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808节

  如今的昌平愈发的热闹了起来,街上整日都能看到陌生面孔。

  这些都是从天南海北慕名而来的学子或是商贾,想要一睹昌平书院的盛况。

  一个很小众的知识点。

  已经施行了有两年的待官生保送制,昌平书院的学子历来都是最热衷这一条为官之路的。

  毕竟。

  裕王爷就是昌平书院的山长呢。

  外来人多了起来。

  昌平自然而然的就发展出了众多的客栈、酒楼店家,于此同时街上也有众多百姓开始脱离务农,转为摆摊挣钱。

  一早便急着出城的袁炜,嗅着街上食物的香味,不禁味蕾大动。

  钱袋子就提溜在手上。

  然后。

  袁阁老手上就多出来油饼、胡辣汤之类的东西。

  走一路吃一路。

  等袁炜用一块糍粑垫底,从袖中取出一块手巾擦拭干净嘴唇,他已经到了书院门口。

  当朝阁老到来,书院的门房自然是立马就将袁炜给引入书院中,并遣人往太师处通禀。

  不多时。

  已经吃了个饱的袁炜,便出现在了书院上半山腰的一处观景台上。

  也是在这里,袁炜终于是遇到了今日一早就出门,在儿子严世蕃陪同下跑到山顶观赏日出的严嵩。

  “太师。”

  袁炜礼节周到而恭敬的行礼。

  严嵩此刻瞧着气色大好,面色红润,额头带着一丝丝的汗水。

  瞧着出现在面前的袁炜,严嵩脸上微微一笑,指向观景台边缘的条凳。

  袁炜立马上前,却不是自己坐下,而是取出手巾将条凳擦拭干净,然后站在一旁。

  “近来朝中诸事纷扰,今日休沐,下官冒昧前来,还望太师能指点迷津。”

  说完后,他又行了个弟子礼。

  严嵩处之泰然的受了这一礼。

  抛开官场上的尊卑上下,严格来说,如今朝堂内外心学弟子济济一堂,他在这里面的辈分可是不低。

  诚如整日里与他打麻将的聂豹,那也是拜过自己为先生的。更不要说,自己当初是与王守仁平辈而论,往来书信,交流经学。

  德高望重。

  完全可以用来形容现在荣退闲赋在家的严嵩。

  坐定之后,严嵩看向山下的寥寥人烟。

  “昨日下衙,东楼便出城赶了回来,也将前两日西安门前的事情说与老夫知晓。”

  “袁阁老今日登门造访,想来便是为了这桩事?”

  虽然已经年过八十,可如今的严嵩,眉目之间却精神抖擞。

  袁炜也不得不暗暗羡慕了一把,而后躬身如同学生请教先生一样:“确如太师所言,此次朝中官员跪谏宫门,皇上震怒,尽数罢黜。可如今,当日那数百官员,却还有百余人每日如上衙点卯一般,准时去往西安门前继续跪谏。万寿宫那边却又未曾再有发落,仿若不见。可这些人却眼看着大抵是不愿轻易罢休的,但长此以往下去,真让他们一直跪着,朝廷的体面终究不好。下官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说到这里。

  袁炜却是满脸愁容。

  他说的倒也没假话。

  自从当日百官跪谏西安门,皇帝一番如同早有预谋的操作,前礼部尚书严讷被罢黜为庶民驱逐其即刻离京还乡,余下的官员也悉数被罢官。

  大多数的官员倒是手脚麻利的回家收拾好行囊,交接好在各部司衙门的差事,便带着家小离开了京城。

  可是,总有些头铁的人是不愿意就此罢休离开京师的。

  于是这些人便一时间沟通好,每日准时准点的自家中出门,赶到西安门前就那么直挺挺的跪在地上,等到了傍晚下衙时分,就收拾收拾回家,等着第二天继续去西安门。

  至于说宫里头。

  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的。

  可再也没人关注西安门外的情况。

  司礼监那头照例是派了太监出来,带上茶水瓜果糕点,又为这些官员撑伞遮蔽阳光直射。

  双方就这么默契的僵持到了起来。

  而朝廷里,也开始按照皇帝的圣意,内阁拟出的圣旨,开始对新政建言献策。

  其实所谓新政之法,左右是离不开那些大伙都知道的问题。

  无非就是吏治、军备、税赋、宗室、选才几桩事情。

  严嵩爬了一趟山,只觉得神清气爽,微微抬头看向袁炜:“那今日呢?”

  袁炜一愣:“今日?太师所问的是……”

  然后他就闭上了嘴。

  严嵩却是笑着说:“今日朝中休沐,他们可去西安门前继续跪谏了吗?”

  袁炜摇摇头:“下官今日出城的早,但出家门后,似乎也并未见到他们今日再往西安门过去了。”

  严嵩啧了一声:“都被罢了官,倒还是留着官性子。”

  也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严嵩已经是转头看向另一边的儿子:“派人入城告诉兵马司的人,西安门何等地方,岂容庶民堵塞。”

  严世蕃恭敬点头,正要转身下山去安排人入城,却又被老爷子叫住了。

  严嵩白了严世蕃一眼:“话还没说完呢。”

  严世蕃立马颔首:“父亲请吩咐。”

  严嵩也不将袁炜当成外人,直接对严世蕃吩咐道:“再告诉顺天府衙,这西安门大街是不是他们管辖的地段?如果他们还认,那就派了人去西安门街口,设下栅栏。”

  “您是要让兵马司和顺天府派人阻拦这些人继续去西安门前跪谏?”

  严世蕃询问了一句。

  “笨!”

  但迎来的却是老爷子的一个笨字。

  严世蕃顿时面色微红。

  严嵩摇头道:“朝廷也无禁令,不许百姓走动西安门大街。告诉顺天府,让他们派了户房的人,在街口设下的栅栏处备上账簿,凡入大街的人,皆收钱一文,莫使洒扫大街的丁户吃了亏。”

  听到老爷子说的话。

  不论是严世蕃还是在场的袁炜,都顿时愣住。

  要不是袁炜还在这里,严世蕃都不得不给老爷子竖起大拇指。

  够损!

  就和老爷子如今在牌桌上一样,牌法阴损至极。

  这哪里是为了收钱,分明就是冲着羞辱人去的。

  一文钱不值当,可那些还要去西安门前跪谏的被贬官员,真要是交了这一文钱才能跪谏,那就真的是丢脸丢大发了。

  严世蕃更是举一反三道:“若这些人换地跪谏,是否也让兵马司和顺天府如法照办?”

  严嵩淡淡开口:“洒扫丁户早起晚些,辛苦万分。人群聚集,不免狼藉一地,不可使洒扫丁户更受其累。”

  这便是认同了严世蕃举一反三的话。

  袁炜也是看的如见天人。

  自己苦恼了好几天的事情,竟然就这么被严嵩随随便便一个法子解决了!

  “太师英明!下官拜服!”

  说着话,袁炜又毕恭毕敬的行了一礼。

  严嵩却是摆了摆手,斜觎看向袁炜:“说吧,皇上都不在意的事情,你便是在内阁操办这件事,也不会这般焦急的跑到昌平来寻老夫。是有什么旁的事情,能让你跑来寻我这个离朝的老头子。”

  袁炜脸上露出一抹尴尬,低头颔首道:“太师慧眼如炬,下官这点心思都瞒不住您老。”

  对于袁炜的奉承,严嵩不置可否。

  自己在首辅之位时这样的奉承就听得多了,如今不过是一切照旧罢了。

  袁炜则是继续道:“实则其实是,此次皇上已经降旨要群臣于新政建言献策。您老也知晓,历来新政变法,诸般事宜盖于旧法,须要万般仔细。下官等人虽也领旨推举新员入阁,可具体该如何操办新政之法,还是要太师斧正一二。”

  严世蕃站在一旁,默默的注视着咨询的袁炜。

  严嵩嗯了声,沉吟片刻才开口询问道:“高肃卿是否所图甚大?他是逼着你与李子实两人,为他所用了?”

  到这里,袁炜真的是心中一颤。

首节 上一节 808/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