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516节

  杨镐上任辽东是万历皇帝背后的意思,杨镐也只能执行万历皇帝的命令。

  后来的萨尔浒之败,把所有锅都扣到杨镐头上,不免说包含了对万历皇帝的保护。

  没有皇帝的支持和廷议的背书,杨镐一个人咋能组织十二万大军奔赴萨尔浒?杨镐又何必着急成那样,哪怕准备不足,也要立刻派兵出塞?

  只能说面对后金的铺天卷地而来。

  整个大明上层都面临了极大压力。

  当他们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后,便一致的默认,将手上筹码都丢出去,做一场赌博。

  最后造成了萨尔浒的惨剧。

  ……

  杨镐急急忙忙离开了京城,上任辽东经略。

  时任辽东巡抚,在抚顺大败之后就被撤职,回京接受审查。

  杨镐出京之时,万历皇帝又给他配了个太常寺少卿周永春任巡抚辽东。

  此君也是万历皇帝夹袋中的人,属于勤勤恳恳干事情的人物。

  历史上他到达辽东协助杨镐调度军需粮草,由于财政拮据,操劳过度,转年就罢官归乡。

  可见此战前辽东的情况。

  某种意义上周永春也算幸运,在辽东大乱前就罢官,后面的事情也落不到他头上。

  杨镐一进辽东,立刻保奏李如柏为辽东总兵。

  辽东的情况太危急了,李家军阀必须被搬出来镇场子。

  请奏之人是杨镐,紧接着联名上书的则是包括英国公张惟贤在内的一干文武大臣,这保奏基本就是万历皇帝背后主导。

  李如柏其实不想趟这趟浑水,他已经在家闲居二十多年,对于后金的实力也有所了解。

  他没有万历皇帝那么乐观,觉得只要李家军阀重新出山,就能把辽东的局面稳定下来。

  但皇帝硬要他坐这个位置,李如柏无法推辞。

  此时大明北方特别是京师之中,所有人都在关心着辽东局势。

  大家都对李如柏报以巨大的期望。

  连东林党都不啰嗦了。

  而李如柏刚刚上任,还真就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

  六月份,蒙古炒花再次趁火打劫,进犯辽东。

  李如柏率领李家军阀的故旧将其击退。

  瞬间使得满京城都充满了欢乐的空气。

  仿佛辽东的太平指日可见。

  ……

  六月十五日,王文龙接到万历皇帝的召见。

  前年王文龙虽然被万历皇帝在京城关了整整一年,但是期间万历并没有召见过王文龙。

  此时两人见面,万历也有些感慨:“建阳还是壮年神情,朕老迈了啊。”

  王文龙今年三十八岁,容貌和之前有了些变化。

  他已经开始留胡子,以前做低品官员还行,大明文官的袍服级别越高越是鲜艳,当官到五品以上,加上不再是少年相,如果不留胡子,穿着一身鲜艳衣服,看起来会很像太监……

  王文龙也没有留此时文人常见的那种长胡须,只是留了颌下的短胡须,打理起来方便。

  也许是穿越带来的体质加成,王文龙即使有了胡子,看起来也不显老,三十八岁的年纪说是三十不到也有人信。

  而他对面的万历皇帝在几年之中却是肉眼可见的苍老,整个人都有些形销骨立。

  面对皇帝的感叹,王文龙回答:“臣以为能量不与年龄相关,陛下广有四海,一言而可使天下兴,何谈老迈?”

  万历皇帝笑道:“我每每抱怨,手下人只会诓骗说朕年华正盛,难得如爱卿一般敢说真话。”

  “那是身边人爱护陛下之故。”王文龙顺着话茬说。

  万历感叹了半天,终于说到正题,他令人打开辽东地图,道:

  “今日传来消息,后金正在围困清河堡,清河堡可能失守……爱卿可知道后金想做什么?”

  王文龙看了地图一眼,点头道:

  “清河是辽东的要冲,此堡东为宽甸,南为叆阳,北为沈阳。一旦失守,则证明后金可以深入辽东腹地劫掠。”

  万历露出考证神情:“还有呢?”

  王文龙道:“清河堡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城中守军上万人……不知有哪些地方现在予以支援?”

  万历道:“朕已传令山海关、保定、铁岭、大同、广宁、开原各路兵马前往救援。”

  王文龙点头道:

  “若是如此,则我大明所有可动之守军也都出了全力。”

  他道:

  “若清河依然陷落,后金可以向天下宣告,他们有了在辽东攻略坚城的能力。”

  “而且还是进入辽东腹地,捣毁我们的清河要塞。不需要偷袭,而是依靠堂堂的攻城之战。”

  万历终于点头,认可了王文龙的判断。

  他叹气道:“若然如此,如之奈何?”

  万历皇帝在别的事情上不着调,但对于军事,他还是十分上心的。

  万历皇帝自己也算知兵之人。

  非常明白清河堡陷落对于大明的意义。

  这是一场宣告性质的战争,大明已经拿出全部能力去救援辽东的一座堡垒。

  而且这个堡垒还是在交通便利的地要冲上,堡垒自身的防御也十分规整。

  这已经是大明在辽东防守中能够做到的极限。

  不管后金是不是从抚顺的降将中得到的攻城能力。

  清河陷落,都意味着后金对外界宣布:

  从此之后他们想要攻打辽东的任意一座城市,哪怕大明再是防守,后金也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大明在辽东的战略威慑就此瓦解。

  万历看向王文龙:“爱卿曾建议于辽东修三道防线,又如此关心辽东时局,当此情形,该如何解决?”

  王文龙用手指在开铁宁远皮岛三个地方点了点,道:“还是五年前说的旧办法:修防线,盖坚城,固守不滥战。”

  历史上,万历皇帝的确是被清河堡的失陷给搞懵了。

  此后他在辽东的攻势便十分积极。

  万历先是大笔的收税供应辽东,又一下放开登莱海上运输,从各地调兵。

  但这一切并没有增加辽东的防御实力。

  反而把辽东的局面搞得更乱。

第938章 钱从哪来?

  历史上清河堡城破半年之后,万历的状态,用阁老方从哲所言就是:“皇上遇灾而惧”。

  经过半年的准备期,万历自己先受不了了,“上以四方援辽兵大集,恐师老财匮”,于是“下廷议”。

  万历不光自己着急,还给兵部尚书、兵科给事中都带去巨大压力,搞得他们连连签发红旗,每日催促杨镐进兵。

  最终导致杨镐匆匆誓师出征。

  萨尔浒之战前,其实京城中许多人都已经感觉此战不会成功。

  满京城都在讨论“长星竟天,兵败之征”。

  萨尔浒之战前,万历的反应其实是步步叠加的,一步一步把辽东兵马推到了必须马上出战的地步。

  他往辽东投了大量的钱,大量的兵,大量的政治投入,最终一战全部打光。

  可谓轰轰烈烈的拱出了一个败局。

  万历皇帝并没有优秀领导者的涵养,他表面装做平淡,其实在得知清河堡将陷落时心中已经打鼓,完全不知所措。

  万历身子前倾,急切问道:

  “你说继续修防线,可连辽东腹地的城堡都被打下来了,这么多人,这么大的投入都守不住,修防线还有什么用?”

  王文龙回答道:“清河堡并不是我大明军队打出的最漂亮战绩。”

  “辽东军队虽然有城防布置,但他们已经几百年没有面对过真正的攻城战。无论是火炮弓箭还是擂石的使用,他们都没有任何经验。”

  “清河堡也是一座老城,虽然坚固,但城上没有青铜快炮,城中也没有多少火器部队,连火药的装备估计都很少。”

  “而且后金此次来劫掠的部队,比清河堡的守军人数还多,这是他们要打的一场政治战,不惜全力。选择的进攻地点肯定也是经过谋划的。”

首节 上一节 516/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妖孽九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