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742节
“是是是。”
“徐郎中说的自然是极对的!”
“当初皇上和朝廷让严宾客南下,目的就是为了看看能不能让朝廷再多些进项。这里面的道理,我等自然是明白的,也不敢胡乱坏了规矩。”
众人一阵附和。
别看朝上有事没事就是尔虞我诈。
可他们这些出身江南的人,也别管各自利益关系如何,可最后还是得要看徐阶和徐家怎么说。
毕竟。
谁让如今江南出身的唯一一位内阁大臣,就是徐阶呢?
而且还是内阁次辅。
只不过众人附和之后,各自目光转动暗自交流,不多时也有人重新提出了顾虑。
“只是……郎中所言固然有理。可是若当真放任不管,恐怕依着应天巡抚衙门现在要做的事情,只怕到时候江南地界上的人家,都得要损失惨重吧……”
这人说着话的时候,眼神那叫一个大有深意,止不住的看向坐而不动且不发一言的徐阶。
毕竟江南十二州府,算来算去恐怕也就松江华亭徐家这些年得利最多。
又有人小声开口:“而且……若说有所损失倒也无妨,毕竟损失不过是当下。难道严宾客还有那个海瑞能一辈子在江南为官?我看这是肯定不会的。”
众人投来好奇的目光,不知这人还会说些什么。
“但是,如今下官觉得损失多少倒是无所谓,也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可这件事一旦真让应天巡抚衙门做成了,诸位觉得这里面的详情,江南那边这些年谁人得利,诸如此类的事情会不会被有心之人给传扬出去?而若是当真传出去了,届时又会如何?”
此言一出。
在场众人,纷纷是后背顿生一层冷汗。
就连今天做挡箭牌的徐坤也是心生担忧的吞了一口口水,目光下意识的看向身前的父亲。
是啊。
毕竟按照道理和规矩来说,尤其是到了严绍庭和海瑞这等位置的朝中官员而言,就端无可能长期在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位子上待的太久。
这是朝廷防止官员在地方做大的一种必要手段。
更不要说在前汉的时候,还有更为严苛的为官三互法制度。
那么按照这个道理。
只要严绍庭和海瑞以后离开江南,哪怕现在江南地界上有所损失,可等他们走了,江南士绅大户依旧能在今日吐出去多少就能在来日加倍的吃进去。
这一点放在过去,基本就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而这也是地方上在面对那些真正的忠良清廉官员时,最常用的办法。
先是低调几年,若是不行那就舍弃些好处后继续低调。等那清廉官员得了政绩,高升别处,地方上立马就能席卷重来。
只是这一次不一样。
应天巡抚衙门要做的是清查田亩人丁,涉及田赋丁税等事情,那最后肯定是各家有多少田地都会被查出来个真切数目。
到时候一旦曝出来。
你张侍郎家怎么好端端就有几万亩地啊?是不是贪污受贿了?
还有你贾主事家,原本你是清贫出身,自小孤儿寡母,怎么等你当官成婚开枝散叶,现在都是当爷爷的人了,家里就快有良田万亩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
那到时候不用想也不用解释,贪官污吏的名头是少不了了。那朝廷要不要查?三法司还有锦衣卫那帮爪牙要不要过问?
这个事情就会越闹越大。
即便最后可能会因为牵扯太广,犯事的人太多,只能是重拿轻放,小惩大诫。
可他们往日里一直小心翼翼维护的体面那也是全都没了。
往后还怎么抬头见人?
出门相互一看,你侍郎家有三万亩地,我主事家有一万亩地,怎么那头的那位郎中占了五万亩,还讲不讲规矩了?
这时候是该说都贪墨不法。
还是说侍郎贪的不如一个郎中多也太他妈的丢分了?
所以这事。
就不能真让应天巡抚衙门给办成了!
众人基本是心意相通,担忧的目光看向一直闭口不言的徐阶,也同时将最后做论断的压力给到了他身上。
徐阶此时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自己是江南出身没错,是这些京中清流和南方出身官员的领头羊也没错。
但自己也是内阁次辅,也是皇帝要留在内阁的辅政大臣。
帮了这些人,那就得要坏了皇帝希望朝廷能在江南再赠税银的想法。
帮了皇帝,那这些视自己为同道中人的清流名臣们就会对自己大为失望,甚至会导致自己在这些人里的权威和信任大大折损。
帮或不帮,出不出力。
都有对或不对的原因及理由。
一时间。
一根筋成两头堵。
徐阶这就成了夹在中间新进门的小媳妇儿。
“左右说了这么多,老夫也都听进去了。加上这些日子,你们在下面这样说那样说,我也都有所了解。”
终于。
徐阶还是在众人期待的注视下,缓缓的开了口。
他一手搭在桌案上,轻轻的转动着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水,一边抬头视线扫向在场的人。
“你们想说还有想要做的事情,老夫也都明白。那么当下,你们对南边的事情,有什么好法子没有?”
说到这里,徐阶语气稍稍变得凝重了些:“早知道,毕竟太子宾客南下,那是带着皇上的期望去的。”
“下官们当然知道规矩,严宾客才到江南几日啊,肯定和当下这件事没多大的关系。而且现在传来的消息,也都是应天巡抚衙门在具体操办,虽然有风声是严宾客有所参与,但想来也不过是他与海瑞过往有些交情,于是海瑞登门拜访过……”
“所以……”
“下官们以为,是不是能将海瑞这个应天巡抚给挪一挪位置?”
这些人终于是图穷匕见。
知道这个时候不能直接动严绍庭,便依照早就商量好的,去动海瑞这个应天巡抚。
徐阶眯着眼笑了笑:“老夫要是没记错,海瑞可也是严阁老举荐,皇上钦点的。怎么?你们还准备给他定罪贬谪到别处去?”
“不不不!”
“我们这不敢这么做!”
徐阶刚一询问,在场众人便立马连连否认。
“下官们是想着,虽然海瑞在应天巡抚任上也就一年左右,可做的差事也是有目共睹,民间百姓皆称之为青天大老爷。”
“此等有功于社稷的才能,就算现在有些不合规矩,是不是也能给他升升官转任别地,又或者……直接就将他召回京师就任如何?”
最终的解决办法说出后。
众人立马是眼巴巴的看向了徐阶,希望这位次辅能点头应允。
“让海瑞因公升迁?”
徐阶眯着眼,嘴里嘀咕着这帮人给出的解决办法。
随后他就看向这帮人:“地方上别处已经没什么合适他的位子了,京中还有什么合适的位子是空缺的?”
“工部缺一个侍郎。”
“刑部也缺个侍郎,可以让严世蕃上去,再让海瑞补缺,如此说不定还能让他俩在刑部斗起来。”
“户部那边也缺一个侍郎。”
“五寺那边的话……最近倒是没有缺。”
“不过六部侍郎也合适,正好应了海瑞当下的官职,来了也算是升迁重用,想来外面也不能就此说闲话。”
众人一番分析,给出京中各部官缺,而后就安静了下来。
徐阶默默的在心里琢磨着,最后睁开双眼,面露笑容:“那就刑部吧,不是说海瑞最是清廉,熟读大明律法,断案公允,那就让他去刑部。”
……
“除了按照润物计划好的去做。”
“他们已经没有别的办法,更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现在,留给他们的就是一个最后考虑的时间。”
西花园,不愧是当初太祖皇帝入主南京城后,尚未登基称帝时所居吴王府,此时正是鸟语花香时节,便是天气渐渐炎热当下此处也只觉得气温适宜。
张居正却也没有心意观赏风景,品味雅致,面对在场几人不断的给出分析意见。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