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家祖李世民

家祖李世民 第72节

能上朝的就这么三位,其他诸王李二明确非诏不得入宫。

见是他,李恪走到他近前,蹲下身将他的衣裳拢了拢道:“清早甚寒,你该待在辇车上。”

说完,本想伸手摸一摸他的头,不过伸到一半顿了顿,最后落在了他的小肩头。

李治则靠近低语道:“上个月的红利不对,你怎么抹了零,短了我好几十贯钱。”

“九叔,若是我所记不错,您上个月可是分了一千来贯。”

“不管多少,你也不能抹了几十贯啊,你要知晓,几十贯可以干多少大事,可以活百条人命,侄儿啊,我晋州穷蔽…”

李厥没好气道:“九月份的红利,一文钱不抹你的成了吧。”

“对嘛,这才是我的好侄儿。”

李泰不时的瞟向三人,眼神中有不甘有愤怒,自己的哥哥弟弟和自己不亲,倒是对侄儿如此亲,这让他心气如何能平。

恰在此时,程知节走了过来,随意的向四人拱了一下手,看向李厥语气不满:

“秦王,俺老程是不是得罪您了,若是,您便说一下,若真是俺老程错了,剁了俺脑袋俺也认。”

李厥不解,这话是从哪说来,自己什么时候又惹到这货了。

“卢公,秦王年幼,若有开罪之处,还请您多宽佑,若有损失,找本王便是。”李恪作为皇家在场年龄最大的,理应站出来化解干戈。

程知节摆摆手,还是看向李厥道:

“臣与秦王一起五台山请的孙神医,一路上臣不曾有半分不敬吧,您看中了臣手下大将,臣未有半分推辞,

还有您要筹办悯孤院,臣也算倾尽家财,秦王,俺老程做得到位吧?”

李厥没好气道:“卢公,有事就说事。”

程知节嘿嘿一笑,压低声音道:“昨日下午,我见了牛鼻子老道,他说在东宫吃了一餐绝世美味,还言喝到了瑶池玉液。

我跟您说,那牛鼻子不是好人,可会坑人不像俺老程这么实在,你说你都请了他,为何不请我。”

得,李厥也算是弄明白了,又一个爱显摆的,李世绩也是个大嘴巴。

“卢公啊,我们是谈事所以留了他们的膳,只是工作餐,对,就是工作餐。”

“哦,臣这段时间读书有所悟,想和大王讨论一下,人之初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不知大王何日有暇?”

唉,真的干不过这帮人,不要脸的人真无敌,李厥只得道:“等我忙完来使的事如何?”

“自然,那臣先告退了。”

李厥看到,程知节走回武官团队,先和李世绩低语了两句,然后一帮子勋贵全围了上去,好像是在打探结果。

他哪还不明白,这是被李世绩给算计了。

看来,到时也不能再请老程一个了,好在再过几日便是自己的生辰,到时禀明皇爷爷,把他们请来一起搓一顿算完。

此刻,有人来宣,百官临朝。

李厥跟在九叔的身后,往大殿走去,身后百官紧随其后。

肃立一边,等到李二进来坐下见了礼之后,大家方能坐下。

大朝会嘛,刚开始自然是少不了歌功颂德,朝堂之上马屁横飞,偶尔有人拍得清新脱俗的,李二也会矜持一笑。

接着便到了三国使节觐见的时候。

这个过程还是很长的,依照亲近远疏,新罗第一个进来觐见。

“臣新罗对卢崔哲令奉新罗王之令,觐见天朝君父,俸若干,以敬孝养。”

说罢高举手中的礼物清单。

自有太监接过礼单,就在朝堂上读了出来:

“臣德善奉君父,献牛八百头,金两千两,银一万两,黄鱼五十担,牙绸五百匹,朝霞绸五百匹,婢五十人…”

念完之后,李二这才淡淡道:“知晓你此行之为何,新罗王既奉朕为君父,朕便没有不闻之理,你且退下歇息,过后自有人与你谈此事。”

崔哲令再次谢恩,退出朝堂。

……

PS:1、对卢,是新罗的一种官职,当时的新罗一共才十七种官职,对卢算是排在第二位。

2、贞观年间的新罗王是女的哈,叫德善女王,她一生未嫁,死之后,传位给堂妹金胜曼,金胜曼是李治的粉丝,很崇拜高宗的,在位七年死了,听说李治还挺伤心,至此新罗女政权终结。

3、资料查的越多,越是感叹于大唐的强大,当时周边的小国家别说敢挑衅了,就是叫嚣也不敢啊。

第93章 第一交外交接见

接着是倭国使臣,从态度上来讲也还不错,这次来的叫苏我真平,是倭国的大纳言(相当于大唐尚书省的门下侍郎)。

倭国早期颇有今天棒子国的风气,隋文帝时期,使者来京言倭国是‘以天为兄,以日为弟’。

隋文帝一听不爽了,就是一个蛮夷之邦,搞得比自己还嚣张,所以就告诉使臣勒令他们修改此说法。

到了炀帝时期,当时的日本推古天皇写信给炀帝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炀帝当时心中全是征高句丽之事,所以便向鸿胪卿喝斥道:“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意思就是,这个倭国太不像话了,以后这样的书信就不要拿给自己看了。

苏我真平是苏我部人,目前的倭国正处于飞鸟时期,初时有两部独大,苏我氏和物部氏,不过几十年前,两氏大战,物部氏彻底消失,

现在倭国的王叫厩户,是一个有抱负的,正在试图建立一个以天皇为权力中心的封建王朝。

“臣奉吾国圣德王之令,朝见天可汗。”

接着又是礼物清单,相较新罗,倭国的礼单就很粗暴,只有美女十名。

没办法,倭国本就是资源匮乏,再加上文明的起始比新罗和百济还要迟,虽然有大量的银矿,但他们的冶炼技术根本没办法开发,在他们看来,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美女了。

大朝会上,自然不会提出此行的目的或要求,不然不答应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最后是高句丽的使节,来的人叫莫靖,是他们国家的古邹大加。

同样以天可汗称李二,敬献的礼物也以特产为主,如高丽参之类。

三方的使节退下之后,李二令四方馆好生照看,随即又宣布以李厥为正使,李世绩和王玄策为副使,接待这三方来客。

朝会结束,李二让李厥留下。

“李世绩有勇有谋,此次为副使有些折才,这些勋贵,你先生李靖身子羸弱,恐再不能以大任托之,张亮私心过大,倚之过重必生祸乱,

刘鸿基之流富贵蚀骨,已无拓功之心,程知节虽外粗心细,但可谋一域,不足谋一国,冲锋陷阵尚有余勇,运筹帷幄欠佳。

朕观之,将之中,惟李世绩与薛万彻二人矣,你于他们无恩,便有亲近机会需把握。”

“孙儿知晓。”李厥郑重一礼,不过很快就咧嘴笑道:“皇爷爷之宏威,加于寰宇,您只要保重身体就行了。”

李二淡淡一笑,伸手在他头上轻抚道:“人固有一死,朕不怕死,但朕怕这江山易姓,烟尘再起。去吧,不可在英公面前张狂。”

“孙儿省得。”

李厥出了殿,心中却想着李二所说之事。

自己才五岁啊,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让李二长寿才行,只有李二长寿了,自己才可安生的多过些休闲日子。

他争储位,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或者说能活得更自在些,人生不受他人控制,可不是再给自己套一层枷锁,虽然迟早会有那么一天,他还是希望来得更晚些。

得抽个空,到孙神医那里仔细了解一下皇爷爷的身体状况,针对性的让他养生。

李世绩和王玄策在殿外等他,见他出来便道:“大王,午时宴请三邦使臣,便在四方馆之中。”

“哦,那走吧。”

四方馆的众人在门外迎接三人,三人入内直奔宴会的厅堂,三国的使节躬身在两边,李厥坐到主位开口道:“众位坐吧。”

三国使节见是一个孩子,面上都带着一丝不愉,高句丽使节当即道:“请问,正使的身份是?”

他当然知晓,只是见是孩子心中不爽,刻意问的。

李厥淡然一笑道:“我且问你,此来是受大莫离支之令,还是高丽王之令?”

大莫离支便是渊盖苏文,当然现在大唐称为泉盖苏文,因为要避讳李渊的字。

泉盖苏文此前,杀了当时的高丽王高武,立高藏为王,自封大莫离支,相当于大唐的宰相,实则已经掌控高句丽大小事务,架空高丽王,所以李厥才会有此一问。

莫靖答道:“自是受我王之令。”

“想来使臣是遵奉你王的。”

莫靖面现怒色道:“我是王之臣,自然遵奉王命。”

见两人言战,众人皆是愕然,四方馆众人颇为担心,没想到这高句丽使臣如此傲慢,初来就针对秦王。

人家莫靖能出使,必然嘴皮子厉害,众人很担心秦王年幼吃了亏。

倒是李世绩和王玄策面带笑容,颇为自在,两人看明白了李厥的套路,自从莫靖回答第一个问题,就已经掉入了秦王的陷阱之中。

李世绩轻抚胡须,心中暗赞,别看就短短的几句话,内里的机辩和学问不小。

高句丽当先开口发问,只要秦王回答,不管怎么回都落了声势,然秦王不答反问,这一问便又将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李厥听对方言是奉王命,当即轻哦一声便道:

“想来使臣是大大的忠臣,只是本王听闻,去岁你们国王高武,被泉盖苏文所杀,还自封为大莫离支,

使臣居然自言忠王,当时为何不与泉盖苏文以命相搏?

首节 上一节 72/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签到五年,身份被祖龙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