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22节

李景源,你上对不起陛下对你的培养,下对不起大衡百姓的殷切希望,你更对不起我十几年来对你的谆谆教导。”

说到激动处,还哭了出来,泪流满面,颇为煽情。

“直呼太子名讳,此人该杀。”赵高目光阴冷,满含杀意。

李景源笑了笑:“不着急,让他表演。棋局都摆好了,不下岂不是辜负了布局者的好意。”

他之所以当众承认血屠太秋宗这件事,就是想让吕兴巢借题发挥。

吕兴巢不过是被推出来的跳梁小丑,只是颗棋子,不足为虑。

有人要借用吕兴巢给李景源扣上暴虐失德失仁的帽子,让李景源失民心。

品行无缺,仁德无损,这是李景源还能是太子的重要原因。若是没了这仁德之名,李景源还能不能是太子就是衡顺帝一句话的事。

此计甚毒。

李景源看出了这一局棋的真实目的,但他没有躲,没有避。

他也要以吕兴巢为棋子,和那些躲在幕后的人对弈一局,他要让整个京再震上一震。

杀完敌寇再执棋,一胜再胜势无敌。

他要挟无敌之势回京都,他要震一震满朝文武,吓一吓自己的那些兄弟。

此时再看这吕兴巢,倒也不觉得可恶。

吕兴巢无比激动,涕泪横流,说的唾沫横飞,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如此卖力表演确实有感染力,尤其是怒怼上位者,更能煽动底层百姓的社会情绪,不少无知百姓拍手称好。

“你说完了吗?”李景源很平静,平静的让他心里没来由的一怵。

“我乃陛下钦点的太子少师,所谓师者,导之教训,以圣贤教诲卫翼,使太子明孝仁礼义的道理,使太子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

今日太子犯下大错,有邪曲不正,暴虐失心之举。我若不及时纠察,使太子规正,便是失职,便是愧对陛下,便是愧对大衡百姓。”吕兴巢又是一番慷慨激昂。

“来人,取我戒尺。”吕兴巢一声喝。

身后一个学生递上来一根戒尺:“今日我要犯大不敬罪,就算被陛下惩戒。我要以圣人戒尺打醒太子,望太子迷途知返,重拾仁心仁德。”

吕兴巢高举戒尺,一步步走到李景源面前,给人演出一个铁面无私,刚直不阿的严师形象。

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是视死如归,牵动着围观百姓的目光和情绪。

赵高恨声道:“此人当处极刑。”

“太子殿下,请上前领戒惩,使规正,安民心。”吕兴巢表情严肃,正气凛然。

“请太子领戒惩,使规正,安民心。”吕兴巢身后学生,仆人纷纷跪地。

紧跟着围观的百姓中有人跪地高呼,越来越多的百姓跪地,呼声一片。

吕兴巢心里得意,这次挟大义,挟民心,必能使李景源就范。

今日之后,我吕兴巢就是大衡第一谏臣,我能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第25章 跪着想,想不出来不准走

城门口的不远处,二皇子李显没有一点皇子风范的蹲在一张椅子上,手里拿着串糖葫芦,吃的津津有味,也看得津津有味。

“你还别说,这吕兴巢虽然蠢了点,但口才还是不错的。”他笑着回头对沈英峰道。

沈英峰很是不屑:“他不像是国子监出来的儒士,更像是勾栏酒肆里逗乐做演的戏子。”

李显笑道:“但你不得不承认,他这种人有时候用处不小。”

“吕兴巢以太子少师的身份,站着大义,再挟着民意。言辞如刀啊,这可是儒家常用的手段,你能破局吗?”李显咬开一颗糖葫芦,很期待李景源接下来怎么做。

御书房中,锦衣卫也将城门口发生的事情,以最快速度汇报给衡顺帝。

“吕兴巢,哼,沽名卖直之辈。”衡顺帝冷哼,对吕兴巢的评价极低。

孙公公道:“陛下,吕兴巢在城门口做这出戏,恐怕是别有用心。”

衡顺帝丢下朱笔:“不是他想要太子难堪,是京都里很多人都想要太子难堪。太子这两天做的事情太出格了,锋芒太甚了,让很多人都不痛快。

今日吕兴巢这一出城门师训,可不只是要杀杀太子的锐气。”

“是否要阻止?”

衡顺帝摆摆手:“不管,若是连吕兴巢这种人都对付不了,也该他难堪。”

……

李景源眯着眼,表情似笑非笑,站着一动不动,像是在看小丑一般。

吕兴巢被看的心里发麻,他高声喝道:“太子,请上前受戒。”

“吕兴巢啊,在此之前,本宫问你几个问题,你若能答得上来,本宫便受你这一戒。”李景源开口了。

吕兴巢挑眉,自信道:“既然殿下有疑问,身为太子少师自然会为殿下传道解惑。”

“可若是你回答的不能让本宫满意,你可就有麻烦了。”李景源笑着说道,这吕兴巢用他来博直臣名声,那他就得承受李景源的怒火。

吕兴巢脸色一沉:“若不能为殿下解惑,便是有愧太子少师身份,我立马就向陛下请辞。”

请辞?李景源摇摇头,哪有这么简单。

李景源问道:“你可知本宫为何马踏太秋宗?”

吕兴巢眉头一皱,思忖片刻后道:“太秋宗长老王焕勾结王氏粮行私占太子庄田产,后袭击太子亲军,自是罪不可赦。但此事是王焕个人所为,不能因为他是太秋宗的长老就认定太秋宗也参与了此事。

就算太秋宗参与了,我朝律法讲的是主谋者重判,从者视情节严重量刑判罚,更何况太秋宗亦有许多不知情者。

殿下一律杀之,有违律法,有违仁道,有违德行,不妥之处甚多。”

这吕兴巢动不动就得给李景源扣上帽子。

李景源笑了笑:“太秋宗参与太子庄私占案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吗?”

吕兴巢:“太秋宗这些年放任门内弟子做了不少恶事,这些弟子理应被治罪。但应该交给大理寺,由大衡律法判罚,殿下不该以私军处置。

更何况,这些弟子毕竟是少数,太秋宗多数人还是无辜的。”

李景源稍作点头:“太秋宗行事多嚣张、不尊朝廷法度。仗势欺人、占田私用、不交赋税、杀害无辜、奸淫妇女桩桩件件不胜枚举,太秋宗早已是大衡毒瘤,早就应该除掉。”

吕兴巢冷道:“那也不应该由你的私军动手,更不应该行那斩尽杀绝的残暴邪举。”

李景源似笑非笑:“本宫马踏太秋山是父皇应允,怎么,你吕兴巢觉得父皇此举是残暴邪举?”

吕兴巢脸色大变,急忙道:“陛下只是让殿下马踏太秋山,并没有让殿下大开杀戒,斩尽杀绝。殿下血屠太秋宗,皆是殿下一人过。

现在又要抹黑陛下,是为不孝。

不仁德在先,不孝在后,殿下你大错特错了。”

“哈哈哈,都说儒家学士舌如剑,唇如枪,言辞如刀,你吕兴巢让本宫见识到了。”

吕兴巢脸色严肃,举起戒尺:“殿下你的问题,我都回答了 ,该规正了。”

李景源笑道:“你只说了两个原因,可没回答完,继续说。”

吕兴巢眉头一皱,还有原因?

吕兴巢越想眉头皱的越厉害。

“殿下莫不是不想规正,故意欺骗我。殿下,我郑重告诉你。我是你的老师。你若骗我,便是不尊师道,便是不礼。

殿下已经有不仁不义不孝之错,莫要再加上个不信不礼。

今日这大庭广众之下,有无数百姓见证。殿下就算以狡计逃脱了戒惩规正,今日之行为可堵不住悠悠众口,成那大衡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还请殿下三思啊。”吕兴巢威胁道。

“本宫自然知道,本宫就这里等,等你想出原因。”李景源对赵高说道:“赵高,去找一张椅子过来,本宫今日就陪着他,让他好好的想。”

李景源对着吕兴巢一笑:“想不出来不准走。”

“哼,殿下既然如此不愿规正,我也不勉强。回去之后,我便请辞太子少师之职。”吕兴巢冷哼一声,一甩衣袖离开。

典韦一步跨出,铁戟横搁,拦住了他。

吕兴巢脸色一变,有些惊慌,愤怒大喊:“殿下莫不是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打杀我这直言谏臣。”

李景源摇摇头:“你多虑了,你是太子少师,官职正四品,我可没资格杀你。”

赵高搬来一张椅子,还贴心的放上了坐垫。

李景源舒服的坐上去,淡淡道:“回答了我的问题,你就可以走。”

“你是太子少师,国子监的博士,不可能回答不出来吧。”

吕兴巢对上他似笑非笑的眼神,满腔怒火,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辩解:“我风寒未好,头脑不清醒。等我回去后好好思考,来日去东宫为殿下答疑解惑。”

李景源:“那可不行,就今日。”

“殿下强人所难,实非明主。”这家伙又开始言辞如刀了。

“看来我这位太子少师,站着是想不明白了,那就跪着想。”李景源冷冷道。

典韦一只手将吕兴巢按跪在地,吕兴巢身上升起浩然正气,结果被典韦一手拍灭,兵戈煞气冲体,吕兴巢神情痛苦,狼狈大吼:“我是太子少师,你安敢如此对我?”

李景源掏了掏耳朵,仿佛没听到:“让他跪好了。”

兵戈煞气化作一抹血光进入他的体内,封住他的浩然正气,也封住了他的穴位,让其动弹不得。

“好好想,我在这里等着你。”

首节 上一节 22/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