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554节
而在见到了朝廷派来的使者,得知这一次陛下派人前来,所给的并不是正式的旨意,而是陛下亲笔所写的私信。
他的心里就愈发的难受起来了。
自己的猜测果然没错,在这件事情上,便是陛下这等雄才大略之人也难免会感到头疼,难以给出有效的办法,会对其低头。
在接了私信,并向前来送私信的人问了陛下的身子是否安泰后,他这边很快就来到一边屋子,洗手焚香恭敬的将信给打开,进行观看。
陛下给的是私信,那他自然而然也要秘密观看,不让别人知道信的内容。
带着满心的难受,将信打开看了几眼之后,薛祥的神色一怔,继而变得震动起来了。
双手捧着私信凑到眼前,仔细的观看,越看越是激动,越看越觉得宛若醍醐灌顶。
越觉得在自己胸中淤堵了多时的东西,一下子就疏通开了!
他神色激动,先前的那些沉重荡然无存。
拿着信的双手,都因为情绪过于激动而随之颤抖。
因为连日疲惫,以及思虑过重,休息严重不足,而充满了血丝的双目,在这个时候也变得明亮起来。
这个时候的薛祥,只觉得自己像是快要渴死的鱼儿遇到了水!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太好了!
“好!妙!大妙!妙到家了!”
他连连称赞。
如此过了好一阵之后,逐字逐句的将之读完,又在心中进行了一定的推演,薛祥猛地一巴掌拍在了桌案上,双手捧书信站了起来,激动的走来走去。
陛下给的办法好,太好了!
这正是他所想要的!
束水攻沙!束水攻沙!这个办法好!自己在此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黄河泥沙实在是太多了,只靠人力来进行清理,太慢了,也不可能持续不断的清理,这不现实。
那么想要一劳永逸,最好就是能修建出都江堰那样的存在。
这也是薛祥一直考虑的方向,可是却一直没有想出什么太好的办法。
但此时,见到了陛下差人送来的这封信里所言束水攻沙,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了。
这件事情,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啊!
黄河上游河道,没有泥沙淤积是为什么?
就是因为黄河的水流湍急,根本就没有给泥沙沉淀下来的机会。
那想要让黄河下游的泥沙被弄走,不也可以用同样的道理来做吗?
重新让下游地区的水流的快起来,不就好了?
水一旦流的快,不仅会让水里面携带的泥沙不能淤积,就连那原本淤积在河床上的泥沙,也能被冲走,一直入海。
至于说入海之后,会对海造成什么影响,这就不是他所能管的了。
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毕竟,海洋上面又没有住人,那正是泥沙应当去的地方。
而且,黄河常年不断的往海里面搬运泥沙,长年累月下来,还能将沿海一些地带给填平。
弄出越来越多的土地,在无形之中就让大明的版图,变得更多,只有好处,没什么坏处。
陛下所言这束水攻沙之策,省时省力,一旦建成,今后就不用花费太多的心思。
只需进行定期的清理维护,也就是了。
虽然比不上都江堰那种存在,可在黄河上面能建起这样的工程,一样也算是一劳永逸的将之给解决了。
而陛下书信当中所言,在黄河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因为雨水冲刷,而进入河道的泥沙,更是一个治本的办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和束水攻沙相互结合,那才是真真正正的而长久之道。
河水里泥沙变少,今后黄河会因此而变清,也不是不可能。
有言道:黄河清,而圣人现。
薛祥觉得,当今陛下就是那个圣人。
若是按到陛下所言,植树造林,束水攻沙,同步进行,双管齐下,那么让黄河变清是很有可能的。
对于上游地区进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难度是很大的,花费也是很多的。
但是薛祥相信,陛下有办法将之给做好。
因为陛下是真的想要彻底根治黄河,也表达出来了对根治黄河的决心。
而很多事情,只要当皇帝的能下定决心,并大力支持,持之以恒不动摇,也就成功了八成了。
经历战乱之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人也随之变少了不少。
再加上,又有陛下本身进行的移民政策在,那么只要长期的努力下去,黄河上游的很多地区,植被必然变得茂盛。
妙!陛下的这两个策略实在是太妙了!简直妙不可言!
陛下到底是怎么想到,这样好的办法的?
当这样的想法在心中升起后,马上就被薛祥否定。
陛下神文圣武,能想到这些,那不也是理所应当的吗?
当今陛下,就是上天派下来为民做主,是上天派下来振兴华夏的。
当今陛下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在这治河上也有如此见识,远超自己这个在治河上面很有心得之人,那也再正常不过。
这下子,再也不用担心了,可以安心的治理黄河了。
并有信心将黄河给彻底的治理好。
如同陛下所言,将这条咆哮的巨龙束缚住,让其重新化作温柔的母亲,泽被苍生。
忍住心中的激动,他又重新坐了下来,双手捧着,仔仔细细的将陛下所书写的这封信,给细细读了三遍。
像是在品味无上的美味。
薛祥所在地方,不少人望着薛祥的住所,神情当中带着一些忧虑。
这些时间里,薛祥在治河上面所展现出来的品质和能力,已经折服了很多的人,汇聚了一批有着相同志向的人在身侧。
他们也知道,薛祥尚书上的奏书的事。
陛下这么快便有旨意下达,且还是以私信的方式给的。
薛尚书这么久都没有出来,这让很多人心里面,都产生了不好的联想。
焦急不安,担心难受等诸多的情绪在他们心中涌动……
时间在这一刻变得很慢,特别煎熬。
如此过了一阵后儿,房间的门从里面打开,薛祥走了出来……
“尚书!”
“尚书大人!”
众人哗的一下便围了上去,带着激动,又有着诸多的关切,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有不少的人眼圈都已经泛红了,做好了接下来听到噩耗的准备。
他们觉得,最大的可能便是薛尚书这么好的一个人,在接下来会被撤职。
这已经是最轻的了。
会因此而被问罪下狱,都不是不可能。
“哈哈,都放心,都放心,无事,无事!”
薛祥面对这么多关切的目光,很感动,出声对众人连连说道。
“陛下不是问罪,陛下差人送来了好办法!黄河能彻底的治理了!
此番,我等能毕其功于一役!完成这等壮举,令我们以及子孙后代,都再不用为黄河泛滥而忧虑!”
薛祥声音哽咽,带着诸多的激动,眼角都为之湿润
而后,便当众将植树造林,束水攻沙之策说了出来。
本来很多人,在听到薛祥说了陛下没有怪罪的意思时,就已经是无比激动了。
觉得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哪能想到,薛尚书竟然又给出了这么一个超好的消息!
居然有了彻底根治黄河的办法!
而在接下来,通过薛祥的讲述,明白了何为植树造林,何为束水攻沙之后,这些人一个个更加的振奋。
不少人都激动的跪地高呼圣主明君,感谢皇恩。
薛祥知道,陛下之所以会采用私信的方式,而不是诏书的方式给自己说植树造林,束水攻沙,这些治理黄河的办法。
有着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维护自己这个工部尚书的面子。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让你修渔船,52驱逐舰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