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第604节

  “那关中残破零落,不堪重用,实非帝王之都也。”

  “况且,今我大军尚有优势,就惶惶而弃皇陵,恐百姓惊动。”

  “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太尉三思。”

  董卓一听他那什么惶惶而弃皇陵就差是指着鼻子骂他逃跑,当即大怒:

  “你懂个屁的国家大事!”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叛军近在咫尺,我不忍让皇帝见刀兵才要迁都弥祸。”

  “你阻挠迁都,可是那苏曜的奸细不成?!”

  “董公息怒。”

  黄琬站出道:

  “昔年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就焚烧长安,早已尽为瓦砾之地。”

  “那长安百姓流移,今百无一二。”

  “现下弃宫室而就荒地,实非所宜也。”

  董卓一听,大手一摆:

  “关东贼起,天下糜烂,长安乃太祖龙兴之地,正适合重整山河。”

  “况且其地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休再乱言。”

  董卓在朝堂上力压群臣,强推迁都。

  大臣们反对者众。

  眼见僵持不下,董卓的脸色也是越来越差。

  太傅袁隗见状忙出来当和事佬,打起太极言说还是改日再议罢。

  结果,谁知他这一句话顿时触了董卓眉头:

  “改日?”

  “改日那苏曜和你家侄子怕是就要打进来了罢。”

  “太傅,我敬你袁家四世三公,对你们两个侄子和举荐之人也多加优待。”

  “但他们如今却都纷纷造反,起兵要诛我。”

  “太傅却又在这里阻碍迁都,莫非是想要暗中使绊,谋我项上人头不成?!”

  太傅袁隗闻言,面色煞白,连忙拱手否认道:

  “董公此言差矣,我袁家世代忠良,怎会行此不义之举啊?”

  “袁绍、袁术虽为我侄,但他们的所作所为,我实难预知,更无从控制,至于迁都之事,我只是担忧国家社稷,绝非有意阻挠。”

  董卓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太傅此言,我实难相信。”

  “你袁家势力庞大,若真心为国,何不劝说你的侄子们归顺朝廷,共谋大业?反而在此与我作对,岂不是居心叵测?”

  袁隗见董卓心意已决,知道自己再辩解也是无用,只得哀叹一声,闭上了眼睛。

  他这时也算是回过劲来,这董卓今日立威,怕是就要从自己下手。

  可怜他早未察觉,还主动递上话头。

  董卓见他不言,也不再废话,直接大喝一声:

  “来人,将太傅袁隗拿下,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殿外甲士应声而入,将袁隗团团围住。

  袁隗面如死灰,但仍旧保持着最后的尊严,高声道:

  “董卓,你如此滥杀无辜,必遭天谴!!!”

  董卓冷哼一声,挥手示意甲士动手。

  刀光一闪,袁隗的头颅便滚落在地,鲜血四溅。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惊恐万分,面面相觑,不敢言语。

  董卓环视四周,冷冷地道:“还有谁反对迁都?站出来,让我看看!”

  大臣们见状,皆噤若寒蝉,无人敢再出言反对。

  董卓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声道:

  “既然无人反对,那便即刻准备迁都事宜,各位大臣,速速回去收拾行装,不得有误!”

  说罢,董卓转身离去,留下满朝惊恐的大臣和袁隗那无头的尸身。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只有那刺鼻的血腥味和董卓留下的余威,久久不散。

第577章 李儒出击,废天子命丧洛阳城

  且说迁都之事已定。

  然而董卓却并未就此止步。

  李儒之前说的很是清楚。

  迁都是个大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粮草。

  而京中富户极多,光说袁家的那些党羽,就够他吃个饱饱,掳掠巨万之财。

  于是乎,大抄家开始了。

  董卓当即派出自己城中的五千西凉铁骑、由徐荣亲自出马,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

  这边在杀人抢钱的同时,那边李儒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洛阳城,弘农王府邸。

  那废帝刘辩正在长吁短叹招呼府中下人收拾行装,便收到了李儒来访的消息。

  他赶忙前去迎接,询问道:

  “郎中令此来,不知董公可有何吩咐?”

  李儒则呵呵一笑,面色和蔼道:

  “此去西都路途遥远,董公担心弘农王身体,特意着某备上这一碗祛瘟健体的良药,请弘农王服用。”

  刘辩闻言,心中一紧,在看到李儒端上的汤药后更是眼皮子直跳。

  刘辩目光凝视着那碗汤药,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虽非医术高手,但自幼生于皇室,对于宫廷中的尔虞我诈、暗藏杀机早有耳闻。

  此刻,面对李儒那看似和蔼实则阴鸷的笑容,以及那碗被冠以“祛瘟健体”之名的汤药,刘辩心中已然明了,这绝非寻常之物。

  眼前这碗药,浓郁无比,香气中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刺鼻之味,与他平日所服的补品大相径庭,明摆着是用香料掩饰着其中的虎狼之剂。

  他强作镇定,嘴角勾起一抹苦笑,道:

  “郎中令言重了,本王虽久居深宫,却也知晓身体康健之道。”

  “近日来,某自觉身体无恙,实无需此等良药,还请郎中令将此药带回,转达本王对董公的感激之情。”

  李儒闻言,笑容未变,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他摇了摇头,逐渐加重语气道:

  “弘农王此言差矣。”

  “董公特意吩咐,此药乃西域秘方,珍贵异常,对强身健体有奇效。”

  “王若不服,岂不是辜负了董公的一番好意?”

  刘辩心知肚明,这药绝非善物,但面对李儒的步步紧逼,他心中惊恐,忙环顾四周想要求得帮助。

  然而,王府中的侍从卫兵们皆低头不敢直视,显然是对李儒及其背后的董卓畏惧至极。

  刘辩深知自己势单力薄,无法抗拒,然而还是努力着做出挣扎:

  “郎中令,辩真的无需此药,还请……”

  ——“弘农王!”

  李儒面色突变,呵斥道:

  “药乃董公亲赐,您若不喝,便是抗命不遵,后果自负!”

  言罢,李儒身后的随从们便将手按到了刀柄。

  赐药乃是体面,若是刘辩执意不从,李儒也不介意亲自动手。

  见此架势,刘辩自知是无法善了,终究还是接过了毒药。

  不过,作为自己体面的交换,刘辩还是争取到了一点宽待。

  他请李儒稍等片刻,要求与妻子和府中亲随吃过一餐再喝此药。

  考虑眼前这位到底曾经是个皇帝,李儒还是同意了这个要求。

  刘辩随即吩咐下人准备了一场简单的宴席,邀请了他的妻子唐姬以及几位亲随一同入席。

  席间,气氛沉重,每个人都心知这是一场诀别之宴,却无人敢言。

首节 上一节 604/11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一分钟一两银,全球推土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