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121节

凉亭外面还有一条绕亭小沟,沟里养着几条锦鲤,但更多的是鲫鱼,估摸着也是为了吃而养的。

最里面的茅草屋子更是简陋,矮小,估计除了卧室,估摸着也就一间不大的客厅和书房。

最寻常普通百姓家也就这样吧。

东方乐这等在儒林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到何处都会受到礼待,就算他想住晋安王的王府,晋安王都有可能自己搬出去让他住。

能甘之如饴住这么一座寒酸草庐十年,东方乐怕是返璞归真了,不知他是否恢复了大儒境界。

李景源轻声道:“一草庐,我看是天地一草庐,草庐一天地吧。”

东方乐淡淡笑道:“太子说笑了,不过是人老了,凡事都看淡了,只要有吃有喝有书,再有一个三尺卧榻便就满足了。”

李景源哈哈笑道:“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很多,但真正能看透,能做到的人寥寥数人。就连麓山老夫子的后院还有山有水,还有两层楼。”

东方乐摇摇头道:“你夸大了,老夫子已经近圣,早就到了内外如一的境界。我最多也就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修身境界,老夫子的大境界我是拍马都追不上的。”

李景源来了兴趣,询问道:“我听闻过儒士的至高境界是至诚至德,这内外如一是什么境界?”

东方乐轻声道:“内为心,外为天地,内外如一意为人与天地合。至诚至德圣人境,圣人必定内外如一,内外如一不一定是圣人。不过古往今来能到内外如一境界的基本不是圣人就是亚圣。”

李景源挑眉道:“这么说老夫子是亚圣境界了?”

东方乐摇摇头,没做回答。他推开茅屋木门,请了李景源进屋,轻笑道:“斯是陋室,太子莫要见怪。”

屋子里一如小院一般寒酸,只有几张桌椅,连个多余摆件装饰都没有。

真是陋室!

李景源轻笑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大儒德馨。”

东方乐老眼放光,哈哈笑道:“好个有仙则名,有龙则灵。老头子先前只知太子霸道,却不知太子学问精深。”

东方乐明显兴致高了许多,拉着李景源落座,要和李景源探讨儒家学问。

李景源也就是半桶水晃荡水平,虽偶尔口出锦绣,不过是文抄而来的经典,纸上谈兵还可以,往深了说容易露馅。

他赶忙转移话题,轻声道:“鸡鸣巷中是仕途学问,和老先生的读书学问大相径庭,我不明白老先生为何要待在这鸡鸣巷中。”

东方乐叹了口气道:“欠了晋安王人情,不得不搬来这鸡鸣巷。”

李景源恍然,而后道:“老先生若是不喜,我可以和王叔说说,替老先生还了这份人情。”

东方乐摆摆手,赶紧拒绝道:“你替我还人情,等于我欠你人情。晋安王的一份人情让老头子我困居鸡鸣巷十年,我若是欠你人情,恐怕得还到死。

老头子好不容易习惯这里,现在只想着读书过每日,草庐了残生,可不想再挪地方。 ”

李景源也不失望,他来之前就已知这个结果。

鸡鸣巷因东方乐这位结庐人间的高儒而名扬五州之地,鸡鸣巷若是少了东方乐,等同于圣人庙少了圣人像。

若真请走东方乐,晋安王估计会翻脸。

而且东方乐当年辞官归隐有隐情,貌似和衡顺帝有龃龉,曾经酒后说过此生学问不卖帝王家。

晋安王请他入襄阳十年,他也只在鸡鸣巷结庐十年,并未给晋安王出过一计,献过一策。

如此说来,东方乐更不可能跟随他这位大衡太子。

李景源笑道:“老先生不愿离开,我也不强求。”

李景源起身道:“待久了我怕我那王叔不放心,就不多逗留了。”

东方乐有些遗憾的点点头。

李景源转身跨出门槛时,东方乐叫住了李景源,让李景源稍等。他去了书房,再出来时手中多了两本三寸厚的老书。

东方乐递过手中书,说道:“刚才见你第一眼我便看出了你眼底的桀骜戾气,桀骜为凶,戾气是乖戾之气,若是你修杀伐术或许不是坏事,但你是太子,终究是走帝王道。

帝王道最好是内圣外王,桀骜与戾气于你最不可取。

这本是我七十年来的解经浩然心得,你多读读,能消减心中戾气。”

李景源接过老书,书封有字:【东方解经注】。

东方乐攥着第二本书,手掌上青筋都一一绷了出来,捏的很紧。犹豫了好一会儿,才下了决心递了过去。

第167章 内外皆霸暴君相

“这是我半生编撰的【经略水平章】,内圣用德,外王用术,此中治世之术我自认不错。

我发过誓这辈子不出草庐,此书与我无用,将来也不过是垫桌角,引火柴的废纸,不如一并送给你。”

李景源恭敬一拜,郑重道:“多谢先生厚爱。”

东方乐摇头轻叹道:“你蛰伏隐忍二十年心机城府深不可测,京都、甘州所行种种无不透着狠辣霸道。我见你如见当年燕昭帝。若是将来你登帝位,说不得会误入歧途,我只是不忍大衡百姓受难而已。”

燕昭帝,大燕朝第十三代帝王,古今历史中少见的暴君。

燕昭帝自幼聪明过人,八、九岁时,言谈举止犹如大人。十五岁封太子,二十岁承袭帝位。登帝之后,手段更加暴烈,视杀人如儿戏,他之一朝,就炮制了大燕历史上有名的三大案。

在位二十年,百姓死了千万,大燕气运因他而折损三成。

有野史记载,燕昭帝三岁便杀人,心狠如豺狼。更传言他是杀兄弟即太子,杀父登帝位。

赵高目光如刀,阴森道:“东方乐,殿下诚心来拜访你,自入草庐到现在殿下从未摆太子威仪。你竟然拿那臭名昭著的燕昭帝比殿下,我看你是在这草庐待久了,脑子坏掉了。”

东方乐淡淡道:“龙蛰伏于渊,渊黑而沉,待得久了难免影响心性。帝王道首推内圣外王,其次内圣外霸。内王外霸尚可,但若是内外皆霸,就过于酷烈了。燕昭帝残暴尤胜太子,但太子亦是有内外皆霸的迹象,老头子只是希望太子能以燕昭帝为戒。”

李景源淡淡一笑,拱手道:“多谢老先生教诲。”

东方乐默不作声的挥挥手,赶人了。

李景源转身出草庐,门扉合上,东方乐重重一叹,呢喃道:“说了此生学问不卖帝王家,可我读书,读的是为苍生。二十多年了,终究做不来草庐一天地,庐外事非我事。

今日送出【经略水平章】算是了读书初心,今后可以安心做个草庐老翁。”

他身形挺拔了几分,走向茅草凉亭,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了眼小沟中追逐的鱼群,语气悠然道:“老夫子是麓山后院真神仙,我这草庐天地读书翁也不差嘛。”

走出草庐后,赵高还在愤愤生气。李景源轻笑道:“君子以仁存心,必贵其言。东方乐是真君子,我若真受不了君子谏言,还真和燕昭帝差不多了。”

晃了晃手中两本书,摇头呢喃:“内外皆霸暴君相,他说的很对。但可惜了他不知道我走的从来都是暴君路。”

还没走出二十来米,忽地脚步一顿,转头看去,草庐有浩然异象转瞬而逝,挑眉道:“东方乐恢复了大儒境界。”

看了眼手中的两本书,呢喃道:“看来是这两本书送出去后,他心念通达,再登大儒境界。”

赵高阴沉道:“殿下,这东方乐在襄阳终究是个祸患。”

李景源摇摇头道:“他要帮早就帮了。”

邓太阿突然开口道:“殿下,看看那边。”

邓太阿手指一处。

李景源看过去,在鸡鸣巷的墙角位置有几条薄如细线的浩然气机,这浩然气机出自草庐,蔓延到距离草庐最近的几间屋子。

李景源猛地看向两侧屋中的读书人,他们身上有浩然气机流动痕迹。

邓太阿说道:“那是东方乐的浩然气机,他似乎在用自己的浩然气机温养这四个读书人。刚才应该是东方乐恢复大儒境生出的浩然异象让这几条藏得很深的浩然气机浮现了出来。”

李景源沉吟道:“这四个读书人莫不是东方乐的弟子?自家弟子也不可能用自身气机温养吧,还是说这是晋安王的手笔。”

他停步驻足,呢喃道:“鸡鸣巷是多是仕途学问,通透仕途学问可为官。但想要爬的更高,需要有更大的学问。京都昆州官虽不少,但最高不过三品,而且不属六部,职权差了些。

晋安王的野心昭然若揭,他很需要朝堂上有能为他打掩护的重臣,这四人莫不是与此有关?”

他刚准备拜访这四个读书人时,赵高提醒他晋安王来了,顺着鸡鸣巷看去,晋安王一袭锦衣站在不远处,手中盘着一串一百零八颗莲花菩提子串成的佛珠,脸色和煦。

“这般匆忙赶来,是怕我请走东方乐?他很清楚东方乐的固执,不是怕这个,那就是怕我接触这四个读书人。”

李景源走过去,轻声笑道:“王叔,我不过是来鸡鸣巷中走走,你就这般不放心?”

晋安王洒然一笑道:“知晓你要拜访东方先生,东方先生结庐人间,不问世事,性情古怪,我怕他冲撞了殿下。”

李景源晃了晃手中两本书,哈哈笑道:“王叔多虑了,东方老先生脾气不错,我们相谈甚欢,临走时还送了我两本好书。”

晋安王眉角跳了几下,明显气不顺,不过老辣隐忍的养气功夫练的很到位,没露出不愉,眯着眼道:“那便好,那便好啊。东方先生的书都是好书,多看看,对你有好处。”

李景源显摆似的道:“东方老先生几十年呕心沥血的著作肯定好啊。”

晋安王食指拇指轻轻掐住一颗莲花菩提子,沉默了,脸上的和气散了些许。不过立马又恢复过来,轻笑道:“那你更得好好看,东方先生腹中经纶倾万卷,即便学了十之一二,做个儒家君子是够的。”

李景源望向晋安王手中一百零八菩提珠,啧啧说道:“莲花菩提佛珠,这可是佛门难得一见的珍品啊,我怎么没听说过王叔喜欢礼佛?”

晋安王淡淡笑道:“王叔不礼佛,这串佛珠是当年王叔去泥难山时,山上主持送王叔的,说是常盘此珠,可得清净智慧。

主持大师还送了王叔一本【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让我数珠诵经,可积累功德福禄。但王叔不信佛,那本功德经至今还束之高阁。”

李景源点头称赞道:“王叔定力超群,和这串佛珠多少有些关系吧。”

晋安王一笑置之。

李景源突然指向那四个读书人,说道:“王叔,我身边缺几个负笈书生,我看这四个人不错,不如送给我如何?”

第168章 逆天篡命

李景源此话一出,晋安王扣住佛珠,目光微沉,终是有些变色。

李景源瞥了一眼,哈哈笑起来,言语调侃道:“看来这清净智慧的佛珠用处也不是很大嘛。”

晋安王看了一眼手中佛珠,扣住那颗竟是被捏碎了。泥难山老住持曾用过的莲花菩提子佛珠经过了几十年的佛力加持,坚硬如金石,竟是被捏碎。摇头自嘲道:“确实没甚大用,佛门果然无用。”

晋安王言语自嘲,语气却阴沉得可怕。

首节 上一节 12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