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3节
网络时代,此事曝光后,上面政策调整,学校终止了和徐闻的合作关系。
徐闻这才展露才华,考了全省第一。
“少爷这么聪明,只需稍微努努力便是能考上举人,到时候咱们的好日子就来喽!”
岳冲的声音从屋外传来,接着是噼里啪啦的劈柴声,节奏十分欢快。
岳家兄妹之所以不离不弃,一是出于对徐家养育之恩的报答,二是出于对读书人的敬重,觉得少爷终有一天会咸鱼翻身。
听过望子成龙、望夫成龙的,没听过望主成龙的。
徐闻轻叹:“或许对他们来说,灰暗的生活中,我便是他们心中的光!”
“既如此,我徐闻万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
乡试么,全省秀才统一参加科举考试,不就是和高考类似?
一不小心到了徐闻最擅长的领域,他完全有信心通过科举考试走向仕途。
“不过......此刻是洪武二十九年,是朱元璋在位期间,当官的风险似乎不小啊!”
听说洪武十九年,科举考试一共录取了三百多名进士,但在一年后,这些当了官的进士,全部被斩或被流放,无一例外......
纵观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在洪武朝当官,风险最大!
“甭管那么多,先能当上官再说,反正老朱还有两年就驾崩了......”徐闻这样想着。
......
屋内简陋,却收拾得井井有条。
很快岳盈盈做好了吃的。
三碗粟米粥和一小碟青菜萝卜。
菜不是新鲜的,腌制过了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吃起来的味道,有点像后世的酸菜和榨菜。
岳冲狼吞虎咽,吃的很香。
岳盈盈则小口小口的喝着粥,不时担心的看着兄长:“哥,你慢点吃。”
岳冲道:“妹子别担心,哥嗓门大不会噎着的,嘻嘻!”
“我是怕少爷不够吃……“岳盈盈小声道。
“嗝……”岳冲不嘻嘻了。
他望向徐闻:“少爷,还剩一点,你吃!”
“你吃吧!”品着粗茶淡饭,徐闻连连摆手,慷慨的将自己吃剩下的半碗粟米粥推到岳冲身边。
吃惯了科技与狠活,他吃这些饭菜如同嚼蜡。
“谢少爷!”岳冲大喜,毫不客气的将半碗粟米粥抄过去。
这打工人……徐闻有些无语,明明这些都是你赚来的,怎么反倒感谢啥事没干的老板?
吃饭的时候,院门外不时有人影闪过,鬼鬼祟祟的往里探。
小院简陋的没有壁照,外面的人一眼便能看到里面情况,里面的人同样。
岳盈盈捏紧了小手:“好像是吴老爷家的仆人......”
“不管他,估计是来要棺材的,还给他们便是!”
岳冲大大咧咧的道,一口炫干了粟米粥,神情舒爽,感觉自己又变强了,可以多扛几块砖。
吃完饭,岳盈盈熟练地将三人的碗筷洗刷,又擦完桌子清理了灶台。
忙完后,脚不沾地的进了里屋。
里屋有一台简陋的二手织机,日夜作响,不知被岳盈盈摆弄了多少次。
望着少女朴素美丽的侧颜,徐闻感慨道:“盈盈这么既漂亮又能干的姑娘,当丫鬟可惜了。”
岳冲笑道:“少爷这话说的中听,要不您将盈盈收了,当一妾室?”
听到外面说话,岳盈盈小脸一红,娇嗔道:“哥,你说什么呢?”
迅速将房门关起。
自八岁起,母亲去世,她便被父亲安排到有“清平神童”之称的徐闻身边侍奉。
对于徐闻,岳盈盈没有奢望,自觉出身低微,不会读书写字,只希望将来能成为少爷的一房侍妾,永远侍奉着。
自古婚嫁讲究门当户对,士人不能娶仆人为妻,若是娶了,将会被世人嘲笑,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姓徐的,出来!”
院外吵吵嚷嚷,但见一行人蜂拥而来,踏足徐家小院。
为首之人是个身穿麻布粗衣的胖子,挺着个圆溜溜的肚子,头戴小帽,昂首挺胸,架子牛的不行。
身旁两个仆人哈着腰为他撑伞遮阳,更加助长了胖子的嚣张气焰。
第3章 上门讨债
“唐员外?”徐闻认出了此人。
记忆中这胖子名为唐达,别看他这身行头朴素不堪,却是这永宁乡最有实力的大财主,家有万金。
大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对士农工商服饰有着严格要求。
商人地位最低,不得穿绫罗绸缎!
前几年有个商人偷偷将丝绸穿在内衬,被人举报后,被官府抓起来判了流放,至今还在云南某卫所搬砖修城墙。
所以,每当有财主跃跃欲试想要穿绸缎,家人往往以“修城墙”警告。
不过明朝并非一直如此严格,到了明朝中后期,受经济发展风气开放,别说穿绸缎,商人甚至可以在衣服上绣龙纹。
唐员外踏过门槛,看到院中的檀香木棺材,心中咯噔一下。
随即大怒道:“姓徐的,欠我五百两银子的债,赶紧还了!”
“五百两银子的债?什么债?”徐闻看向胖子,努力回忆着。
唐员外脸色微变,推开身旁仆人,怒道:“我说徐相公,前些年你徐家遭遇大难,举步维艰,你居无定所,连读书的钱都没有,是你向我借的银子,当初我可是二话没说就借给你了!”
“你堂堂秀才公,可不能赖账啊!”
“这要是传出去,你这读书人的脸往哪搁呀!”
当年,徐家衰败,唐达本想通过放高利贷,以此套取徐家的祖宅田地。
没找到,徐闻的叔父徐贺,竟早就偷偷侵占了徐家资产。
徐闻没了价值,唐达隔三差五的来催债。
以往徐闻顾及读书人脸面总会出去躲躲,没想到今天居然明目张胆的坐在这!
“哦,想起来了。”
徐闻从前身记忆中想起了此事,有这回事,好像借了一百两银子。
当时前身年少,读书需要大量银钱,光是拜师送给老师的“束脩”见面礼,就值钱许多银两。
此后考秀才的县试、府试,院试,以及每年岁考,都需要用银子。
还有这处院子,也是徐闻花钱买的,供他们三人居住。
“我好像只借了一百两,哪来的五百两欠债?”
一百两银子,听起来不多,实则是一笔巨款。
普通老百姓,一家几口种五亩地,每年产粮约莫十三石左右。
以洪武年间官府规定的平价米每石米八钱银子的标准计算,一户农户年收入在十两银子左右。
一百两银子,足够老百姓开销十年!
“徐相公,你这是什么意思?”唐员外眯着眼,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少年郎。
徐闻道:“我借你银子,自然要还的,但只借了一百两,而且说好了三年内还清,这才过了两年半,还有半年呢,你急什么?”
唐员外嗤笑道:“一百两?那只是本金!取利五分,三年共计利息四百七十九两一钱八分,算上本金便是五百七十九两一钱八分!”
“剩下那半年利息,便去掉零头,收你本息共五百两,听明白了吗?”
说着,唐员外从怀中掏出一份借债文书拍在桌上,上面赫然是徐闻的签字画押。
“啊!这么多?”
听到自家少爷欠下如此多的债,岳冲一屁股坐在地上。
这得搬砖多少年才能还清呐!
岳盈盈也是急得快哭出来,小手紧紧攥着裙子。
“呵呵!”
徐闻笑了笑,示意二人稍安勿躁:“这钱不合法,不必还了。”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