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153节

通天博士:比如藩王土地,比如举人、进士土地,都不用纳税,所以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朱元璋:“……”

难办啊!士大夫的权力自唐朝李治、武则天搞残了门阀之后,庶族,也就是士大夫的集体翻身做主,已历数百年,哪里是轻易能扒下去的?

至于藩王……想到这个他嘴角就是一抽,谁把他大明藩王当猪养的,就是他那好儿砸朱棣啊!

这一刻,老朱很想揪着朱棣耳朵大声质问几句,老四你有毒吧,咱是姓朱,没让你拿他们当猪啊,你都干了些啥?

聊完了朱元璋好的一面,接下来就聊聊朱元璋那些被人狂骂不止的另一面吧。

曹操:瓜果已就位,请!

朱元璋:“……”

姓曹的你真麻溜啊!

先概括一下朱元璋被人狂骂的几件事,第一,大肆封王,第二,设立锦衣卫,第三,殉葬制度,第四,洪武四大案,四大案中一案为废丞相,一案为杀功臣,两案为肃贪。

嬴政:好家伙,挺能招骂啊,这么多事儿。

赵彦撇嘴,政哥,那是你对自己的认知不够,要让你知道自己被骂了两千年,不知道你还能不能愉快吃瓜。

先说第一个大肆封王,因为是底层农民翻身做皇帝,且自小受够了生离死别,老朱异常重视亲情。

于是,开国后便定下了子孙世代享受的好福利,即只要你是朱家人,出生便能领俸禄,并制定了亲王、郡王、辅国将军等一系列爵位。

朱家的子孙,不事生产,不从商,不理政,不参战,反正只要不是嫡系一脉,那出身就意味着躺平。

尤其是在朱棣靖难之后,他生怕这些藩王们学他造反,于是将这些藩王兵权尽数收缴,圈禁在封地中,无诏不得出封地半步。

这就纯纯当猪养了呗!无事可做的藩王们至此便只能在王府内不停造小人儿,据说最多的一个差点儿复刻了汉朝中山靖王的传奇,硬是造了九十四个娃。

曹操@刘备:好好听,这差点儿就赶上你祖宗了!

刘备:“……”

好想嫩死你啊!

刘胜:切,才九十四个也配跟孤比,不知道孤有一百二十多个娃吗?

众人:……

这都要比,也是没谁了!

刘启@刘胜:没事儿少喝酒,少……算了,闭嘴吧你。

刘胜:啊!父皇也在,那儿臣先告退了!

王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真忙,难怪娃这么多。

汉朝皇帝:成心的,这王莽就故意恶心人呢!

到晚明时期,据说连国家一年的税收都要供应不起这些个藩王子嗣,所以,导致不少宗室活活饿死,呵,这倒是一个轮回了。

总结,多子多福确实是好事儿,但如果多达几十万,好事儿也能瞬间变祸事儿。

哦!据说这些藩王中最惨的一个叫朱常洵,让人和鹿一起炖了,惨得一匹,简直……大快人心!

朱翊钧:啥玩意儿?常洵被人炖了?哪个王八犊子干的?

万历皇帝朱翊钧愤怒了,不知道他这儿子最像他吗?(一样胖)那是他的掌中宝啊,虽然可能捧不起来,但那有什么关系?

谁杀他儿子他就要谁偿命!

李自成:“……”

还是潜水吧,外面好危险!

第199章 丢人不?

再说第二个设立锦衣卫,锦衣卫,原是朱元璋的亲卫军,即亲军都尉府改易而来,有侦查、缉捕、审问等职权。是世上第一个特务机构。

锦衣卫设立于洪武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而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五月初一日,皇长孙朱雄英夭折。

二是九月十七日,朱元璋的结发患难之妻马皇后病逝,要说朱元璋这人生励志是真励志,惨也是真惨。

少年丧父丧母,哥哥姐姐皆死,中年亡妻亡孙,十年后,嫡长子朱标也没了,换个人不疯都是难得了,还治国?

曹操:这是真惨!

吕雉:起码比某个姓刘的有良心。

刘邦:有完没完,再指桑骂槐的劳资砍了吕氏全族你信否?

吕雉:“……”

差点儿忘了这丫是人渣混合体啊,失策!

杨坚:不愧是汉高祖,狠人啊!

独孤伽罗:想学?

杨坚:怎么会,朕没事儿学人渣干嘛?

刘邦:姓杨的,你损劳资讨好你婆娘,你清高,了不起啊!

杨坚:过奖了!

史书记载,马皇后去世,“是夜,帝恸哭”不止皇帝朱元璋,官员们也哭了,保真那种,皇后走了,没人劝得住皇帝动刀子的。

盖因夫妻互相扶持数十载,马皇后也是在他朱元璋人生最暗时为他点亮明灯的人,也只有马皇后,才能将百炼钢化绕指柔,但现在,这人死了!

他朱元璋又一次成为了一介孤家寡人,那皇宫很大,但少了个人却会变冷,心也变得空落落的。

嬴政:偏题了,赶紧的,撤回来!

通天博士:是这样吗?好吧,是这样。

锦衣卫设立后,朱元璋主要以这个机构探查官员,锦衣卫便是他的耳目,握着锦衣卫,不出皇宫便能知天下事。

据说,这些锦衣卫连朝堂上那些官员每天上几次茅房都一清二楚,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曹操:啧,这爱好有点儿变态啊!

刘备:连曹贼这变态都觉得变态,那一定是超级变态没跑了。

曹操@刘备:你是不是一天不怼孤就不舒服。

刘备:我去,你怎么知道?神算?

孙权:专心吃瓜!

曹操@张辽:文远,去给仲谋上一课!

张辽:得嘞!马上准备。

孙权:咳,有话好好说,孤从现在开始尽量闭嘴,好吧?

曹操:不错,孤就喜欢识趣的人。

朱元璋借锦衣卫之利,驾驭不法群臣,于胡惟庸案、蓝玉案中大肆株连,多达四万众。

然而,洪武二十年后,不知朱元璋怎的突然悔悟,撤除了锦衣卫。

当然,最后他那好儿子朱棣登基后又给恢复了,且这一恢复就是两百多年,直到清军入关仍设锦衣卫。

但可能是锦衣卫和老爱家相性不合的缘故,仅仅一年时间就又给废了,至此,锦衣卫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当然,这只是华夏版的锦衣卫,据说安南那地儿的后黎朝和阮朝也设有锦衣卫。

明朝两百多年中,诏狱不知浸染多少血,狱中亡命多少人?想想都不寒而栗。

第三,殉葬制度,说实话,这制度是真心让人不能理解。

毕竟这玩意儿早在嬴政一统华夏后就不玩了,改用陶俑、木俑陪葬,汉、隋、唐、宋四朝也没用这个,至于司马家,不知道,反正没用也还是烂,没啥好说的。

(所以谁特么说唐朝有殉葬制度的?搞得我都当真了,影视又又又误我)

倒是在异族政权中,这制度一直在用,秦之后第一个让殉葬制死灰复燃的人叫述律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江湖人送外号—灭绝师太。

这女人是真狠,强逼着大臣给耶律阿保机殉葬,大臣反问她为什么不去殉葬时,这女人二话没说,提刀就剁了自己一只手,搞得众大臣瞬间哑火,灭绝师太一称也因此得名。

此后,无论是金还是元,都坚定不移的实行殉葬制,包括清朝也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是他的坚决拥护者。

清朝殉葬制结束于康熙手上,但民间一直还有殉葬制度实行,比如那些所谓“贞洁烈女”有贞洁牌坊那种,人真心不是想死,多是被逼死的,据说这制度一直到清末才彻底废除。

而明朝,提起这个是真尴尬,毕竟其他汉人王朝都没干,就你明朝跟异族王朝对标,就问丢人不?

明朝殉葬制终结于明英宗朱祁镇手上,像之前的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虽然都很英明,但却都选择了漠视殉葬。也是因为这个,所以朱祁镇才没被骂太惨。

赵光义:哈哈哈~朱老四你不牛吗?再喷啊!

李世民@朱棣:合着你朱老四居然整这么脏啊,佩服!

第四,即大名鼎鼎的洪武四大案,分别为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郭桓案,四案株连十余万人,那可真是血流漂橹。

先说空印案,这案子发生最早,在洪武九年。

明朝规定,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运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

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要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假如有一项不符,对不起,打回去,您再跑一趟吧。

整个账册会被驳回,要求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当时明朝的都城在南京,你像两湖,浙江这些地方还好,离得近,像云南、四川、陕西这些地方的官员就造孽了,再跑一趟运钱粮怕不是得要明年。

首节 上一节 153/3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只想苟住,你却逼我出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