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333节

  看来也是要去一趟开平王府了,这到底也是朱允熥的外祖母,身份和地位不一样,尤其是老人家现在的健康情况不好,作为外孙还是要去看看。

  等到陈迪这边离开了,暴昭就来到了武英殿。

  暴昭小心翼翼的奏报说道,“启奏陛下,臣等奉命主审太仓案,现已查明诸多事宜。”

  张福生直接取来奏章,这件事情就是陛下在意的大事,那么肯定也就是需要抓紧去处理好。其他的一些事情,那未必就是可能用不着如此重视了。

  朱允熥打开奏章,问道,“犯事的官员查了,那些牵涉其中的商贾、士绅呢?”

  暴昭果断的回答说道,“回陛下,涉及犯事的官员,自然是以朝廷的律法处置。而牵扯其中的商贾、士绅,一旦罪名明确,也是以律法处置。”

  对于刑部尚书的这个回答,朱允熥基本上是比较满意的,他也希望是以这样的方式执行。

  说到底就是朝廷早就有律法了,有些事情就应该如此执行。要不然《大明律》、《大诰》就要成为一个摆设了。

  仔细看着,朱允熥有些不太满意的说道,“这么说来追赃的事情现在看着还是有些慢啊?”

  听出来了朱允熥的不满,暴昭赶紧解释说道,“陛下恕罪,臣等并无包庇等。只是追赃之事需各地官衙去办,因此有些延后。”

  这些事情朱允熥基本上也可以理解,犯官等直接缉拿问罪了,审案等等也都是有条不紊,有些案情自然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好查明,也好定下罪名。

  但是追赃这件事情就是比较有学问了,因为有些官吏就喜欢去追赃,这样好上下其手,到时候也好发一笔横财之类的。

  类似于韦小宝抄鳌拜的家,这样的情况在追赃的时候时有发生,也不会是因为大明现在对贪官污吏严刑峻法就会让人望而却步,胆大的人到处都是。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说道,“这些事情也是要抓紧了,占了朝廷的好处,岂能让他们得意!”

  朱允熥心里也明白,不可能完全将赃物、赃款追回来。在追赃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贪官污吏从中作恶。

  不过他的原则还是既然犯了法、被抓住了,那就要认罪伏法。那些作恶的贪官污吏要是被抓住了,一样是会受到严厉的处置,就是这么简单。

  暴昭也松了口气,虽然陛下对于贪官污吏是深恶痛绝的,可是好在也算是比较克制的,起码没有打算大范围的追赃等等。

  贪官污吏肯定是要严惩,可是这也不是大范围的打击,不会牵联到更多的无辜。

  这样也就行了,对于追赃的事情,朝廷的意思就是将吃进去的连本带利的给吐出来,犯事的人伏法认罪也就行了。

  其他的好似也确实没必要担心太多,说到底就是承康皇帝和洪武皇帝在有些事情上还是有区别,这对于暴昭等人来说也算是好消息,用不着那么战战兢兢。

  连续解决了两件大事,朱允熥也安心了不少,他这个皇帝当的也不轻松,真的没什么时间去想着什么后宫佳丽、酒池肉林之类的。

  这是事业型的皇帝,想要打造出来一个盛世,想要让自己的一些理念等得以施行,他有着远大的抱负,自然也就意味着需要累一点等等。

  好在身体和精神上可能有些疲惫,但是心理上的一些成就感也是满满的,这可比享乐等有意思多了。

  尤其是看到很多的事情在自己的影响下有了不小的改变,这也更加让朱允熥感觉到满意和开心。

  其他的不说,在他的影响下,在他的努力下,现在的大明和历史上的那个大明已经有着巨大的区别了,看似帝王世系基本上是不会再有什么改变。

  宝钞、禁海令等,这也都是有着巨大的改变,甚至是彻头彻尾的一系列变化。大运河的疏浚等等也提前了不少,这对于民生的影响肯定会很大。

  想着这些,朱允熥就越发得意,继续投入到批阅奏章的正事当中,他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继续去处置呢。

  而张福生、道衍等人也算是习惯了皇帝偶尔忽然发笑之类的,大概是陛下看到了有意思的奏章,是看到了一些官员做了实事心里高兴。

  这些自然也就不用感觉到有什么好奇怪的,陛下本来就是有远大抱负,陛下本来就英明神武。

  结束了一天的政事,朱允熥忽然问道,“大和尚,你有没有觉得朕每天做的事情太多,可是依然不能及时处置好一些事情?”

  道衍连忙拍马屁说道,“陛下勤勉,实在是古今罕见。也因陛下勤政,江山社稷才有如今清明的模样。”

  这样的马屁虽然有些露骨,可是道衍自认为没什么问题。就算是旁边的夏原吉也不觉得有意见,心里多少也是认可这样的说法。

  原因自然也是非常简单,皇帝有多勤政,这件事情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以前有洪武皇帝,现在有承康皇帝,大明的这两位皇帝都是勤政的典型,放眼历史上也没有几个皇帝如此勤政。

  这也不只是勤政而已,毕竟有些皇帝虽然勤政但是做出来的事情对江山社稷没有多少帮助,那就是在瞎忙活。

  而洪武皇帝和承康皇帝就不一样了,他们做的事情多。

  而大明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能够让江山社稷从乱世变成治世,百姓开始安居乐业、开始休养生息,这就是最为直观的一些改变了,这也是他们的功绩。

  听到道衍这么说,朱允熥倒是乐了起来,“好了,这些拍马屁的事情用不着你来做,张福生平时就是会拍马屁的人。”

  张福生立刻跪下,似乎非常委屈,“陛下明鉴,奴婢一向忠诚,不会做些奉承的事情。”

  对于张福生的偶尔卖乖,朱允熥自然是可以接受。毕竟这是他的心腹太监,是跟了他好几年的人,这自然也是值得信任的人。

  这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君臣而已,这也是一些人所谓的‘主仆’,在有些时候张福生就是可以作为朱允熥的代表了。

  朱允熥就笑着开口,“我这一天天的都在忙,也算是勤政。只是看看案头还压着不少奏章,我就是整夜不睡,也不能一口气批复结束。”

  道衍小心的进言说道,“陛下将急事、大事处置了,这些压下来的自然可以慢慢处理。”

  这些也算是实话了,急事肯定先办了,剩下来的一些奏章所奏报的,看似不算是什么特别着急需要立刻处置的一些事情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朱允熥还是说道,“就怕这些现在看着不急的事情因为延误,给生生拖成了大事。”

  这一下道衍也是哑口无言,因为他知道皇帝说的这些也是有可能性的,有些事情拖下去的话,小事也确实可能变成大事,这就是事实。

  只不过到底怎么样才能够处理好这样的状况,道衍一时间也有些为难,自认为智计百出、惊才绝艳,可是对这些事情还是没有更好的办法。

  朱允熥也就笑了笑,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得有人为朕分忧啊,不能大事小事都是朕定夺才行!”

第400章 猝不及防

  朱允熥对于中央集权这件事情非常看重,甚至说他独夫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现在就放权等等,他认为根本就不合适。

  什么君主立宪等等更是想都不想,倒不是说担心朱氏失去了地位,而是这么做只会让有些人彻底的掌权。

  中央集权,现在算得上是民智未开,一旦搞什么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之类的,那只会让地主士绅、富商等迅速的掌权。

  现如今识字的人都不算多,这个时候再搞一些事情,那就是主动将权力放给特定的利益群体了,这样的事情朱允熥可不会做。

  得到了权力自然就需要取得更大的利益,这一点也是根本就不需要怀疑的事情了。

  至于军机处等等,现在也不是很适合。而内阁制度,那也需要看情况,明朝中后期的内阁制度也是朱允熥必须要提防的理由。

  这也是朱允熥现在作为头疼的地方,他需要更加高效的去处理一些政事,可是也不希望他设定出来的机构成为一些争斗的源头。

  甚至多想一点的话,内阁还是有一些好处,假如皇帝能力平庸,有一些能力不俗的大臣辅佐,也不至于出现江山动荡。

  老朱信任朱允熥,朱允熥也觉得自己一时半会儿不会成为昏君,但是有些事情也需要担心啊。

  代代出明君,这显然也就是想一想罢了,这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

  道衍也好、夏原吉也罢,这两位殿阁大学士其实就是朱允熥的专职秘书。往前数一数,老朱主政的时期,这些殿阁学士也会帮忙整理奏章等。

  所以内阁制度也算是早就有了,只不过是现在的内阁没有实际的权力,这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罢了。

  在西宫混完饭回到了乾清宫,朱允熥说道,“过两天我们去看看外祖母,这些事情你提前安排一下。”

  徐妙锦自然不会有意见,常蓝氏的身体不好,这一点大家都心里清楚。哪怕再忙,徐妙锦也会每天派人去探望、了解常蓝氏的状况。

  毕竟这是朱允熥的外祖母,所以在这个时候自然更加不能出现失礼的事情,这也是关系着一些孝道。

  而朱允熥出宫这件事情也不是小事,哪怕是在京城,皇帝也不好随意出宫,也确实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好好的提前准备。

  “今天也听人说了,外祖母心情很好,还吃了小半碗粥。”徐妙锦笑着宽慰说道,“正好继祖又在跟前,外祖母的心情更好。”

  儿子们已经不重要了,对于常蓝氏来说,现在心理上最大的慰藉就是孙子。

  有些事情也不用多说,朱允熥这个让常蓝氏自豪的外孙,那也只是外孙。天子是朱家人,而常继祖是常家人,作为常家的媳妇,常蓝氏也有她的责任。

  朱允熥也笑着说道,“这倒也是,要不是继祖,外祖母的心情不会这么好。”

  以前的常蓝氏可是一直都是心里忧虑不少,外孙外孙不争气,儿子儿子不成器,也没有什么子嗣后代。

  对于常蓝氏来说,她一度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身后之事,她担心自己以后无颜去见自己的女儿,更没脸去见常遇春以及常家的列祖列宗。

  徐妙锦随即也说道,“我娘家的徐钦现在越来越骄纵了,让他来读书也是想着他出息。只是这孩子,也不知道在哪学的仗着家世越发放肆了。”

  朱允熥对此也不算意外,“他身份本来就尊贵,不要说在中山王府了,就是在宫里讨好他的人也不少。”

  徐妙锦也颇为担心的说道,“臣妾没有进宫之前,还总是觉得徐钦乖巧可爱。现在再看看,这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了。”

  对此朱允熥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他第一次见到徐钦的时候,那会儿还是让徐辉祖、徐妙锦陪着去祭祀徐达呢,那会儿的徐钦还只是三四岁的小孩。

  可是现在呢,徐钦现在已经八岁了,正处在猫嫌狗厌的年龄,又特别的贪玩,哪有小时候的白胖可爱。

  更何况现在的这个徐钦,这可是中山王府的。徐家一直都是家风严谨,到了徐钦这里就好像有那么点‘基因突变’了。

  徐辉祖那么谨慎谦逊的人,他的妻子也是比较本份的,可是现在的徐钦越来越小霸王性格了,大有朝着纨绔子弟的方向在发展了。

  朱允熥随即笑着说道,“我仔细想了想,徐钦和常继祖这两个,以后可能一个都靠不住。”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徐妙锦一时间也有些无言以对,仔细想一想真的很有可能就是那么个结果了。

  徐钦现在也不是单纯的孩子了,所谓三岁看老。徐钦这都八岁了,要是再没有些改变,那以后真的就是大概率的纨绔子弟了。

  常继祖的情况其实徐妙锦也心里清楚,倒不是说常升能力平庸很难教好。单纯的就是常继祖被常蓝氏惯坏了,那孩子脾气大的厉害,甚至常蓝氏都难管好。

  可是这也是没办法啊,常蓝氏都这个岁数了,所以有些时候也就是稍微的让一让,也没必要太去较真这些事情。

  “纨绔一点不要紧、贪玩一点也没关系,我都不在意。”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正好以后也能求个安稳,太有出息了也不一定就是什么好事情。”

  徐妙锦一想也有道理,说道,“臣妾现在想想也是如此,只是这孩子得心中有律法,不能太过得意忘形。真要是仗着家世惹了大祸,到时候陛下也为难。”

  中山王府那边不用说了,徐达是大明开过第一功臣,而徐辉祖现在也是朝堂重臣、手握兵权,可以保证门楣不坠。

  徐钦要是继续出类拔萃,这还真的不一定是什么好事情,尤其是现在徐妙锦还是皇后。徐钦要是太出息了,说不定就会让人心里想的比较多了。

  常继祖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这可是常遇春的孙子,是朱允熥的表弟。

首节 上一节 333/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