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93节
原因就是他们希望得到当权者的赏识,有些学子都要去攀附文臣武将想要得到晋身之阶,还有什么人能够比皇帝、皇太孙更值得这些人去逢迎呢。
哪怕是此前会试落第的学子们也都心生期盼,没有金榜题名成为进士会让人沮丧。但是如果被皇太孙赏识了,那可比什么二甲、三甲强。就算是中了状元,在仕途上也未必能够达到多高的成就。
诗歌、字画等等,这位皇太孙不太喜欢,这也不是秘密。
时论、策论等等,这就值得学子们下一番功夫了。
朱允熥忽然看到了一个熟人的名字,忍不住看向旁边的梅殷。
陈瑛,以人才入太学。到了永乐朝的时候,他作为御史更是奸险附会、一意苛刻,数年之间,弹劾勋戚、大臣十余人。
曹国公李景隆、历城侯盛庸、长兴侯耿炳文都是在他弹劾后要么被圈禁要么自杀,梅殷也是被他弹劾后死的不明不白。
这无疑是一个奸臣,所以最后也是难以善终。可是这也是一把好刀子啊,必要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这一次探视国子监,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倒不是发现了一个好的奸臣苗子,而是引来了一片歌功颂德。
不管是对士子们的照料,或者是想要让大明学子务实,这都是值得宣扬和夸赞的,这也是皇太孙的一个态度。
上行下效,他有了这样的一个表态,很多人自然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尤其是朱允熥和勋贵的绑定实在太深,尤其是此前打压文官集团的事情,更是让不少读书人心里有些怨言。
现在稍微的安抚一下,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回头再去颍国公府一趟,安抚一下功臣,也是做给宗室、外戚看看。
至于东宫里,安庆公主就说道,“大侄女、二侄女,过些天我要出嫁,你们叫几个相熟的勋贵女眷过来。”
朱有容立刻欢天喜地的,不过还有一些担心说道,“在东宫怕是不妥吧?”
“不要紧,允熥肯定不会说。”安庆公主神秘兮兮,说道,“到时候再把允熥叫过来,看看能不能给你们找个弟媳妇。”
朱有容和朱有龄眼前一亮,这可以有!
第127章 真亲戚
作为大明皇储,朱允熥有些时候就要做一个端水大师,需要照顾各阶层的利益,要团结各个阶级的一些群体。
现在朱允熥也该去一趟颍国公府了,傅友德到底是大功之臣,更何况也有些姻亲的色彩。
当朱允熥的车驾出现在颍国公府前,傅友德等人立刻跪下,“臣等恭迎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朱允熥立刻开口,“免礼,都起身。”
傅友德五子一女,女儿已经被许给晋王世子朱济熺。
所以仔细要说辈分的事情也乱,因为傅友德的大儿子娶的是公主,但是女儿嫁的是皇孙。
傅友德也算是有福气的人,五个儿子给他添了十多个孙子。也就是傅忠稍微差点只有两个儿子,其他基本上都是三个。
朱允熥上前,看着娃娃堆里领头的小子,开心的摸了摸脑袋,“叫人。”
其实他没有见过表弟傅荣、傅瀞,但是岁数差不多。虽然傅家现在六七岁的孩子一大堆,不过这样的场合,谁也不敢让傅荣、傅瀞兄弟两个排在后头。
傅荣懂规矩,小心翼翼的回答,“臣,参见皇太孙殿下。”
“错了。”朱允熥捏着傅荣的脸,说道,“你得叫我兄长、得喊表兄!”
说完这些,朱允熥说道,“傅瀞呢,怎没听到你叫人?”
傅瀞看了看爷爷、再看看父亲,还是不知道怎么开口。
朱允熥眼里似乎只有这两个表弟,对傅友德其他的孙子甚至都懒得露出笑容,更别说说话了。但是大家也都不觉得有问题,身份的区别就是如此。
就像是傅友德的五个儿子,现在只有傅忠和老五傅让在应天府。
他的次子任普定屯田卫指挥使,老三是昆明都指挥使,老四任大理卫指挥佥事,老五是金吾后卫所镇抚。
傅友德上前,这个七十岁的老头开口,“殿下,臣等不敢攀附皇亲。”
“不敢?”朱允熥笑着说道,“我这两个表弟,就是我嫡亲表弟,怎么不是皇亲?我小时在宫里不讨喜,也就是九姑对我好,时常给我带些零嘴、逗我玩。要不是我九姑修妇德,皇祖父岂能那么疼她!”
寿春公主虽然不是嫡出,但是是老朱最喜欢的女儿之一,她当初下嫁的时候,所得赏赐、嫁妆远远超过其他姐妹数倍。
至于朱允熥的话就是半真半假了,寿春公主当年有没有对朱允熥多有疼爱、关照,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有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了,那就是真的。
“你们两个领着我。”朱允熥满脸笑容,牵着两个表弟的手,“带我去拜祭姑母。”
傅家上下这个时候只是羡慕,心思敏感的甚至会觉得傅荣和傅瀞以后会有福气。谁让他们的母亲是公主呢,而且还是在早年皇太孙不受重视的时候有了的恩情,那当然有福气了。
虽然是皇储,但是给自家长辈上香、叩拜,那是应该,朱允熥毫无心理障碍。
祭拜结束,朱允熥到了正堂再次接受傅家上下参拜。
朱允熥严肃起来,说道,“本来我是不打算说,姑父向来恭敬、忠直,也守规矩。姑姑的事谁也不愿看到,傅家上下无罪,姑父更是无罪。姑父若是再娶也是应该,只是以后无论如何,爵位得是我表弟的。”
傅忠立刻跪下,连忙说道,“殿下,臣无意再续弦。”
“不续弦就纳妾,现在姑姑也不在了,你不用守着。”朱允熥直接说道,“你才四十,岂能让你守着?只是我表弟是颍国公嫡孙,别闹的跟我一般差点成了笑话!”
傅友德等人赶紧跪下,“臣等不敢!”
摸着傅荣的脑袋,朱允熥说道,“想表兄了,就去宫里找我玩。我给你宫符,随时都能去。”
对于这个素未谋面的表哥,傅荣现在也是亲近,“知道了。”
掏出宫符之后,朱允熥解下腰间挂着的龙形玉佩,“拿着玩,谁要是拦着你,你就拿玉佩给他看。这个你收好,只能你佩戴,其他人不准,就是你弟弟也不准。”
底下的傅友德和傅忠又是欢喜又是惶恐,皇太孙所赏赐的玉佩,那是他常佩的玉佩,和平常赏赐给武勋子弟的玉佩不一样,就算是普通的皇孙都不能随意佩戴。
他们想要去阻拦,但是现在也不能开口。
说着这些,朱允熥看着傅瀞,“一会儿给你其他的东西,你是弟弟,不能和兄长讨要东西。”
别看傅友德是武将,也是号称仅次于常遇春的天下第二勇猛,不过家风不错。虽然傅荣兄弟两个才六七岁,大道理不一定懂,可是规矩不差。
朱允熥笑着给傅荣戴好玉佩,开心不已的说道,“这才对嘛,这才是我弟弟!”
傅荣也开心的说道,“臣弟谢兄长赏赐。”
揉着傅荣脑袋,朱允熥说道,“和弟弟一起好好练武,和你们祖父学习兵法,以后我等着你们带兵打仗。到时候我就在宫里,天天等着你们捷报。”
傅荣开心、期待的说道,“我以后肯定是大将军,我要像祖父一般横扫天下!”
傅友德脸色一变,不过朱允熥非常开心,“那好!不过你也别小看了我,我也是一直习武的,先前我屋里全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我也是弓马娴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看着朱允熥和傅荣、傅瀞兄弟两个聊的火热,其他人只能干等着,但是不敢有任何不满。傅友德和傅忠更是心里欢喜,虽然太孙的话看着是幼稚,但是那明显是出于对傅荣等人的喜爱,要不然谁乐意去逗六七岁的孩子啊!
傅友德虽然位列国公,但是他不算正经淮西勋贵,他是降将。
早年跟过绰号芝麻李的李二,李二败亡后又跟随李喜喜投靠在刘福通麾下。李喜喜败了之后,他才归附明玉珍。在明玉珍那里不得重要,就投奔了陈友谅。
等到傅友德归降老朱的时候,那一年也是老朱收复安庆,随即发生鄱阳湖水战。说来当年傅友德归降的时候,还属于常遇春麾下。
所以别看傅友德现在是国公,但是他不算是真正的淮西勋贵。当年开国大封功臣,傅友德也只是颍川侯,位次第二十八。而首批受封的勋贵一共三十四人,这就可以知道傅友德的排序了。
逗着两个表弟后,朱允熥看着傅忠,“姑父,这几年你实在是谨慎了些。姑母的事情怨不得你,你也得为我表弟们考虑才行。这样吧,过些天你去帮衬我二舅,加一个都督同知衔,免得他手忙脚乱做不好事。”
傅忠连忙说道,“殿下,臣愚钝,怕误了殿下大事。”
朱允熥就调侃说道,“你不去帮我二舅,那才是误了大事。颍国公,你就劳心劳力一些,帮衬帮衬。”
傅友德连忙说道,“殿下,臣以为不妥。开国公向来忠直勤勉,无需犬子襄助。臣本就主理都督府事,岂能让他再去!”
“那你就带着我姑父!”朱允熥直接说道,“你们父子这么谨慎,这像什么话!要么是让姑父去帮我二舅,要么是去你亲自带着。”
傅友德知道退无可退,就说道,“殿下,还是臣带着吧。”
父子同时主理都督府这不合适,但是常升是什么情况,傅友德等人太清楚了。要说能力肯定是不够,但是架不住出身好、地位高,虽然傅忠也不算是特别有本事,不过肯定比常升强。
要是加了从一品的都督同知衔,说不定就要架空常升了。真到那时候才是麻烦事,傅家哪能直接掌管两军都督府。
朱允熥在忙着走亲戚,忙着安抚一下老臣的心,这些事情做起来有意义。
而在东宫里,安庆公主看着名单说道,“再加几个,公侯家还没出嫁、年龄合适的,过来给我绣嫁衣添福气。”
朱有容就纳闷说道,“这还不够啊?”
安庆公主理直气壮的说道,“我女红不太好,你们两个也指望不上,得找几个人才行。”
朱有龄一想也有道理,说道,“宣宁侯家的和会宁侯张温家的听说还行。”
安庆公主气啊,两个侄女真靠不住,“你们两个,我现在也是懒得说了!只找开平王那边的人是吧?不行啊,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理由,得让其他勋贵人家的也靠过来,这样才能亲近允熥!”
朱有容和朱有龄恍然大悟,连忙拍马屁,“还是小姑想的周到,是我们见识短浅了!”
“得找手里头位高权重的,像魏国公府的就能找,让魏国公夫人带着她小姑子入宫,既不失礼数也合适。”安庆公主苦口婆心,说道,“徐辉祖那人就是只忠心皇帝,这是好事。就是如果拉拢一二,对允熥没坏处,明白吗?”
朱允熥的两大女诸葛这一次是真的被女诸葛给震慑住了,连连点头。
旁边的宁国公主看着被唬的一愣一愣的两个侄女,忽然明白了父皇的苦心。真要是给允熥再找一个不通人情、不懂时局的太孙妃,那以后就有的头疼了。
馊主意很多的安庆公主继续说道,“你们现在还没出嫁,到时候再让开平王妃过来,她在这就没人挑理。以后要是有事,先找受重用的勋贵人家家眷,那才是帮允熥!”
第128章 名宦
对于自家小姑打算让勋贵女眷来帮忙绣嫁衣,朱允熥一点意见都没有,不觉得有问题。
这些事情他不会多去在意,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忙。
户部尚书郁新来到了文华殿,这一位也算得上是坐火箭一般的在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