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352节

  同样是一个不经意之间的坑,被潘恩挖好,放在了严绍庭面前。

  严绍庭却是咧咧嘴:“那潘尚书可有法子呢?”

  潘恩挥袍道:“本官是在问严侍读,你可有解决之法。”

  严绍庭点点头:“对,下官也是在问潘尚书可有解决之法。”

  潘恩瞪大双眼:“你!”

  高拱则在一旁冷笑着附和道:“潘尚书久在朝中,执掌刑部,可有法子能解徽州府此时这笔人丁丝绢税课的法子?”

  被严绍庭和高拱配合着,挤到了绝处的潘恩,脸上一阵涨红。

  半天之后。

  他才支支吾吾道:“本官执掌刑部,不涉钱粮,不知如何解决,亦非本官失职。”

  严绍庭却是笑了笑。

  他转过身看向珠帘后的老道长。

  “陛下,徽州府这笔六千一百四十六两银子的人丁丝绢一事,引发一府六县百姓殴斗,臣有法子解决。”

  说完之后。

  严绍庭还不忘回头看向潘恩。

  徽州府人丁丝绢一事。

  你刑部尚书潘恩,解决不了。

  但我严绍庭,却有法子解决!

  潘恩老脸绷紧,不发一言。

  嘉靖则是冷视眼前众人的争执,开口道:“说吧,你又有什么鬼点子了。”

  严绍庭当即回道:“陛下,要想解决徽州府人丁丝绢这笔税课,就要先了解来龙去脉。

  “微臣不知潘尚书是否事先了解过这笔税课,就在陛下面前大谈此事,还要借机请求陛下严惩海瑞。

  但臣却是弄明白了这笔税课的缘由,此事当追溯至我朝太祖洪武皇帝之时。”

  说完。

  严绍庭趁着停顿的时候,又一次侧目回头,扫了一眼潘恩。

  来啊。

  既然跳出来,就要做好脸面丢尽的准备。

  冲着潘恩送去一个眼神之后。

  严绍庭便说道:“陛下,徽州府此次人丁丝绢一事,乃是起源自前元至正二十五年,那时本朝太祖洪武皇帝尚未创立大明,但已在南京尊为吴王,当时太祖洪武皇帝推行了一次乙巳改科,便是徽州府歙县如今这笔人丁丝绢税课的由来。”

  他此言一出,就算是潘恩也不由一愣。

  这件事竟然都能追溯到本朝开国之前。

  潘恩眼里闪过一道锋芒。

  没成想,这个严绍庭竟然真的去特意查阅了解徽州府人丁丝绢一事了。

  但潘恩还是开口道:“即便如此,严侍读你难道就有法子解决了嘛?徽州府如今这笔账,你就能给算明白了?”

  严绍庭回头看向潘恩,微微皱眉。

  随后,在潘恩疑惑的目光注视下。

  严绍庭笑着说道:“潘尚书这记性当真是……”

  说着话,他还不忘摇了摇头。

  就在潘恩要急起来的时候。

  严绍庭已经开口道:“潘尚书难道忘了,下官还是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若是说算账这回事,恐怕今日这万寿宫中,除了陛下和本部高尚书,就再无人能比下官更会算账了吧。”

  卧槽!

  老夫竟然忘了他还有户部的官职差事!

  这帮人整日里侍读侍读的,误我啊!

  潘恩瞪大双眼,彻底哑然无语。

  高拱更是不忘附和道:“严郎中,还是先将这笔账与我等算清楚了再说其他事吧。”

  说完之后,高拱瞥了一眼潘恩。

  老货,阴阳怪气!

  潘恩亦是淡淡的回看了一眼高拱,心中有些不忿。

  严绍庭则是点头开口道:“徽州府如今这笔人丁丝绢税课,在国初乙巳改科时,乃是因为太祖皇帝查明徽州府歙县夏麦数目有问题,其中相差九千七百石,于是对歙县三千六百四十六顷轻租田每亩加征夏税生丝四钱,以弥补夏麦缺额,折银共计两千九百一十两银子。

  “而当时徽州府除歙县之外,黟、休宁、婺源、祁门、绩溪五县则同样亏欠夏粮共计一万零七百八十石,折银共计三千二百三十四两银子。

  六县合计共六千一百四十四两银子,虽与如今徽州府歙县人丁丝绢六千一百四十六两银子相差二两,但已是无错。”

  已经许久没有开口发言的礼部尚书严讷,这时候果断开口:“既然如严……郎中所言,那么这笔账自然就是清清楚楚,可为何直到现在已近二百年,都是歙县一县缴纳这六千一百四十六两银子的人丁丝绢呢?难道还能是朝廷有错?”

  严绍庭当即回头看向礼部尚书严讷。

  只是他这一回头,却是让严讷心中一颤。

  然而。

  严绍庭却是面露笑容:“严尚书当真是神机妙算,这笔账确实就是朝廷,或者说是二百年前的徽州府给弄错了!”

  严讷眉头顿时一皱。

  他连忙看向珠帘后的皇帝。

  在他身边,刑部尚书潘恩已经是眯着眼瞄上了他。

  眼神,倒是颇有含义。

  严绍庭回过头,拱手道:“陛下,如今徽州府歙县这笔人丁丝绢的税课,那是过去徽州府官吏无能渎职所为。

  “微臣翻阅户部各项存档,历代户部发给徽州的堪合,其上明明白白写明,乃是‘坐取徽州人丁丝绢’之税课名目,而此笔账本就该是徽州一府六县共担而非歙县一县独承。

  “但徽州府每岁发往六县催缴文书,却并未有人丁丝绢这笔税课,只有歙县每岁承担的税课之中,多了一笔夏税生丝。

  “于是,歙县一县百姓,自我大明开国近二百年来,独独承担这笔六千多两的税课,亦独独承担了其他五县本该承担的三千二百三十四两银子的税课!

  因徽州府历代官员渎职懈怠,歙县百姓做了近二百年的冤大头!”

  万寿宫大殿内,一片死寂,鸦雀无声。

  账算到现在。

  其实已经很清楚明白了。

  如同严绍庭所言。

  歙县百姓当了足足二百年的冤大头。

  何其冤也!

  而严绍庭更是不忘回过头看向刑部尚书潘恩。

  “潘尚书。”

  “下官的这笔账算的,尚书可听明白了?”

  …………

  月票推荐票

第249章 臣请陛下收回

  回答严绍庭的。

  是鸦雀无声的万寿宫大殿。

  潘恩的脸几度涨红,在开始变得有些扭曲的时候,低下了头。

  严绍庭默默一笑。

  算账?

  等回头找个机会,和你算算刑部的账!

  若不是自己当初让陆绎派人盯着海瑞,自己哪里能提前知道徽州府人丁丝绢这笔烂了二百年的账,又哪里能知道徽州府歙县百姓,已经当了二百年的冤大头。

  高燿则是当即拱手走出。

  “陛下,户部确实如严郎中所言,每岁发往徽州府的催缴文书,皆以‘坐取徽州人丁丝绢’为名,不曾想徽州府竟将之尽数加之于歙县一县百姓之身。

  此乃户部失察,累及歙县百姓,臣身为户部尚书,理当有失察过错之罪,请陛下惩治。”

  高燿不得不站出来。

  被严绍庭算账算到现在。

  户部便是无错,也需要承认是有错的。

首节 上一节 352/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