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99节

  这算是两人开场之言了。

  戚继光也只是笑而不语,环顾一眼左右。

  已经有亲兵从营中搬来了几只木箱子。

  大军开拔,从东南启程北上京师,自然不可能弄一套桌椅板凳之类的。

  严绍庭也不见怪,随着戚继光就一屁股坐在箱子上。

  陆绎和张元功对视一眼,分别带着各自的人散开在周围。

  徐渭则是站在严绍庭身边。

  他原本就是在浙江跟随时任浙直总督、浙江巡抚的胡宗宪做事,和戚继光也算是老熟人。

  戚继光只是看了徐渭一眼,拱手做礼,便没有多说什么。

  严绍庭看了一圈。

  虽然现在已经夜深,而且还是地处京师腹地,可山字营仍然是安排了足够数量的官兵在夜间巡哨,不光是营中有人,就连营外也有不少官兵藏在隐秘处观察着黑夜里的一切。

  光是从此处,便可见戚继光的治军本事。

  严绍庭也顺势开口:“不以安然之地而松懈,戚帅治军统兵,可为军中翘楚。”

  戚继光则是含笑摇头:“统兵治军,不过一营之事,军马胜仗,却要中枢诸公鼎力支持方可。”

  严绍庭点点头,进而说道:“此番戚帅奉先帝旨意领兵入京,我欲上疏陛下,奏请戚帅升任五军都督府,入京营为总教头,助镇远侯整顿京营,操练兵马,以备来日大军开拔,征讨边外不臣。”

  他算是开门见山的将目的说出来了。

  戚继光则是目光一闪而过,随后说:“俺答部去岁十万大军南下,如今宾客转任兵部侍郎,又肩负协理京营戎政之职,想来是要先拿京营开刀,整饬淘汰老卒庸将,待粮草补足,兵械齐备,便要亲自领军出征关外吧。”

  严绍庭当即拱手,面带笑容道:“戚帅英明,这京营之中,老卒需要淘汰,庸将自然也要清退。若有戚帅入营为总教头,操练京营兵马,则此事可成。待来日我等奏请皇上降旨,大军开拔出征,便可以山字营为中军,与京营互为表里,驱逐贼子,收复河套,光复山河故地!”

  两人都是聪明人。

  戚继光知道严绍庭用他的目的,严绍庭同样也知道戚继光的追求。

  两人算是一拍即合。

  戚继光则已经是转口笑着询问道:“听闻侍郎幼弟,如今亦是先帝钦点的龙虎大将军,昔年更有欲做万人敌之言。想来此番若侍郎亲率国朝大军出征,大将军恐怕是要自请随军上阵的。”

  听到戚继光问起这茬。

  严绍庭也是一时头大不已。

  真要是自己请旨统率大军出征,小雀儿肯定会叫嚣着要一同随军上阵出关杀敌的。

  他那支三千龙虎军,可是整个北京城内外最精锐的骑兵了。

  就算是京营里的神枢营,也就是过去的三千营,这样的骑兵,恐怕也比不过。

  至少在装备和兵员上,是肯定比不过的。

  京营之中,五军营人数最多,也是步卒营。神枢营则是骑兵,另有五千余步卒为辅。至于神机营,那就是火器营了,除了标配的火铳等,便是大量的火炮了。

  到时候京营开拔,神机营和神枢营必然是全营出征,五军营则要留下一部分兵马继续拱卫京师,林林总总加起来京营可以动用的兵马大概也就是三四万左右。

  再加上戚继光统率的山字营,至多也就是五万大军开拔至边关。

  余下就是要从九边各处抽调兵马,组成大军去征讨俺答。

  这一切也同样是在严绍庭的计算之中,但与此同时小雀儿一旦知道情况,也肯定会叫嚣着要上阵杀敌。

  甚至严绍庭可以断定,就算自己不同意,小雀儿到时候也必然会亲自去找皇帝授意恩准随军出征。

  这个时候,就算是用脚指头去想,都能知道。

  哪怕是抱着让龙虎军经历一番战阵征伐,历经成经历过战争洗礼的悍卒,朱载坖也会同意让小雀儿随军出征。

  一支经历过战争的龙虎军拱卫皇城,远比装备精良,兵员年轻健壮,来的更加让人放心。

  当他还在犹豫着该如何阻止小雀儿上阵的时候。

  首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戚继光,却是笑着说道:“前汉有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将军,弱冠征讨大漠,封狼居胥,如今我大明,也未尝不能再出一位比肩骠骑将军之辈。侍郎心切幼弟,却也不能总将其养在暖房温室之中。”

  严绍庭只能是苦笑一声以应之。

  随后他转口岔开话题道:“那今夜我欲请戚帅治军操练京营一事……”

  戚继光微微一笑。

  随即便挥手起身,举起双臂,双手抱拳。

  “侍郎所请,乃为国事。”

  “元敬武夫治军,生平抱负所系。”

  “固所愿也。”

  见戚继光终于是答应下来,严绍庭一时大喜,满脸欣喜之色。

  他亦是站起身,伸手一把抓住戚继光的双手。

  “待来日攻破贼军,踏平大漠。”

  “我为戚帅请功!”

  月色下。

  一文一武,执手挽臂,两人的身影被月光拖的长长的。

  好一副文武将相和。

  …………

  月票月票

第541章 京营大魔王组合上任!

  时间悄无声息犹如山涧溪流一样,静悄悄的流逝着。

  随着天下改元隆庆,大明也渐渐的真有了几分新气象。

  至于说戚继光入京,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和影响,但也收获了一波关注。

  毕竟上万在东南征讨清剿倭寇数年的山字营百战将士入京,对不少人来说也是一桩大事。

  至少兵部尚书杨博就为此忙碌了好几天。

  如何安置这些山字营将士,是驻扎在城外还是南城大营,钱粮从何处支取,这些将士又该如何管理,都是一桩麻烦事。

  而对于京中占据着五军都督府一个个萝卜位置的勋贵们来说,手底下执掌着上万精锐兵马的戚继光同样是一个需要警惕,同时也要亲近的人。

  戚继光受先帝简拔,又得新君喜爱。

  而更重要的是严家对戚继光也格外看重,在朝中更有新晋内阁大臣胡宗宪作为依仗。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戚继光只要再接再厉,继续带着山字营在战场上斩获一个个军功,升官晋爵,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

  随着某位同样是新晋的小阁老,开始履行皇帝赋予的新职责,开始行走参知内阁。

  而后在某一日随内阁参知文华殿君臣议事之时,拿出一道奏疏,提请浙江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副总兵官戚继光入京营操练兵马。

  于是乎。

  戚继光这位刚入京师的猛将,就成了中军都督府正二品的都督佥事,暂掌操练京营事。

  倒是英国公府的世子爷,游击将军、山字营将官张元功,额外被皇帝赏了一个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的官衔,仍任山字营将官,受戚继光管辖。

  这道旨意无可厚非。

  张元功本就是勋贵出身,各类封赏不在朝廷正常的擢升序列之中。

  他这个正三品的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官衔,更多是虚衔,荣誉高过实际。手底下管的人,依旧是山字营四战营之一,拢共还是那两千多人。

  不过小阁老请封之后。

  戚继光也终于是从京中那一个个勋贵府邸中抽身出来,正式搬进了京军大营里头,躲过了那漫无日期的各种京师勋贵宴请。

  与之一同的,就是严绍庭这位新晋大明小阁老、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也一起搬进了京军大营。

  “这一次对营中兵丁清查也差不多结束了。”

  “年龄太过的兵丁,合计一万七千三百五十二人,这些人都要从京营清退出去。”

  “另外还有历年积攒下来的缺额,合计两万六千六百三十七人。”

  京军大营,中军大帐中。

  镇远侯、总督京营戎政、太子太保顾寰,身披重甲,高坐将主之位。

  在他面前的帐内,众多京营将领赫然在座。

  严绍庭坐在左近首尾,将近来兵部和京营一同对营中兵丁清查的数据报出。

  随后他扫视了一眼在场的诸多京营将领。

  这些人脸色各不相同。

  有些人面露愤愤,而有的人则是眼色担忧。

首节 上一节 899/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