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第111节

粗糙汉子和蓝衣美妇倒是对张宝宝的自恋并无不妥,反而颇为认同的点头。

张宝宝继续呢喃道:“李景源身边有个寸步不离的邓太阿确实难抢,就算抢不到,想办法和他生个孩子应该可以。我是元圣转世,他是无双天骄,我们生出的孩子肯定是将来的天下第一了吧。”

粗糙汉子和蓝衣美妇眼睛不自觉放光,粗糙汉子一拍大腿,溜须拍马道:“天才般的主意啊,若我圣教出了个天下第一,将来必能压倒儒释道三家,成为天下第一大教。”

张宝宝哼一声,轻淡斜瞥了一眼道:“姚叔叔,你是觉得我自己成不了天下第一,没办法带领圣教成为天下第一大教?”

粗糙汉子连忙摆手,汗颜道:“不是,不是,圣教主是元圣转世,一定是未来的人间圣人,自然是天下第一。”

他眼珠子一转补充道:“如果圣教主再生出个天下第一,岂不是古往今来绝无仅有。”

蓝衣美妇惊异这满脑子肌肉的莽夫竟还有灵机一动的时候。

张宝宝有些意动,捏着精致下巴,片刻后一摆手道:“等我成了天下第一,再抓他生孩子。”

粗糙汉子一脸无奈,天下第一哪是说成就成的。

现在站在武夫顶点的那位霸占天下第一三十年,号称是千年来最强,江湖上有个夸张的说法是天下武运才一石,那位独占八斗,余下两斗才共天下人分。

近三十年来多少高手去挑战过,天下第三的荀青衣够强吧,还不是败得彻底。

更有甚者说,武评榜第二至第十位加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若是再加个不愿入武评榜的老夫子或许还有胜算。

想挑下那位太难了。

他挤眉弄眼,示意蓝衣美妇劝说。

蓝衣美妇上前两步,语重心长道:“圣教主啊,我觉得吧,我们可以一边成为天下第一,一边生出天下第一,生孩孩子不过怀胎十月,不会耽误圣教大业的。”

张宝宝抬手打断,霸道道:“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现在只想圣教大业,刚才不过是随口一说,你们还当真了?”

蓝衣美妇无奈败退。

俩人一叹再叹,走近了些,在窃窃私语,打定主意回去后一定要告诉另外两个法王,让他们大家伙推动这个天才想法。

等他们窃窃私语结束,张宝宝已经离了数里地,俩人着急忙慌的赶上去。

“圣教主,你慢点啊,我们现在去哪?”

张宝宝淡淡道:“甘州暂时待不下去了,我要去麓山一趟,见一见儒道第一人的气象。”

俩人异口同声的道:“不行,麓山老夫子那可是近仙般的人物,要是被他看出了身份,那就走不了了。”

张宝宝讥笑道:“你们还是圣教法王呢,胆子也忒小了。”

粗糙汉子苦口婆心道:“不是我们胆小,是你还小不知道老夫子的强大。当年应教主上麓山挑战老夫子。结果怎么样,被老夫子一句圣人言打退了五十里,撞毁了一座山,惨淡收场。

应教主当时可是天象后期啊,依旧不是对手。我不过天象中期,毒姬不过是刚入天象,还是借着圣教主的气运破的天象。

我和毒姬加在一起估计都不够老夫子一只手打的。”

张宝宝冷哼道:“你瞧瞧你们还圣教法王呢,这么没出息。”

粗糙汉子无奈道:“这不是有没有出息的事,放眼整座天下能稳胜老夫子的也就那位天下第一。”

张宝宝摆手道:“我说你们没出息说的是你们连去的胆量都没有,我虽然没见过老夫子,但也听过他只管麓山读书声,不问天下事。当年他也只是一言败了应无极,可没有杀他。只要我不在麓山生事,他不会为难我一个小女子的。”

粗糙汉子并未反驳,自嘲一笑,他活了半辈子了,竟然还不如一个二十岁的小娃娃看的明白。

他一拱手,认真道:“元圣教四法王之怒山姚邛愿随圣教主同上麓山。”

蓝衣美妇倒没他那么正式,淡淡道:“元圣教四法王之幻毒法王张羞梅愿随圣教主同上麓山。”

张宝宝嘴角掀起笑容,轻声道:“放宽心,我圣灵儿可是天生的人间圣人,死不了的。”

元圣教圣教主大名圣灵儿。

她的圣不是元圣的圣,而是圣人的圣。

第153章 所谓毒士

龙牙军浩荡西出,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天下人都看到了这支被誉为大衡最强铁骑的风采。

只是这巍巍风采,浩荡军势在过了两州之地后逐渐失去了光芒。

龙牙军是精锐之师,自然有哨兵游骑于四周探路。

有两个哨兵游骑先进五里地,忽的遇上了一骑。

马是一头双眼通红,已然发疯的疯马,人是穿着九品官道署袍的小官吏。

小官吏紧紧拉着缰绳,抱着马脖子,惊恐地呼救。

疯马在官道上发疯似的狂奔,冲着哨兵游骑而去。

小官吏满是恐惧,大吼道:“军爷,我的马发疯了,你们快躲开。”

两个龙牙游骑眉头紧皱,对视一眼后,两骑先后冲出,其中一骑拔出了独属于龙牙军的龙牙刀。两骑控着战马和疯马擦身而过,未拔刀的游骑闪电般揪起马背上的小官吏。

拔刀游骑后至,与疯马擦身时,战刀精准斩掉了马头,动作快准狠,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疯马轰然倒地,抽搐而死。

游骑不喜地看了一眼死死抓着他手臂的小官吏,一抖手将他抖落。小官吏整理了一下官帽,诚惶诚恐地跪地感谢:“小人是官道署的巡道吏,今日奉命巡道,谁成想这马竟是突然发疯,差点冲撞了两位军爷。”

两个游骑一人下马检查了断头疯马,一人审视了小官吏。

检查疯马的游骑道:“马眼中多血丝,身上多伤痕,应该是疲累外加疼痛导致发疯。”

小官吏赶忙解释道:“七北官道署的马匹本就不多,近些日子上面下达了繁重的巡道任务,这马一直在超负荷工作,时常因为疲累不走。但为了完成上面的任务,只能鞭打。”

龙牙军西进,沿途官道署必须全力维持管道畅行无阻,一旦官道出问题,涉事段的官道署从上而下处斩。

游骑没发现异常后,冷声道:“大军即将过来,赶紧离开官道。”

小官吏连忙磕头,战战兢兢的拖着疼痛的身体往官道下走去。

两个游骑联手将疯马尸体甩出官道,而后骑马继续前行探路。

官道之外的树林中小官吏忽地挺直腰板,哪还有刚才的惶恐做派,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莫测笑容:“瘟疫已经种下,只带今夜风气。”

这小官吏正是贾诩,被李景源派来拖延龙牙军。

龙牙军军纪严明,吃的是大军携带的干粮,喝的水也要经过检查,难以找到下瘟疫的途径。所以贾诩略施小计,在游骑接触他时悄无声息的将瘟疫种在游骑体内,只待他以浩然气引动发作。

傍晚时,白日的游骑归营休整。

忽地起风,风不大,却绵长,刮过整座龙牙军营。

这风从傍晚开始就没停过,军营中担任军纪官的多是进行挑选的忠君儒士,他们在巡营时察觉到了风有异常。

有一位先天境儒士脸色微沉,伸手捕风,竟是将一缕风握在手中,惊异道:“这风中竟有微弱的浩然气。”

他脸色陡变,迅速通报龙牙军主将。

龙牙军主将卫铮,是衡顺帝的潜邸时的家将,跟随衡顺帝东征西讨,对衡顺帝最是忠心不二,因而才得了信任做龙牙军主将。

卫铮对着身边一个儒雅将军肃面道:“尹昌,这风有问题吗??”

这儒雅将军是他的副将,也是一位儒家君子境的儒将。

尹昌伸手捕风,抓出风中浩然气,莹亮的浩然气有些不同,但尹昌并没有察觉到不妥,随后摇摇头。

卫铮没有放松,沉声说道:“这风徐缓绵长,必定不是意外。此人多半冲着龙牙军而来,尹昌,找出此风来处,找出他,抓住他。”

尹昌脚上生浩然,如鹤飞舞,直上空中。双目生光,有浩然气入眼,可看到风中浩然气的流动痕迹。

尹昌沉声道:“找出了,在军营外十里处,我去抓他。”

“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

“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

尹昌速念出两首诗句,身上浩然动荡,身似黄鹤,扶摇追风去,刹那出了军营。

卫铮一挥手道:“派精骑跟上。”

军营中有一支由宗师和先天武夫构成的精骑轰然出营,速度只比尹昌的鹤行慢一点。

十里之外贾诩目光深邃,自然看到了那在黑夜中亮如日光的浩然黄鹤,面无改色,轻轻一笑,评论了一句:“浩然如黄鹤,进取游天地,不错的志向。此人心若坚定,或能再进一步。”

说着眼中浮动些许杀意:“可惜是衡顺帝的人,这种杀了最好。”

摇摇头道:“现在不是杀他的时机,等日后寻个时机坑死他。”

随后淡淡诵读了一句:“狂风起兮千尺浪,涤荡人间兮扫尘埃。”

那舒缓潜入夜的微风忽地变奏,风如战马怒吼,如开闸洪流,横推向前,吹荡人间一切尘埃。

尹昌被狂风拦住,好似黄鹤困于风,举步不前。

“一举扶摇直上天。”

尹昌再诵咏鹤言志诗,化作黄鹤逆风扶摇,待他破风出困时,贾诩已经消失不见。

这股狂风更急更凶的吹过军营,军中儒生联手施展定风诗,消减狂风力度,狂风化疾风,疾风化微风,这才没造成损失。

贾诩难觅行踪,龙牙军只能作罢,加强了夜间巡逻。

那被贾诩种下瘟疫种子的游骑在浩然风吹过后,体内瘟疫种子快速催发,只一夜他所处营帐的兵卒全都被传染。

起先症状不重,未被察觉重视,等到发现的时候,已经一传十,十传百。

只过两日便有上千人感染了瘟疫。

龙牙军快速进行隔离,医官治病,军中儒士以浩然气正邪驱病,当天就止住了瘟疫传播。为了不耽误进程,感染的千人全部脱离军队,送往就近县镇治病。

首节 上一节 111/1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