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328节

  “朝堂内外百官百衙,必当严赋役完欠,争相追缴赋役完欠。”

  “赋役完欠,皆取自于民,官吏为保政绩,必将无底线压榨百姓。”

  “届时官吏必当以锁拿、杖打、囚禁等各种手段,以此来强迫各纳税者及相关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完纳赋役,直至垫赔。”

  “百官百衙,处心积虑设法杖并者将无不至,而民之椎膏折髓。届时定是尝见披枷带锁相藉于道路,提携保抱,逃窜于他境,形似失巢之鸟,苦如游釡之鱼。身请为佣、妻鬻为妾以偿者有之,家产尽绝待毙桎梏而无完者亦有之。”

  殿内,严绍庭语气戚戚。

  他说的并不是无的放矢。

  一旦朝廷真的只追求赋役完欠,来考核天下官吏。

  这就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也是他对张居正对他的不满。

  在张居正开启严苛的考成法之后。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无数官吏陆续弄出了追比、酷比的事情。

  如莒州连续几任知州,采取了“风搅雪”、“打萝拐”、“脑箍”等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来追征。

  潘公鎏比逋于演武场,用竹板交杂而笞,名“风搅雪”;判玺扣民足踝,名“打萝拐”。

  淫刑而墨饱箧,用谲逃去。

  万历初,金溪刘子汾更为酷刑。

  堂上用脑箍,其法以索束头,二木如拳抵其,一绞则睛出寸余,人立毙,以水渍之,良久始苏。

  同捕衙拶指,竹板判以二皮鞭束为一,鞭臀比粮,日历四衙,尝各刑具,皮尽见肉,肉尽露骨,每驱逐出入,以重铁索穿系于头,手足并行,腥臭四扑,痛甚不能前者,官役以足促其疮,以索顿项。

  于是毙刑杖者,尸积城隍庙后,可筑京观。

  民谣曰:八百冤魂朝上界,三千黎庶散他乡。

  是时冤死岂止八百。

  入其境内,百里无烟。

  严绍庭却继续说道:“此亦只是寻常年景,或会有之景象。而若一旦地生灾荒,官员依旧为赋役完欠而考课。

  则必然会是旧额未完,新饷已催;新征甫毕,旧逋又下,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呼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朴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哪怕老道长已经同意了要先民生为考,严绍庭依旧在着重复述着整顿吏治,若以赋役完欠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很是不厌其烦的样子。

  嘉靖见状,亦是抬手开口道:“朝廷若开整顿吏治,地方官无民生为先,而以赋役完欠先,严苛百姓者,斩!”

  说完之后。

  嘉靖目光幽幽的看向严绍庭。

  朕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你小子也该说正题了吧。

  严绍庭抬头看向老道长:“陛下会这样降旨?”

  嘉靖一瞪眼。

  这小子竟然还怀疑自己。

  他沉着脸道:“君无戏言!”

  严绍庭拱手颔首,终于是开口道:“臣查太祖洪武皇帝伊始,至本朝《大明会典》等,请奏陛下,而今若开整顿吏治,有事四考课之。

  “一考有司今后考课,必书农桑学校百业之绩,田地复耕、开辟、招揽流民、立淳朴民风为首,违者降罚。

  “二考凡六部都察院遇各章奏,或题奉明旨,或覆奏钦依,转行各该衙门,具先酌量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薄存照,每月终注销。

  “三考各部司衙门需持两本考成簿册,一本送科注销,一本送内阁查考。该科照册内前件逐一附薄候查,下月陆续完销。

  “四考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阁考,该部举之;若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内阁举之。

  “以天下民生为先,而已赋役完欠次之,责令朝堂内外上下文武百官、各司衙门,年初预事,岁有核算,季有考课,年有总算。

  “民生有缺则严惩,赋役有缺查明惩之。

  “如此,本朝吏治必将清明,而民生兴旺,则自富于民,民富则无需追缴赋役,百姓自之愿缴,则朝廷不至每岁拖欠积攒愈多。

  臣不才年少,狂言胡语,只思上报皇恩,抚黎庶,陛下圣明,自可明鉴。”

  说完之后。

  严绍庭便合手摸摸退回到老严头身边。

  他说的这四考,其实基本和张居正的考成法差不多。

  但却又比老张多了一条更为核心的根本性问题。

  即。

  国家政令,吏治整顿,一切都是为了黎庶百姓。

  但面对老道长这位皇帝,又不能直接说是完全为了黎庶百姓。还得要补上一句,黎庶百姓日子过好了,手里有钱有粮,自然就愿意缴纳赋税,那么朝廷和老道长这个皇帝口袋里的钱粮自然也就会多起来。

  这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事情。

  天知道老张当初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脱离了百姓的改革,能成功才怪。

  有了民生百业为先,考成法才算是真正完善的,也能从此有个跟脚。

  万寿宫大殿内。

  众人寂静无声。

  就连严讷、潘恩、杨博三人,也皱眉沉吟思量。

  朝廷要开整顿吏治的事情,如今看来大概是要成真了。

  三人现在思考的只是,一旦朝廷开始依照严绍庭所言的开始考课整顿吏治,那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仨人绞尽脑汁,想要从严绍庭的奏请之言中,找出哪怕是那么一条漏洞。

  可是直到现在。

  三人都沉默不语。

  因为严绍庭的奏请,根本就挑不出漏洞来。

  就算他们有心想要反驳,也没有根据。

  嘉靖则是想到了前不久。

  那一日。

  也是在这万寿宫中,只是并非这在大殿之上,而是在后殿。

  同样是严绍庭站在自己面前,但那一日却没有一袭红袍在场。

  只他和严绍庭君臣两人。

  那一日。

  严绍庭说民富国裕。

  百姓富裕,则国家强盛。

  但也是那一日,自己拒绝了严绍庭想要改革变法的心思。

  但是这一次……

  整顿吏治?

  有因为徐璠在密云弄出的惨案一事,整顿吏治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至于退回去的严绍庭,虽然清楚整顿吏治的事情,必然会推行下去。

  但他依旧是心存遗憾。

  因为还有另一桩更重要的事情,自己并没有提。

  宗室治理,又是否属于朝廷整顿吏治的范畴。

  要知道。

  在嘉靖二十八年,王世贞和张翰清查宗正籍的时候,朝廷供养的宗室就有一万多人。而到了十年之后的嘉靖三十八年,这个数字就已经翻倍上涨到了两万多人。

  朝廷为此,一年要支付宗室俸禄高达八百五十万石。

  而朝廷一年的田赋总收入是多少呢?

  两千两百八十五万石左右。

  朝廷每年光是为支付宗室俸禄,就要用掉朝廷一年田赋收入三分之一还要多。

  将尽天下之财,而不足以给之矣!

  朝野上下,官绅权贵们偷瞒的田亩赋税是另一回事。

  那是从来就没有计算进朝廷田赋收入里的。

  这笔账,如果清丈天下田亩,恐怕比之朝廷之处宗室俸禄的数目还要多。

  但宗室俸禄却是现在实实在在,每年都在耗费朝廷财政的。

首节 上一节 328/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