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38节

  知道了张居正今日在干什么,赵贞吉脚下不停,赶忙从身边人手中抢过雨伞,亲自撑着雨伞就让问泉亭赶过去。

  督粮道署衙门前身是从环秀山庄改建过来的,占地远不如苏州城里其他私宅园林面积大,仅有三亩。

  赵贞吉心中带着些忐忑,穿堂过巷,不多时便已经能看到假山林木中间的问泉亭。

  “南直隶的人是都死光了吗?”

  “还是说南直隶上上下下都烂了!”

  正在这时,赵贞吉便听问泉亭里,传来一道愤怒的呵斥声。

  他当下心中便是一跳,每一次踏出的脚步声更大了一些。

  等到了亭外,未曾收伞。

  赵贞吉便已经躬身颔首,高呼道:“下官赵贞吉,请见张阁老。”

  赵贞吉没有挪动脚步,一直撑着伞站在问泉亭外。

  亭子里。

  张居正似乎是在雨声中听到了来人,脚步快速的走了过来,一眼看到赵贞吉后,脸上立马露出笑容。

  “及时雨可算是来了!”

  张居正浑然不顾亭外的雨水,走出亭子,一把拉住赵贞吉:“孟静兄快快进来避避雨。”

  赵贞吉却是心中一沉。

  “张阁老言重厚爱。”

  他小心翼翼的将雨伞歪向身后,跟随在后面的侍从立马接过雨伞。

  进了亭子后,赵贞吉便立马顺势轻拂张居正的手臂:“张阁老淋雨了,切莫注意,万不可敢受了凉。”

  张居正依旧是面含笑容,只是深深的看了赵贞吉一眼。

  这位南直隶巡抚,当真是浑身不粘啊。

  要说大明朝,谁最会打太极。

  那便是自己眼前的这位南直隶巡抚赵贞吉了!

  张居正却是笑着将赵贞吉拉到亭中石桌前:“刚刚沏好的茶,只是今年雨前还要些日子,孟静兄多多包涵。”

  张居正表现的很是热情客气。

  但他越是这样,赵贞吉心中便愈发沉甸甸的。

  “张阁老此次肩负皇命,身为钦差,驻抵苏州多日,下官一直忙于公务,未曾前来拜见,还请张阁老海量。”

  张居正淡淡一笑,为赵贞吉倒了一杯茶:“孟静兄以户部侍郎领南直隶巡抚,责任重大,干系国朝半壁江山税赋财政,理当是公务繁忙。”

  见张居正依旧是在说着热络话,却只字不提要害,赵贞吉便是连眼前这口茶都没有心情喝了。

  赵贞吉面露惶惶,开口道:“都是为朝廷办事,为陛下分忧,张阁老此次南下,更是为国策而来,东南地界,还得靠张阁老了。”

  这是准备不插手如今苏州府、松江府这摊烂泥局面的意思。

  张居正却哪里会给赵贞吉这样的机会。

  他抬眼看向赵贞吉,将那只还冒着热气的茶杯,向着赵贞吉推近了一些。

  “孟静兄说的好!”

  赵贞吉有些诧异的抬头看向张阁老。

  自己说什么就好了?

  张局正却是笑眯眯的说道:“我等都是为朝廷当差,为陛下分忧。这一遭我南下东南,所办国策之事,有孟静兄这句话,我便彻底放心了!”

  赵贞吉彻底傻了眼。

  自己虽有不粘锅的称号。

  可他张居正,怕不是狗皮膏药吧!

  ……

  求月票推荐票

  老爷们多评论评论~

第40章 张阁老敢苦一苦百姓吗

  问泉亭里,赵贞吉已经被彻底架起来了。

  面对张居正突然打起的直球。

  赵贞吉心中愈发沉重。

  自己要是拒绝,那就是在说自己此前说的为朝廷做事为皇帝分忧的话,都是假的。

  可要是自己答应下来帮忙的话……

  那自己岂不是也要陷入苏州、松江两府如今的困局之中。

  赵贞吉苦思良久,这才缓缓开口道:“此次张阁老南下,乃是领了皇命的钦差,国策如何张阁老最是清楚。

  在下虽然在南直隶为官,但地方上盘根错节,下官这几年也只能是为朝廷和陛下勉力支撑住而已。

  张阁老此次所托,在下不敢说大话,力所能及的,在下必当全力以赴。”

  问泉亭里,赵贞吉绞尽脑汁为自己做预设,打铺垫,然后还要表现出……

  愿为张阁老赴汤蹈火的模样。

  张居正依旧是笑吟吟的注视着赵贞吉,随即开口道:“也不是难事,就是当下苏州府、松江府两地改棉为桑,大抵需要十万两白银,十万担粮食,不知孟静兄能否筹措出来?”

  如今苏州、松江两府的棉农,也只是刚将棉苗栽种下去,一切还来得及。

  按照张居正的估算,有这十万两银子和十万担粮食,大抵是够补偿两府地方上的那些个棉农。

  赵贞吉却是心中一沉。

  此刻在他眼里的张居正,就是一头虎视眈眈盯着自己的狮子。

  正张着血盆大口,狮子大开口,要将自己生吞活剥了。

  赵贞吉面露为难:“张阁老大抵是知道的,去岁南边多有水患,去岁一直在赈济百姓。今年刚开春,夏粮还有好几个月,张阁老一下子要这么多钱粮……”

  “很为难?”

  张居正身子前倾,目视着赵贞吉。

  赵贞吉点点头:“张阁老需要,自然也是能拿出来些的,只是……”

  张居正目露审视,淡淡问道:“孟静兄能帮着拿出来多少?”

  问泉亭外,苏州府的这场春雨,大了一些。

  雨水从天空中落下,砸在假山和屋顶上,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池中水面已经乱作一团。

  大珠小珠,水花溅的四处都是。

  “一万两白银!”

  “一万石口粮!”

  赵贞吉许久之后方才沉声开口,目光中透着诚恳:“下官豁出去了,给南京传讯讨要,再与苏州府的粮商们拆解一些,大抵是能拿出这么多给张阁老!”

  张居正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

  自己要的数目不光是不够,就连能能出来的,也不过才到一成之数。

  一直身处京师中枢的张居正,第一次感受到了地方上做事的艰难。

  赵贞吉脸上浮出难色,小声道:“下官过来的时候也问询过,苏州府和松江府的棉农,今年提前将棉苗种下。而张阁老这一次过来,表示为了朝廷做改棉为桑的事情。

  张阁老要钱粮,也是为了让这些棉农拔了棉苗,改种桑苗。而这笔钱粮,就是要用来平息棉农不满的。”

  张居正看向心里透明的赵贞吉:“正是如此,不论为何今年两府棉农要提前种下棉苗,朝廷要做事,总得要按照规矩来的。”

  赵贞吉却是笑了一声,在张居正不解的目光下,开口道:“张阁老当真以为,拿出这笔钱粮给棉农们,就能办成这件事情?”

  张居正当即拱手朝向北方,沉声正色道:“此乃国策,是为朝廷和陛下做的事情。而且改棉为桑,并无影响百姓们的营生,为何这件事便办不成。”

  赵贞吉有些无奈的苦笑了一声。

  “如今棉农手上握住已经种下棉苗的土地,张阁老要改棉为桑,便要拿出钱粮赔偿。

  可是十万两白银,十万石粮食,就能让棉农答应下来吗?”

  赵贞吉觉得眼前这位内阁大臣,多少是有些单纯的。

  他继续说道:“棉农今年提前种下棉苗,大抵就是为了等张阁老过来。到时候棉农们开出高价,张阁老敢答应吗?即便是答应了,钱粮从何处来?

  就算是有足够的钱粮,棉农们若是依旧拖延改棉为桑,张阁老又会如何处置?

  再者说,张阁老当真清楚,这些棉农都是为何敢这么做吗?”

  赵贞吉一连串的询问,直接让张居正沉默了。

  可是,赵贞吉却不打算停下来。

  不把张居正难住,怎么让他放过自己,去找上头解决问题?

首节 上一节 38/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