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900节

  严绍庭又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戚继光。

  他才继续说道:“这一万七千三百五十二名老卒,按照原本定下的规矩,已经开始清退至地方屯田卫所。一来安置老卒,不使他们无依无靠,滋生事端,二来也是充实各处屯田卫所的缺额。兵部也已经开始在各地屯田卫所开始清查,这些年不少人捞的好处,暂且不提,但吃进去的屯田也该吐出来了,不然就不是朝廷无法安置老卒,咱们这些勋贵人家,往后也会彻底没了依仗,见着个七品县令怕是都要低头。”

  随着他说这些话。

  在场不少勋贵将领,亦是面色复杂起来。

  其实这些逻辑都很简单。

  他们在屯田上吃的多,得的利自然就多,可卫所官兵战力下降也是必然,他们便无法带着军队建立功勋。

  面子。

  有时候是人自己丢掉的。

  上方的顾寰则是敲了敲桌子,脸色冷冽:“先帝遗诏清军之事,本侯不管别处如何去想,但京营这头谁敢造次,本侯亲自去皇上那里请旨,将惹事的人统统革除。若是敢闹事,朝廷倒也能借此省一笔给勋贵的钱粮俸禄!”

  他这话说的有些狠。

  在场的那批勋贵将领纷纷低下头。

  真要是按照镇远侯说的,所谓省下一笔钱粮俸禄,那就是要削了他们这些人家的爵位。

  这可是天都要塌了的事情。

  随着顾寰开口镇场子。

  严绍庭继续说:“至于说这些年经营积累的缺额,高达两万六千六百三十七名,这一点我事先也未曾想到。如今这两万六千多人的缺额,依着我与兵部杨尚书,还有胡阁老商议来看。只能从山东、河南、陕西以及山西南部、河北南部等地卫所抽调,进而再将营中老卒安置过去。不过这一头算起来,至少要大半年时间才能补足,到时候正好让这些补上来的兵丁,留守京军大营,拱卫京畿即可。”

  老卒一万多人,缺额两万多人。

  原本经过历次改革,只有十来万兵马的京营,现如今算起来竟然只有五六万可用。

  而京营这次清退一万多老卒,再补齐缺额,拢共算起来竟然需要补充超过四万新兵才行。

  这也是严绍庭为何会说,补充新兵需要大半年时间,而且之后还只能留守京畿。

  因为他不可能指望等着补足了这批新兵,再奏请出征。

  那么能用的就是如今京营里余下的这五六万兵马。

  且还不能一次性全都带走。

  这和他先前算的只能从京营抽调三四万兵马之数,也差不多。

  “将军,京营整顿,补充兵丁,操练兵马,这几条都是紧要的事情,我等也都明白,绝不敢阻碍朝廷新政,更不敢忤逆皇上旨意。但一下子要做这么多事,四万多缺额要从各地抽调,我京营是不是会忙不过来?地方上是不是也会有意见,到时候难免会惹出乱子?”

  帐内,一名披甲将领缓声开口,试探着询问。

  严绍庭和顾寰循声看了过去。

  是名勋贵出身,在京营供职当差的将领。

  于是乎严绍庭侧目看向顾寰老爷子。

  早先他就和这位老侯爷商议过了,京营里涉及勋贵的事情,由他出面解决。

  顾寰也是立马脸色沉了下来。

  “乱子?”

  “这些年你们惹出来的乱子和麻烦还少吗!”

  顾寰丝毫没有给对方留情面,拍着桌子便质问道:“如今为何要整顿京营,从先帝到皇上,为何要清军?还不是因为我大明如今军中的乱子和麻烦太多了!”

  那人低下了头,可脸上明显带着几分不服气。

  顾寰冷哼着说:“想我太祖皇帝、成祖皇帝时,明军威武不可战胜,军中上下一心,军令畅通无阻。这才多少年?地方卫所败坏,京营屡屡革新,以至于我等武将竟要受文官节制,你们还有脸说东扯西?”

  “何为勋贵?不是因为你们父辈祖上跟随列祖列宗,已经做过抛头颅洒热血的事情,你们就能安心坐享富贵!”

  “勋贵者,当以国事为先,以武定国,乃军中表率。”

  顾寰很直白的揭开当下大明文武失衡的缘由和现状。

  而他这话,也几乎是冲着自己的脸打。

  毕竟。

  他也是勋贵。

  但顾寰却继续说:“这些年你们拿了多少好处,侵占了多少屯田,皇上和朝廷没有追究你们的意思。但拿了这么多年的好处,如今也该停下来了。真等到屯田尽都被你们占了,等到卫所全成了你们这些人家的佃农,等到官兵们提不动刀枪,我大明朝怕是也离着亡国不远了,到时候你们这些人还能有几分荣华富贵?”

  帐内无人再敢出声。

  顾寰也稍稍缓和了一些:“皇上和朝廷整顿清军,不是要了你们,也不是要老夫的命。京营复强,卫所复战,国家来敌,我等便能统帅强兵悍将出征,要荣华富贵可以自己去战场上拿,皇上也从来不会吝啬给我等人家赏赐。”

  叮咚。

  随着顾寰声音落地。

  严绍庭从袖中抛出一枚金灿灿的钱币。

  那枚有着大明金宝和皇帝身像的金币,在众人注视下,在桌子上转着圈,最后缓缓的停下。

  严绍庭也缓声开口:“本官前些日子奏请皇上,改设户部宝钞提举司为钱司,两京设金行,各地铺开,此事已经定下。朝廷正在昌平建造铸币厂,按照定下来的规矩,往后户部占七成,内帑占三成。诸位大可放心,伺候皇上再有赏赐给勋贵人家和军中武将,再不是宝钞和香料,而是实打实的金银币。只要敢上阵杀敌,立下功劳的,这份实打实的赏赐,自然不会少!”

  此间帐内,顾寰做足了红脸。

  而严绍庭也顺势唱起白脸,许诺好处。

  随着他道出朝廷要改革钱法的事情,帐内武将无不是盯着那枚被他抛出的金币,双眼放光。

  顾寰却是再次敲了敲桌子。

  “想要这份赏赐,那就老老实实,按着皇上和朝廷定下的规矩办事。”

  “如今京营整顿,清退老卒,补充缺额,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戚都督也是在东南和倭寇拼杀了半辈子,载功入京,眼下奉旨操练京营,本侯不管你们心里怎么想。戚都督和麾下山字营往后就是你们的教头,谁要是不遵军令,别怪本侯事后打你们板子。”

  “你们也可以试试,瞧瞧上疏弹劾本侯,会不会得到皇上的准允。”

  原本还藏着些小心思的人,也彻底熄了火。

  谁不知道顾侯爷深受先帝宠信,不然当年也不可能屡次让顾寰坐镇漕运,哪怕是得罪了不少东南士绅和文官,先帝依旧是不曾改变。

  后来更是长期总督京营。

  这份信任,可是朝中勋贵少有。

  如今虽然是新帝当朝,可这份宠信却是有增无减。

  听闻宫中都已经在议论着,是不是要趁着这次整顿京营,到时候让顾侯爷再上一次战场,得一份实实在在的战功,好将镇远侯这个爵位变成镇国公之类的公爵。

  得罪顾寰?

  怕不是要自绝于勋贵群体。

  而今日同样在场的某位新晋张姓京卫都指挥使,亦是含笑开口:“今日入营之时,家父也有所叮嘱。等这些日子京营之事了结,家父在府上设宴,宴请诸位。对了……届时徐家老爷子和朱家老爷子,也都会到场。”

  张元功一开口,帐内众人不由嘴角眼角抽抽了起来。

  三位当朝国公坐镇,在背后默默的盯着京营的动静,这份看重可不是谁都想要的。

  可三位国公要设宴。

  这又是天大的一份诱惑。

  眨眼间,这京营中军大帐内,就先后出现了红脸的、白脸的,持棍的、给枣的。

  恩威并用,威逼利诱,轮番上演。

  随着顾寰起身,大手一挥。

  当了几十年少爷兵的京营,也终于是掀起了风风火火热烈的操练浪潮。

  随后整个北京城的百姓就看到了罕见无比的一幕。

  每日天不亮。

  城中城外各处京军大营,就开始响起了战鼓声。

  随后就是数不尽的官兵和将领披甲上阵,在校场集合。

  每日这些京营官兵就要围绕大营,跑上足足的十里路,然后才会归营开饭。

  饭吃完了,就是清理营房,洒扫全营,顺带着还要将营外的野草拔除。

  干完了这些事,接下来就是百花齐放。

  什么泥潭匍匐前进,爬高杆轮番上阵。

  紧接着又是军阵刀兵操练,劈刀一千下那是基础,平持长枪一刻钟那是起步。

  随后还有军阵操练,以及独属于戚家军的练兵法紧随其后。

  一直持续到天色昏暗下来,各营才会开饭。

  用完了饭后,就能休息了?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识字课摆上,所有人一个不缺必须到场。

  先生就是昌平书院派来的。

  等上完了识字课,还有戚继光额外加上的夜间半个时辰行军操练课。

首节 上一节 900/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