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家祖李世民

家祖李世民 第143节

等到他们吃完饭,李厥便让他们拿了捣臼,每人选择一种花,有捣杵将花全部捣碎,越碎越好。

看得差不多了,就让人把里面的渣液全部倒少杯中,然让又让无意拿来酒精,倒入一定比例的酒精,盖住杯口使劲的摇晃,

随着摇晃,浓郁沁脾的桂花香,便在屋中散了开来。

“好香啊。”

“感觉比刚刚的花还要香一些。”

几个女人兴奋不已。

李厥笑了笑,这玩意注定会比白砂糖的利润更暴利。

取来准备好的纱布,折叠成两层,将杯中包括渣子一起倒入,过滤挤压纱布,流出了淡黄色的液体,这便是真正的香水了。

递给武媚道:“取少许擦在腕、脖之处,可留香一日。”

武媚高兴的点着头。

接下来,他又教他们制作,桂花香气浓郁,月季和秋海棠的香气则要淡雅一些,几个女人一人得了一小瓶,个个视如珍宝。

他没有避开采珠女,便是想着授人以渔,让她有这么一个独门的秘技,以后做一些倒也能过得上太平日子了。

不过若是分别时,他会提醒一下对方,若真想做便就在长安,若是在别的地方,难保有人为了秘方而被害了性命,在长安倒无甚担心,到时不行便给他一个牌子。

况且离得远了,她也找不到酒精。

“都会做了吧,接下来需要很多的鲜花,当然今年只能采野外的花,明后年可以考虑种植一些花树。

现在嘛,指着你们几人也采不到多少,可以放出风声,让城中闲妇都去采,价格给得公道些就是。”

“郎君,我能找到人。”采珠女面上一喜,她想揽下这事,好造福自己曾经同行的小姐妹们。

“行,鲜花一斤两文钱,采多少收多少,此事交给你了。”至于她会不会给别人算一文五,李厥就不打算管了。

他又让他们制造出两块子肥皂,在最后加油搅拌时,倒少一两滴香水在内,肥皂再出来时气味明显不同,原本大家对那股子味不喜,现在几个女人倒是抢着要。

接下来便是核算成本的时候。

炒茶这个很容易,主要是看鲜茶的成本,五斤鲜芽一斤茶,一般相差无几,若是新茶三文一斤,那么一斤成茶加人工的成本就在十六文左右,到时按品相好坏,卖个三百文一斤还是可以的。

至于香水,一斤鲜花至少能出两瓶,再加上酒精,一瓶的成本最多也就在四五文,一瓶卖个八贯,李厥感觉自己已经是良心泛滥了。

香皂他倒是不打算卖得太贵,一斤猪油半斤皂,不过当下猪油也不便宜,猪肉一斤八文,猪油得卖到十文,比肉还贵,而且现在的猪不阉割,

所以猪很活跃,又没啥四月肥的饲料,猪很瘦油脂含量不高,一头猪一百多斤,能出三斤纯油就很好了(不包括肥肉)。

当然,肥皂也可用牛羊油,不够的话,以后还可以大面积发展畜牧业,不急,慢慢来。

肥皂一块的成本十二文左右,他打算卖五十文一块,这主要还是考虑到出口,不然他就算不赚钱都无所谓。

平白又多了三个作坊,哪来那么多贴心的人来管理哦,头疼。

在长安还好,但在这里还真的麻烦,但要在长安的话,海上丝绸之路又难兼顾,到时在长安再开吧,主发陆上丝绸之路那条线。

院子太小,好在,冯智戣怕他受影响,所以将他左右的院子人都清空了,便让武媚当大管家,利用左边的院子先把锅支起来,至于他们能造多少成品,也不在意,

他就是想让冯家两兄弟看看,赚钱,真的很容易,想赚那帮蕃民的钱,有了方法后,其实比抢也慢不了多少。

……

接下来两日,一直在下雨,李厥也一直未外出,直到第四日天空再度放晴。

李厥刚想出去,便收到了长安的来信。

他先看的是自己皇爷爷的信,李二在信中指导了他在矩州之战中的优缺,以他亲身经历的案例,给他上了一堂军事理论课。

不得不说,从着眼全局上,他的格局还是不如自己爷爷,

信的末尾,李二提及在长安城东北城郭外,兴建魏王府一事,他自然明白,这是打算圈禁自己四叔了。

流放他地,李二恐李泰真的不适死在道上,放任不管,又怕李厥和李泰的矛盾加深或者某一天,李泰真的计成伤害到了李厥,那到时后悔已不及,所以圈禁大一点的地方,

让李泰在里面玩吧,就像当初李二对自己老子一样。

接着他看的储遂良来信,对方能提出这么多问题,李厥还是蛮高兴的,说明对方有认真考虑。

铺开纸,李厥先给储遂良回信:‘卿的信孤已收到,从卿数言中看出甚为得力,商部开拓亘古未有之先河,孤不怕问题多,惟恐无发现问题之智。

长安地产提议甚佳,但卿应考虑有三,一是引导高过强压,二是建设期间民宿安排,三是不必开始便大操大办,可选择一坊来做,看到效果后,自有其他坊市请求革新。

所用之钱,可以从银行贷之,不必请户部拨付…

卿所言贾贾抬等一事,细之深远,可考虑自商部下成立一个协同部门,此部门由商贾子弟中遴选,或推荐或考核,授于官身荣誉,让其光宗耀祖,但参与议论,不可参与决策…’

李厥把前一世的政协部门给搬了出来,但把他们的权限给无限缩小,看这个部门的运转情况,过后再考虑是不是加担子。

储遂良提问题写了将近十张纸,他回问题用了足有二十张纸,边写边想,不知不觉就耗了两个时辰。

第194章 船坞见闻

李厥看得最后一封信,便是自己的先生李靖写的。

李靖在信中夸赞了李厥在矩州之战的应对,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又对整个羁糜州的地形进行了一番分析。

看似是在说战,但怎么都感觉有点意有所指。

‘西南多山,百族林立,山后或为一村,其可能为他族也,难以成势,所以大唐防御在北。

惜西南之地,不可尽取,偏地久荒,文明未种,百姓虽非刀耕火种,但亦未享中原之利,此为将军之责也…’

这好像不是自己先生的风格,当看到底下署款,居然还有李世绩,他瞬间了然,不由得大笑出声。

玛玛的,播洒文明跟你一个将军有锤子关系,分明就是想对那边用兵,还美其名曰解救百姓出水深火热之中。

他没有急着回信,坐得太久,他在院中转了一圈,又吃了晚膳之后,这才重回书房,又将信看了一遍,这才提笔。

‘羁糜之州等同半道之土,如先生言多山多族,道路不畅,乡音百种,或无正规军,或无制式刀枪,以大唐十六卫来战,如良马拉耙,劈梁做薪也。

先生嘱家中仆役,持烹饪之器,便可功成。

羁糜之地下有真腊、安南,虽朝供大唐,但皆抱有野苗换珠之心,学生又闻,诸地多宝,安南沉香遍野,良药满地,

真腊有一种稻米,香气浓烈,无菜无汤也可一日三食不厌,惜哉,如此重宝,非我大唐出产,子民耗用重金难求。

先生来信提醒了学生,学生想着,东宫出百人,顺羁糜南下,借三两药材种子,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所借之物,李家十之五,学生十之二,所余十之三还望先生劳心。

又闻李家甚隆,仆役众且多慧,不妨由其带队…’

李厥边写边笑,先抢劫一番也不错,反正再过两年他若征战,首先也是东北之地,其次往西扩,南方还真的暂时不能多考虑。

至于说让这帮勋贵一员带队,别说李二不同意,就是李厥也不会答应,万一这帮人过去了想着占个山头,玩玩称王的把戏怎么办?

还是让李二指派一人来带队,至于是谁,李厥就不操心了。

现在的南方相较后世更乱,也更杂,大的国家也就真腊和安南,但也是今天他当家,明天换一人,各大小部族皆自称为王,每朝朝供,这边就有数百个部族共进大唐,不然哪来的万邦朝贺之举。

他接着给李二回信,说了在广州的事,也说了对于李靖来信的回复,等信回完,已经到了深夜。

……

冯智戣有些不理解,李厥这几天似乎毫无动静,就在院中待着,也不提出要走,这是啥意思呢?

对于他来讲,李厥在此绝不是好事,倒是冯智戴比较平静,而且也没有急着回恩州,他能感觉到,李厥对于冯家并没有恶意。

今天,李厥终于有了动静,他是来借林三和的。

林三和来到小院,看到李厥之后面上不由得多了一丝紧张,早没了之前的从容,行礼也较之前庄重了些。

这世上根本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又是个左右逢源的,拿到李厥赏赐的玉牌实在是好奇,便打探了一下李厥真实的身份,

当得知后,当即跑回了家,将别在腰间的玉牌给取下来,让自己婆娘找个盒子小心的收藏起来。

“看来是知晓了,不必多礼,还和以前一样就是,我也不想再换人。”

“喏。”

“殿…”

“还是同之前一样称呼吧,今日我想去船厂看看,你带路。”

“贵人,此地离船厂甚远,若是像以往步行,或到下午方可抵达,要不在下安排几辆马车。”

林三和自然没本事安排,但现在他可以狐假虎威,直接找刺史要马车就行。

“不必麻烦,你会骑马吗?”

得到肯定答复,李厥便让人牵来几匹马,众人跨马,林三和领路出发船厂。

到了地方才知道,船坞很大,占地足有百亩,此刻正在建的皆是商船。

“朝廷没有下达造战船的命令?”

“回贵人,朝廷目前的战船多布置在莱州、登州等地区,广州离这些地方太远,不如原地造舰来得实惠。”

李厥微微颔首,确实是如此,现在的战船除了维护沿海的秩序,剩下的便是在时刻准备对高句丽、百济等地动武,广州离那些地方确实是太远了。

“这艘船承载几何,又是何人所建?”来到其中一艘样子有些怪异的船前,李厥好奇问道。

“这是艘泷船,算是特殊航道的船只,主要是用来转载五岭航道的货物,五岭航道暗礁不少,且水窄流急,所以船体不能过大,但要吃水深,这一艘船乃是关氏所建。”

“关氏?我听说陇右和山东,关姓多昌盛,此关与他们有何联系?”

“贵人,关氏极杂,乃多族、多姓杂糅,不过现在皆称一家,此地关氏与贵人所提的关氏皆称一脉。”

首节 上一节 143/1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签到五年,身份被祖龙曝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