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襄王

红楼襄王 第890节

  战报转给了参谋们,然后柳宬来到了朱景洪身后。

  “殿下,金吾左卫传讯,其已打退敌第八次进攻,其部阵亡已逾两千人,各千户所伤亡均已过半,石指挥使的意思是……可否由虎贲右卫接替!”

  虎贲右卫指挥使侯璟,此时就在朱景洪的指挥部,他自然很愿意承担此重任。

  只听柳宬接著说道:“石指挥使说,他再打下去只会全军覆没,届时丢了阵地,那将……”

  没等柳宬把话说完,便听朱景洪语气严厉道:“再传严令给石崇,我不要他的伤亡情况,我只要决胜坡!”

第720章 京城乱事

  现如今,就是比拼意志的时候,坚持下去就能取胜。

  而预备队的存在,就是对所有人的安慰,所以侯璟手下剩的三千人,眼下朱景洪绝不会动用。

  现场气氛沉重,柳宬转身传令去了,而朱景洪则是拿著望远镜,继续观察前面的动静。

  此刻在他周围,除了侯璟手下三千人精锐,还有他本人的卫队一千人,成了整个战场上最后的生力军。

  朱景洪并非铁石心肠,情感上他想派兵去增援决胜坡,但理智让他决定要等等。

  前方全线都在厮杀,有排队枪毙、也有刺刀见红,有骑兵冲杀、也有火炮齐鸣……

  这一仗,打得是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为了取胜,康斯坦丁已豁出一切,把自己的亲卫队都压上了,身边只留了数百人护卫。

  战争最后的一个时辰,双方都在苦苦支撑,明军步兵压力尤其的大。

  朱景洪否决石崇后撤的请求后,只过了半个时辰局面就发生变化,却是明军北翼出现溃退。

  这一溃退,瞬间就起了连锁反应,眼看著就要有蔓延开的举动。

  此时朱景洪非常清楚,这种情形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全盘溃败。

  “侯璟……”

  “臣在……”侯璟抱拳,等待命令。

  朱景洪吩咐道:“派出……两个千户所,去北翼增援!”

  “是……臣亲自领兵过去!”

  侯璟手下虽只剩三千人,朱景洪还是没全派出去,留下了最后的一千人。

  应答之后,见朱景洪没有否决,侯璟立马飞速离去。

  “柳宬!”

  “臣在!”

  “让卫队做好准备,还有……传令给你爷爷,让他派一个骑兵卫过来!”

  “是!”

  守屯粮大营的军队,有三个骑兵卫五个步兵卫。

  其中两个骑卫三个步卫,已去阻击乌城出来的敌军,总共也就只剩一个骑卫和两个步卫。

  此时再抽走一个骑卫,朱景洪确实已被逼到了绝境。

  连他本人,都已做好上战场的准备,其卫队连同虎贲卫最后一个千户所,已经列好了步兵方阵。

  他深感艰难之时,康斯坦丁则处于绝望之中。

  他已经打完所有的牌,好不容易在敌北翼打开缺口,竟又被人给稳住了阵型。

  都说强弩之末,他眼下只剩“之末”了。

  坏消息来得很快,首先是其北翼骑兵集团被击垮,负责迎敌的哈萨克斯坦骑兵已溃逃。

  要命的是,明军骑兵并未追击,而是调转方向进攻联军后方。

  本就是强弩之末,蒙古骑兵乌压压从后方冲来,便让联军北翼直接崩了。

  最开始是一个团,然后蔓延到一个旅然后是更多军队加入溃逃。

  “增援……增援……”康斯坦丁气得要死。

  可此时,他手里已经没有牌了,眼看著局面将要急转直下。

  他的副官尼古拉出言道:“殿下……现在要让中间的主力,还有南侧的步兵旅后撤,他们现在还占据主动,现在撤还能走得掉!”

  见康斯坦丁还在犹豫,当然也可能是宕机了,尼古拉急得是额头冒汗。

  只见他一把攥住康斯坦丁手腕,提高声音说道:“殿下……现在不能犹豫,让他们撤下来吧!”

  “不然我们全都会被困死在这里!”

  “好……好……让他们撤回来,你去办就是,由你全权指挥!!”康斯坦丁结结巴巴道。

  可见此时,他是真的慌了。

  这次大败,对他而言绝不仅是输了战争,更关系着他储君之位的稳固。

  所以他著急心忧,因为过度紧张的缘故,他已丧失了指挥作战的能力。

  此时把权力移交,对他和军队都是好事。

  尼古拉接过指挥后,立刻下令中军和南翼交替撤回,同时派出大量传令兵收拢溃兵。

  他清楚的知道,在这宽阔的戈壁若无骑兵护送,步兵们很难真正撤得回去。

  联军撤走,然而明军也属强弩之末,步兵方阵已没有追击能力,只能依靠火炮进行杀伤。

  步兵虽已无力,但战场上还撒有大量骑兵,他们给撤走的联军步兵造成了极大困扰。

  中军之后,察觉到局面逆转,朱景洪当即命令各步兵旅修整,同时又传令给蒙古各骑兵卫,让他们还是以追击敌骑为主。

  朱景洪知道,只要彻底打垮敌骑兵力量,他们两条腿的步兵就逃不了,接下来可以慢慢的收拾。

  敌军劳师远征,补给线被拉得很长,歼灭敌骑兵之后,甚至不用再开战硬拼,多拖上几天就能让敌军败亡。

  十几分钟后,在确定敌联军是真的溃退后,朱景洪便再无任何顾忌,下令麾下所有骑兵出动,绕过敌步兵追杀敌骑。

  为尽可能扩大战果,他把阻击乌城的骑兵都给调走,只余三个步兵卫阻挡,当然这样完全足够了。

  朱景洪的这一手,让罗刹国诸步兵旅轻松撤回,起先还让康斯坦丁高兴了一阵,可随著越来越多的骑兵旅失联,他就半点儿高兴不起来了。

  而此时,太阳也已落山了。

  这一场战争,从开始到结束,最多不超过十个小时,但在戈壁上已留下无数尸体。

  此时双方大军,相隔差不多有十里,且这一距离还在拉大,但撑死最多再拉开五里,毕竟马上天就要黑了。

  朱景洪来到了决胜坡,他从东面上坡路还算平坦,周围是仍保持阵型的士兵,一个个神色木讷杵在原地。

  这些是金吾左卫的士兵,刚从血肉横飞的战火中走出,他们短时间还未恢复过来,或许有的人一辈子都恢复不过来。

  这些士兵是不幸的,但相比战死的那些人,他们又都格外的幸运。

  刚才说血肉横飞的战场,乃是字面意义的场景,比如此刻朱景洪多通过的地方,就有知道是谁身上炸碎的肉,当然有胳膊、脑袋、大腿、肠子什么的……

  热兵器的时代,活生生的士兵们,那真就是会行走的肉而已。

  踩著这些血肉,朱景洪登上了决胜坡,这个离地最多八九米的小土坡。

  只是才登上坡顶,看到其临敌一侧的场景,还是给朱景洪带来了震撼。

  敌我两边的尸体,密密麻麻倒在地上,有的被炮火反复轰击,几个堆著的人甚至被砸成了一摊。

  “殿下,臣……石崇复命,决胜坡没丢!”

  满身是伤的石崇,单膝跪到了朱景洪面前。

  “好!”朱景洪点了点头。

  他本想要夸奖一番,可又觉得说再多都显得苍白,于是便上前将石崇扶起。

  此时他重新望向西面,那是“八国联军”撤退的方向。

  太阳虽已落下,但其光芒仍印照在更远的山上,一直向上最终连到了天际。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朱景洪想到了这一句。

  …………

  正统十六年,七月初五,京城。

  对普通百姓来说,这又是普通的一天。

  若非要说有何不同,那就是眼下正直秋收,要比以往更劳累一些。

  襄王府,内宅之中,同心殿外。

  眼下已经入秋,天气转凉了一些,所以在同心殿外廊道内,两名女子正在散步。

  此二人正是宝钗和黛玉。

  正常来说,她俩身边少说也得有七八个人伺候,但眼下却是一个人都没有,显然人是被她们故意挥退。

  “宝姐姐别担心了,不过是有人说闲话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

  “圣上明鉴,自是用人不疑,不会被旁人乱了主意!”黛玉出言劝解,语气温和神色从容。

  朱景洪是正月二十五离京,到了西北前线始终没有大动作,眼下进入七月还在与敌对峙。

首节 上一节 890/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