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 第371节
毕竟,
他们只是一处义军,
还有更多的地方等待着他们的进攻,绝不能在这里被拖延太久。
几番思考之下,众将还是点头同意了李忠武的这个策略。
然而,就在这时,远方忽然传来一声惊天的暴响,炽热的火舌骤然炸裂在昊日当空之下。
“这是怎么回事?”
听着那巨大的爆响声,李忠武皱了皱眉,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他迅速走向大帐之外,掀开大帐的一刹那,顿时一股热浪席卷而来,在这三月的戈壁之上显得是那样的燥热。
当他抬起头,眼前的景象令他震撼不已。
旭日的阳光洒下,照耀着远方的火烧云,那是一道不可估量的光辉,横亘在天地之间,仿佛将整个天际都染成了瑰丽的霞虹。
火焰的色彩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鲜艳,红、橙、金色交错,不时有怒火红莲在喷出熊熊烈火。
一道巨大的火柱从平地而起,炽烈燃烧着,链接着火烧云的底部,使得火烧云不断扩大,直至将底下那个城池彻底笼罩。
远远的看去,此刻那火烧云就像一道接天的飓风,只不过此刻飓风浑身冒着火焰,炽热的光芒如同烈焰在天空中翻滚,散发出炙烤的热气。
然而,李忠武此刻却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这极其瑰丽的一幕。他的心中早已被一股沉重的预感所笼罩。
火烧云的那个方向,或者说火烧云笼罩的那个方向,他再清楚不过——是央州!
“快,快去向央州派去探子,看看央州那里发生了什么?”他面色顿时变得阴沉如水,转身对着身边的副将命令道。
副将立刻点头,迅速去安排,心中也隐隐感到不安。
李忠武的目光始终锁定在那片火烧云上,心中思绪万千。
央州乃是大乾的兵器库,乃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央州也因其地理位置优越,也是他们物资运输的中转站。
如果央州一旦遭到攻击,或者说出现什么意外,必然会导致物资运输的中断,那他们的后果不堪设想。
倘若失去了央州,他的军队将如同无源之水,难以为继。
现在,他只希望眼前这场大火是因为失火而不是人为的。
只不过,他心中明白自己这是在自欺欺人,毕竟这场山火未免也来得太过离奇,火势过旺了。
……
而与此同时,相较与李忠武的惊疑不定,鲜于安荣则无比的兴奋,甚至当着所有人的面跳了起来。
因为他等的就是这一刻,等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无比确信,这样的动静绝对是军师弄出来,“没想到军师真的成功了!”
这样的动静出来,也就意味着义军的粮草已经被切断,义军日后连绵不绝的攻势也将难以为继。
这样的话,也为他们北蛮争取到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个消息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点燃了鲜于安荣心中的希望。他脸上洋溢着无比激动的兴奋神色,现在没有比这个消息更让他兴奋的了。
虽然这一连几天都是神经紧绷,疲惫不堪,但现在他们所有的牺牲与努力,终于在此刻得到了回报。
一旁的副将见到这一幕,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充满疑惑:“将军,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如此激动?”
鲜于安荣定了定神,转身对副将解释道:“你看央州方向的动静,那不是别的,正是军师的杰作。”
“军师的杰作?”
那副将也不是一般人,经过鲜于安荣这样一说,顿时明白过来,瞪大双眼的看向鲜于安荣,无比激动的说道:“将军,你是说军师他们切断了义军的粮草?”
“那这样说的话,我北蛮岂不是转危为安了?”
他的脸上浮现出难以抑制的喜悦,无比希冀的看向鲜于安荣,想要看着鲜于安荣亲自确认这一点。
“哈哈,你想的没错!”
此刻,鲜于安荣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心中的压力在这一刻如潮水般退去。他只觉得全身舒泰,有着前所未有的轻松,“事实上,从一开始我们的计划就是为军师他们吸引义军的目光,为军师争取时间。”
副将的瞳孔猛地缩了缩,这一刻他算是明了为何鲜于安荣曾不止一次的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原来他还以为这是他们义军来来援的时间,没想到的却是在为这个计划拖延时间,倒是他将一切都想得简单了。
“要不说军师神机妙算,自从呼延将军战死之后,这个计划就已经开始。”鲜于安荣感慨道,指着那正横亘在天地间的火烧云,兴奋地说道:“你看那火烧云,这下义军的粮草想必是十不存七。”
“那火烧云燃烧的不是别的,而是我们北蛮的希望!!!”
他这般激动的说道,随后这个消息也是传遍全城,令所有人感到无比振奋。
虽然他们早已做好了战死的打算,但在战死之前能听到这样的消息,也让他们原本沉寂的心再次变得火热起来。
随着他的号召,士兵们的士气如潮水般涌动,整个逻耶城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激荡。
所有人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齐声呐喊,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回荡在空旷的戈壁上。
“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兄弟们!我们绝不能退缩!”鲜于安荣继续激励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鲜于安荣环顾四周,看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与激动,他的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热流。
副将在这一刻也是激动不已的说道:“那将军,这是否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完成任务,这逻耶城算是守住了?”
对于这个问题,兴奋至极的鲜于安荣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副将带入大帐,没有他的命令所有人不得求见。
进入大帐的鲜于安荣,双手负后,沉默寡言,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他的神情与刚才的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一瞬间被严肃的气氛所笼罩。
副将站在他的背后,看着眼前的一幕有些不明所以,大帐的气氛变得愈发压抑,这也让他心中的疑惑变得更加浓厚。
他不明白,也不理解,
既然军师那边的计划已经成功,对于他北蛮而言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才对,但是鲜于安荣此刻却为何如此的沉默?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大帐之内寂静无声,针落可闻。
副将的心中开始感到不安,眼前的将军似乎被某种沉重的思绪所困扰。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游离,试图从鲜于安荣的背影中寻找答案。
这个时候,副将能听见的声音除了自己沉重的喘息声外,便只有鲜于安荣双拳不断攒紧发出的‘嘎嘣’声响。
就在他心中再也难以承受这死寂的压抑时,鲜于安然蓦然转过身来,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张阴沉如水的面孔,令他心中猛然一惊。
这个时候他才恍然间发现,鲜于安荣的脸色要比义军大举进攻之时的脸色更为难看……
第271章 以身殉国,不留后路
“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鲜于安荣缓缓转过身,目光如炬,看着眼前无比振奋的副将,于心不忍的说道“小再买虽然军师的计划成功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任务完成了,北蛮就此安全了!”
副将闻言,心中顿时一阵,脸上兴奋的神色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阴郁之色。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仿佛那刚刚点燃的希望被一阵冷风吹灭。“将……将……军莫不是指的义军接下来疯狂的反扑?”
他眉头紧锁,定定望住鲜于安荣良久,方才犹犹豫豫地说道:“可是我们完全可以现在就此撤走的。义军没了粮草,后面若是再想发起进攻也是难以为继……”
作为鲜于安荣的副将,他自然知道鲜于安荣的顾虑,担忧义军狗急跳墙后的猛烈进攻。
只是在他看来,现在军师那边已经告捷,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继续在这里拖延时间只是在做无畏的牺牲罢了。
“将军,我们撤吧!”
他艰难的抬头看向鲜于安荣,声音中透漏着浓浓的挣扎意味。
此刻,他心乱如麻,内心在激烈的斗争。
虽然他们早已心如死灰,做好了视死如归的准备。然而军师的大捷却是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怎会让这得来不易的希望从指间溜走?
没有人不怕死,
哪怕是在高风亮节,不为瓦全宁为玉碎之人,等到了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心中仍是不免的会产生心悸、颤栗的感觉。
他们自然也是如此,没有人不怕死,包括他们!
鲜于安荣低头看了一眼副将,瞧见了其脸上纠结狰狞的神色。
他并没有因此责怪副将,反而心中涌起一股理解与同情。他知道,副将的犹豫并不是懦弱,而是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反应。无论是多么勇猛的战士,面对生死之际,恐惧总会在心底涌动。
他认为这才是一个人在面临死亡面前的真正反应。
他相信只要他一声令下,他手底下的人甘愿为北蛮赴汤蹈火,也不会又半点的犹豫。
然而先前视死如归决定,是他们所有人在无比绝望之下做出的,现如今黎明的曙光就在眼前,只要是个人都会选择生命而不是死亡。
这样的犹豫和恐惧才是人性最真实的反映,他也并能因此去责怪或者苛责他们。
毕竟,他们再如何的久经沙场,终究也不过是个人,只要是人就会害怕死亡。
“你且看看吧!”
他从怀中拿出中年儒生临行前交给他的第三个锦囊。
实际上早在军师那边传来消息之前,他就已经将这第三个锦囊拆开,发现里面有的不是个精妙绝伦的计策,并不能解决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倒是有些像一封感情真挚的恳请书。
副将接过锦囊,心中满是疑虑。
然而当他看清心中的内容之时,却大为震撼,心中更是升起了浓浓的愧疚之感:
当将军打开这第三个锦囊的时候,已经说明城内的局势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我还没能传来好消息的话,就代表我牺牲了。
上一篇: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下一篇: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