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襄王

红楼襄王 第889节

  到了这样近的距离,交战双方谁都没了退路,退就基本只有死路一条,不存在安全撤出的可能性。

  随著时间推移,明军一方主动往前推进,三十里的距离还在逐渐拉近。

  前线中军位置,朱景洪身著红色团龙袍,正在召见女真和蒙古的将领。

  为了更进一步让手下人安心,他穿的是亲王比较正式的常服,在这甲胄齐备的军中确实显眼。

  “诸位,此番击败敌联军,拿下准噶尔之后,缴获之财物……将按军功分发!”

  女真和蒙古人过来参战,是受朝廷征召来打白工,想要人出力就得给好处。

  这件事议定之后,朱景洪又吩咐了几件事,然后才让众人散去了。

  此时他已得知,敌方也在齐头并进,双方军阵越发靠近。

  又是半个时辰后,临近中午时战斗终于爆发,先交手的是北翼军队,双方骑兵展开了冲杀。

  战争一开始,之前井然有序的排兵布阵,就在逐渐开始走样了。

  朱景洪这里,不断有斥候前来禀告情况,参谋们则是马不停蹄,在沙盘上标注著最新的情况。

  朱景洪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著战局变动,同时做出相应的军队。

  “告诉骁武右卫,一定要把准噶尔的一万人马锁死,绝不能让逃出来……再告诉他们指挥使,做好被抽走一个千户所的准备!”

  “乌城的胸甲骑兵是残部,若出城可由青海行都司派骑兵卫牵制,不到紧要关头扬威左卫、神武中卫绝不可动!”

  “让女真骑兵冲出去,挡住对面的准噶尔骑兵,不能让敌骑攻我南翼步兵!”

  一道道命令下达,战局已经越发激烈,转眼间又是半个时辰过去。

  此时在中军位置,朱景洪已能看见前方戈壁上,敌联军那整齐行进的方阵。

  在他前方一里处,则是侍卫亲军四个步兵卫,两侧分别有京营四个卫跟进。

  双方距离越来越近,最终前锋在七八百米的位置停下,这已经是各自火炮的最大射程。

  轰隆隆……

  炮击开始,从最开始的弹道修正,到调整火炮位置和射角,双方炮兵都忙得飞起。

  此刻,朱景洪的主要精力,全都放在了前方军阵上。

  “殿下,敌步兵方阵已开始前进!”柳宬提醒。

  朱景洪吩咐道:“我方中军推进,前面五十丈的小坡要守住!”

  军阵前面五十丈确实有个小坡,在戈壁上隆起也就七八米的样子,从高处往两边各延出百米,然后与周边平坦地面相连。

  在这四处都是大山大坡的地方,这个小坡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此时处在战场中心位置,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

  这里地势高处七八米,无论是在此处架炮还是站方阵,面对敌军都有非常大的优势。

  正对著这道坡的明军,便是石崇所率领的金吾左卫,正向著前方南北两百米宽的山梁挺进。

  在金吾左卫之两侧,还有更多侍卫亲军和京营卫所在推进,占据的至少有三四里宽,加上第二梯队前后两里长。

  而对面的“八国联军”,其步兵军阵规模差不多,只是稍微要大出一圈。

  炮击还在继续,明军整体推进一百五十米后,便又停下了阵型等待命令,此刻交战双方都已有了损失。

  “传令各步兵卫,只要坚决守住决胜坡一线,我们就能取胜!”

  决胜坡,是朱景洪给那道普通山坡起的名,只为让全军知晓重点任务。

  明军确实只需守住就行,骑兵才是他们决胜的关键,这叫发挥自身优势。

  当然,经过几年战场厮杀,明军步兵也非常强大。

  康斯坦丁也发现了问题关键,所以他立刻下令全线推进,尤其军阵中部突出前进,要将决胜坡给拿下来。

  联军第一梯队的步兵,一共十二个旅近六万人,一线推进看起来气势压迫感极强。

  明军一方火炮接连射出,而一线步兵们已做好装填,肩墙看著前线靠近的敌军。

  六百米、四百米、三百米……

  越来越靠近时,所有的士兵都紧张起来,只有那些胆子大的人,还跟周围同伴说笑著。

  沉稳一些的士兵,则是掏出了小瓷瓶,喝掉了面珍藏的酒水。

  当下明军的火枪,有效射程在一百米左右,但要有可靠的准头最多七十米。

  对面的联军,尤其是金吾左卫迎面的罗刹近卫步兵旅,其装备先进程度也在这里。

  “抬枪……”

  石崇骑著战马处于军阵后方,开口向下方穿传达著军令。

  金吾左卫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下十个百户所,一共就是有五十个小方正,前后两行排在山坡上。

  仅靠他一个人喊肯定不行,所以有传令兵骑马来往奔跑,以最快速度把军令传下去。

  敌军还在靠近,双方已能看见对方面容时,却都还忍著没有开火。

  正常来说,谁先开火谁就失了后手,但石崇本人不太在意这一点。

  因为他知道,对面用的还是普通装填弹药,而他手下军队作为侍卫亲军,已配发最新的一体装药。

  简单来说,他手下人的装填速度,要比敌军快出至少快一半。

  所以,当敌军走进七十米距离时,石崇果断下令开火。

  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对面的罗刹精锐步兵们,在行进过程中一连串的倒下。

  而已经开火的明军士兵们,则是主动后撤十米开始装填,第二行的军阵们当即抬枪,便又进行了第二轮开火。

  与此同时,罗刹近卫步兵旅也在开火,双方此时相距不过六十米,如此近的都给对方造成了损失。

  此时明军全部都在装填,而罗刹国第二行军阵上前开火,又给明军造成了不少损伤。

  两轮开火之后,交战双方各损失了三四百人,如此折损效率比冷兵器互砍快得多,也难怪说这种打法叫排队枪毙。

  明军确实装填更快,至少比罗刹人想像中快得多,那提前十五秒响起的枪声,便让罗刹国人上下皆慌了。

  一轮之后不过十秒,当罗刹人前排重新装填好时,明军第二轮射击又来了,双方几乎是同一时间开火。

  一瞬间又是大量硝烟散出,明军一方多开了一轮枪,却因为交战距离更近的缘故,导致罗刹国一方损失多出近百。

  明军占著高处地势,在迅速打完两轮之后,石崇当即下令前排冲击。

  他们站在高处,此时近两千名士兵往下冲击,给损失更重的罗刹人带去了极大压迫。

  他们的第二轮装填还未结束,前方步兵就已与明军交战,一番冲击之下这些人只能溃退。

  可以说,石崇这边算是打了个开门红,折损近四百人杀敌有六百余。

  至于其他卫所,与各部交手则互有胜负,总体而言尔还是明军一方战果更大。

  一方面明军是以逸待劳,另一方面是部分装备更先进。

  因全线都在开战,导致前方战场上烟尘弥漫,朱景洪已很难通过目视了解情况。

  好在传讯和指挥链都比较畅通,使他对战局把握还比较到位。

  双方你来我往,很快罗刹一方发动了第二波进攻,这次明军南翼被顶得后退,还靠临时抽调一千骁武右卫骑兵,才勉强稳住了后撤近两百米的阵型。

  虽然被顶得后退,但好在明军防线完整,并未被敌联军切断包围。

  而决胜坡上的金吾左卫,便成了战场上的突出部,处在双方交战之最前沿。

  也因为这一点,金吾左卫承受的压力最大,遭受了敌军最迅猛的攻击。

  看准了决胜坡的重要性,康斯坦丁调集琏了更多兵力,甚至连第二梯队的军队都派上了一部分,誓要将绝胜坡给拿下。

  正常来说,决胜坡这样的关键位置,此时应该增援并巩固防卫。

  但因其他各处需要补漏,外加决胜坡地方实在太小,所以朱景洪把兵力补到了其他战线。

  淡然,在金吾左卫之后,还有效勇左卫两个千户,这时朱景洪留下了生力军,准备随时顶到决胜坡去。

  只不过,现在还没到最后时刻,顶上去除了遭受炮击挨打,没有别的任何用处。

  时间来到下午,决胜坡西侧戈壁上,已经是尸横遍野之态。

  在敌联军全力进攻的架势下,其南北两翼均有不同程度后撤,唯有金吾左卫牢牢钉死在坡上。

  即便他们是大明最精锐的军队,即使他们占据了地利优势,在罗刹人重兵进攻下顶到现在,其中艰难也是难以想像。

  而此时整个战场格局是,南北两翼的骑兵取得了战果,至少在骑兵层面获得了更大优势。

  朱景洪估计,按照现在这样继续扛住线,最多两个时辰己方骑兵就能获得绝对优势,到时就能对敌步兵展开合围了。

  当然,明军一方的步兵,眼下兵力也已用到极致。

  就连他定下的预备队,即剧虎贲右卫都已抽出两个千户所,顶到了南翼一线军阵去。

  而在明军后方的乌城,早在一个时辰前敌胸甲骑兵就出城,与扬威左卫开展了交锋。

  同时城内准噶尔一个骑兵万户,外加三个步兵万户合计近两万人,也陆续出城往西挺进,意图进攻明军之后方。

  这个时候,按照朱景洪此前的部署,柳芳下令青海行都司两位骑兵卫,外加肃州卫、凉州卫出动,用以阻击乌城之兵前进。

  现在,朱景洪需要的是时间,只需要两个时辰。

  而这最关键的两个时辰,也注定会是最惨烈的一段时间。

  很快又是一个时辰过去,金吾左卫一名副千户,来到了朱景洪的指挥所传递军情。

首节 上一节 889/9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当昏君开始炼丹

下一篇:抗战:我用神级选择打造百万雄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