢里关着的就是曹国公和魏国公!

徐闻沉吟道:“他们既然没有冲击县衙要人,看来是不想把事闹大,也相信两位国公的安全。”

“当务之急,是尽快处理好此事,不然麻烦就大了!”

说着,看向吴典史。

老周急了,一脚踹在吴典史身上,喝道:“都这个时候了,你他娘还愣着作甚?快去取银子!”

“是是是,下官这就回家取银子!”吴典使急忙朝着外面走去。

他也慌了,唯恐被两位国公的亲卫上门问候。

国公的亲卫,起码都是正六品的百户,自己一个不入流的小吏......

很快,吴典史便凑齐了银子。

三千里,一文不少!都是从吴家钱庄里现取的。

徐闻收了银子后,拿出二百两给唐捕头。

让唐捕头出去发给那些便衣护卫,请他们喝茶,说两位国公在县衙好好的,都是误会,很快就会出来,让他们稍安勿躁,先喝喝茶休息一会儿。

随即徐闻前往大牢,直奔两位国公所在的牢房。

两名衙役急忙上前,颤抖着打开了铁链。

两个牢房面对面,徐闻站在中间,看向左边,那是曹国公李景隆关押所在。

但见这位“大明战神”身姿挺拔,宛如松柏之姿,面容俊朗,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凡的英气。

李景隆站在那,双手抱臂,饶有兴趣的看向徐闻,有种上位者装逼打脸地方小吏的快感。

徐闻冲他颔首点头,又看向右边牢房。

这边关着是魏国公徐辉祖,他盘膝而坐,面容清秀,眉如远山,眼若秋波,气质温文尔雅,一派儒将风范。

如何处理这两位爷,确实难办。

因二人身份显赫,处理此事时要极为谨慎,不能轻易得罪任何一方。

来时,徐闻仔细想过,既然李景隆和徐辉祖都要求将对方判刑,以此作为自己出狱的条件。

这表明双方都存在一种“斗气”或“争胜”的心理。

考虑到双方的身份和特殊要求,徐闻的调解方法有了方向。

首节 上一节 49/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