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269节

  说到底就是发生了这类案件的时候,有些官员还是想要死鸭子嘴硬的,还是会想着要负隅顽抗,毕竟涉及到身家性命,当然想要顽抗到最后了。

  朱允熥继续开口,说道,“士子革除功名,犯官依律论处,这就是孤的决议!”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茹瑺等人现在更加的胆战心惊了,他们知道接下来的主动权完全不在手里了,现在还是想着怎么样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官职吧。

  旁边的道衍和夏原吉在这个时候也都是非常的着急,他们自然也知道这件事情,也会担心这件事情对于文官系统的打击巨大。

  要是真的让皇帝来处理这件事情,必然又是一场大案,很有可能就会失控。

  而现在朱允熥来处理这件事情,实际上也有可能会失控,或者是进一步的扩大化。

  除了可能是太孙心狠想要一次性的将一些吏治整顿之外,也有可能是趁机清理一批不听话的官员,毕竟此前他就有意换掉一些前朝遗留下来的官员了。

  现在真要是找一个理由的话,看起来也是无懈可击,这位太孙还是非常擅长推波助澜的,也是非常有魄力和胆识,根本不怕事情闹大等等。

  指望这位太孙为了保证稳定就息事宁人,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一个事情,那简直就是在白日做梦了。

  朱允熥继续说道,“朝廷也知道优待读书人,只是这些读书人屡屡犯事。此前就有士子妄议国政,现在又不思朝廷恩典、无视纲常,实在可恨!”

  陈迪赶忙站出来说道,“回殿下,臣以为此类士子到底是少数,朝廷论罪惩处,臣也觉得他们咎由自取。”

  对于这些还没有正式入仕就开始犯事的读书人,陈迪等人自然不会同情。

  现在就为了蝇头小利做些令人不齿的事情,当了官的话必然是更大的祸害,真的是咎由自取了,不值得有什么好惋惜的。

  可是陈迪还是希望能够保住一些读书人,那都是新鲜的血液,他肯定不希望朱允熥借题发挥将这些士子们一棍子打死了。

  不只是陈迪有这样的想法,包括道衍等人实际上也是差不多的心态。

  毕竟他们多少也都是清楚朱允熥不太亲近一些读书人,真的让他借题发挥的话,说不定就要想办法持续的去将一些个读书人的特权收回来。

  惩处一些犯事的士子等等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如果真的要将大部分读书人的特权给收回来,肯定会引起大乱,那些读书人想些什么,实际上大家也清楚。

  喊着一些君臣父子等等,说着家国天下,只是很多的时候更在意自身利益。要是没了一些特权,那么读书人的优越感自然也就没了,这肯定不行。

  真要是发生这样的情况,说不定一些读书人就要考虑寻找明主了。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个事情大家虽然心里清楚,可是也很明白有些读书人确实是有着不小的本事。

  就算是大明的勋贵们看似无比强势,可是当年在李善长、汪广洋、胡惟庸、刘基等人面前,也不会过于放肆,该有的尊重还是会有。

  就算是强势如洪武皇帝,也不否认一些文官们在打江山时的功劳,也会重用这些人。

  所以说这一次打击一些读书人是少不了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也真的不能失控,要不然就不太好了。

  这个道理大家其实也都明白,朱允熥自然也非常清楚这些道理。

  别看他这些年看似是对不少文官有些提防和压制,但是该重用的时候还是要重用,治理天下还真的没办法少了这些人。

  事情的基调算是基本上定下来了,该如何进一步的去处理这些事情,朱允熥相信茹瑺、暴昭等人实际上也都是心里有数。

  这件事情的主动权真的不在这些文官手里了,他们现在应该祈祷的是主理此案的皇太孙不要将这件事情给无限扩大,这才是他们该考虑的。

  或者是如何能够从这个漩涡当中脱身,这也是他们现在看起来应该在意的事情。

  至于其他的自然也不用想太多,失去了主动权之后,真的就是在很多事情上处处受制于人了。

  朱允熥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别看他这几年看似是大权在握的,只是有些时候,一些官员还是会坚定他们的一些立场,有些时候看似也和他意见相悖。

  或者是那些官员觉得自身没问题,所以敢理直气壮的去争取一些东西。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这些官员看似也知道理亏,就不会去想要争取不切实际的东西了。

  这对朱允熥来说自然就是非常好的事情了,眼看着就要登基了,当然会希望大权在握了。权力这种东西一旦掌握了,就永远不会嫌多。

  等到六部尚书离开了,朱允熥对道衍说道,“能者多劳,这些事情你盯着点。我不相信茹瑺等人狠辣,也不信蒋瓛这些人宽厚。”

  听到朱允熥这么说,道衍自然也是赶忙答应下来,这就是他的一些作用了。他在朱允熥跟前就是如同救火队员了,是真的有事情就去安排。

  不知道的人以为朱允熥是多疑,对手底下的人都不信任。

  这是有一部分道理,他确实不希望文官们闹一出交点人应付差事就蒙混过关。也不希望蒋瓛这些人趁机将事情闹大,去排除异己之类的。

  毕竟文官和厂卫有着天生的对立,所以现在也就是需要有着一些‘独立的第三方’了,道衍这个‘钦差’看似就是比较适合了。

  他是朱允熥的心腹,能力也不缺,看似亲近文官,可是也不会过于偏袒。

  这一次的事情,在朱允熥看来肯定是要办,案件的规模还不能小,要不然起不到作用。可是也不能失控,要不然就脱离他的一些预期了。

  ‘斗而不破’,这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第331章 老农

  朱允熥带着徐妙锦到了西宫,不只是来蹭饭,也是要和老朱稍微的说说事。

  刚到西宫,就看到小胖墩呢。只不过现在的朱文垚完全没有注意到他的爹娘过来了,现在在和门坎做斗争呢。

  小心翼翼的扶着高高的门槛,卖力的挪腿挪不动,试着就翻身去爬,只是力气不够大、胆子也不够大,以至于卡在了门槛上。

  进退两难的朱文垚看似是想要翻过门槛,但是实力不够。可是退回来的话,也有些力所不逮了,只能更加尴尬的跨坐在门槛上了。

  如果是其他时候,侍女、太监早就一窝蜂的扑过去了,哪能让小殿下去亲自爬门槛呢,得直接给抱过去才行。

  要是门槛绊了小殿下,那就要给门槛给去掉,这样才是对小殿下的爱护。

  不过这也就是想想而已,他们可没资格对皇宫的建筑进行‘装修’,更何况现在皇帝陛下乐呵呵的站在旁边呢。

  “娘!”忙的小脸通红的朱文垚猛然注意到了徐妙锦,立刻伸出小手一张一张,“娘!”

  老朱立刻警告说道,“男娃就要摔打,咱就是再宠溺你们父王、叔父,该摔打也要摔打,要不然难有出息!”

  这些绝对不是老朱在阻止徐妙锦去照顾朱文垚,而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老朱一直都喜欢调皮的孩子,尤其是觉得男孩调皮才出息。

  而看看他的儿子们,就算老朱再偏心、在溺爱子女,对于教育的事情一直都不会降低标准,甚至可以说要求很高。

  所以老朱的儿女们普遍也都是比较有出息的,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省油的灯,能力方向也普遍来说比较出色。

  “我知道,我也觉得孩子就要摔打。”朱允熥一边附和着老朱,一边伸手将朱文垚抱起来,“叫人,怎么只看到你娘,没看到你爹?”

  朱文垚立刻嫌弃起来,伸手要推开他烦人的爹。是真的毫不掩饰自己的抗拒,伸手推也就罢了,身体还要向后仰。

  老朱心疼重孙,立刻训斥,“文垚不喜欢你,我看就是你自己惹的事。他玩的好好的,你偏偏要多事!”

  “这孩子还真是治住我了,我活到现在,也就是他给我脸色最多!”朱允熥吐槽着说道,“文垚,揪个雀儿吃!”

  朱文垚立刻开心的笑了起来,老朱对于这个游戏也非常的拿手,或者可以说这个游戏就是老朱带头的。

  哪怕老朱贵为皇帝,可是骨子里的一些习惯还是改变不了。哪怕现在这么些年越发富贵,可是有些时候也改变不了一些小‘传统’。

  朱文垚开开心心的站在地上,特意岔开双腿,还努力的低头看了一下,然后努力的伸出小手去扒开裆裤。

  “来来来,揪个雀!”朱允熥乐呵呵的装模作样在小家伙的胯下揪了一下,随即往嘴里一丢“好吃!”

  虽然朱文垚奶声奶气的笑声更加愉快,但是老朱就嫌弃朱允熥了,“逗孩子也都不明白,咱教你揪个雀吃!”

  朱允熥这也算是长见识了,因为不只是要装模作样的丢进嘴里,主要还是响亮的‘噹’一声,这样孩子会更加的开心、会更加的乐意玩这个小游戏。

  还真的是传统啊,这个‘民俗’虽然被很多人厌恶,可是依然改变不了就算是在几百年后,一些长辈还是喜欢这么逗小男孩。

  至于侍女、太监们早就习惯了这些,洪武皇帝有些时候的表现,比起一些老农还要老农,但是依然改变不了必要的时候,皇帝威压四海!

  老朱抱着朱文垚,说道,“让妙锦也过来,这是来请罪的,还是说打算去宗庙跪着?”

  对于老朱的打趣,朱允熥赶紧说道,“这不是她多心么!这事本算起来也是我的错,是我疏于监督了。只是她偏偏觉得自己管着红仓,才出了纰漏。”

  老朱就和善的说道,“允熥,红仓出了那档子事,咱是气。气你、气妙锦,觉得你俩糊涂,险些毁了你们祖母的善政。”

  朱允熥完全可以理解老朱的愤怒,毕竟在老朱的心里头,装着的始终就是那么两三个人。就算现在朱允熥看似受宠,也不代表他可以取代那两三个人。

  红仓是马皇后管理的,是她当年在后宫里自己缝缝补补、带着闺女、宫女干着针线活去补贴士子,去救济一些孤寡。

  马皇后的仁善名声从来都不是做些所谓的秀,她虽然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但是也会努力争取照顾到身边的人,会力所能及的去照顾更多的人。

  红仓要是因为先前的一些事情受到诟病,老朱自然会怒气冲天,谁要是毁了他妹子的善政,自然不会轻饶!

  老朱看着朱允熥说道,“你有担当,总是护着自家人,这个事情就好。你们夫妻和睦,以后文垚才能舒心长大,品行才能端正。”

  这也是老朱最朴素的观点,他或许不会说出什么‘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等等依据,可是他会以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阅历去理解这些。

  年幼时家贫,但是一家和睦,所以老朱格外的重视亲情。

  青年时遇到了一生挚爱,两人相濡以沫,也有了最爱的儿子,所以一家子也是和和美美,没有因为江山社稷就少了亲情、温情。

  就算是朱标,实际上对青梅竹马的常太子妃,或者是后来的吕太子妃,那也都是非常不错的,自己的妻子自己爱护着。

  “妙锦也不用多想,这两年你有身孕,又在养育文垚,这才是正经事。”老朱就宽慰着说道,“你和允熥一个样,总想将事情做到最好,哪有那么容易!”

  看着孙儿、孙媳,老朱又是欣慰又是心疼,这两孩子就是太懂事了,也太追求完美了,所以他们都非常累。

  原本他们可能不用承担这些,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开心、舒畅的过着日子,但是现在就要承担起来社稷之重了,这个原本不属于他们的职责。

  “事情能办好自然要办好,不上不下的叫什么事?”朱允熥就笑着说道,“要我说的话,办事情的话,就争取做到最好,这才能一劳永逸。”

  对于朱允熥的这些观念,老朱也懒得说些什么了,他是固执的厉害,可是他的孙子也执拗的惊人。

  所以也别多说什么了,这也是一些正事,追求完美也不见得就是个坏事情,毕竟事关江山社稷,当然是需要努力的将江山治理的更好。

  老朱就继续说道,“妙锦倒是心细,事情是你先找出来了端倪。这事情你不用多想,你无过、有功,咱才追赠你爹娘一些祭祀。”

  徐妙锦赶紧开口说道,“孙媳愧不敢当!孙媳愚昧,以至于被人蒙蔽,险些连累皇祖母名声。皇祖父未曾降罪反有赏赐,臣妾实在羞愧!”

  老朱乐呵呵的说道,“你给咱添了个这么好的重孙,那就是大功了。红仓的事情虽有不好,也不至于真的连累你祖母名声,不用不安。”

  这就是老朱习惯性的双重标准了,对待官员的时候,老朱的标准卡的极其严格,可以说是半点都没有商量的余地。

  可是对待自家人的时候,老朱就可以从一些看似不好的局面当中看到自家人的许多优点,就可以赏赐、欣慰了。

首节 上一节 269/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