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27节

  王载还在垂死挣扎:“陈标你说假话,我十三岁就跟着师父到江南传教了,他不可能不要我!开垦大员,我堂中死了几十人,我是忠心的!我是有功的!”

  姚旅不屑的道:“叛国之人,便是有千般功劳,只这一条也就永世不得翻身了,到得如今还不悔悟吗?”

  在抓人之前,王文龙专门跑了一趟莆田,找到三一教的卢文辉,把情况利弊讲的清清楚楚。

  卢文辉知道情况严重,于是亲自去福州找张洪都,得到两人的许诺后王文龙这才把消息告诉徐学聚。

  而徐学聚只回了四个字:“勿留话柄”。

  三一教长老们专门把福州教区的掌教陈标派来厦门传书,以避免在抓王载时有什么反复。

第383章 公生明廉生威

  王载作为三一教最有名的院长,他被抓的事情根本瞒不住。为了防止此事被反对开台的势力做文章,王文龙让三一教先发制人,得道三一教长老同意之后他亲自为三一教执笔写出声明发表于福州《旬报》:

  “三一教以采三教合一为最大之事业,向来讲求社会公益,自莆田倭乱起,便组织教徒为死难者收尸、葬骨,教主林圣当年也以抵御倭寇保家卫国为大德,如今为国朝开拓大员岛,三一亦奋勇向前,近日得悉我教中有一二顽固之徒,竟然勾结外敌,甘做汉奸,败坏我教声誉,此乃大坏林祖之遗训,自绝于本教也。我教上下羞愧难当,悔恨之极,为表清白,现将相关人等自行扭送衙门,并公示此等人物之罪行以昭本教毫无防护之心。现将教中自查所得罪行列明于下:叛徒王载,任明礼书院院长,万历三十一年五月庚申,收受倭人平八郎贿赂一百两,布三匹,于台南双溪口屯垦村收容倭寇船只,并约以为常……”

  王文龙还用自己的真名替三一教站台:“三一教请求王文龙由作移民总监督之职,愿加强监督、肃清三一教之中通敌卖国之丑类,共同完成开拓大员岛之事业。并公开招募三一教移民监督八人,选取天下有德行名声者,两个月之内,有意参选监督或推举相应人物的请寄函福州《旬报》报社……”

  文章一出,八闽哗然。

  三一教中居然有人通敌卖国,这自然让八闽的百姓感到愤慨,但大家更惊讶于三一教的做法。

  此事民间宗教往往内部贪腐横行,宗教头子以蛊惑百姓而谋利者甚多,一旦出事又往往推委卸责。

  可三一教直接在福州的《旬报》上刊登出自己的丑事,而且将一应涉及的账目全都公示于众,还把一个院长给抓了,光是涉及的人员就有十几人,这可是对自己狠狠开了一刀。

  正常做法都是抓大放小,但是三一教把一条线的人全部抓了,还送到衙门法办。

  按照《旬报》上的文章,即便是被抓的王载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物,甚至他勾结外洋主要也是为了自己手下的信徒,在大员岛上日子能够好过一些,这种事情在其他大员岛上开发的海主之中多半都是睁一眼闭一眼。

  其实三一教中也不是没有反对如此做法的声音,主要是三一教对于大员岛开发的投资太多,并且已经到了收获的阶段,稍有头脑的人都不愿意在这时和朝廷搞坏关系,王文龙抓住这一点在从中牵线拉桥,三一教主动表示愿意放开教中一些职位由教外人员进行监督,除了王文龙之外监督人员肯定是徐学聚派去的,有了这样的监督,三一教就很难做乱了。

  这对于三一教来说也并非不可接受,反正朝廷对于大员岛的管控力度也不可能有多强,能拿到这么一个半官方的身份,三一教在移民或是传教活动中都能有一个身份保障。

  这也是依靠三一教的四大长老如今全都还在世,三一教高层对于手下人有足够的管控力度。

  《旬报》上这篇报道写的相当公正,刀口向内,三一教在此次通洋之中受损颇大,不过得到的利益也是长远的,这篇《三一教自白且肃清汉奸之声名》发出之后,消息迅速传遍八闽,三一教的影响力和名声不降反增。

  八闽特别是漳泉一带的各家报纸也纷纷发表文章,对三一教此次做事的公正公开提出赞扬,并且号召福州衙门,对大员岛上的开垦势力进行监督。

  凡事都需要对比,和如今开垦大员岛的各路势力比起来,三一较的处理简直算得上大公无私,甚至比去征讨大员倭寇的卫所兵的行动还要公开而得人心。

  既然得到了民间的广泛支持,事情推行起来也就一帆风顺,徐学聚马上派人去大员岛担任移民监督,而除了王文龙之外,姚旅也被拉入三一教移民监督会。

  福州,张洪都手下的三一教道场。

  王兴火急火燎的赶到书院外,连礼都来不及行,急急忙忙就闯了进去。

  他还没走两步,真懒手下的弟子便跑到一处院门前拦住他说道:“王师兄,真懒师父今天不见客。”

  王兴还以为那新收的徒弟不认识他,忍住脾气对他介绍道:“我是在黄山传教的王兴,烦劳师弟前去通禀一声,我是为我弟弟的事情来的。”

  那弟子却不挪动脚步,依旧挡在王兴面前说道:“真懒师父说了,要王师兄好自为之,不要干犯教中的戒律。”

  王兴脸色渐渐转白,咬咬牙,只能转身就走。

  真懒是个道士,俗姓朱,道号了玄,原本是林兆恩生前的佣人,后来跟随三一教四长老之中的张洪都传教。随着三一教的扩张,王兴已经在教中得到重用,掌管安徽教区,他这两年一直在黄山一带活动,当听说自己的弟弟王载被抓,他连忙回到福州疏通关系。但是恩师张洪都不愿见他,如今在真懒这里也吃了闭门羹,看来自己的弟弟是救不出来了。

  王兴一边走一边心里都在滴血,他和弟弟两人十几岁就父母双亡,追随三一教,长兄如父他对王载的感情极深,现在弟弟进入牢中,多半不能活着出来,一边走王兴一边心中暗骂:“姚旅、王文龙,你们这些人不得好死!”

  不过他也只能骂骂,本时空的三一教因为开发大员岛已经结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团体,四大长老都已经决定了的事情,王兴即使再不愿意,也只能听从。

  王载在泉州的监狱之中等着哥哥为他跑活路,但是最终只等到哥哥王兴化妆进入狱中见他最后一面,说明了师父的态度,兄弟两人隔着栅栏痛哭,王载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在哥哥的劝说之下,对于自己所做之事全都交代了出来,并且将其他信徒犯的事情都背在了自己身上。

  几天之后,王载被问罪,一时半会儿道士死不了,因为这年头一切走法律程序,要秋后问斩需要由刑部判罚,最后还要万历皇帝签字点头。

  以万历皇帝那德性,很容易就把问斩之事拖延上几年。

  三一教虽然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断绝关系,但其实也不可能全然不管王载,教中肯定会上下用钱,只要等到皇帝一次大赦,王载的死罪就可以免了,但是此后三一教也不会再用他就是。

  王载手下的一众亲信弟子中有三人被判流放,还有另外一些他手下的教徒被供出来里通外国时人在大员岛上,这些人得知消息之后立马跑了,或是使用化名躲在大员岛一众移民之中,或者是远逃外洋,但衙门也对他们图形画影的捉拿。

  莆田,三一教总堂。

  卢文辉感慨的说道:“还是建阳公看得准,若不是他快刀斩乱麻的催促我们将此事做下,现在咱们三一教开发大员岛的口碑可就算折了,说不定还会被朝廷抓做典型。”

  张洪都道:“他那是身处教外,处理起咱们的教徒来说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咱们是教中管事的人,做事自然不能如此,无所顾忌。之前的事情若是一个没做对,到这时只怕人心都已散了。”

  “不瞒师兄所说,我倒以为咱们教中就缺这么一个下手果断的人呢,”卢文辉苦笑着说道,“这种事情咱们四个师兄弟做起来都要有商有量,幸亏大家都是一条心,若是出了龃龉,说不定就没有这样好的结果了。唉,这不像当年咱们初创教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条心的往前干,谁也不会多说什么。”

  张洪都听得懂这话,卢文辉作为小师弟却是三一教事实上权力最大之人,他这话里话外的也是在点自己这个师兄。

第384章 大员岛民团成立

  张洪都惋惜说道:“若是师父老人家还在世就好了。”

  卢文辉再是有手段,也不可能吃下另外三个师兄的势力,事实上自从林兆恩死后,三一教的团结在制度上就已经被打破。

  卢文辉曾经想通过修林兆恩的语录来获取解经的权利,但此时三个师兄都在世,这工作哪是那么容易做的,卢文辉根本拿不出足够的价码来换三个师兄手中的教区。

  卢文辉也知道自己不可能靠嘴皮子就让三个师兄听自己的话,稍稍抱怨之后便继续道:“幸亏此事之中有建阳公周旋,有他说清利害,咱们师兄弟四人也就能够一条心了。如今他又建议咱们三一教主动在大员成立民团,请朝廷中的军官做团练,为朝廷保境安民,不瞒师兄,我想答应下来。这福建的局势也有些紧张了,我以为正好拿民团给朝廷做个投名状。”

  “又有人要起教乱了?”听着卢文辉的话张洪都很快反应过来。

  卢文辉点头说道:“建瓯建宁一带吴建的白莲教恐怕马上就要起事。”

  吴建是建瓯一带的白莲教头目,这年代的白莲教很难说是一种宗教,其实更像是一套起义模板。

  白莲教并非通过什么大同世界去启发民众,这种思想启发和教化是需要一个素质过硬、信仰坚定的干部团才可能实行的,大多数白莲教头目没有这种本事。他们的做法更多是找到朝廷统治的薄弱处,然后造神起事。

  就比如这在建瓯一带活动的白莲教头目吴建、吴全两兄弟。

  建瓯本来就地处山区,这两年因为天气不好所以受灾严重,吴建就是先用天变预示改朝换代的说法来吓唬百姓,塑造民间舆论,然后弟兄俩又表演了一些戏法之类,让信徒看到他在水中一照水里就飘出皇帝冠冕的倒影。

  之后吴建和弟兄吴全又欺骗信教的百姓,入了他的教之后初有小难后有大福,只要通过简单的斗争就能够起义成功。这斗争的时间相当短,比如他神神秘秘的告诉信徒:“明年三月,有大船引汝去也,迟则八月。”

  这场战快则五个月慢则大半年就能打完,到时候有功的都是从龙之臣,没功的还可能被未来的皇帝找麻烦,乡间百姓无知,自然害怕。

  就靠这样的办法吴建、吴全在瓯宁两地已经聚集了上千青壮,势力太大,如果还不行动就要受到朝廷的征剿,所以他们已经准备攻打县城。

  都是民间会道门里混的,三一教徒自然有路子知道瓯宁的这些事情。

  张洪都是跟在林兆恩身边时间最久的弟子,几乎经历了三一教创建的全过程,他仔细询问了一下吴建现在的势力,摇头说道:“几千人是打不下建瓯城的,进山据守都有困难,这事情我们是否要向朝廷告发?”

  “不能告发,吴建的路子虽然被人看不起,但若是我们三一教去首告,八闽的会道门也会与我们为仇。我们只要装做不知道,并向朝廷表忠,与这事情彻底脱开关系就好。若是吴建的事败了,倒是可以收拢一些他手下的骨干。”

  卢文辉的想法就是不要被波及,白莲教起义说不定会引的福州对所有民间会道门都采取敌视态度,他们三一教在这时必须纳上一份投名状,王文龙建议的主动帮助朝廷建立民团就是一个好路子。

  且如果吴建起义的同时,他们三一教却被朝廷承认了半官方的民团身份,接下来卢文辉还能利用这样的身份接纳被朝廷打击的福建民间会道门人士。

  他打算把这些人都丢到大员去,就比如吴建手下的一些头目,那是可以在一地号召起上千人造反的创教元老,绝对的能打能说,正好放到大员去帮他们扩展三一教的势力。

  在大员那样的地方,他们手下也就有个几十人的移民村,这些人想叛变都不可能。

  张洪都听了卢文辉的解释,点头道:“我同意。”

  卢文辉高兴说道:“有了张师兄的首肯就好办多了,我再去劝朱师兄、林师兄。”

  “来人!”等张洪都离开之后,卢文辉叫来自己的弟子,“给建阳先生写封信,就说张师兄已然同意,请他到徐抚台那里多美言几句,一定说清我教忠君报国之意。”

  卢文辉办事还是很有准的,现在三一教的事情他还要和另外三个师兄商量,不过他在三个师兄之中年纪最轻。

  他有文化,又才三十多岁,熬也能把另外三人给熬死。只要在这过程中慢慢收权,三一教最终权力都会归于他手下。

  成立民团就和移民大员岛一样,都可以将三一教各派别的力量统一起来,哪怕现在卢文辉要割让出一些权柄,但是长久来看绝对是好事。

  有了张洪都和卢文辉两人的同意,另外两个长老在王文龙的一番游说下,也就成功点头。

  收到卢文辉写来的信,王文龙也是大喜。

  他愿意撮合此事,就是考虑到现在的大员岛龙蛇混杂,上面如果能有一支统一的武装力量镇场子,相当程度上能够防止日本人与荷兰、西班牙人对于大员岛的窥伺。

  这件事情交给开发大员岛势力之中组织力最强的三一教来办也是最方便的。

  大员岛上的力量越早统一越好,而且这支民团的成立也是大势所趋。

  在岛屿的环境下,不同的开垦势力之间必然要联合。原历史上郑志龙等人的“十八芝”是由十八个海商或者可以说是海盗组成的团体,这些人想想都知道不可能是一条心,但是在同船共济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开垦大员岛。

  现在三一教的力量已经超过了当年十八芝中的任意一支,并且通过三一教的香堂体系他们对于手下人的控制也远比历史上的海主们更加严密,成为大员岛民团的骨干理所当然。

  且哪怕是出于私利,王文龙也乐得看到三一教成立民团。

  大员岛上随随便便能养活几万大军,这可是一支掌控在私人手里的武装力量,并且相当有殖民意愿。

  王文龙能和这样的力量有关系,以后想要做事都会容易的多。

  如果这份香火情保留的好,未来他在大明混不下去了好歹还有一条后路,直接找三一教的人借兵开拓海外也能把日子过下去。

  而对于徐学聚来说三一教愿意投效自也是大好事。

  福建这边只要出几个军官去监督民团运行就能拥有一支上千人的武装,这买卖怎么做都划算,他往上一报就是大公一件。且大员岛上有了一支武装力量,出了事情福建官府也容易控制,起码知道找谁办事。

  郎情妾意之下,事情进展得也是飞快,只用一个月时间原本三一教要开垦大员时练的那些信徒直接转化成了当地的民兵。

  而大员岛上的其他势力见到三一教也有朝廷支持也非常配合,徐学聚为了平衡三一教势力也让他们各自派人参加民团。

  此时大员岛上已经有超过三万汉民,大多数能够渡海的都是青壮,而且男性比例极高,八成以上都是好兵源,王文龙等人一番操作,最后居然直接拉出了纸面数字超过五千多的民团武装,其中甚至还有两百多信奉了三一教之后加入民团的原住民。

  有这么一只民团明人团体在大员岛的防御力迅速增强,别说什么荷兰殖民者、倭寇来抢掠了,再练上两年说不定一些不安分的三一教徒能跑去抢日本。

第385章 颜思齐的恩公

首节 上一节 227/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历史直播:从卖公主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