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1566:摄政天下

大明1566:摄政天下 第327节

  嘉靖亦是目露亮光的看向严绍庭,轻声询问道:“所以这也是你在昌平所作所为的依据?”

  严绍庭拱手道:“陛下圣明,自能明鉴臣此等拙劣之术。”

  嘉靖点点头:“你继续说。”

  听到高拱的夸赞,皇帝要求继续说。

  严世蕃本是心中松了一口气,此刻更是面露笑容。

  他不禁又有些疑惑。

  难道我儿当真是天纵奇才?

  随即。

  严世蕃颇为可惜的摇了摇头。

  可惜了!

  徐老货不在此地。

  不然今日定要叫他知晓。

  谁的儿子更胜一筹。

  不过也不用比较了。

  只祈祷如今大概已经被关押在诏狱里的徐璠,能有几分硬汉子气度,抗住厂卫那帮虎狼的严刑拷打。

  可惜!

  可惜!

  严世蕃满脸的惋惜,但心中却已经是灿烂开花。

  严绍庭则是继续说道:“国朝愈二百年,乃至当下,天下官吏考满迁秩,必严核任内租税,征解足数,方许给由及交代。”

  “户部在本朝五年,更有谏言:凡征解未完者,籍记多寡,着为限程,限内皆停俸,以完日支给,过限者并下巡按逮问,送吏都降用。”

  “自此朝堂上下,皆以官吏赋役完欠为首考,干系官吏前途。”

  “此举,或一时可增朝堂赋税,足数徭役。可时日至今,官吏皆以此为追求。则有司者惮于降罚而敲朴随之,民力不能胜而逃亡随之,此不谓竭泽而渔乎?”

  “抚按因此罚俸,有司因此降斥,小民因此空竭。旧欠无复可追,太仓渐以告匮,年复一年,入愈少而出愈多。”

  严绍庭的语气愈发凝重,脸色也愈发难看。

  朝廷上下,只顾着以赋役完欠为考核官员的标准,人人为了自己的官帽子,就只顾着搜刮百姓。

  国家是一时间变得有钱了,可百姓呢?

  百姓永远就那么多。

  今日这个官来赋役完欠达标一次,则百姓贫穷一次。

  明日那个官再来一次。

  百姓还能拿什么,来保住这些官员的官帽子?

  长此以往,大明朝不亡才怪!

  后来天下遍地流民、乱民怎么来的?

  不就是这么来的。

  整顿吏治。

  势在必行。

  考成法也要提前用上。

  但如何考成,如何使用,却要另当别论了。

  严绍庭看向上方已经陷入深思的老道长。

  而这,也是他今天为何要一开口,便将太祖洪武皇帝给拉出来,立一块祖宗成法招牌的原因所在。

  严绍庭哀叹一声,语气悲悯。

  “陛下,朝廷不易,可百姓更不易。”

  “诚如高阁老所言,整顿吏治乃是为天下苍生,我大明江山社稷,祖宗基业。”

  “百姓日贫,国家何以强盛?”

  “百官安能只知赋役完欠,而不知治下民生百业?”

  “田野之间,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

  “可百姓呢?”

  “历朝历代,至多也就数百年基业,何以?”

  “既整顿吏治乃为天下苍生,黎庶百姓。”

  “臣请陛下降下口谕,不论此次朝廷是否开整吏治,不论是何人操办此事,务必以太祖洪武皇帝之谕令为先,以朝堂上下官吏考课田地复耕、开辟、招揽流民、立淳朴民风为首。”

  …………

  月票推荐票

  (咱家老爷们,懂的都懂哈!)

第235章 大刀砍向大明官

  你老道长不同意。

  那我下面的话就不说了。

  万寿宫大殿之上。

  严绍庭脸色郑重肃穆。

  年轻人着一袭青袍,立于周遭红袍老倌儿中间,显得格外扎眼。

  老倌儿们,自然是神色各不相同。

  有人嗤之以鼻。

  有人则是陷入深思。

  高拱便是眉头皱紧,显露苦思冥想。

  自己过去只觉得,只要整顿国家吏治,就能让大明和百姓好起来。

  但今日听之严绍庭的这一番话。

  似乎。

  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赋役完欠。

  一旦朝廷草草开整顿吏治之风,势必会以此为首要目的。

  那么当真如此的话。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亿兆百姓,又会如何?

  自己没有想过。

  高拱眼底闪过一丝惭愧。

  不过。

  他很快就冷眼看向在场的其他人。

  自己没有想过,这些人就更不可能想到了。

  而对于皇帝来说。

  嘉靖原本只是想要看看,今年屡次给自己带来意外之喜的严绍庭,这一次是否能在吏治也带来同样的意外之喜。

  他同样不认为,年纪轻轻的严绍庭,就真的能在吏治上有什么建树。

  但严绍庭的发言。

  却让他意外不已。

  严绍庭并没有一开始就说整顿吏治,应该如何如何做,也没有说吏治整顿的具体措施。

  反而是引经据典,最后将话题落在了整顿吏治,责在民生。

  这就说明。

  他是真的有在吏治上下了功夫的。

  嘉靖当即开口道:“今日内阁、六部皆在此,朕可以允你,只要整顿吏治之法合议无缺,万般之法皆以考课田地复耕、开辟、招揽流民、立淳朴民风为首。”

  在得到老道长的许诺之后。

  严绍庭这才躬身颔首,继续开口。

  “整顿吏治,首在考课之标准,过往朝廷考课任满官员,皆以赋役完欠为核心。臣以为,此举大为不妥。”

  “一旦此次朝廷开整顿吏治,仍以此为准,臣为年少,却能见届时必定天下百姓哀哀。”

首节 上一节 327/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特战:开局全军批评燕破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