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688节
工匠们对于严绍庭这位京中大官的到来,尤其是在知道了严绍庭的身份之后。
那是从头到尾全程赞不绝口。
对于此。
严绍庭也只是一笑了之。
想来也能知道,过去朝廷年年亏欠,像清江浦造船厂这边匠人们的日子大抵是过的不好的。
即便能给外面的商贾造些民船,也不过是糊口过日罢了。
如今朝廷有钱了,给下面拨付钱粮自然也能大方一些。
虽然中间难免依旧会有人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但总数多了,落到下面人手里的份额自然也会变多。
走了一路。
看了一路。
严绍庭终于是站在了船坞和运河水道相连的位置。
在外面。
因为造船厂的原因,这一段河道比之其他地方要更加宽阔,甚至在造船厂旁边还有一个小一点的码头,用来停靠给造船厂运送木料、建材的船只。
站在水边。
严绍庭回头看向造船吏,眉目和善,神情和睦。
“不知,你们能否造出万料的大船?”
一直跟在严绍庭屁股后面的造船吏闻言,顿时被吓了一跳,浑身猛的一颤。
万料!
他这会儿不相信是严绍庭说错了话,但却坚信定然是自己听错了。
而严绍庭也只是平静的注视着造船吏。
好半天后。
造船吏这才满脸尴尬的挤出一丝笑容:“督宪,清江浦有能造两三千料船只的手艺。但……但万料大船……就算是南京那边的龙江造船厂……恐怕也……也难……”
说完后,造船吏搜肠刮肚的苦思冥想。
又是半天的功夫。
造船吏才低声道:“当年成祖皇帝时,龙江造船厂造的最大的也就是五千料的船,只是如今……”
如今如何?
随着当年那一把火。
大明朝再也没打造那传说中五千料的福船、宝船了。
严绍庭也是知道这件事。
并且这两年他甚至早就让人暗中去东南那边探访了。
但他还是有些不愿放弃。
毕竟。
如今开海之后,自己要让大明走上海外殖民的路,这船自然是要造的越大越好。
大明。
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万料大船!
他再一次沉声重复道:“若论手艺,当真能否造出万料大船?”
…………
月票月票
…………
《明史·食货志》载:“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百五十万石于淮安仓,苏、松、宁、池、卢、安、广德民运粮二百七十四万石于徐州仓,应天、常、镇、淮、扬、凤、六、滁、和、徐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临清仓,令官军接运入京、通二仓。”
《常盈仓周垣记》曰:该仓“俯临大淮,廒凡八十有一,联基广凡二百七十八步有奇,周凡一千五百四十四步有奇。廒自永乐壬辰陈恭襄创建……周垣则屹如城墉,色且积铁然,盖水次诸仓所未有者。”
第421章 天杀的严绍庭
对于万料大船的执着。
并不是严绍庭钻牛角尖。
而是时代的发展,火器工艺的发展,势必会催生出那种专注于火力的战船。
这一点。
昌平锻造厂就在做这件事情。
去年夹山上,给予潜入京师之地的蒙古人火力压制的那一批火炮。
其中除了是在原有火炮上改进的型号,还有就是为尝试将更多火炮装备在战船上的型号。
铁甲舰自己这辈子大概是看不到。
这种跨越工业水平的产物,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发展。
但依托更大的船体,去装载更多的火炮,用于海上作战,却是一条必然要发展的路径。
想想。
当大明的新式战船行驶在大洋之上,前方遇到一支敌方或海盗的战船。
大明的战船在接敌之时便横转船身。
一字排开,数十近百个黑洞洞的炮口对着敌方的战船。
而这样的大明战船,在海面上更是结成一字长蛇阵。
将军一声令下。
火炮齐鸣。
恐怕那时候都不需要接船跳帮作战,光是火力就能完全压制敌方抬不起头。
能用远程火力直接覆盖打击的事情。
为何要大明的儿郎去做那等看似威风,却凶险无比的跳帮作战呢?
可面对严绍庭再一次的询问。
造船吏却是彻底成了哑巴。
万料大船啊。
那可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就算清江浦造船厂是这运河上下最大的造船厂。
恐怕就算是真的照葫芦画瓢给造出来,下水就得要散架。
但上官的话不能不回啊。
造船吏憋了半天,才支支吾吾道:“督宪,万料……就算……就算能造出来,这运河也……也装不下啊。”
在现实和梦想之间。
造船吏选择了尺寸。
反正自己只是清江浦造船厂的造船吏。
就算眼前这位财神爷能说动朝廷打造万料大船,那也不是自己这个清江浦造船厂的活。
“哦?”
严绍庭却是神秘一笑:“那就是说,龙江造船厂那边,应该是能造出来的?”
龙江造船厂就在南京城西北侧长江边上。
造船坞直接连通长江水道。
再大的船只要能造出来,就能给弄到长江水道里,然后沿着长江一路往下在松江府出海。
造船吏却是彻底傻了眼。
眼看着这位财神爷,似乎真的是想要造一条万料大船出来。
自己还能说什么。
只不过这时候,一直与造船吏陪着严绍庭一行人的一名船厂老工头却是小心翼翼的举起了手。
严绍庭当即眼前一亮。
他面带笑容走上前:“老人家有话要说?”
老工头点点头,然后又面带畏惧的摇了摇头。
朱七当即皱眉:“督宪面前,有话就说,说错了也无错。”
老工头听闻此言,又看了看严绍庭。
见到这位年轻的贵人点了头。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