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96节
董天宝成就宗师后出府入军,一步步的立军功,登上高位,用事实证明了扛鼎府大小姐不是害了眼,而是慧眼识珠。
耶律鼎也看到了董天宝的潜力,倾尽全力相助,他麾下的董家儿郎就是借助扛鼎府的墨药练骨法磨练身子骨,拥有了一身超越常人的膂力。
董天宝能有今日,离不开扛鼎府,更离不开当年只是一场救命之恩换来以身相许的扛鼎府大小姐。
董天宝全力一刀,锋芒蛮横 ,竟是将黄桐小剑砸落,失了剑气。
董天宝立马大步奔出,拉下一个董家儿郎,自己翻上马背,拍马而逃。
邓太阿眉头微皱,轻声自语道:“那一刀倒是精彩。”
他踏剑气落地,屈指一抬,掉落在地的十二飞剑受到气机牵引,再度跃至空中,绕着邓太阿游走,其上剑气如火焰重燃般重新沛然,随邓太阿杀出。
董天宝躲在了董家儿郎的最中心,又有董家儿郎拼死护卫,极难击杀。
杀不死董天宝,多杀些董家儿郎也是好的。
溃逃的董家军忽然有五千骑折返,慷慨赴死,为董天宝争取生机。
五千董家儿郎视死如归,如洪水般不断冲击邓太阿。
邓太阿踏步缓行,十二飞剑如十二长虹不断穿插五千骑。
同年,横断隘外,邓太阿十二剑杀六千骑。
江湖上多了一位桃花剑神。
第130章 董天宝的机会
老天爷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一会儿阳光日立,这会儿乌云遮日,风沙漫卷,透着遮不住的寒意。
横断关往外十里,铁骑立风沙,也有风沙埋铁骑,西戎一万象力军几乎全员战死。
邓太阿屈指,十二飞剑带血而归,剑气一荡,血水剥落,十二小剑缓缓落回黄梨木剑匣中。
邓太阿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董家儿郎,没再追杀。天象境虽能借天地大势,但无法时刻借用。强如邓太阿这种天象绝巅,一剑便是一剑,需要耗费大量内力与气机,终有尽时。
天象武夫可敌千军万马是事实,但若军卒一万、三万、五万,持续不断的冲击,天象武夫也只有力竭而亡这一结果。
天象虽强,终究还是人。
当然邓太阿十二件六千余骑不是他的极限,若要舍身而杀,董家儿郎起码有一半要被留下。
但没有必要,邓太阿真正的任务是守护李景源。在这西境关外,不知还会不会有某个老怪物要对李景源下手,比如荀仲道提到过的陈六甲。
邓太阿挂好剑匣,慢悠悠往回走。
李景源胯坐白马,远眺那逐渐消失的董家军,有些遗憾:“若是能摘下董天宝的脑袋,置于京观之顶,我这京观将更有意义。”
李景源转身看向身后宁海,宁海带着横断隘中的一半轻骑助阵,只不过李景源没让他们上场。
他们全程看完这一场一面倒的屠杀,被震的头皮发麻。
李景源面无表情,缓缓道:“你们去隘中调集百姓前来,将这一万六七千骑蛮子尸体筑入京观。”
宁海一抱拳,躬身道:“遵命。”
当即掉头带着一千五百骑狂奔回横断隘。
……
董天宝带着剩下的两万三四董家儿郎如丧家犬一般溃逃,一直逃到力竭才停下来。
董天宝翻身下马,面无表情的摘下狼毛头盔,狠狠摔在地上,龇牙咧嘴,满脸狰狞,痛嚎起来:“我的六千董家儿郎啊。”
一万象力军全部战死他一点也不心疼,甚至毫无愧疚。可六千董家儿郎死了,相当于从他身上剐下好几斤肉,痛彻心扉啊。
董天宝哭丧着脸,有些后悔兵进横断隘,无奈道:“这次不仅丢了六千董家儿郎的命,连老丈人送来护卫我的三十位扛鼎武人还有梨落大客卿也死了,回去后老丈人不得骂死我,以后再想从扛鼎府借人就难了。”
董天宝很怕死,所以每次出征都会向扛鼎府借武夫、客卿护卫。这次也不例外,向老丈人借来了扛鼎府大客卿山普以及三十位扛鼎府打熬至圆满的扛鼎武人。
现在想起扛鼎府大客卿倾尽全力施展的毕生绝学梨落剑竟被一剑瞬杀,想起那袭向他的黄桐剑,董天宝就感觉一阵恶寒,现在持刀的手虎口开裂,还在隐隐作痛。
董天宝脸上出现了慌张,心有余悸道:“能和天下第三分庭抗礼,比我那老丈人还要强许多,可怕,可怕。不行,不行,得赶紧走。”
身旁嫡系校尉赶紧将地上头盔捡起来,递给董天宝,小心翼翼道:“我们还有十六万铁骑在阻截大衡边军,是不是要等等他们。”
董天宝一瞪眼道:“游隼骑都是我精挑细选的精细鬼,在我们逃跑时,他们就应该动身了。十六万铁骑应该接到撤退信号了,不用等他们,我们先回边境线。”
董家军中有一支专门训练的游隼骑,他们专门负责情报传递。游隼骑人均骑着日行千里的扛鼎府黑风驹,同时人人配备一只精挑细选的雪山游隼,董家儿郎可以通过游隼获悉情报。
董天宝有些怕了邓太阿,董家儿郎死了会心疼,但董家儿郎死了可以重招,他死了可什么都没了,自家俊俏媳妇也没了。
不过他们的战马一路狂奔早就疲乏了,再载人奔行,不出二十里,绝对会累死,董天宝果断选择牵着马步行。
嫡系校尉犹豫一下,小心说道:“将军,我们此次的任务只是牵制嘉禾关和天门关,没有要开战打算,这次损了一万象力军,回去后左党肯定会攻讦将军。”
董天宝收敛神色,沉声道:“一万象力军换来大衡太子一剑两千骑,换来邓太阿十二剑杀我六千董家儿郎,换来太子亲军战力不输曳落重骑,这三个情报勉强抵得过一万象力军的性命。”
嫡系校尉有些疑惑道:“那邓太阿和荀仲道真刀真枪打了一场,不已经说明了其不弱天下第三的实力?安山草场一战也不证明太子亲军战力,大衡太子破入天象也是人尽皆知。
这些情报早早就摆在了大皇帝的御桌上吧,还需要我们证明吗。”
董天宝一巴掌重重拍在嫡系校尉的头盔上,怒骂道:“我难道不知道吗?不加大渲染大衡太子威胁,我回去定受责难。”
嫡系校尉扶正头盔,嘿嘿笑道:“将军脑子果然好使。”
董天宝沉默许久,目光深沉,心机百转,自言自语道:“那位大衡太子武学天赋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他的年纪,他才二十二三啊,再过十年、二十年,或许可能又是一位李承毅。
我西戎已经准备了五十年,等待兵指中原的机会。上一代衡山帝就是我们和北狄筹谋出来绝佳时机,可惜被葬剑山和靖天侯,还有钦天监那个老神仙请了老夫子出手挡住了。
衡顺帝登基后,励精图治,国内安稳,国力提,,我西戎再兴兵也难有胜算,只得继续蛰伏练兵,等待时机。
好不容易等来衡顺帝居心叵测搞出九龙夺嫡的局面,期待着大衡被这九个龙子搅乱,搅出个社稷动荡。
可结果真出了一条惊世真龙。
若是这位真龙太子登上皇帝位,大衡或许可能又会兴盛几十年,大皇帝已经五十八了,等不了几十年。
相比较于大衡太子的威胁,西戎兵指中原的野心,一万象力军死了也就死了。
大皇帝一生夙愿就是分割了大衡沃土,不可能继续干等下去,一定会有所行动。
左贤王权势太大,已经是功高盖主,这些年虽然低调许多,但仍然不能让大皇帝放心。我是大皇帝的心腹,若是布局,定然会用我,这或许是我的机会。
我若把握住,死掉了六千董家儿郎算什么,说不得我能将董家儿郎扩充到十万。”
董天宝看着像莽夫悍勇,实则城府心机极深,几下子就将心中千结万缕理顺,寻到有利好处。
第131章 赵家双虎
横断隘的百姓搬运着蛮子尸体,要将一万六七千西蛮扩建京观,干的非常起劲。边干边夸赞李景源英明神武,夸赞自家铁骑如何如何了得,自然也免不了唾弃辱骂西戎蛮子,骂的脏话很难听。
大约是一个时辰左右,有一支几千人的骑兵自北面狂奔而来。
李景源没有动作,麾下铁骑也没动,因为知晓这支骑兵来自两关。
不过在靠近京观前一里被大雪龙骑军拦住。
这支铁骑领头的是个年逾六十的老将,须发皆白,但老将虽老,虎威犹在。
这老将便是天门关大将军赵硅,大衡四大将军之一,一等虎威侯,同时也是西境边关的总领大将军。
赵硅看着身前拦路的大雪龙骑军,老目有异彩,四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三十多年的统兵经验,打一眼就看出大雪龙骑军的不凡。
随后又看向远处堆积如山的西蛮铁骑尸体,高高耸立的京观尸塔,心中惊色更重。他一路奔来接到游骑通报,从董天宝率四万铁骑进横断隘,再到董天宝大败而逃,四万西蛮死了一万六七千。心中对自家这位太子,对横扫西蛮的太子亲军越发好奇。
赵硅身边一个魁梧中年将军轻声道:“人马一体,身上煞气聚而不散,这是百战精锐,不,是精锐中的精锐,我赵家铁骑都比不上。”
这魁梧中年将军是赵硅长子,张奎。同样也是赵家铁骑的主将,钦天监的老神仙还给张奎批过字,说赵家有麟虎,兴家又三十。
这赵家麟虎说的就是他。
赵硅沉声道:“安山草场两万余尽屠呼延魋四万五,现在又以一万余败董天宝四万大军,杀一万六七,这样的铁骑比得过陛下亲训的龙牙。”
而后又补充了一句:“龙牙军都没有如此战绩。”
赵奎又问道:“爹,你说这支铁骑会不会是靖天侯留给太子的。”
赵硅摇摇头,道:“我与靖天侯同事过,靖天侯虽帅才,却也打造不出这般强悍的铁骑。当年靖天侯最强的淮阳军,也只是与我赵家铁骑一个档次。”
赵奎眉头紧锁,道:“可若不是靖天侯,太子如何能有这般最顶级的铁骑。”
赵硅沉默不语,半晌后,幽幽道:“熙皇后病死、靖天侯蒙难,淮阳军嫡系皆死,淮阳军被打散,大衡军政两边都无人支持太子。
顶着一个病太子帽子被嘲讽了近二十年,人人都说这位太子病入膏肓,活不过几年。
可如今呢,年不过二十二三破入剑四天象境,年轻一代中能与之比较的也就泥难山的佛陀转世齐白衣。
麾下两大天象境武夫,一位更是能和天下第三的荀仲道不分上下。
哪个不是匪夷所思。”
赵奎感慨道:“是啊,这位太子天赋、心机无人能出其右。”
赵硅又说道:“月前我给吴老神仙去了一封信,问的就是这位太子,可信未入钦天监,只有一小童子代传了一句天机不可泄露。”
赵奎皱眉道:“吴老神仙也不愿说?”
赵硅看了自家得意子一眼,淡淡道:“当年请他为你推算一卦已是还了恩情,不愿说是正常。”
赵硅接着道:“不过这句天机不可泄露也说明了些事情,所谓天机,乃是天命之机,没有天命又怎么算得上天机。”
赵奎一惊,忙问道:“难不成太子是天命之子。”
上一篇: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