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37节
那么,这批四处征马的人应该就是要出征的那部分军士了。
只是,要这么多马做什么?
王惠风一瞬间有了好几种猜想,只可惜现在都无法去证实。
吴王府、豫章王府、廷尉府、侍中府……
到处都是人喊马嘶的场景。
一匹匹马儿被拉走,集中到金墉城。
当邵勋假寐醒来时,已有好几拨人被挡在外面了。
到了下午,军司曹馥坐着牛车,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全……小郎君,你到底在做什么?为何全城大索马匹?何伦不敢出头,躲起来了,于是一个個都闹到老夫府上,就连天子都被惊动了。”曹馥焦急地说道。
九月初秋,曹馥额头上出了一层油汗,看着十分滑稽。
“军司稍安勿躁。”邵勋将曹馥迎了过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胡床上,问道:“天子可曾下诏斥责?”
“这倒没有。天子有大事要忙。”曹馥说道。
“何事?”
“将私蛤蟆变成公蛤蟆。”
邵勋忍俊不禁。
九月了,蛤蟆还能蹦跶几天?天子这一番苦心,注定要付之流水。
“你还没说,到底意欲何为?”曹馥又问道。
“驰援范阳王。”
“有这么急?要这么多马?洛阳离许昌又不远。”
“军情紧急,我心中亦很忧急。”邵勋笑道:“军司勿忧,我马上就走了。”
“什么时候走?”
“最迟明天中午。”
“弄到多少马了?”
“马不下一千匹,驴骡亦有千余。等人全回来了,或许会超过三千之数。”
“你……你可真是乱来。”曹馥舒了口气,悻悻道:“老夫以为你反了。”
如果筹码足够,我不介意这么做。
邵勋心中默念一句,嘴上说道:“军司好没道理。我为司空拼杀,甘担骂名,不赞我两句便罢了,缘何污蔑我?”
曹馥欲言又止。
你孑然一身,无妻无子,无牵无挂,真反了也不稀奇。
七十多年的岁月里,他见过太多事情了,没有什么不可能。
“军司,王仆射那边,帮我担待着点。待到凯旋归来,定负荆请罪。”邵勋说道。
“伱怎么坑害王夷甫了?”曹馥好奇道。
“让他欠了点账。”邵勋含糊说道。
曹馥懒得多问了。
今天这场风波,他还担得下来。毕竟是借马,不是强抢,据说班师后会物归原主。
不管大家信不信,有这个说头,很多事情就好操办了。
再者,正如邵勋所说,他是为了驰援范阳王,拳拳忠心,司空难道还能真生气不成?
吃了那么一场大败仗,手头几无可战之兵,你手下最能打的将军为了你的大业搜罗马匹,快速驰援许昌,弄点马又怎么了?
曹馥待到午后走了,不过没回府,而是入宫向天子陈情,尽可能压下这场风波。
当天傍晚,何伦带着千名精挑细选的勇士来到金墉城。
邵勋一看,兵士里有不少熟人,立刻笑了。
“突将何在?”他猛然大喝一声。
千名军士中,有人不明所以,但立刻有人大声高呼:“突将在此!”
“哈哈!”邵勋大笑。
把我的老部队拆散,焉知不会传扬我的名声?
突将儿郎们,你们的金甲将军回来了。
没说的,这一千人临时编组为两幢,幢主高翊领一半,一位名叫张劲的原中军军官领另外一半人。
“把趁手的兵器都带上,一人准备五日干粮,四日马料(一般是豆子、秕谷)。”邵勋吩咐道。
“诺。”高翊、张劲二人齐声应道。
邵勋盘算了下,如果算上骡子,能够骑乘的工具最终可能会有两千多。
一千突将,外加他的五十亲兵,差不多够了。
至于大部队,就交给李重、黄彪二人统带,在后面慢慢赶了。
先锋嘛,一般要提前三日出动。
作为先锋中的先锋,他们明天就走。
这一次,我为你们表演下什么叫数百里奔袭。
九月初三,天刚蒙蒙亮,金墉城便大门洞开。
一千零五十名军士齐刷刷地跨坐到马背上。
在他们身后,还跟了两百来人,带着两千余匹马、驴、骡。
有的背上驮着行李,有的则空跑,以维持体力。
“出发!”邵勋大手一挥,当先奔出。
千余骑紧随其后,经西明门而出。
他们走后,剩下的两百来人小心翼翼地驱赶着大群马骡,缓缓驰向城门。
第124章 没有回头路(为盟主公子青衫加更)
壮丽的山川河谷间,骏马奔腾,如诗如画。
一匹匹马儿涉渡浅滩,溅起大蓬水花。
一位位骑士风尘仆仆,眼神依然坚定。
破敌之后,人赏绢五匹,若有斩获,另行加赏。
这种超卓厚赏,非常少见,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此时再不拼命,何时拼命?
“下马休息一个时辰。”河畔草地边,邵勋下令道。
命令一下,所有人都行动了起来,并没有立时休息,而是先分派人员远远警戒,然后给马儿松开肚兜,收收汗,再喂养一些豆子、秕谷、盐水。
做完这些之后,这才席地而坐,取出干粮食水,大口啃吃起来。
邵勋盘腿坐在地上,拿着一份丝绢地图,仔细观看。
唐剑递过来一张干硬的胡饼,邵勋头也不抬,抓起就啃。
他们现在在梁县郊野、汝水之畔,距离洛阳已有百里上下。
马换过一次了。
准确地说,现在骑的不全是马了,还夹杂着大量骡子。
换下来的马交给后面的那两百多人。
他们手头掌握着超过两千马骡驴子,其中一半驮载着行李——主要是甲胄、长枪,另有部分修理工具、伤药、磨刀石、备用弓弦等零散小玩意。
驮载行李赶路并不轻松,马骡的体力消耗并不小,因此每隔半天,需要将行李转移到另一匹马骡身上,以恢复体力。
大体而言,他们目前处于一种波次前进的方式。
三千匹马骡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由战兵骑乘赶路,马儿跑不动时就地休息,喂养马料、盐水,自己也抓紧时间吃些食水,或者假寐一番。
等第二批空载的马匹赶上来后,休息结束,战兵换马骑乘,继续赶路。体力大耗的第一批马就地休息,或者放牧以节省马料。
第三批驮载行李的马骡来后,更换行李到第一批马背上,然后由少量人手带着空载的马匹追赶战兵。
核心思想就是换马不换人,波次前进。
现在人少,只有千余兵,等到数万骑兵长途奔袭时,那场面可就热闹了。
一整条奔袭线路上,有人在战斗,有人在睡觉,有人在前进,有人在喂养马匹,有人在整理行李,整体其实也是呈波次前进的方式。
长途奔袭,与短距离爆发式突击,本来就不是一回事。
邵勋研究完地图后,又等了一会,后续马群还是没来,这让他有些焦急。
上一篇:我贾珪,红楼第一莽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