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39节

  赵贞吉最后沉声说道:“而最为关键的,为何棉农敢这些做?张阁老若是在两府查出问题,又是否敢将其摆到台面上去?”

  台面,是京师,是内阁,是皇帝面前。

  张居正彻底沉默了。

  这几日他不是没有察觉到一些问题,只是他不敢也不认为现在是查清这些问题的时候。

  赵贞吉瞧着张居正的模样,心中已经是知道大概,不免轻叹一声。

  “张阁老现在还觉得,自己能办成这件事情吗?”

  ……

  “张太岳若不明白背后的原委,这件事必定是办不好的!”

  北京城,严府主屋旁的书房里。

  严绍庭对今日休沐,正在书桌前纸笔写字的严嵩说了一句。

  书桌上,已是八旬的严嵩平日里走哪都是颤巍巍的,可是此刻手中纸笔却是纹丝不动。

  他正在写着一首词。

  是苏东坡的赤壁怀古那首词。

  此刻,严嵩已经写到了遥想公瑾当年这句。

  听到严绍庭开口说话,严嵩稍稍停下笔,小心的兜起笔锋,将手中那支值钱百两的湖笔放在一方五岳形制水晶笔架上。

  “你是说,你爹他会暗中出手,阻拦张太岳办成这件差事?”

  如果真是这样,严嵩自认为,或许该找儿子聊一聊东南的事情,万不可在这件事上插手。

  严绍庭却是点头又摇了摇头:“父亲大抵会插手此事,但或许不是在苏州、松江两府,那边在朝中有不少清流,父亲插不进去手。”

  严世蕃就算要插手这件事,也只会选在浙江。

  严嵩听完亦是点了点头。

  浙江有郑泌昌、何茂才在,整个浙东地方官府,也都是严党中人。严世蕃就算想要插手,坏了张居正的差事,也只会选在浙江。

  老严头脸上露出笑容,抬头看向站在面前,已经做到了翰林院侍读的大孙子。

  “那你说说,为何会觉得张太岳在清流无数的苏州、松江两府,是成不了事的。”

  严绍庭轻笑一声:“正是因为两府牵连到朝中的清流太多,所以张居正势必办不成事。如果孙儿猜测无错的话,两府棉农这会儿已经将难题摆在他张居正面前了。

  或是以不会种植桑树为由,亦或是朝中有风声提前下去,两府棉农提前种下麦苗。

  可不论如何,张居正都要面对那数万棉农的抵抗。”

  严嵩点头道:“苏州府、松江府当下局面,或许会如你所说的一样。但他张太岳却是钦差大臣,难道他就不能压下两地百姓?”

  “除非他张居正能发狠。”

  严绍庭淡淡一笑,反问道:“难道他张阁老,当真就敢做出苦一苦两府百姓的事情吗?”

  严嵩面露思索,半响后开口道:“如果他当真办不成这事,你的意思是,届时便由我严家接手这件事去做?”

  “此事万万不可!”

  严绍庭当即开口,止住了老严头这个想法。

  苏州、松江两府改棉为桑的事情,只能是由张居正去做。

  也唯有张居正才能去做。

  自己去做?

  那岂不是有碍张阁老进步了。

  他笑着说道:“不光不能接手这件事,我们还要出手帮张居正成事。”

第41章 严绍庭又在塞黑钱啦!

  翌日。

  严绍庭早早的便换上那套属于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的正五品青袍公服。

  按照朝廷规定,凡文武官员,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

  又有嘉靖七年,道长定下的品官燕服。

  如今,严绍庭官品最高的,便是詹事府右庶子。

  天蒙蒙亮,严绍庭便随着老严头乘车到了内阁。

  严家已经收到了东南那边来的消息,内阁今日自然也有一份正式的当下情况说明。

  早早的,内阁里众人便已到场。

  如今虽然已经开了春,天气回暖,但内阁照例还是为这些位阁老们备好了暖汤。

  毕竟,大明朝再苦,也不能苦了内阁。

  今日内阁备的是最平常的燕窝汤。

  严嵩端着汤碗,小口小口的进着。

  严绍庭其实也有一份,但他没有动,而是目光扫向徐阶和高拱两人。

  徐阶和严嵩一样,一口口的进着燕窝汤。

  高拱一大早便拉着一张黑脸,好像谁都欠他几两银子一样。

  见到严绍庭正盯着自己。

  高拱不由冷哼了一声:“严阁老,如今太岳在苏州府,数日不曾有所动静,两府百姓今年也不知是怎么了,竟然提前将棉苗种下,现在还在叫嚣着,要朝廷拿出钱粮赔偿!”

  严嵩停止了喝汤,眯着双眼歪着头看向气冲冲的高拱。

  而在其一旁的徐阶,却仍拿着那只精致的汤勺喝着燕窝汤。

  眯着双眼的严嵩,让人看不出他到底是在看谁。

  只听严嵩开口道:“这事……老夫也收到消息了,很不好。”

  高拱哼哼道:“当然不好!真要是还让太岳去补偿那些棉农,朝廷又要从何处弄钱粮出来?”

  严绍庭瞄了一眼高喷子。

  对方是将这件事的锅,扣在老严家头上了。

  他的目光,不由的瞥了一眼还在喝着燕窝汤的徐阶。

  这位老好人当真是透明的很,好似是内阁这里的所有事情都与他无关一样。

  严绍庭淡淡一笑:“高阁老何必如此怒气冲冲,我听人说,那个以前在宫里当差的李时珍常与人说,要戒急戒躁,不然容易……”

  高拱却是一挥手:“严佥事莫要在内阁这里插科打诨!太岳去东南,是奉了陛下的皇命,做的是为国开源的皇差。

  如今两府棉农竟然枉顾时节,提前种下棉苗,显然是有居心叵测之人,在暗中授意,借此对抗朝廷,对抗皇命!”

  严嵩默默的低下头,重新喝起已经凉了一些的燕窝汤。

  严绍庭却是生出疑惑。

  难道高喷子真的不明白东南时局的原因?

  他不由的,又看了一眼已经将一整碗燕窝汤都喝完,甚至还想将那只空碗舔一舔的徐阶。

  严绍庭思索了片刻,开口道:“高阁老的意思,难道是我严家在暗中让人做手脚,对抗朝廷的吗?”

  “绍庭!”

  终于也喝完汤的严嵩,重重的说了一句,抬头看了眼严绍庭。

  严绍庭低下头。

  刚刚不过是个试探而已。

  而看高拱的反应,很显然就是这样认为的。

  高拱见严绍庭这般说,脸上亦是露出自然的神色。

  严嵩无奈的轻叹一声:“肃卿啊。”

  见严嵩开口,高拱态度自然还是收敛了一些。

  “严阁老,您要说什么?”

  严嵩笑笑:“这件事,当初是老夫在圣上面前提出来的,太岳去东南则是绍庭这孩子在圣上和我等面前推举的。你觉得,我严家这一老一少,能做出你说的这种事情吗?”

  高拱张张嘴,正要将严世蕃的名字说出口。

  喝完汤,擦干净嘴巴的徐阶。

  终于是缓缓抬起手,打断了正要开口的高拱。

  “严阁老,肃卿,这件事大伙都知道消息,朝廷也收到了下面的奏章。想来陛下那里,这会儿已经在叫人过来传唤了,不如等去了陛下面前,再群策群力,将此事妥善解决,好让太岳在下面能继续推行国策?”

  徐阶已经是继续充当着老好人的存在。

  随着他开口后,高拱也只是有些愤愤的甩了甩衣袖,才将面前的燕窝汤端起,三两口喝进肚中。

  等这时。

首节 上一节 39/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