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14节

学政没有独立的衙门,也没有无固定官职,是朝廷派遣到地方的临时官员,办公地点位于贡院龙门后的至公堂。

“学政大人!”

徐闻在内的七名士子,联袂来到至公堂,讨要说法。

“放肆!”

学政魏冕负手立于台阶之上,颤着山羊胡,俯视诸士子:“距离乡试还有三天,谁允许你们私自踏过龙门?”

贡院前的两道牌坊,称为二道门,也称龙门,只有开考后,参考士子方才可以进入贡院。

一番严词呵斥,几名考生惶恐不已。

学政大多是翰林院进士出身,四五品的官身,身份之大,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但事关前程,几名考生顾不得尊卑,只得硬着头皮道:“学政大人,学生们无意冒犯,只是我等围在名单上看到自己名字,许是贡院疏忽......”

“我等考取功名不易,还请学政大人通融一二。”

“秀才也算是功名?”魏大人嗤笑一声:“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秀才,还敢叨扰本官,全部打出去!”

这位学政魏大人,乃翰林院的进士,作为朝廷派遣到山东的官员,负责管理和监督全省教育事务。

对进士而言,秀才着实算不了什么。

便是举人,在进士面前,也不配同屋说话。

富哥不服,叫道:“大人,朝廷有制,犯官后人亦可参加科举,您这样不合规矩!”

“闭嘴!这里是本官说了算!”

魏大人一挥手:“叉出去!”

十几个护卫贡院的差役上前,将考生们尽数驱赶。

几个考生愣愣站在贡院外,无所适从。

他们不敢闹事,生怕惹恼学政,被革除功名。

“该如何是好啊?”富哥一屁股蹲在地上,满脸绝望。

自从亲爹贪污被斩后,如今他是整个家族的希望。

“听闻学政大人家住铭玉坊,不如咱们晚上去他府上走一遭......”

有人出此主意。

学政魏大人如此不近人情,恐怕是为了收点好处,否则为何如此?

“去上门送礼?”

“这不是害了学政大人吗?”

谁不知道当今皇帝嫉贪如仇,若是被查到,那麻烦就大了!

“学政大人清廉奉公,自然不能上门送礼,不仅污了魏大人的名声,我等亦有受贿之嫌,恐影响了前程。”

青衣秀才再次出现,现场指点。

“在下认识一人,或许可助诸位排忧解难。”

受青衣秀才的指点,七名考生沿着大明湖才来到曲水亭街,进入一家名为“墨宝斋”的字画店。

店家掌柜是个书生打扮的油腻胖子,吨位仅次于财主唐达。

得知几人来意,店家掌柜笑呵呵的推荐了一款带有山水图的折扇,开价一百两银子。

“一百两银子一把扇子?”

徐闻打量扇子上的山水画以及落款,仿的是五代时期巨然的《秋山问道图》。

画的极为寻常,落款也是个无名之辈。

七名考生都是有学识的文化人,知道这是把普通扇子,顶多价值二十个铜板。

如此狮子大开口,自然有人不爽,当即拍拍屁股走人。

“不愿帮忙便算了!”

有人不愿当大冤种,也有人实在消费不起。

最终,唯有徐闻和富哥留下。

富哥果断出手买了一把。

掌柜的询问富哥姓名,并送了一张名帖,亲笔写上富哥的姓名,请他去学政魏大人府上拜会。

富哥将信将疑,揣着扇子离去。

临行前,掌柜的提醒道:“只需交了名帖便可离开,不必进门拜会。”

直到此时,徐闻才看明白他们的套路。

受贿!洗钱!

第12章 白嫖进货

受朱元璋扫贪风暴的影响,大明官场为之清平,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来最清明的时期。

当官的不敢受贿,生怕被剥皮实草。

六十两银子就得被剥皮,谁敢?

自然有人敢!

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贪婪,只要这个世界有官,贪污就不会停止。

洪武朝仍然有不怕死的官员贪污受贿,不过他们不要钱,也不要礼物,有着别的致富方式。

今天徐闻便见识了。

见他在那张望,掌柜的笑呵呵道:“这位公子,可要买扇子?”

一百两银子一把扇子,相当于一百两银子买个乡试资格。

贵是贵了点,但不知能否可行,是否是骗局?

毕竟城里套路深,自己全部家当不过才一百两银子,还是从唐员外那借的。

这要是一个不小心被骗,底裤都输光了!

但若是不买,可能错失了乡试资格。

便是去告状也来不及,乡试还有三天,错过了还得再等三年。

徐闻沉吟片刻,说道:“在下家境贫寒,囊中羞涩,可否便宜一些?”

“恕不还价!”掌柜的冷冷回一句,骂了句“穷逼”,扭头就走。

这奸商,徐闻呵呵一笑,没有与之纠缠,离开墨宝斋迅速去追富哥。

一路尾随富哥,来到学政魏大人府上。

但见富哥在门前将名帖送给管家。

那管家扫了一眼富哥,见其手中握着扇子,这才收下名帖。

“时值乡试之际,老爷公务繁忙,韩相公请回吧!”

富哥点了点头,作揖一礼,就此离开。

徐闻隐在一棵大树后,正欲追上富哥询问一二,忽见门内走出一人,冲那管家喊了句“爹”。

来人正是那青衣秀才!

原来这小子是学政魏冕府上的人!

......

到了第二日,徐闻再次前往贡院告示栏。

果然,告示后面多了一个名字:王恕。

正是富哥的名字。

徐闻一切都明白了!

那奸商和狗官学政是一伙的!

狗官学政故意漏掉犯官亲属的乡试资格,从而进行受贿。

通过府上管家的儿子,青衣秀才充当路人作指引,将考生们引向墨宝斋后,便抽身离去。

店家掌柜则以地摊货折扇卖出一百两高价,从而获取巨额利益。

墨宝斋送的名帖,其实就是“交费凭证”。

考试拿着名帖去拜访魏大人,管家验票,交给魏大人。

魏大人则根据名帖上的名字,添加乡试资格。

当然,那把扇子也十分重要,若来者没有扇子在手,则管家不会收下名帖。

以墨宝斋为洗钱场所,从头到尾学政魏大人不曾出面。

首节 上一节 14/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最强皇子我有最强开挂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