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29节

  杨博和胡宗宪两人入内。

  杨博最先开口:“皇上,臣闻宣边有急,如今正值秋防时刻。前番宣边便因俺答数路大军进犯,致使一路兵马冲入京畿。朝廷当时便下令整饬,总兵官马芳更是负罪入京述职,皇上宽仁,罚其戴罪回镇宣边。如今宣边又有急奏,朝廷该当降旨严斥马芳,命其严守边墙,不可使贼虏入得一人!”

  他算是抢先开口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做出应对。

  但是当杨博话音落地,殿内众人却是目光复杂的看向了他。

  杨博神色一愣。

  难道是自己说错了什么?

  赵贞吉默默无声一叹,而后开口道:“今日虽是宣边来奏,却是言大同东路边墙之外,东阳河上游一带,有俺答贼军屯驻。”

  杨博顿时脸色一紧。

  他是兵部尚书,便是不用看图,脑袋里也有一张大明九边堪舆地形。

  自己显然是说错话了!

  但是瞬间,杨博却又心中顿生不安。

  大同那边防守区域出现贼军屯驻,奏报却是宣府发来的,这里面的问题他又如何不明白。

  一时间弄不清楚边墙情况。

  杨博当即开口:“大同巡抚张志孝,总兵官孙吴,可有奏报?”

  殿内寂静无声。

  无人回答杨博的问题。

  可杨博却是脸色肉眼可见的变白了几分。

  高拱回头斜觎向杨博,冷哼一声:“九边起自国初,初为防备元人,供应朝廷北伐关外草原,驱逐元贼。后常设百余年,历来为朝廷防备蒙古各部南下。九边各镇,坐守边墙,各司其境,内安边地百姓,外御漠南贼子。各镇哨探、夜不收无数,每岁每月每旬皆要出关查探敌情,如今大同边外贼军屯驻,却有宣府来奏,而大同无闻,此乃何以?”

  作为首辅。

  高拱完全有资格说这话。

  而下一秒。

  高拱更是冷哼一声:“难道他们大同是要谋反吗!”

  …………

  月票月票

第502章 皇帝病重

  高拱的性格是怎样的?

  这位初掌内阁中枢首辅大位的人,又是怎样行事的?

  此刻。

  当高拱当着皇帝和所有人的面,直接质疑大同镇,喊出大同是不是要造反。

  就足以证明一切。

  然而即便是如此狂妄之言,高拱却依旧是不加保留的喊了出来。

  只因为。

  他今天听到的来自于皇帝的咳嗽声太多。

  多到让他觉得,皇帝是否能熬得过今年。

  是狂妄吗?

  在高拱看来,自己这一句话不过是大胆而已。

  更是一次试探。

  道台上。

  嘉靖目光平静的扫向高拱。

  他没有开口,让人不知道这位已经明显有恙的皇帝心中究竟在想些什么,又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倒是杨博,脸色顿时一变,颇是恼怒。

  “元辅,如今事端不明,如何能轻言大同有谋逆之心?”

  “虽说今日乃是宣边来奏,可大同未尝不曾启奏,或许这两日便也就到了。”

  杨博有些想不明白,心中更是恼火不已。

  随着严嵩荣退,在昌平书院开始养尊处优起来。

  更伴随着徐阶被斗倒,贬为庶民,流放雷州,徐阶一系的官员在朝中节节败退,不久之前更是被罢免数百官员,而这里面也大多都是过去依附在徐阶、严讷等人之下的京中官员。

  从那时候开始,自己就带着朝中晋地出身的官员,和高拱有了默契。

  高拱他是河南新郑人。

  和湖广、江西、浙江以及南直隶,还是有一段距离,双方关系也因为这些年徐阶的缘故,而并不是太好。

  晋地出身的官员在自己的带领下,依附于高拱这位首辅,他该是慎重对待才是!

  不然他高拱就算是首辅,可以强推一些事情,但若是朝中没有人支持,也是千难万难。

  可这个时候,高拱竟然发难于大同是不是有谋逆之心。

  这可和自己刚刚说的话,背后的深意不一样了。

  自己一开始说宣府,那是因为宣府前年才发生了御边不力的问题,乃至于让俺答部的人都跑到了京畿之地。

  可马芳这个宣府总兵官为何在出了这么大问题后,还能官居原职?

  虽然其中内情并不清楚。

  但杨博却记得,当时马芳是有过独自入宫面圣的。

  然后才是皇帝从轻发落,让其重回宣府,原职留任。

  马芳已经是皇帝夹带里的人了。

  杨博很清楚这一点。

  所以自己说宣府,其实也可以说是什么都没说。

  因为马芳和宣府如何,恐怕都要皇帝发落才成。

  但现在高拱却问责大同这就不一样了。

  大同总兵官孙吴可没有入宫面圣。

  圣前悄无声息的争斗,让众人心思凝重,提神静气,唯恐听漏了一句话,导致应对错误。

  而胡宗宪在好一阵独自琢磨后,却是开口道:“皇上,如今宣边西路来奏,大同消息暂无,敌情不明,非是议责之时。无论如何,当下首要是朝廷探明俺达部此番来犯,御兵之人是谁,是俺答本人还是其子,又兵几何,欲攻何处。唯有如此探明详细,才能做出应对,敕令蓟州、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等处兵马或出援或伏阻。”

  方才他和杨博两人入殿,吕芳也已经将宣府送来的急奏递上。

  宣府那边只说边墙外有俺答部大军驻扎,尚不明晓统兵之人是谁,也不知道这一次有多少兵马。

  可以说朝廷现在就是两眼一抹黑。

  除了知道俺达部这一次又要南下,其余的什么都不清楚。

  吕芳看了一眼上方的道台,而后问道:“依朝廷所预,此番俺达部大军压境,会攻何处?”

  胡宗宪侧目看向身边的杨博。

  杨博当即会意,赶忙开口:“回皇上,如今宣边西路所奏,俺达部驻扎东阳河上游,便是大同东路新平堡至镇川堡之间的苏木山北侧。”

  他这个兵部尚书其实真的不是吃干饭的。

  言语之间,就开始分析起宣大之间的地形。

  杨博继续说:“苏木山地形险要,贼军只能分走东或西。若向西,则可自镇羌堡附近南下,兵临大同城,或走左近围阳和卫、天成卫一县,洗劫当地百姓。”

  “若走东侧,则可从新平堡东北侧,绕开大同天成卫、镇虏卫,过永加堡入宣府境内。”

  等到杨博说完之后。

  胡宗宪才又说道:“皇上,此次俺达部控兵边境,屯驻东阳河上游,东犯宣府或直下大同皆可。因而,或前线宣府西路正是有此查探,方才急奏京师。想来大同一侧也已发讯,或这两日便可到。”

  万寿宫内殿,胡宗宪的分析进到众人耳中。

  杨博恨不得现在当场就好好的感激一番胡宗宪。

  袁炜看向高拱,而后开口:“既然东阳河上游屯驻贼兵,可东可西,如今朝廷是不是该下旨敕令宣府、大同两镇皆严加提防,两镇各路兵马也应向北而行,支援策应边墙各路兵马?”

  他不算是懂兵事的,但也知道现在这种情况,朝廷能做的首要事情就是责令宣大两镇小心提防,然后从本镇调动兵马支援边墙。

  幸运的是宣大两地离京师不远,快马加鞭不过是五六日的功夫,便是一个来回也就十二三日。

  大军征伐,从来都不是一触即发。

  就算现在俺达部屯驻东阳河上游,真要进犯宣大,也得要等他们安顿好大营,建造攻城器械,才会集结兵马进攻。

  道台上,嘉靖嗯了声。

  吕芳当即开口:“边情在急,内阁与兵部当速速行文,敕令宣大两地墙边起援。”

  高拱作为首辅,闻言后躬身领命。

首节 上一节 829/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