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第101节

  那他偏不,他偏要北上!

  山海关破了,后面还有几个算是军事堡垒的小城。

  “既然如此,那就罢了。”

  三人一听,还以为朱由检终于不再执拗,毕竟建奴三路齐发,二十多万大军压境,没必要死守。

  以当今陛下的英明神武,哪怕到了南方也能领军北伐,收复故土。

  更何况没有了皇帝和朝堂这个软肋在,黄得功也能放心大胆的和建奴斗上一斗,北地不一定会沦陷。

  正当三人刚松了口气时,却见朱由检从龙椅上站起身来。

  “王伴伴拟旨!”

  “北直隶各城各卫,从之前遣散军伍之中,挑选精壮者为民兵守城,顺天府、蓟州、天津各地驻军卫所赶赴山海关为中军,剩余部队赶赴宣府为左军。”

  “左军由黄得功统领,兵部尚书王家彦及半部朝堂迁至宣府。”

  “内阁首辅倪元璐及半部朝堂留守京师,操持春耕之事。”

  “神机营、玄甲军、浙兵、御林军统归中军,明日辰时,于德胜门列十二龙纛,朕要御驾亲征!”

  话音落下,殿中一片死寂。

  王家彦本以为吃透了朱由检的风格,最多下令严守京师,跟打李自成一般,和建奴在京师城下决战。

  但他万万没想到,朱由检竟然要御驾亲征!?

  那可是建奴啊!

  那可是多尔衮老贼带着的两黄旗啊!

  那可是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野战无敌啊!

  自己这边哪怕加上朱由检不知从哪弄来的玄甲军和浙兵,也才堪堪四万人不到。

  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不会真以为击破了百万大军,就天下无敌了吧。

  但王家彦也大概猜到了朱由检为什么要御驾亲征。

  说白了就是不想把好不容易守住的京师和北地拱手让人。

  可越是这样,王家彦就越急躁。

  北地早就因为皇太极入关和李自成掠地,成了一片白地,就算守住,十年内也不可能恢复如初。

  甚至北地的百万百姓反而成了累赘。

  就为了这么一块鸡肋,要是搭进去一个可能带着大明重现辉煌的皇帝,那王家彦死都不会瞑目。

  当即跳了出来,面色格外郑重,“陛下决计不可!”

  “圣人言:君子不立于危墙,就算陛下不舍得北地百姓,也不该御驾亲征,否则要我等臣子,朝堂诸将有何用!”

  “若陛下执意亲征,那便先从老臣的尸首上跨过去!”

  看着一脸决然的王家彦,朱由检似笑非笑的说道,“王卿以为李若琏那杀才去了南京,朕就治不了你了?”

  这时堪堪反应过来的其余二人也赶忙上前。

  “陛下,王尚书忠君报国之心,天日可见,绝无孩视陛下之意,只是此行太过凶险,不若这般,臣愿代陛下掌军,北御建奴。”倪元璐伸出个台阶。

  可朱由检和王家彦没有一个愿意下的。

  黄得功也上前劝说。

  “陛下,建奴锋芒正盛,且多马,善野战,正该守城为先。”

  朱由检眉毛一挑,“要朕避他锋芒?可笑!”

  抬头看向倪元璐,“北地全境春耕还要十五日,若朕不御驾亲征,多尔衮怎么会安安心心的在山海关外等着!?你倪元璐有那么大脸,把多尔衮留住吗!?”

第84章 雄主论

  自京师到山海关足有六百里。

  就算朱由检带着全系统部队,加急驰援,也要五天才能到达。

  这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极限了。

  哪怕以满清全骡马化部队行军,也只会比这个速度快上一点点。

  不过军令倒是传递的很快,基本上一天一夜就能送到。

  在昨日朱由检下达命令之后,今天太阳刚刚升起,王二虎就收到了朱由检御驾亲征的消息。

  此时的他,正站在一座小城中看着舆图不知该如何是好。

  山海关昨天凌晨就被破了,但建奴却没有丝毫动作,甚至还在加固城防,一副要和他僵持的模样。

  让王二虎有些摸不着头脑。

  正思考着,两名浑身脏污的夜不收喘着粗气钻进房内。

  “两黄旗……两黄旗不知所踪!”话音刚落,脱力的夜不收便扑通一声摔倒在地。

  王二虎眼神不由自主的扩大。

  “两黄旗不知所踪!?!”

  “黄龙旗未见踪影,两黄旗不知所踪!”另一名还有些力气的夜不收开口答道。

  王二虎上前一把攥着夜不收的衣襟,忍不住质问,“可看真了?城头真没黄龙旗?!”

  “千真万确!”夜不收从腰间掏出半截雕翎箭,“镶蓝旗的箭杆好刷桐油,两黄旗的挂三棱头,昨夜卑职摸到护城河,捞上来的全是蓝旗箭矢。”

  “自始至终,都是镶黄旗在攻城。”

  王二虎愣在原地。

  副将又突然掀帘闯入,铁护额上凝着霜花,“四古卫守军来报,寅时有人听到了马蹄声,沿长城根往西去了!”

  王二虎抓起炭笔在舆图上疾划,笔尖突然在古北口顿住,“从山海关到古北口……日夜三百里……两黄旗……娘的!多尔衮这老贼真他娘阴啊!传令!轻骑队即刻往石匣城方向探查!夜不收去山海关附近给老子查,四万大军不可能没有线索!”

  亲兵刚捧来令箭,东北天际突然炸响三声惊雷。

  一声雷代表敌军小部出城,二声代表半数,三声代表大部。

  此时三声雷响,只能说明镶蓝旗出山海关了。

  早不出晚不出,偏偏在用完早饭,最适合堂堂正正交战的时间段出城,不就摆明了要缠住自己吗!

  气的王二虎一拳砸到桌子上,“八百里加急禀报皇爷!两黄旗四万大军怕是已至潮河川!”

  “老二去领勇卫营上城,娘的先顶住镶蓝旗再说!”

  快马疾驰而过。

  蓟州官道,御驾所在。

  朱由检攥着塘报的手指节发白,太阳晒的他有些恍惚。

  王承恩捧着茶盏跟在白马边,听见皇帝呼吸声越来越重,几次想出言都被压下。

  “蓟州军报建奴攻势如潮,喜峰口说建奴偏师入关,宣府又报蒙古诸部异动,现在多尔衮两黄旗还不知去向,这建奴难道就不要后勤的吗?如此多线,难道多尔衮就不怕我大明将他分而歼之吗?!”

  朱由检是真的有些怀疑满清八旗战斗力了。

  正常来说,你能兵分三路进攻,就已经很考验指挥官的能力和后勤实力了。

  现在满清不光兵分数路,还敢继续分兵,潜入敌后千里,根本不考虑后勤。

  这得多自信才能摆的出这种阵势啊!

  本来他高高兴兴的带着大军御驾亲征,想和多尔衮过过手。

  现在倒好,他才刚动身一天,人就跑了。

  按照王二虎的设想,多尔衮是想带着两黄旗直插京师。

  不过朱由检并不这么想。

  如果他想直插京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要不是他自己有个破百万的战绩,能震慑住别人,朱由检甚至都怀疑,多尔衮是不是想一战覆灭大明了。

  骑在马上,朱由检仔细分析着多尔衮的目的。

  四万大军奇袭,最多带十天粮草就不得了了。

  而且满清两黄旗都是一骑三马,如此多的战马,耗费也是个天文数字。

  多尔衮的目标绝对不是北直隶。

  而毗邻北直隶的只有山东道、南直隶、河南道这三个地方。

  山东道已经有建奴偏师去了,南直隶路途较远,且河道密布。

  多尔衮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河南道!

  要是河南和山东同时沦陷,北直隶就成了一块飞地。

  到那时,要么朱由检跟朝堂和百万军民一起饿死,要么只能南迁。

首节 上一节 101/1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我谋士入局,觉醒小地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