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9节
不过他也不多犹豫,推了一下傅友德,“颍国公,动手打人!”
傅友德看了一眼朱允熥,这员老将看到朱允熥微微点头,立刻叫嚣起来,“汝等鼠辈焉敢放肆!”
武勋本来在开国初年就是强势的利益集团,哪怕这几年文官集团的发展速度不慢,也没办法和武勋比较。
一瞬间傅友德带头,对詹徽饱以老拳的时候赶紧说道,“武定侯,殿下令我等揍这些读书人。”
武定侯郭英愣了片刻也不拉架,扭头对长兴侯耿炳文说道,“殿下让我等打翻这些文官。”
耿炳文愣了一下,犹豫片刻后也加入战斗。
武英殿瞬间乱糟糟一片,官服上绣着麒麟、白泽的武勋一个个怒发冲冠,抓着那些衣服上绣着绣锦鸡、绣孔雀的绯袍文官动手。
绣着麒麟、白泽的,那是武勋,不在文武之数。而官服绣着狮子、老虎的一二三品武将,动手的资格都没有。
看到好几个文官被胖揍,老朱默默看了片刻,忽然吼道,“放肆!”
原本按着文官打的武勋们立刻迅速归队赶紧跪好,被打青了眼眶、打出了鼻血的文臣们此刻也只能忍着疼痛赶紧跪好。
在一片请罪声中,老朱怒发冲冠,“尔等为我大明柱石,和街市那些泼皮无赖有何差异?在朝堂都敢动手互殴,反了天了!”
武勋们跪的更老实,要说害怕肯定有的,只是好像也不用特别担心。
文臣们都要哭了,他们是被打的,那里是互殴,他们是被单方面的殴打好不好?怎么就是和泼皮无赖一样了,难道要各打五十大板?
老朱看了看朱允熥,说道,“来人,把皇孙送去奉先殿跪着!敢在朝堂上放肆,朕治不了你,让你皇祖母、让你父王、母妃治你!”
常升心里一惊,刚想要求情,但是被傅友德拉住。
朱允熥被压去奉先殿跪着,这是惩罚不假。可是这个惩罚到底作不作数,只有皇帝知道。
分封在外的藩王回京,首先就是要去奉先殿祭祀,那是皇家的家庙。现在朱允熥去跪着了,谁又能说只是惩罚呢?
更何况扰乱朝堂秩序的事情要是开始认真分析可不是小事,但是皇帝金口玉言了,压去奉先殿反省一下就行,大事变小事了。
就在很多人不知所措的时候,老朱余气未消的走下御阶,“还是咱亲自压你过去!今日之事,咱得好好和你说道说道!”
嗯?
看着老朱扭着朱允熥的耳朵离开了武英殿,满朝文武都傻眼了,他们都搞不清楚状况。
皇帝到底有没有生皇三孙殿下的气,现在很难说。
皇三孙殿下到底是不是真的被罚了,谁也不能保证。
而且朝堂秩序大乱的事情被定义为互殴,可是皇帝没让文武百官退朝呢,只能继续跪着,谁敢先起身?
揪着朱允熥的耳朵离开了奉天殿,老朱有些生气、恨铁不成钢,“你若是想要杀了詹徽,何不今日乘胜追击?既然都说了要杀他,杀了就是!现在满朝文武都知道你要杀他,他肯定也会提防!”
“我杀了他,允炆怎么办?废成庶人?”朱允熥挪动脑袋,但是耳朵还是被铁钳一般的大手揪着,“真要是闹出来,我爹的脸面还要不要?”
老朱心里一软,又说道,“那你以后如何杀詹徽?”
“谁说我要杀了?”朱允熥就无赖起来,“我就是当了太孙也不好杀吏部尚书,肯定是皇帝杀。”
老朱手上用劲,脚步也加快,“太孙、太孙,你还不是太孙就敢如此大胆,咱还敢立你吗?”
“皇祖父,慢些!”朱允熥垫着脚、侧着脑袋,“我还在长个子,步子迈不大!”
老朱气鼓鼓的说道,“咱给你爹收拾烂摊子,还要给你收拾烂摊子,你们父子就没让咱省心一天!”
朱允熥垫着脚说道,“那个马什么的,赶紧给弄出去。真让满朝文武看到了他没了只手,那才头疼。”
老朱又好气又好笑,“该仁的时候不仁、该狠的时候不狠!你今日就该坐死了允炆的罪名,不忠不孝不友不悌,他还如何和你争?”
“我是要当太孙,又不是要他命!”朱允熥理直气壮的说道,“皇祖父,快些把那个马什么的给收拾了,要不给我个宫符让我出门,我带着武勋给他收拾了?”
老朱加快脚步,这个孙子给了他很多的惊喜,可是也需要好好的管教。
纨绔怕是真的,可是老大早些年肯定没少偏爱、教导,要不然也不会是这么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更不会有如此见识和手段!
第13章 接着斗呗
朱允熥挨个在牌位前上香,而老朱始终是站在朱允熥的身后,只是安静的看着、出神着。
在给常氏的灵位前上完香后,朱允熥再次跪下。
老朱看都没看朱允熥,缓缓说道,“你曾祖有咱的时候,都五十了。咱上头有爹娘,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咱是家里的老小,最是得宠。”
朱允熥也不说话,而老朱继续说道,“那会儿家里头穷,一年到头都吃不饱。那会儿你大伯祖父也有了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咱们家里头热热闹闹。咱整天带着你那两个堂伯玩闹,放牛都有他们跟着咱这个小叔。”
老朱随即叹了口气,说道,“咱十五那年大旱,你曾祖父、曾祖母和你大伯祖父饿死了。那会儿苦,咱和你二伯祖父四处求人,才有义惠侯发了善心给了俺们一块地,让你曾祖父他们有了埋身之所。连口棺椁都没,就几身破衣裳。”
老朱继续说道,“你二伯祖父、你大伯祖母都逃散了,隔壁的汪干娘怕咱没去处,给咱准备了些东西,让咱去当了和尚。哪知道那会儿想当和尚都不成,和尚庙都没了吃食。咱就四处流浪、托钵乞食,那年咱十七,一直到二十五去投了义军。”
朱允熥看着眼前的牌位,说道,“我知道这些。”
老朱自豪、自傲的说道,“你知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咱开国那会儿,有文臣想着给咱找个好祖宗,说咱出身好。咱不乐意,咱就是淮西布衣,咱爹娘就是饿死了。咱就是出门讨饭好几年,人憎鬼嫌。允熥,你说咱为啥这般做?”
“出身就是出身,我们朱家就是朱家。”朱允熥就回答说道,“再说了,知道出身微末、创业之艰,这不是坏事。就是怕我们家这以后的子孙天潢贵胄,不一定都能理解皇祖父。”
老朱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这倒也是,咱的儿孙们都是锦衣玉食,比以前咱老家那刘财主家还要富贵好些。让你们这些人去讨饭,不要说讨不到饭了,屎都抢不到一口热的。”
老朱看着朱允熥的背影,说道,“和你说这些,就是想和你说咱家得了天下,来的不容易。”
朱允熥当然能理解这些事情,“我知道,能得天下哪有容易的。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老朱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你能明白这个理最好,咱早年告诉你爹,当皇帝得记住几点。一是仁,能仁才不会失于疏暴;一是明,能明才不会惑于奸佞;一是勤,只有勤勤恳恳,才不会溺于安逸;一是断,有决断,便不致牵于文法。你爹做的好,就是他走的早了点,要不然肯定能成明君。”
在老朱的眼里,他的好大儿就是最完美无缺的。单纯就监国理政来说,太子朱标的表现几乎也是无可挑剔的,是完美储君的样子。
处理政务的能力非常出色,对于文武官员的制衡也非常出色。果断、狠辣的同时,也不缺少宽仁,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非常认可这位储君。
包括哪些宗室藩王们,对于他们的太子大哥也服服帖帖的,不敢有半点不老实。
老朱就再次问道,“今日詹徽他们能知道宫里的事,多半是东宫那边说的。你要是今日把事情给说出来,允炆以后怕是不能指望和你争了。”
朱允熥扭头看了一眼老朱,闷声说道,“我知道,他们不说的话外人是难知道。说了又如何,说了的话,我当个太孙、皇帝,就是不杀允炆也要给他废了、囚禁,不至于做到那一步。”
老朱眼里露出一些笑容,不过嘴里是不客气,“妇人之仁!既然在争大位,那就不该如此!”
朱允熥就反问起来,“真要是夺嫡就手足相残?父子相疑?以后咱们朱家的皇位传承之前,得先手上沾着朱家人的血才好?”
老朱气的跳脚,“你爹就是这么教你顶撞咱?”
朱允熥心虚的说道,“没,这和他不相干。”
朱允熥尴尬片刻后才说道,“皇祖父早就定了规矩,传嫡长。这是最好不过了,免得也以后有人乱来。贤,什么叫贤?还不是皇祖父觉得允炆贤,他就是嫡子么。要是他不贤,我才是嫡子对不对?”
老朱血压在飙升,这个皇三孙什么都好,就是不知道顺着他这个皇帝,非要气人才好!
老朱随即就说道,“允熥啊,咱年纪大了,怕是没多少时日了。”
朱允熥就说道,“允炆十四、我十三,就差一岁。你若是要把皇位传给二叔,我无话可说。要是传给允炆,我就要争。”
老朱觉得好笑,“觉得允炆守不住天下?”
“他能守住才怪!”朱允熥没好气的说道,“他守不住天下,到时候我也跟着遭罪。要是我爹在,把好些事情给处置好了,允炆当个太平皇帝倒也行,我不争也就罢了。允炆,现在能守的住才怪!”
老朱就好奇问道,“现在还不太平?”
老朱这么说绝对没问题,北元小朝廷覆灭远遁漠北。西南西北也都安宁,东边沿海可能有些倭寇,但是不成气候。
朱允熥看着老朱问道,“皇祖父,你非要让皇叔们就藩,不怕闹出一个七国之乱?”
老朱严肃起来了,问道,“既然你也知道七国之乱,就该知道咱大明的藩王和汉朝那些王爷不同。咱大明的王爷不能理政,不能干涉地方,就是手里三个卫所的兵马还都是朝廷拨粮草。这样的藩王,能七国之乱?”
这倒也是,大明朝的这些藩王要说权力肯定是有的,只是也不会像西汉早起的那些封国一般几乎是独立一方。
所以千古第一阳谋削藩令,在大明实际上派不上用场。
也就是朱允炆,能生生造就了历史上第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例子。
更何况老朱当年让几个儿子就藩,实际上也是为了集中皇权,是为了能够将兵权从武勋手里拿回来,防止武勋尾大不掉。
对于藩王的限制已经足够多了,本来是不需要担心太多。
在老朱原本的计划里,只要他的好大儿登基,藩王手里的兵权肯定也是要被收回来一些。
可是谁能想到,现在是这么一出!
看到老朱要走,朱允熥说道,“给我宫符呗,我明日出宫。”
老朱停下脚步问道,“出宫?你出宫做什么?”
朱允熥理直气壮起来了,“允炆这都和文官搅和在一起了,吏部尚书都为他所用了,我就不能出宫去找武勋啊?”
老朱又好气又好笑,“你要是不说要杀詹徽,他能去对允炆示好?那人,是你生生给送到允炆手里!”
要说朱允炆和文官搅和在一起,那肯定是夸大其词了。不过老朱还是很开心,自家这个三孙还是有见识的,知道自己的基本实力。
看了一眼朱标的牌位,老朱说道,“老大,你教的好啊。教出来这么个没规矩的混账玩意儿,咱没给你气死,得给他气死!”
说完老朱转身就走,朱允熥急了,“皇祖父,宫符呢?”
老朱充耳不闻直接走开,这孙子不能多看,看多了就烦、就气人。
老朱离开后,朱允熥也叹了口气。他也不是没想过在朝堂上大闹一番,让朱允炆难堪。可是那样,除了让天底下人笑话之外,没什么好处。
老朱真的要是立朱允炆,到时候就是找个理由,比如说朱允熥纨绔、失智等等,都是理由。
所以去将一些事情说出来、刨根究底,未必能有那么好的效果。
所谓的一局定输赢根本不存在,还是要看老朱这个皇帝到底是喜欢谁!
现在这样斗而不破,不是什么坏事。慢慢的斗呗,还有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