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96节
李旦咳嗽一声开口说道:“那个王文龙二十多岁就在八闽有如此大声量,就是我也没办法压着他娶你做正妻,以爹爹的意思,你要想有名分,还是找个海主成亲,过去王文龙家中只能做个妾。”
李国仙也知道这年头做妾的待遇有多低,她母亲就是李旦的妾室,碰上大妇厉害的,连生的孩子都要被大妇抚养,不能叫自己做母亲。
李国仙却对自己的爱情十分执着,虽然心中委屈,但她还是坚决说道:“我想嫁给王大哥,就算做妾也无所谓!”
“唉,”李旦叹气说道:“做妾还说什么嫁不嫁的……真是冤孽,那厮真有这般好?”
李旦吓唬说:“你可知道,做人姨娘,若是碰上个恶的,到时候你在人家家里也就是个丫鬟的地位,人家要你洗衣就洗衣,要你舂米就舂米,可没有如今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日子好过了。”
“王大哥待人温和,就连他家仆人也是好声好气的相待,决不是那样欺负人的性子。”
看到自家这傻女儿,还在为王文龙辩解李旦也是无奈,他说看明白了,就这姑娘现在的样子,只怕王文龙把她卖了她还要替王文龙数钱呢。
其实王文龙再怎么说也不过是个监生而已,所谓妻妾待遇其实还是要看娘家背景,有李旦做靠山,王文龙也不敢真的把李国仙当做个姨娘对待,他刚才只不过是吓唬女儿而已。
到这种地步,李旦也算明白李国仙的心思了。
女儿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对于李旦来说,把李国仙嫁到王文龙府上其实也是不错选择。
毕竟王文龙上面可是通着布政使司衙门,李旦也知道最近徐学聚的官声颇好,眼看是要高升的,和王文龙拉拢关系对他来说也有好处。
第155章 李家开席
李旦问李国仙道:“他可和你可有山盟海誓?”
李国仙红了脸,害羞的小声说道:“我们只是朋友论交,王大哥从没有提起过这样事情。”
好家伙,合着人家什么承诺都没给,自己的女儿馄饨挑子一头热。
李旦越想越觉得亏,他转头问李国助说:“这王文龙在徐藩台府中受不受看重?是真幕僚还是个养着的篾片相公?”
李国助连忙回答:“建阳颇受重用,去年便负责为徐藩台推广新作物之事,今年又领了布政使司衙门塘报房的差,手下实实管着几十号人,最近福州有名的《旬报》就是布政使司衙门所发,由他主编的。”
听说王文龙的确有权力,不是给人唱和应曲的清客之流,李旦这才放心。
他对女儿说道:“你既然拿定这样心思,后续事情便由我来办。”
李国仙大喜,眼神之中还有几分期待。
不过她很快又苦恼说:“只怕王大哥不中意我,每次与他交往,他总是若即若离的样子。”
李旦询问儿子王文龙平日言语,听完便是轻蔑一笑:
“那王文龙是装正经,肚里不知道转了多少心思呢!”
“真的么?”李国仙颇为意外,“可是他平日为何从来不说?”
李旦无语道:“还不是怕说了我们李家不同意,是以干脆不招惹。”
“这读书人也真是,说他没情义,倒对你颇为尊敬,不胡乱许诺骗了伱个女子。说他有情义,偏偏如此胆小,实在不知是不是良配……”
李旦听李国助说了李国仙和王文龙的接触模式之后就已经看透王文龙闷骚性格,心中虽然觉得李国仙找个大名仕不合适,但如今看李国仙的模样早是下定决心,李旦做父亲的也只能依她。
……
十月初八,李家张灯结彩宴请福州的官绅。
李家从黄昏时分就开始大吹大擂,一溜官衔灯笼摆满李府外的通街,有名有姓就八十多对。
李旦也是极尽豪奢,这般天气里福州爱下雨,为了照明,李家外每对灯笼都拿上好的丝绸雨帷罩着,有丫鬟童仆往来添灯,照的个通府上下亮如白昼。
王文龙和徐学聚一起来到李家府上,刚下轿子就有两对仆人提着纱灯跟随,来到门前,翁翊皇先笑着给王文龙手上塞了两封礼金。
一份厚的是给徐学聚的,掂掂重量少说二十两,一份轻的给王文龙,也有十两的样子。
普通人来李家吃席,给顿酒饭招待就已经不错,专门给车马银便已上了台面,而十辆车马费已经是知县一级官员的待遇,就是新科进士回乡一般也没有出这么大手笔。
而对于这样的常例银子王文龙却是自然而然笑纳,连带徐学聚那一份一起让王平保收着。
王文龙如今在福州绝对是极有脸面的人物,这样的红包收起来一点也不亏心,因为所办《旬报》的火爆,王文龙的名声在文坛中更加响亮,这次宴席的主办者如果是文坛中人只怕还会给的更多。
李家在福州招待官绅十分豪奢,席面一办就有三十多桌之多。
李旦和一帮手下在门口迎接众人,天井彩棚下招待的是低品级的官员以及一般生意伙伴,而王文龙和徐学聚则是被人引着进入内堂,这里几桌席面到时亲自会由李旦陪伴吃喝。
进入内堂王文龙和李国助等人平辈行了礼,各自入席坐了,李家大宅的戏台之上已经备好一班鼓乐,戏子上来参了堂,接着便唱起来。
不多时沈有容也来了,他先到徐学聚桌前一番寒暄,然后到一旁的席面上坐下。
沈有容是如今福建巡抚金学曾的亲信,今天却是代替金学曾前来。
因为金学曾病了。
金学曾做福建巡抚颇有声望,除了推广红薯种植之外金学曾还做了不少好事。
前两年朝鲜之战打的火热的时候,日本为了能够分担朝鲜战场上的压力,想要骚扰大明后方,所以一度派出许多倭寇骚扰福建沿海。
当时金学曾便请求朝廷在福建添设总兵官,又增加了一支闽兵,在福建抗击倭寇的效果非常不错。
金学曾不光搞定了福建的事情,甚至手下的沈有容还带着闽兵渡海从南方去攻击朝鲜的倭寇、透过去往琉球贸易的商人打听日本国内情况。
当朝鲜战场打到末尾,丰臣秀吉死后,金学曾就第一时间就上疏朝廷介绍日本情况。
丰臣秀吉死时他判断小西行长和日军内部不睦,丰城秀吉一死日本内部必然内乱,此时就是官军对于朝鲜倭寇最佳的进攻时机。
当时日军内部虽然已经产生龃龉,但是却对外做出疑军举动,让一些在朝鲜正面的大明军官以为日军有所准备,不敢贸然进攻。
而金学曾来自日本方向的情报坚定了朝廷进攻的决心,终于一举打垮在朝鲜的日军。
从这些举措就知道金学曾是个能吏,但是金学曾也有自己问题,那就是他的手脚有些不干净,在福建大举拿权同时也为自己捞了不少。
金学曾几次被言官上疏弹劾,去年还被吏部京察重点调查,用尽办法才得到留任巡抚的机会。
今年朝廷对播州用兵,调动各省提供“黔饷”,福建这几年朝鲜之战中一直在临海备战倭寇,而且又受了灾荒,税收情况本就不太好。
金学曾去贵州解发贵州采木募兵饷银时便趁机向朝廷请求减免今年福建的黔饷数额,部议的福建黔饷十万两,金学曾直接请求减免一半,只想给五万。
这额度减免谁也受不了,上头不予准许,还来找金学曾麻烦。
金学曾也是心累,回到福建就声称自己病了。
这一阵子金学曾正闹着“引疾乞体”,想要辞官回家,但皇帝不予批准。
因为金学曾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他早在几年前就说自己身子有病,有事没事就请辞,有时候是用来对抗朝堂上的攻击,有时候则是借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以至于他这回真病了万历也当他没病。
现在金学曾已经不去上班,天天在家休养,不过偌大的福建府台大人居然翘班也不是回事。
七月份朝鲜明军陆续撤离,万历皇帝就借着嘉奖金学曾在闽海擒倭寇有功的时机命令金学曾及时回衙门任职。
而金学曾还在磨磨蹭蹭,到现在也还在旷工。
看了一会儿戏,徐学聚转头问王文龙道:“建阳你以为金大府的病情如何?”
第156章 两个神童
徐学聚问的委婉,但王文龙却懂得自己东家的意思。
金学曾是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徐学聚是浙江兰溪人,两人在福建官场是隐形同盟,金学曾没上班的期间徐学聚分担了他不少工作。
而徐学聚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很想再进一步,早就看中了金学曾的巡抚之位。
王文龙知道此时徐学聚在内心深处其实希望金学曾真能辞官成功,方便他自然而然的接手。
不过王文龙却小声建议道:“金大府如今欲去不去,定是也想向上走一步,朝中同样不愿放人,此时大人若是争取,只怕难以平稳过度,反而要受几年折磨。”
徐学聚皱眉:“照你的意思是如何?”
王文龙知道金学曾在福建的势力盘根错节,他撒手走了之后下任巡抚要接手一个烫手山芋,一切关系都要从头捋过,工作难度相当大。
更何况这段时间矿监势力在福建也开始进入官场,历史记载此后福建将出现高宷所领导的“宷党”左右福建政局,如果手头没有足够势力的情况下,想要在福建办事只怕千难万难。
前世的徐学聚就是拉拢了沈有容的浙江兵,后来才能够坐稳福建巡抚的位置,接下去的福建要面对的大风大浪可多了:荷兰人进攻澎湖,福建的海船根本打不过荷兰战船,内部又有高宷掣肘,主张和荷兰人妥协。
徐学聚如果没有足够实力,根本不可能统一全省力量打败荷兰人,更别说后来还派沈有荣带兵进入台湾征缴荷兰人和倭寇势力。
现在徐学聚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还不如先行等待,别着急接手一个烂摊子。
王文龙建议说道:“在八闽先缓缓培植势力,最好能接手浙江兵。”
徐学聚闻言不禁看向远处的沈有容。
他点点头说道:“的确还是需要有人手才行,不然说话都没底气。”
“大人见教的是。”王文龙恭维说道,其实这些道理不用他说徐学聚自己在前世也想得清楚。
徐学聚道:“便依你的意思,这些日子你多和沈把总亲近亲近,过两日便拿我的帖子上他那里去。”
王文龙点头说道:“现在大人退守正是培养自己力量,他日真正上位才好做事。”
徐学聚笑道:“建阳真是我智囊也。”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宴席便已开始,李旦带着手下在席间往来穿梭,李旦手下可不只是一些粗鄙的海主而已,面对这样场面他专门有一班卿客幕僚,谈玄论道讲论诗文之事大可来得。
而李旦自己也是情商极高之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在这样场面上说话,丝毫不让人觉得格调低下,往往能频出妙语,宴席的气氛相当不错。
时间一点点过去,宴席也渐渐吃到尾声。
这时便有余兴节目上场,一些李旦专门请来的卿客便要在此时来弄些琴棋书画之类的高雅兴趣,以娱在场诸人。
李旦起身对大家笑道:“今日席上来了两个神童。”
说着两个衣帽整齐的小孩子便被领到堂上。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