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300节
朱允熥微微抬着下巴,一副用鼻孔看人的样子,“朕还记得小时你不给我作业,连累我被教习、父皇责骂,你说这个账要怎么算才好?”
朱高炽一张胖脸顿时涨成了猪肝色,这些事情他自然记得。但是那些荒唐的事情是眼前这位皇帝做的,错误可不是他燕王世子犯的。
朱济熺忍俊不禁,帮朱高炽解围,“陛下,臣记得那时燕王世子完成了课业,陛下未作课业。是陛下想要抢夺燕王世子课业,被拦下来了。”
朱允熥不乐意了,“晋王世子,你是意思是朕不做课业,还要妄图抢燕王世子的课业交差?”
朱济熺点头,他比朱允熥、朱高炽都要大三岁,是老朱的第二个孙子,仅仅比朱雄英小一岁。这也是老朱如今的孙子当中,岁数最大的一个。
朱允熥立刻看向朱尚炳,他是当时一众兄弟里最小的,“秦王世子,晋王世子是不是记错了?”
朱尚炳忍着笑说道,“陛下,臣比陛下要小两岁,那时候不记事。我就记得燕王世子常常被陛下打哭,还记得皇伯父因此责骂陛下。”
朱有燉就羡慕了,他参与不了这些话题,谁让他岁数更小一些呢。
以及刚到应天府来和一众堂兄们读书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因为擅自离开封地被赶回老家,所以他当时以十岁的年龄回到周王府看顾家业。
朱允熥哈哈大笑,说道,“咱们兄弟几个也好久没见到了,也就是允炆没有过来。要不然的话,我就让他给我磕头,我才是皇帝!”
其他几人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朱允熥好像没变,还是当初的那个样子。可是现在也不得不考虑他的身份,他是大明天子。
在奉先殿的祭祀结束,道理上是要去偏殿叙家人礼,但是这都是同辈,所以有些事情也就不用完全的客套。
刚到偏殿,朱文垚跌跌撞撞的跑来,“爹。”
“叫人。”看着朱文垚,朱允熥笑着说道,“你皇伯、皇叔们,这还有两个自称是我兄长,现在连个崽都没有,也是没出息!”
朱文垚靠在朱允熥的大腿上,好奇的看着眼前的一个个叔伯,一个都不认识,但是不妨碍他好奇的看着,以及在开心的笑着。
朱济熺就连忙说道,“殿下可就别再说了,我自从成亲后就在被催。只是有些事情,哪是催就能行!”
朱济熺的世子妃是傅友德的女儿,包括朱有燉也都已经成亲了。
朱高炽就笑了起来,得意说道,“我也有了子嗣,也就是二哥岁数最大。现如今再看,允炆、陛下和我,岁数都比二哥要小。”
朱高炽的儿子可不就是朱瞻基么,而他的正妻则是出身武将之家,指挥使张麟。不是有爵位的勋贵之家,但是也能说的过去。
因为朱有燉的世子妃,也是兵马指挥使之女,身份不高不低,算起来自然也就是比较合适了。
朱允熥立刻打趣说道,“你有了子嗣又如何?四叔喜欢高煦,他善骑射、有臂力,最是像四叔了!你这燕王世子痴肥,四叔不喜!”
朱高炽摸了摸胖脸、努力的吸了吸腹,“陛下这么说言重了,我是胖了些,哪谈得上痴肥!再说父王就算偏心,也不至于废我世子之位。”
好哥们自然也就要戳肺管子,尤其是朱允熥这样自小就是不招人待见的,说话更是伤人,算得上嘴巴上淬了毒。
看着朱允熥的样子,朱济熺等人心里也不再多想,有些情形看似和年少时还是一样。
允熥还是那个允熥,虽然现在他贵为天子,但是依然和兄弟们关系和睦,依然有着那么一些看似纨绔、不着调的地方。
再仔细想想,或许他当皇帝是更好一些。相比起那个从小就规规矩矩、贤明睿智的允炆,允熥显然是更加有人情味,而允炆简直就是一个‘假人’。
皇位,不管是朱尚炳还是朱济熺,他们也都明白与他们无关。当初就算是朱允熥和朱允炆在争的时候,他们这些藩王世子也只是不站队。
年少不懂事或许觉得允炆更加适合,也会因为他被赶去杭州而有些为他委屈等等。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到底也是知道不少事情了。
朱尚炳就不用说了,如果不是朱允熥的关照等,秦王朱樉早就给两个老妇人给毒死了。
朱济熺一向重视兄弟感情,而且朱允熥对朱棡也非常重视,西北防务基本都是交给晋王朱棡在办。这位晋王世子,可是在历史上对于朱棣篡位后时常表达不满、以至于一度被贬为庶人。
而朱高炽就别说了,看着胖嘟嘟的憨厚样子,可是本质上是白切黑。对于一些政事、权谋,他都心里清楚着呢,看似比燕王朱棣更适合当藩王。
朱有燉看似是小透明,可是他也知道如今的藩王之中,和朱允熥关系最好的实际上是他的父亲周王朱橚,据说是彼此的知己,被皇祖父称为臭味相投。
朱允熥炫耀的牵着朱文垚说道,“看看你这些叔伯,一个个奇形怪状。这还是亲王世子,一个个也不识礼数,都不给你带些礼物。”
“怎么没有?有啊!”朱尚炳是第一个急的,“我带的暂且不说,父王特意准备了好些东西,全都是给侄儿的!”
朱允熥就问道,“可别是二叔又在四处掠夺百姓钱财了?他真的要是再苛待百姓,我这里可不好说。”
朱尚炳顿时尴尬,他父亲的黑历史可不少,“现在好很多了,已经收敛了。只在王府享乐,上回去镇压蛮子的时候得了些好东西。”
朱允熥下意识的拍了拍朱高炽的肚子,立刻嫌弃,“你肯定又不动弹了,以前还会射箭,现在还会吗?你多走动走动,这一身肥肉的!”
朱文垚就抢先开口,小孩子就爱百姓,“爹,爹!”
要说旁,朱文垚可一直都是非常开心的,谁都夸他白白胖胖的特别可爱,所以这孩子最喜欢鼓着肚子、揪着脸上的肥肉让人看。
朱高炽就连忙说道,“现在也射射箭,就是父王前些时候去大宁,北平不少事情都压在我身上,都要忙着处置。”
“让四叔去打仗,你倒是历练了。”朱允熥笑了起来,“先前让你们几个去巡边,以后肯定也少不了。四叔肯定开心坏了,就想着北伐是吧?”
朱高炽立刻说道,“可不是嘛,父王就想着出兵,就等着陛下旨意。宁王叔也是一样,他们一个善战、一个善谋,都想要去打鞑子。”
宁王朱权也是有本事的人,在大宁已经跃跃欲试了。现在再有朱棣被授命整顿漠南,这兄弟两个早就在摩拳擦掌了。
朱允熥看向朱济熺,说道,“三叔肯定也是这样,筑城、划分草场早就让他不耐烦了。也就是有旨意压着,要不然也要带兵去打鞑子了。”
朱济熺还没说话,朱尚炳就吐槽了,“我父王也是一样,蛮民叛乱,最多几百人,他就兴高采烈去镇压。我就搞不明白,一个个的都这么喜欢打仗做什么?”
朱高炽等人深有同感,他们的父辈看似一个个的都是战争狂人,提起打仗都非常的有精神。更要命的是一个个还真的知兵、懂兵,也打过几次仗,还都表现的不错。
“你们几个以后也要去打仗,真以为藩王戍边就是随便说说的?”殿外忽然传来老朱的声音,满头白发的老朱笑盈盈的走了进来,“你们呐,这是什么地方,就在这里说笑?”
朱济熺等人慌忙行礼,也有那么一些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就在奉先殿的偏殿说笑,虽然不是正殿这样的地方,但是老朱要是较真,那也失礼。
看着这些孙子们一个个不安的在请罪,老朱也只是笑了笑。这些孙子怕他,他自然也心里清楚。不要说孙子了,就算是儿子们也都怕他。
“祖祖。”朱文垚立刻朝着老朱跑去,“祖祖。”
抱起来朱文垚,老朱笑着说道,“看着你们兄弟几个和睦,咱心里就高兴。记好了,都是自家兄弟,以后互相照应一些。”
朱济熺等人连忙说道,“孙臣谨遵皇祖父教谕,时刻不敢忘怀。”
朱允熥就说着风凉话,“祖父,他们肯定转头就给忘了。我说小时候时常照顾他们,一个个的都不认。这可是应天府,他们这些藩王世子只是跟着我在大本堂读书罢了。”
老朱白了朱允熥一眼,“你那会儿就是个皇孙,还不如他们身份尊贵。照顾他们,我看就是你无赖,他们懂事懒得和你这无赖计较!”
朱高炽等人不说话,皇祖父还真的是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虽然小时候兄弟几个关系好,但是朱允熥真的也就是个无赖。
和这个无赖争,争赢了没意思,争输了没面子,那还不如大度一点。
看到朱允熥想反驳,老朱笑着开口,“咱给文垚带走,你们兄弟几个说话。也就是在你兄弟跟前你才这般闹腾,多和他们说说话。”
老朱还是疼孙子的,要来亲眼看看朱济熺等人,这到底都是他的孙子,心里还是比较挂念的。
而且看到朱允熥和他们说说笑笑,老朱当然更加开心。他的这个宝贝孙儿这些年一直都是老成稳重,也就是在这些兄弟跟前才是嬉笑怒骂的样子。
这才好啊,所有的事情都憋在心里不好,总是要有人说说话。
尤其是以朱允熥现在的身份,能够和他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几个兄弟自然就显得更加难得。
朱文垚急了,在老朱怀里扭动着,“不走!”
“带你抓鱼去!”老朱连忙哄着,“祖祖带你去看花、抓虫子,咱们去骑马好不好?”
朱允熥立刻出声,“祖父,文垚可是我大明储君,哪能一直都在玩。”
老朱立刻瞪眼,“才多大的孩子,现在不玩做什么?混账东西,咱懒得说你!”
朱济熺等人默默站在一边,皇祖父的双标一直严重,偏心也是毫不掩饰。现在看起来,更是如此了!
第365章 不急着封王
朱高炽等人回到应天府,朱允熥还是比较开心的,说起来兄弟几人已经五六年没有聚过了。
当初的那些少年们,现在一个个的也都成为了青年。身份也就是朱允熥变了,他从皇孙变成了皇太孙、皇帝,其他人依然是亲王世子。
所以要说变化,肯定还是有着那么一些。只是现在看起来也问题不算大,也是因为朱允熥的刻意调侃,所以大家也不需要太紧张。
“陛下,这一趟过来,我可是得了父王的嘱托。”朱济熺就说道,“弟弟们的岁数也不小了,该成亲的要成亲,该封王的要封王。”
朱尚炳也连忙跟着说道,“陛下,我父王也说了这些。既然先陛下即位,也该让宗室适龄王子封王了。”
所谓普天同庆,这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既然现在新皇登基,那么很多人自然也就要跟着分点好处了。
朱允熥有些不太乐意的说道,“这些事情也不是我一道旨意就行,皇祖父早些年就定下里规矩。秦王除嫡长子外俱封郡王,十岁时就可以封。”
朱济熺就急了,说道,“那倒是封啊,现在多少藩王子嗣都年满十岁了,可是正经封出去了几个郡王?”
“你这话说的,我能封吗?”朱允熥忍不住说道,“皇祖父都没封,我也不能封。现在皇叔们好好的,我给他们强行分家?”
朱济熺等人都愣住了,一瞬间也是觉得朱允熥说的是非常在理的一些事情。
按照老朱定的规矩,皇子、皇孙都是十岁就可以册封了,但是真的不是到了十岁就必须要封。
在民间家庭,父母在的时候如果兄弟闹着分家,那就要被冠上不孝的名头了,现在朱樉、朱棡活蹦乱跳的,朱允熥要是一口气封几个郡王又叫什么事?
只是朱高炽忽然说道,“陛下,我等宗室到底不是普通百姓人家。弟弟们差不多也都成家了,岂能一直都住在王府?”
朱允熥立刻调侃,“你是怕高熙、高燧几个抢你燕王世子之位,所以就急着将他们封出去?好啊,还说你敦厚呢,我看你才是最心黑的!”
朱允熥的插科打诨没用,朱济熺就说道,“高炽说的在理,弟弟们哪能一直都是在王府。都成家了,那自然就要搬出去才好。”
朱尚炳跟着敲边鼓说道,“是这个道理,现在也不是说分家。普通人家还都是成家后分家令过,更何况宗室呢。”
其实朱高炽等人赞成封郡王等等原因也非常简单,倒不是真的担心亲王世子之外。这些东西是出生的时候有就有,基本上是不可能弄丢。
现在这一个个的吵着要让他们的弟弟们封王,说到底就是封出去了,那就可以拿岁禄供给了,这才是关键。
朝廷迟迟不封,这些王子们就只能住在亲王府,只能暂时做着一些‘啃老’的事情。封了郡王,得到的好处可就不会少了。
这就是长大了,哪怕兄弟几个难得聚在一起,可是聊着聊着就是一些‘政事’,或者是一些关系着自己利益的一些事情了。
朱允熥就继续采用拖字诀说道,“这些事情我也和祖父商量过,此前已经令宗人府选适龄勋贵之女,宗室子弟适龄的也该婚嫁了。”
还是那句话,成亲了的可以考虑封为郡王、郡主等,没有成家的,管你十五、十八,就是不封,封了朝廷就是要养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