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第109节

  这就是常家兄弟,表面上的一些礼仪不缺,不过还是会看人下菜碟。

  朱寿本来和蓝玉关系就算不错,勉强算是半个常系。再加上现在又是皇太孙重视的水师将领,那就更加需要重视了。

  朱寿笑盈盈的上前,说道,“老夫人寿辰,某就厚颜讨杯酒吃!”

  常升连忙客气说道,“侯爷说笑了,本就是亲戚人家,我和世弟关系好着。平常都说要多走动,也就是侯爷管的严,我才不敢上门叨扰。”

  朱寿回头看着他的长子朱平安,说道,“他是个没本事的,也就是国公爷愿意带着他!”

  “侯爷真要是这么说,我就要为我兄弟叫屈了!”常升很不高兴的说道,“我平安兄弟多有本事的人,他是内秀!船厂的事情,有几个比他清楚?殿下前些天还在夸赞!”

  朱寿其实知道他的长子本事一般,但是胜在心细。所以现在在龙江船厂督造大船,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从未出错,这也是一个本事了。

  说着平安,不过这一次来的是真平安。

  老朱的养子之一平安,其父济宁卫指挥佥事平定在跟随常遇春攻克元大都时战死,平安继承其父之职,后屡任密云指挥使,现在是右军都督佥事。

  这一位也是在历史上屡次击败朱棣的大将,甚至险些杀了朱棣。当然最终的结果不好,算是被朱棣赐死。

  “世兄。”平安拱手,看着常升开心的说道,“母亲大人大寿,这回算是赶着了!”

  常升就不客气,指着府门说道,“快些进去,舅舅也在里头陪着叙话。你去给母亲磕个头,咱们兄弟找时间再聚聚。”

  平安是老朱的养子,但是老朱的养子何其多,不是没个养子都是如同沐英、李文忠那样受重视。而因为父辈的原因,平安算是和常升等人一起长大,关系也很好。

  平安也不客气,不会觉得这是招待不周,实在是因为现在的开平王府高朋满座。

  能过来的公侯都亲自过来,实在过来不了的也要派嫡子或者嫡孙来贺寿。

  原因自然不只是因为常蓝氏是先开平王常遇春的遗孀,也不一定是看在常升或者蓝玉的面子上。毕竟常升、蓝玉再威风,他们也不一定能够管到所有的勋贵。

  而这些勋贵人家毫不避讳的派人来贺寿,甚至一些和勋贵有些冲突的文官集团还要想法子得到一张请柬来贺寿,那也是有原因的。

  谁不知道皇太孙对开平王妃极为尊敬,谁不知道皇太孙的那两个胞姐隔个两三天就跑一趟开平王府呢。这位老妇人在,那就是当之无愧的勋贵女眷之首。

  不管是她本身的地位,或者是因为朱允熥的原因,都值得勋贵人家如此。

  “世兄!”李景隆一身华贵的衣裳,这位气质雍容的曹国公满面春风,“今天也是我休沐,过来讨杯酒没关系吧?”

  虽然和李景隆面和心不和,但是常升还是知道些场面话,“世兄说笑了,只是世兄今天过来,殿下那边怎么办?”

  “我家老二在那边,还有颍国公世子。”李景隆笑着说道,“世兄在这边迎客,我这个恶客去拜见老夫人,用不着世兄操心。”

  常升本来还想客气一下,但是下一刻赶紧快步向前。

  一辆马车过来本来没什么,但是那是魏国公府的马车,是徐家老四亲自驾车。下车的是魏国公夫人徐李氏,她抱着儿子徐钦。

  跟着她一起下车的还有准太孙妃徐妙锦,以及徐达的四女儿。

  徐李氏微微行礼,说道,“国公爷见谅,我家夫君今天还要坐衙不能亲自为老夫人贺寿。”

  “嫂子说哪里的话!”常升眉开眼笑的说道,“增寿兄弟,你也别忙了,咱兄弟几个喝酒。王德几个就在府里,魏国公夫人自然有拙荆照料。”

  不只是常升的妻子,常茂的遗孀现在也在府里,还有常森的妻子。包括蓝玉的夫人,现在也是在常府忙前忙后,要招呼好女眷们。

  徐增寿则笑着说道,“世兄,我可闲不下来,也是殿下特意允准才能送嫂子她们过来。我这还要上差,老夫人那里还请世兄带话,晚辈实在不能去行礼了。”

  常升也不勉强,直接说道,“那兄弟去忙,咱就不客套了。”

  说话间常冯氏等人就领着徐李氏进了府门,其实大家关注的焦点是牵着侄儿和妹妹的徐妙锦。常家人对此倒算是习惯了,因为只要朱有容、朱有龄来常府,就经常将徐妙锦也接来。

  但是其他公侯人家的就不一定了,就算是以前一些勋贵人家的女眷,也未必能有多少机会接触到徐妙锦。

  原因很简单,徐达家风严谨、门楣很高,他又不结党,自然也就意味着有些人就算是想要接触都难。

  而现在徐妙锦的地位又有了提升,想要接近他自然更难了。

  蓝玉溜达出了府门,有些焦急的问道,“殿下怎么还没来?”

  常森就压低声音,那叫一个急,“舅舅!这话要是传出去了,你让母亲如何自处?”

  蓝玉就有些诧异,“怎么了?”

  “殿下是君,我们是臣!”常森那叫一个无语,解释说道,“殿下对我们一直都很亲近,母亲寿辰他肯定会来。只是舅舅,哪能是我们催促的?”

  蓝玉一想有道理,觉得三外甥长进了。随即看了看四周,应该没人听到他的话。

  一队人马出现了,是曹国公李景隆的弟弟李芳英,率领着大队人马直接将开平王府门前的街道隔离控制起来。不要说普通的百姓了,就算是没有赶来的勋贵等等,现在也只能在外头候着了。

  一队队锦衣卫也开始沿街布守,这才看到了朱允熥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护着一辆马车出现。

  常蓝氏早就在儿媳、弟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府门前。

  “臣妾常蓝氏,参加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朱允熥笑着说道,“王妃平身,今日大寿无需多礼。”

  随后朱允熥开口说道,“寿礼就送上来吧。”

  其实一般勋贵送的寿礼,更多的是一张清单,到时候直接送回府里就行。不过朱允熥不一样,他送的寿礼意义不同。

  张福生立刻朗声宣读,“赐绮帛各十二疋,钞三十锭、金银二百两......”

  这些都是常见的东西,也就是一些实物的赏赐。不过看着就是一些金银丝帛等等,可是以老朱家一贯的小气,朱允熥这次出手就算是大方了。

  以前一些公侯封爵的时候,差不多也就是这些赏赐。

  张福生继续高声宣读,“令旗一对,清道二对、红绣伞一把、曲盖二把、香炉一箇、香盒一箇、拂子二把、扇六对......”

  跪着的蓝玉听着都眉开眼笑,金银细软的开平王府不缺,可是这些仪仗用品意义不一样了。这才是门面,皇太孙赏赐的可以直接用,要是私自造的话,一不小心就是僭越。

  张福生继续高声宣读,“江都郡主绣锦被一床,宜伦郡主绣披风一领。”

  这个‘披风’实际上就是一种外衣,大多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

  两个外孙女的女红如何,常蓝氏自然心里有数。可是现在不用在乎那些细节,孝心才是最重要的。

  张福生继续宣读,“皇太孙赐百寿图一副。”

  这也算是一种小小的炫耀吧,有些礼物不只是要看贵不贵重,更要看有没有用心。

  常家上下都是与有荣焉的,皇太孙和两位郡主亲自过来贺寿本身就是极为少见了,更何况还特意送了不少东西,那些不是金银珠宝可以比拟的。

  宣读结束,朱允熥这才上前,看了一眼站在女眷堆里的徐妙锦,朱允熥微微招手。

  然后这善男信女一般的俊男靓女一左一右的搀扶着常蓝氏回府,眉开眼笑的常蓝氏此刻看起来就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尊贵的女性了。

  朱允熥坐下,仔细的看了看,哪些人来了他不一定记得住。可是如果要是没来,那也需要知道是什么样的原因没来,有没有派直系家属过来贺寿。

  坐在主位的朱允熥笑着对常蓝氏说道,“外祖母,估计好些年没有这么热闹了。”

  常蓝氏笑着点头,“是好多年了,府里这些年也不曾败落,只是前些年不如现在兴盛,还是托了殿下的福。”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於公、侯、伯、子、男乎?”朱允熥就笑着说道,“我爹娘不在了,也是该我来替我娘尽孝。外祖母一定要高寿,这样才能让我安心。”

  看着眼前这个笑盈盈的少年,常蓝氏心里一酸,想到了她的女儿。也想到了这么些年,她的这个外孙据说从来都不过生日。

  原因就是因为孝顺,就是自责因为他的出生让常太子妃难产而死。

第149章 燕王的左膀右臂

  开平王府现在一片热闹的景象,朱允熥的到来可以说是让常蓝氏的体面达到了顶点。

  自然很多人想要过来说话,只是他们很难有这样的机会。

  朱允熥也是要给一些人面子,他不可能认识所有人,但是可以让常升或者蓝玉代为介绍。

  当介绍到平安的时候,朱允熥愣了一下,“这是自家长辈了。”

  平安立刻跪下,连忙说道,“臣不敢攀附皇亲。”

  “什么敢不敢的!”朱允熥笑着说道,“你是祖父养子,你父亲也是随我外祖父征战,怎么就不能是自家长辈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平安不敢真的当回事。主要就是皇帝的养子不少,可是真的要是将这个身份当回事,或者时不时的拿出来炫耀,那就是取祸之道了。

  朱允熥就问道,“你现在是在哪?”

  平安规矩回答说道,“先父任济宁卫指挥佥事,臣早年承袭父职,后屡任密云指挥使,右军都督佥事。”

  这也是一个官二代,虽然现在身居高位,不过更多的还是出身因素。打仗的经历没多少,也没有这样的一些机会。历史上的他表现亮眼,那也是靖难之役。

  朱允熥笑着问道,“说来北平也是边关重镇,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帅,你可有认识的?”

  平安就立刻回答说道,“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张玉作战骁勇,又足智多谋。他本是蒙元枢密院知院,洪武十八年归附大明。捕鱼儿海之战因功被授为济南卫副千户,后升任安庆卫指挥佥事。去年随军出塞征战,攻至黑松林。”

  朱允熥一听顿时来劲,看着蓝玉,“你可记得这个人?”

  蓝玉立刻摇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殿下,臣手下的千户、副千户太多了。”

  看看,张玉现在也只是无名小卒之一而已。其实也就是这两年,张玉才屡立战功被朱棣赏识。

  平安又说道,“要说臣在北平的时候,觉得军中最为悍勇的就是燕山护卫副千户朱能。前些年燕王将乃儿不花招降,朱能父子都是悍将。”

  朱允熥问道,“哦?这人现在如何?”

  “回殿下,这人现在不到而立之年。”平安连忙说道,“朱能与张玉之子张辅,都是少年英豪。”

  朱允熥就记下来了,说道,“好,那我就见识见识。既然是少年英雄,想来和我也算是投契。调过来吧,若是真有真才实学,我有大用。”

  平安非常开心,因为他看起来是得到了赏识,他举荐的人殿下直接就调过来了。

  至于张玉、朱能等人,他们可能也会非常的开心,张玉本来就是降将,才刚刚被燕王赏识。朱能父子可能是久在燕王麾下,但是在哪里能有更好的发展,他应该心里有数。

  明明是来参加外祖母的寿宴,这一下子挖了四叔手底下的左右手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朱允熥早就准备对朱能、张玉等人下手的,哪怕明知道四叔现在没有任何的机会,可是不将一些人弄过来,不只是心里不放心,也是担心埋没了他们的本事。

首节 上一节 109/3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