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30节

  随后说道:“大同一侧,可命蔚州、广灵、灵丘、广昌三地兵马北上,由大同总兵官分派各边策应。宣府一侧,既已知晓俺达部贼军屯驻东阳河上游,可命怀安卫、保安右卫移防柴沟堡、沙城堡、暗庄堡等地,宣府三卫抽调兵马,进驻万全左卫城与万全右卫城之间,随时策应。”

  九边重镇,如今一直都是朝廷最紧要的事情。

  高拱作为首辅,对这些地方的关键位置,和兵马驻扎所在,也是了然于胸,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并不存在什么让人诧异的事情。

  杨博看向高拱的背影,点头附议:“皇上,元辅所言尚可,如今朝廷行文宣大两镇,自当是八百里加急,至多五日便可命两镇所点兵马移防策应。”

  道台上。

  又是一阵急促的咳嗽声。

  皇帝的脸色愈发涨红。

  众人无不是目露担忧。

  毕竟现在皇帝的身体关系各方,尤其是新政已经开始推行,这个时候皇帝真要是出了事,对各方都是一个突发事件,必然会产生无数的连锁反应。

  但嘉靖却是伸出手,止住了眼前这些臣子们的关心。

  他靠在道台上,看向吕芳。

  吕芳立马捧着一杯茶水,送到皇帝面前。

  嘉靖喝了一口茶水,长长出了一口气,才觉得舒服了些。

  他便开口说:“如今再有月余便要入冬,届时北地严寒加之大雪,俺达部果真会在此时南侵?若如此,时日不多,是否会用兵于急且迅猛?若久屯东阳河上游不出,是否又为来年春犯宣大边地?”

  众人一阵沉默。

  按照历来的惯例看,关外的蒙古人南下进犯,大多会选择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召集草原上的各部兵马,然后在六七月份抵达九边各地,和大明的边军战上一两个月,就会赶在入冬前返回草原深处,带着从大明洗劫走的财货好好的过一个冬天。

  然后等到来年,继续如此。

  现在这个时候从常理来看,显然是不符合时间的。

  因为一旦明军将这些俺达部的人拖上一两个月,就算最后俺达部撤回草原,也要顶着漫天飞雪,踩着齐腰深的积雪返回各部。

  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和选择。

  杨博当即抱拳躬身颔首:“皇上圣明,此次俺达部来犯所选时日确不合过往惯例。臣下以为,此次俺达部来犯或为试探,若查我边虚实,自可乘虚而入,劫掠一番快速离去。便是僵持不下,该部贼子也可转向西行,今冬驻扎河套一带……以图来年犯延绥、固原、宁夏等地。”

  说到河套的时候,杨博停顿了一下。

  在场众人皆是面露不豫。

  现在杨博提及河套,众人只觉愤恨。

  全都是因为,若朝廷掌握河套,那么延绥、宁夏、大同一带的边防压力,就会顿时减轻无数。

  国初,徐达和李文忠统兵消灭了占据河套的脱列伯、孔兴等人,并且将王保保赶回北元的大本营哈拉和林,夺取河套平原,从此归于大明治下。太祖高皇帝更是再次设立东胜卫,借此将河套平原与宁夏、山西等地连接在一起。

  便是成祖时期,虽然将东胜卫内迁到了别处,也没有放弃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但是。

  随着仁宣二宗,北方防线不断后撤内缩,就开始有一批批的牧民进入河套定居。

  最终,在天顺、景泰年间,鞑靼部的毛里孩、阿罗出、孛罗忽彻底占据河套。

  虽然在大明英宗皇帝终于驾崩,新帝即位。

  宪宗皇帝励精图治,开启了大明的剿套运动,先后取得红盐池之捷、威宁海大捷等一系列军事胜利,重创蒙古各部,河套地区也终于是被明军再一次收复。

  但当时没有推行迁移内地百姓定居河套,又为后续孝宗皇帝时期,河套地区被蒙古各部重新夺取埋下了伏笔。

  等到正德年间武宗皇帝取得应州大捷,只是打怕了当时的蒙古小王子,却也没能将河套收复回来。

  一直到如今。

  河套实质性的成了蒙古各部的地盘,而大明不光是失去了河套这一块养马地,更是让宁夏、延绥各镇和山西、宣大各镇被隔开。

  此次俺达部大军来犯,若是拖延到冬季,退守河套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有大青山阻挡北边的寒风,河套地区就是最好的过冬地。

  而且此地草木丰盈,牛羊众多。

  俺达部完全不用担心撤到这里后,如何获取过冬物资的问题。

  胡宗宪眉宇之间闪过一道光亮,他上前一步躬身开口:“皇上,如今东南各省平倭一事,已近尾声。朝廷开海数年,东南各地倭寇愈发难以寻觅。臣以为,东南各地往后当将清剿倭寇转为兵马驻扎沿海险要之地,控扼海面,再以水师战船巡游海上,防备倭船、贼船来犯即可。因此,臣奏请皇上准允,选调东南能征善战将领,引兵北上,屯驻京师整编,再于合适之时,前出九边镇守边地,寻机出战蒙古各部!”

  此言即出。

  殿内一阵侧目响动。

  众人皆是目视提出要调东南军兵北上的胡宗宪。

  高拱更是目光收缩。

  他是真没想到,事实上已经锁定内阁一个名额的胡宗宪,会在今日这个时候这个场面下,提出这件事情。

  高拱目光深邃的注视着胡宗宪,心中思绪急转。

  难道胡宗宪是想要在这个时候寻求入阁了吗?

  杨博亦是目光一沉。

  瞬间,原本在心中想要感激胡宗宪今日出面帮自己解围的念头烟消云散,反而是升起了浓浓的戒备之心。

  相较于高拱这个首辅在思考着胡宗宪是不是在谋求入阁。

  杨博担心的是胡宗宪提出的东南军兵北上镇守九边这件事情。

  九边一直都是朝廷的心腹紧要之地,这些年山西宣大等地,实质上也渐渐被晋地出身的官员和将领掌握。

  胡宗宪提的东南军兵北上,那么势必会冲击晋人对山西宣大等地的控制和掌握。

  而在杨博看来,山西宣大等地,那就是他们晋人的地盘。

  你一个东南来的胡宗宪,凭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将手插到晋人的地盘上?

  这无疑是虎口夺食!

  然而,道台上的嘉靖却是忽的双眼瞪大,死死的盯着胡宗宪。

  进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吕芳赶忙上前,走上道台,搀扶着皇帝,伸手轻轻的安抚着皇帝的后背。

  嘉靖却始终死死的盯着胡宗宪,浑然不管自己激烈的咳嗽。

  “咳……咳咳……”

  “卿……”

  “所请可……”

  “咳咳咳……”

  剧烈的咳嗽中,嘉靖仍然是涨红着脸,忍痛开口,艰难无比断断续续的发话,准允胡宗宪所请。

  然后,嘉靖便靠在了吕芳的怀里,红着脸用力的呼吸着。

  “皇上!”

  “陛下!”

  “……”

  皇帝这一番动静,当真是吓到了高拱等人。

  众人立马上前两步。

  吕芳更是瞪眼看向众人,而后冲着外头喊道:“传!快传李时珍入宫为陛下请脉诊断!”

  他这时候也没了顾忌,当着众人的面绕过太医院,让人去昌平请李时珍入宫为皇帝诊脉。

  高拱等人莫敢作声。

  虽然吕芳这样的行为,很是打了朝廷和太医院的脸,但他们却不敢言语半分。

  吕芳吩咐完,听到外面有脚步声后,这才重新看向高拱等人。

  这位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语气阴沉道:“元辅,诸位阁老、尚书,今日既然已经议定宣大边事,诸位还请速去处置,早早查明详细报来宫中。”

  “胡尚书,陛下也已准允东南军兵北上,而陛下历来喜爱戚家军,可选此营兵马奉旨即可入京整编听调。”

  这头吕芳在急声吩咐着。

  外面黄锦也已经带着人走了进来。

  一时间,殿内人影混乱。

  黄锦端着汤药送到道台前,吕芳接过汤药为皇帝喂下。

  半响的功夫后。

  嘉靖的呼吸才平缓下来,只是脸色很不好看。

  他看向还在场的高拱等人,气息虚弱道:“朕……朝事艰难,诸卿不可外传,各自尽心……咳咳咳……遵办诸事……”

  皇帝下了封口令。

  高拱等人眉头皱紧,个个脸上带着担忧。

  “臣,领命遵旨。”

  “陛下身负社稷,臣等乞愿陛下龙体复康。”

首节 上一节 830/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