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91节
反倒是严绍庭面色轻松,但心中却万分警惕的注视着杨博。
自己现在已经摊开了和他说事。
接下来就看杨博会不会答应自己用王崇古,敢不敢暗中阻扰自己清军。
只要他杨博敢这么做。
那自己当初能拉着晋党去做海贸,现在也就敢拉着李春芳那帮清流旧党去九边做关口上的买卖!
杨博却忽然笑了起来。
他连连摇头,眼角都快要挤出泪来。
若非此刻正身处皇极殿内,周围有人多嘴杂,他恐怕都要大笑出声。
好一阵摇头晃脑后。
杨博才眯着眼说道:“老夫听说昌平这两年正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将羊皮制造成衣物和被褥,只是这事工艺上颇为腌臜,闹得昌平本地不少人也是诽议不断。”
见杨博忽然转口提及昌平产业升级的事情。
严绍庭会心一笑。
他笑着回答:“羊皮厂做的事情,就是气味大、污染重,秋冬还稍好一些,一旦开春入了夏天气炎热起来,那厂子附近就不能容人。”
杨博点了点头,又说:“老夫早年在家乡游学,也远远眺望过大青山、阴山一带,河套之地,分前套与后套,皆是水草丰盈、牛羊成群。便是山北,也有漠南草场,早些年更是蒙古王廷和那所谓黄金家族所在。这等地方虽然不能耕种五谷,可若论放牧牛羊,培育战马、驮马,却是极好的地界。”
这位兵部尚书,忽然说起了种田和养殖的事情。
而大殿内。
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也已经高呼了起来。
在众人注视下,在无数宫人簇拥下。
身着衮冕服的朱载坖,器宇轩昂,踱着步子出现在所有人视线里。
依照事先定下的规矩,今日朱载坖即位,文武百官免贺免宣表,只需要五拜三叩头即可成礼。
随着朱载坖落座在皇极殿内那张御座上。
殿内外文武百官,尽都在吕芳的带领下,行五拜三叩之礼。
待礼成,便是冯保开始宣读新帝即位的第一道诏书。
诏书无非就是再一次肯定先帝,然后赞扬新君,最后就是对前朝的一些积弊之事做出改变,对新政做出肯定。
形式大于一切。
于是乎。
已经在昨日正式上任御马监提督太监的冯保高声宣旨的时候。
严绍庭默默的又向杨博凑近了半步。
“部堂慧眼,河套及漠南之地,自古便是养马、放养牛羊的好地方。下官知晓,昔年汉唐控河套,中原良马不缺,我朝失河套,军中所用战马已大不如前。”
殿内,冯保声音洪亮。
他是第一次代表新君出现在群臣面前,今天可以说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去表现。
杨博却在下面笑着小声道:“润物可能有所不知,老夫旧日在家中,常食边地牧民所制牛干、羊干,最是饱腹。若今后润物统兵边镇,可得要好生品尝一番。”
严绍庭则眯着眼道:“小子出身江西,久在京中,恐怕是找不到部堂所说美味,便是找到可能也要遭人蒙骗。”
“那到时候就让王学甫陪着润物去寻食边镇。”
杨博轻轻一挥衣袖,满脸笑容。
严绍庭则顺势微微颔首:“如此,却是劳烦部堂了。”
殿内。
冯保中气十足的宣读着新君的即位诏书,整座皇极殿都在回响着他的声音。
诏书写的堂堂皇皇,中正不已。
而在殿内。
却有那么两个人,正在进行着卑劣的暗中交易。
言语之间,就将整个大明九边的利益给彻底瓜分干净。
严绍庭却是满脸笑容。
杨博到底是不敢独占九边的好处不松手。
不过自己却也要为此将羊皮生意,更先进的制皮工艺拿出来,同时草原上的牛羊肉买卖,也要让晋党继续分食。
陛阶上方。
冯保已经收拢诏书,抬眼扫视殿内文武。
“皇帝即位。”
“定年号,隆庆!”
“群臣参礼!”
台下。
严绍庭和杨博对视一眼。
两人都会心一笑。
在满殿文武齐呼声中,两人也同时开口。
“臣,严绍庭。”
“臣,杨博。”
“为皇帝陛下贺!”
…………
月票月票
第536章 戚家军入京!
“隆庆……”
“隆庆……”
“吉祥喜庆。”
阵阵爆竹声中,大明正式进入结束了嘉靖四十五年,步入到了新皇帝隆庆年号中。
而在昌平。
已经将书院山完全囊括在内的书院中。
山半腰的观景暖亭中,严嵩大有深意的目光穿过窗台,眺望向京城方向,默默的念叨着新帝的年号。
严绍庭亦是面带笑容。
若不是老爷子解释,自己还天真的以为,朱载坖的这个隆庆年号只是很单纯的一种祝愿呢。
坐在暖亭里,好半天才将孙子按住的严世蕃,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为自己倒了一杯茶,正准备喝茶,却见孙子已经是一溜烟的从自己怀里又窜了出去。
无奈的看了一眼活蹦乱跳的大孙子,严世蕃只能是叹着气的摇着头。
随后他才冷笑着说道:“我听说议定年号的时候,原本礼部的高仪准备了好几个。最后还是李春芳他们这些人带头,推了隆庆二字。”
说着话,严世蕃又冷哼了几声。
“他们让新帝用这个年号,藏着的歹心以为都看不出来?”
严绍庭在旁附以微笑。
所谓隆庆,自然就是老爷子方才说的吉祥喜庆的寓意。
可如果再将先帝放在一起,那就不是一个意思了。
先帝刚死,新君即位,然后上一个吉祥喜庆的年号,这岂不是在说先帝刻薄寡恩、混用无能死的正好,合该庆贺一番?
就如大明开国之前,与之相争的张士诚。
当年张士诚和大明的太祖皇帝老爷的名字,取法很接近。
太祖皇帝老爷原名朱重八,张士诚原名张九四。
后来张士诚觉得自己的名字不够好,便让文人为其改名,方改称士诚。
可士诚二字,却同样是看着好听,实则被人暗戳戳的骂。
依照《孟子》有言,士,诚小人也。
便不说这些,光是隆庆二字,英宗皇帝老爷时,第七女就是被封以隆庆为封号,封为隆庆公主。
用一个寓意并不是太好,且还被英宗朝公主用过的封号作为年号,可见朝中这一次提议年号的官员心中那点小九九了。
徐渭今日亦在亭中。
只见他笑着说:“下官倒是想起来先帝当初入京登极之时,朝中拟定的三个年号,似乎其中也有这等小心思。”
严世蕃当即看了过来:“你是说当年提出的绍治年号吧。”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