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802节
荀彧和贾诩连忙拱手领命,表示一定不负所托。
接下来,众人又就改革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包括如何重新划分官员的品级、如何调整各部的职能、如何选拔和任用官员等等。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磋商,最终,一个相对完善的改革方案逐渐浮出水面。
在之前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苏曜将以大将军和女帝丈夫的身份暂摄朝政。
为了保证权力的稳定以及改革的顺利推进,苏曜还特意提前改组了中央军的编制,把军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首先,苏曜便是将已在战乱中被打残的北军、西园、羽林和虎贲等军重新整编,与自己手上现存的部队一同,新设亲军十二卫。
他们分别是董勇统领的左右虎贲卫,赵云统领的左右羽林卫,典韦统领左右金吾卫,关羽统领的左右骁骑卫,张飞统领的左右鹰扬卫,以及王凌统领的锦衣卫和苏曜自领的赤云卫。
没错,十二卫除了苏曜外只有六个中郎将,其中除了王凌外,其他五人都是一肩挑起了两卫。
这最大的原因除了苏曜挑不出足够多优秀的能够独立领军的将领外,更多还是因为现在兵员数量实在有限的缘故。
经历了连番大战后,即便包括苏曜自己带来的部队以及收编董卓投降过来的西凉军残部,麾下军队的规模也不过三万余人。
这相比于苏曜从辽东来只带的那八百骑来说自然是跨越级的提升。
但考虑到苏曜新编卫队,一个卫五个千夫长的名额算,一卫满员仍需5600人。
也就是说,现存的这些兵力,不算功能特殊,拿走了司隶校尉职能的锦衣卫,其满打满算也就填满六个卫队的名额。
而显然,考虑到还有一些本身就是如张济和李雷等带兵起义或归降过来的人,这亲卫队的缺员也就更加严重了。
但是,苏曜还是先行设置了十二卫的定额。
这一方面当然是为了考虑日后中央亲军的扩编,另一方面也是对于那些一直以来跟随自己的部下们的嘉奖。
除了关张赵典等人统统都升了中郎将外,那些基层的将士们也随着一口气多出了一倍以上的军官位空缺而一一递补升职。
一时间,虽然只是初步方案,还没有开始实施,但得到了消息的人群们无不欢呼雀跃,忠诚度蹭蹭蹭的上涨,翘首以盼女帝登基的到来。
但是,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忧愁。
朝堂之上,衮衮诸公们得知了如此激进的改革方案,无不大惊失色,议论纷纷,不乏直言声讨之势
第752章 黑手现,三公聚首应对
深夜,洛阳,太尉府,诸公卿齐聚一堂。
“尚书令所言可是真的?”
“这……这简直是胡闹啊!”
听了王允带过来的改革方案,太尉赵谦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自古以来,三公九卿的官制已沿袭千年之久,岂能轻易更改?”
“这苏曜不过一介武夫,我知他讨董救国有功不假,但小小孺子安敢妄议朝政,擅改官制?!”
太尉赵谦,这同样是一位令董卓都颇为敬畏的高官。
他出身蜀郡成都,是先东汉名臣,五朝元老太尉赵戒的孙子、卫尉赵典的侄子,曾任汝南太守,抵挡当地黄巾,后回中央任光禄勋,掌宿卫羽林等。
之前,由于黄琬在得罪董卓,被罢免太尉改任司隶校尉,董卓便让赵谦接其职。
这位老臣已年过五旬,在朝中浸淫多年,对于官制的复杂与微妙有着深刻的理解。
苏曜所提出的废三公九卿制,改设三省六部的方案,无疑是对他多年来所依赖熟悉的权力结构进行了一次颠覆性的变革。
这让本来对苏曜拥立女帝抱有不满,不过碍于形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赵谦怒而拍案,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是啊,此议若行,朝中将乱成一团,我等又如何处理政务?”司徒杨彪随之附和,忧虑满面。
“该死!苏曜狼子野心,其害尤甚董贼,他这是想要彻底颠覆我大汉的根基啊!”
这位言辞激动,挥舞双臂的人乃是司空种拂。
没错,就是那两世三公——洛中种氏的家主。
他如此激动,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在当时洛阳世家叛乱中苏曜砍了他的孙子种哲,血仇在身。
另一方面,或者说更关键的还是苏曜废三公之举可以说直接毙掉了他的未来。
在他所知的那传闻中废三公的方案中,三公并非被彻底废除,而是变成了地位尊贵,但并无任何实权的闲职。
如此直接的利益冲突,再加上两人血仇在身的背景,如果说赵谦和杨彪两人还有些兼职实权的可能,种拂根本不信苏曜会给他任何机会。
也因此,他才在之前便发动了自己的势力,暗中鼓动城中百姓反对苏曜。
没错,司空种拂便是之前那场离奇谋杀的幕后黑手。
但是,实际上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苏曜实际上根本就没想起来有他这个人。
高贵的三公?杀孙之仇?你谁呀你?
可以说种拂完全就没出现在苏曜的视野中过,而黄琬实际上在调查中是有怀疑过种拂的。
但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他也没有深追这条线索。
以至于京师之中这么明显一个有作案动机和实行能力的作案目标根本就没进入苏曜排查的视野。
然而,即便如此,在这阴差阳错下,苏曜的釜底抽薪之计大获成功。
这一拳打下去可以说正中种拂的面门,直接把他给打懵了。
种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阴谋竟然被苏曜用这种方式化解,而且还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他原本以为,利用百姓对女帝登基的不满,散布谣言,煽动情绪,可以让苏曜陷入困境,甚至引发朝局动荡。
然而,苏曜非但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借此机会提出了官制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而更让种拂无法接受的是,苏曜的改革方案竟然直接废除了三公九卿制,将他这个三公之一的司空之位变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闲职。
这简直是对他种拂的极大侮辱和打击!
种拂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苏曜,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苏曜这个一介武夫,怎么会有如此深远的政治眼光和手段?
难道是他身边的谋士吗?
是那个钟家的小辈还是那个荀家的后生?
总不能是西北来的那边鄙之徒的主意吧?
不,细究这些已没意义,眼下关键还是:
“此子不除,我大汉危矣!”
种拂紧握着拳头,指节因愤怒而发白,眼中闪烁着狠厉的光芒。
他深知,苏曜此人若是不除,必将成为他种家乃至整个大汉的祸患。
苏曜的崛起速度之快,手段之狠辣,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不能再温温吞吞的行事了,必须要从快从重,想出解决办法,最好是直接肉体毁灭掉他,一了百了!
种拂的话可谓把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
杨彪赶紧上前劝解:
“司空慎言啊!”
“如今朝堂之上,还需以大局为重,切莫因一时之气而坏了大事,乃至送了性命啊。”
杨彪从未见过种拂如此失态的大喊,而且还敢在这大庭广众下咆哮。
不说这话苏曜耳中会怎样,这太尉府的花园里他一个客人怎能如此失礼放肆?
这不是让在座大家脸上都十分难堪吗?
有杨彪带头,紧接着太常马日磾,光禄勋宣璠,卫尉张温等人也跟着纷纷附和,劝说种拂以大局为重,冷静一些,切莫动怒伤了身体云云。
然而,种拂却仿佛没有听到众人的劝说,他依然满脸怒容,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大局?什么大局?”种拂冷笑道,“如今这朝廷,被这姓苏的小子搅得乌烟瘴气,还有何大局可言?”
“他拥立女帝,本就是大逆不道之举,如今又妄图改革官制,废除三公,颠覆我大汉根基!”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苏曜那厮一步步掌控朝纲,将我等都踩在脚下吗?”
种拂的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
他深知,自己这番话一旦传出去,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甚至可能引来苏曜的打压。
但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他必须要让这些同僚们看清苏曜的真面目,让他们明白,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多么危险。
太尉赵谦也眉头紧锁,他虽然没有种拂那么激动,但对苏曜的改革方案也充满了担忧。
“司空所言不无道理。”赵谦沉声道,“苏曜此人,虽然战功赫赫,但他毕竟年轻气盛,缺乏经验,如此贸然改革官制,恐怕会适得其反。”
“是啊,太尉所言极是。”司徒杨彪也附和道,“官制改革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慎重行事。”
“哼,慎重行事?”种拂冷笑道,“等他真的改革成功了,我等恐怕就要成为他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司空慎言!”杨彪再次劝道,“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我等应当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而非在此自相残杀。”
种拂却仿佛没有听到杨彪的话,他依然怒视着众人,继续说道:“我意已决,绝不能坐视苏曜如此胡作非为!”
“那司空有何打算?”赵谦问道。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