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284节

  对于朱允熥偶尔的一些轻浮,徐妙锦也都麻木了,根本就不会在意这些玩笑。甚至有些时候,也会跟着一起开开玩笑。

  吕氏现在算是更加认清楚现实了,她大概也意识到自己一旦有什么牢骚传出,首先倒楣的就是她的儿子们,那自然也就是非常的谨慎、小心了。

  就比如说前段时间以为有机会可以抱怨一下,结果朱允炆被骂了一顿立刻赶回了杭州。朱允熞就立刻被安排去东陵祭祀了,朱允熙也被带去大本堂读书。

  这可给吕氏吓的不轻,她以为自己可以在这个时候抱怨一下、提升一些存在感,可是她的儿子们立刻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甚至吕氏身边的人也立刻被换了一批,变成了看似更加守礼、懂规矩的太监侍女,不过一个个的也都是更为效忠太孙和太孙妃。

  “臣妾也想过了,太子妃殿下过两天也该上表请旨去祈福了。”徐妙锦看着朱允熥说道,“只是这个时候去上表,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朱允熥就开口了,“什么不合适?儿子的生辰,也是老娘的受难日。我娘就是为了我才没的,我的生辰就该想着我娘。”

  其实很多人都对朱允熥的生辰讳莫如深,原因就是这件事情是太孙的心结,很多人都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多做什么。

  真的要是欢天喜地的去庆祝,说不定就会让孝顺的太孙大怒。毕竟大家也都知道常太子妃当初难产,生下朱允熥不到一个月就薨了。

  以前的事情不知道,反正就是朱允熥被册立为皇太孙的这么些年来,也从未对生辰之事好好庆贺,这就是非常敏感的事情了,底下人都聪明着呢。

  朱允熥就继续说道,“我娘生了我,吕氏养了我,都是有恩。我娘待吕氏好,看着我出息,她也该去想想我娘的好处了!”

  徐妙锦也心领神会的说道,“殿下说的极是,也确实是该告慰母妃。这些事情除了我等,也就是她最为合适了。”

  吕氏蒙受常太子妃的恩德才能够在宫里立足,这个恩情不能忘。吕氏不能忘,天下人也不能不知道,该认真宣传的时候自然也就需要认真宣传。

  这件事情朱允熥做起来心安理得,徐妙锦帮忙操办这些事情也都是问心无愧,他们可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本来就发生过的事情。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也就是意味着很多的事情可以安排的更加井然有序,有些事情大张旗鼓也都是顺理成章了。

  “上表的事情看着安排,祖父肯定是会恩准。”朱允熥不无吐槽的说道,“现在为我爹、我娘祈福,祖父是最开心的,还能认她是儿媳。”

  徐妙锦不好接话,虽然很多大家族也都是有着一些事情一言难尽,不过看似‘和谐’的皇家,实际上也有不少事情比较乱。

  都说皇帝只喜欢先太子,这也是事实。可是要说皇家的家事真的那么简单,当初就不会是朱允熥和朱允炆在争了。

  朱允熥就继续说道,“我今天也是和祖父聊过,大典之后你先在坤宁宫住几天,然后就搬去乾清宫。两口子住两个院子,也不叫个事。”

  徐妙锦心里一喜,赶紧就说道,“臣妾谨遵殿下安排就是。”

  从内心来说,徐妙锦也觉得她是嫁对了人。毕竟大家族也能够看到不少的事情,三妻四妾对于达官显贵乃至富豪乡绅都非常的常见。

  有些女子嫁出去了,看似是门当户对,可是两口子‘相敬如宾’,根本就谈不上恩爱,这样的情况下也就只能是认命了。

  可是她就是嫁的很好,虽然太孙也不算是完美的,可是比起有些人就好了很多。有侍妾什么的不要紧,现在的显贵哪个是真的只有一个正妻?

  “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住一起好一些,要不然回头说个话的人都没有。”朱允熥就笑着开口,“到时候离得近了,你也常去带带文垚。”

  徐妙锦就笑着开口,“这事臣妾有数,不要说大典之后了,就是如今臣妾也常去给皇祖父问安,带带文垚。”

  这也是实话,虽然东宫离西宫那边比较远,可是徐妙锦该去问安的时候还是去问安,该去看孩子的时候也是会去看孩子,一点都不会觉得累。

  这些都是她该做的事情,皇太孙妃可不是只会想着享受,或者是惦记着一些不存在的宫斗。

  在洪武朝不存在宫斗,哪怕马皇后不在了,老朱的那些妃嫔们也都心里有数,皇后的位置空在那里,没有人敢去惦记。

  先有李淑妃、后有郭宁妃,她们代为管理宫中的事情,其他人就不要多想。成为不了皇帝信任的人,就开枝散叶、在宫里享享福就行,恪守本分最重要。

  到了皇太孙这里的情形也是差不多,太孙真正在意的人是太孙妃,两个人恩爱着呢,其他人看似没有任何的机会。

  所以也千万不要去想一些不太可能的事情了,能够为太孙殿下子嗣,以后也就算是在宫中站稳脚跟了,后半生也有了指望、可以为母族带来富贵。

  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够安身立命,想法太多了不是好事。在后宫想要上进,那就是取祸之道,那显然也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朱允熥和徐妙锦聊了一些事情,也就洗洗睡了,明天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忙,接下来的几天肯定会越来越忙,这都是根本不需要去怀疑的事情。

  也根本就不只是朱允熥在忙,文武百官们这个时候也都是越来越忙,一个个的也都是有着各自的一些任务,一点都不敢耽搁。

  新的一天早朝刚开始,练子宁就奏请太孙令都察院派遣官员巡视诸州府县,要仔细的去调查一下养济院以及吏治等问题。

  茹瑺、陈迪等人立刻就附议了,一个个的也都是认为应天府的养济院出了问题,管中窥豹的话,其他地方的养济院说不定也出了一些问题。

  既然是关系到民生、惠政的事情,那自然也就不要耽搁了,立刻就安排人去调查一番才好,这样大家心里都踏实。

  朱允熥和这些官员一唱一和的,本来就是商议好的事情了,只不过现在是摆在朝堂上来讨论,看看其他的一些官员会不会反对,或者是有没有补充。

  虽然有人觉得这个时间点来做这些事情不太好,但是陈迪、练子宁等人的观点也没什么槽点,说到底就是时间不等人。

  朱允熥表示会奏请皇帝定夺,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这件事情会安排好,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就能够有着正式的旨意传达了,有些官员该准备离京办差了。

  与此同时朱允熥也表示颇为想念当初在大本堂读书的几个兄弟,有意令诸藩王世子入京。

  这一下就让不少大臣开始议论纷纷了,新皇登基是坚决不能允许藩王回京的。现在要是让诸王世子来京,看似是没什么问题,可是这也就是擦边球。

  有人支持,觉得这是兄友弟恭、是皇室的温情。但是也有人反对,担心以后会出现一些变故,担心太孙开了头之后后世帝王会灵活做事。

  这件事情显然还是会继续讨论,看似是不太可能一下子就有了彻底的答案,大家还都是要继续争论一番的。

  这个事情朱允熥也不急,这不是派遣官员立刻下到地方去巡查。最早也是要等到他登基之后一两个月再有定论,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着急。

  回到了文华殿,朱允熥召见常升,“二舅,我生辰的事情你也知道,务必不要劳烦外祖母。”

  常升有些为难的说道,“殿下,母亲已经念叨这些事情许久了。她本就是命妇之首,这时候要是不来称贺实在说不过去。”

  “都什么时候了,还能劳烦外祖母?”朱允熥不高兴的说道,“算了,一会儿我去请旨,让祖父亲自下一道旨意,这样外祖母也好歇歇。”

  常蓝氏的身体不好、大家都怕她撑不住,可是有些时候礼法就是如此。人没死、没有病的起不来床,爬也要爬到宫里来,这就是臣子的本分。

  现实情况就是如此,这不是朱允熥有没有人性的问题,而是在如今这个年代,确实算得上是礼法大如天,是根本没有任何好商量的余地。

  常升这时候也颇为感激的说道,“殿下,臣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老娘开心最好。咱想着尽孝,她老人家不一定喜欢。”

  朱允熥颇为赞赏的看着常升说道,“我也是这般想的,有些事情就让老人开心就是。只是老人开心归开心,咱们这些当儿孙的也不能不考虑些事情。”

  就比如说常蓝氏,如果真的要是让她开心,她会欢欢喜喜的来为朱允熥过生日等等,会帮忙筹办大典,那都是她最开心不过的事情了。

  可是这样的一些事情,哪一桩是她真正能做的来的事情?

  常升一时间也无言以对,他自然也明白这些道理。

  朱允熥说道,“安排一下,我生辰前去一趟家里,到时候把文垚也带过去。”

  常升感动的都要流泪了,太孙亲自过去不算多么让人意外。但是能将皇重孙带过去,那可不就是为了让老太太没有遗憾么!

第348章 天经地义

  虽说此前也去了一趟开平王府,探望了一下常蓝氏,只是到底也过了段时间。

  而在这些天里头,常蓝氏的身体情况始终没有任何的好转,甚至是看起来越来越虚弱,大家甚至都有着一些不太乐观的猜测了。

  生老病死这样的事情真的是人力难以去阻止,有些个事情也真的就是让人感觉到无力,王侯将相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

  现在虽然是敏感的时刻,但是朱允熥多去开平王府几趟也没什么问题。这倒不是刻意的去展现自己的孝顺,也是因为皇太孙也是有人性、感情。

  甚至可以说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多去开平王府,朝中的那些大臣们反而可以理解。要是平时经常过去,很多人私下会有些牢骚。

  真要是遇到一些个一根筋的,说不定就会直接的弹劾、劝谏了,毕竟开平王府那边不只是朱允熥的母族,更是勋贵、外戚。

  那自然也就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了,就算是再亲近,也没理由时常过去,那反而不是好事情。

  朱允熥看向常升问道,“舅公呢?这些天他是一点声音都没有,我也不好多问。”

  常升就赶忙回答,“凉国公这些天谨言慎行,除了办公之外,下衙后就去家里了。这些天都规矩着,都没怎么饮酒了。”

  蓝玉是现在这个样子,朱允熥一点都不觉得奇怪,这倒不见得就是蓝玉长进了等等,而是他真的有些急了。

  以蓝玉的性格,虽然时常被朱允熥敲打,这几年做事也确实比较规矩,看似也是没有犯错等等,基本上是可以让人感觉到比较放心的。

  可是有些时候说话不过脑子等等性格,也确实让人又好气又好笑,这也是根本就没法改的性格。要是私下里冒出几句话,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蓝玉就是这样的性格,自认为和先太子朱标亲近,就敢当着面的说燕王朱棣的不好。现在和朱允熥亲近,就敢私下牢骚其他藩王的不是。

  要不是朱标和朱允熥知道蓝玉的性格,还真的会让人觉得这位大将军是在离间天家亲情呢。

  朝中现在的大将军仅有四位,第一个是傅友德、第二个是蓝玉,第三个就是冯胜了,徐辉祖都不是大将军,第四位是李景隆。

  “他现在是真的急了,本来就一直和外祖母亲近。”朱允熥叹气说道,“这些天你也劝着点,少让他喝酒。喝多了,他必然要惹事。”

  常升自然也心里有数,他其实也是嗜酒如命的性格,只是如今这个时候也不敢乱来。就算是喝酒,也是非常克制的在喝。

  自家那位舅舅可是被老娘一手带大的,哪怕现在贵为国公,在老娘面前也是嘻嘻哈哈、毫不在意形象的弟弟,凉国公府的时候都是常蓝氏在管。

  在蓝玉的心里,从来都不觉得常家和蓝家是两家人,也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家主’,他的姐姐才是。

  “三舅呢?”朱允熥没好气的问道,“此前就召他回京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常升就赶紧替常森解释说道,“殿下,他那边还有些事情没有料理好。这两天也该回来了,太仓离的也不远。”

  “不远,不远就该常回来!”朱允熥有些不太满意的说道,“都这个时候了,回来尽尽孝比什么都要强!”

  这就是常升、常森等人的为难之处了,太孙的话自然是没问题的。可是做为臣子来说,他们在这个时候实际上也是没有任何选择权的。

  尽孝的事情自然是无比重要,他们也都心急如焚。可是那些差事也必须要做好,官员们岂能轻易离职回到家中尽孝呢,没有那么自由的事情。

  因私废公可是大事,不要说现在常蓝氏只是病了。真的遇到了一些事情,皇帝会直接‘夺情’,臣子也只能感恩戴德的继续留任,天下人也可以理解。

  常森现在自然还没有到那一步,可是如果他现在要是急着回来。其他人的意见大不大不知道,常蓝氏第一个生气倒是真的。

  朱允熥随即问道,“三舅那边到底是什么事情,这都好几天了,也没见到他回来?真打算等到我生辰之后才回来?”

  常升赶紧回答说道,“说是在战船上装火炮的事情,先前安南那个黎元澄说是改进了火炮,在那边试着呢。”

  “我怎么不知道?”朱允熥愣了一下,随即哭笑不得,“船上的火炮现在改的如何了?”

  作为安南权臣胡季犛的长子的长子,黎元澄算得上是被朱允熥直接扣押在应天府了,强行安排了官职和职务,这些事情其实也一度让一些大臣有些牢骚。

  这是很没有外交礼仪的事情,黎元澄可是以使臣的身份来应天府汇报安南国内的事情。哪怕大家也都知道这是在洗白,可是表面文章要在意。

首节 上一节 284/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