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第152节

其无田者岁给米六石,亦令亲邻养之,俱俟出幼收籍为民,笃废残疾不能自存者即日验口收籍依例给米布。

而这,仅仅只是老朱实行的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

老朱对老年人很尊重,特意颁布诏书和法令,规定每地要善待老人,并让官员定期送米面、衣物去进行慰问。

为了让老人有人服侍,从洪武六年起,特意下诏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免其差役。

大概意思就是,为了让70岁以上的老人安度晚年,国家允许老人的一个儿子免于徭役,安心侍奉老人。

对于孝敬老人的孝子,朝廷给予精神表扬,同时给予物质奖励,赏赐衣物,发放奖金。

这些孝子年老时还可以享受特殊待遇,年满60岁就可以享受普通老人80岁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

如果这些孝子不幸成为孤老,那他们在家就能享受到在养济院的同等待遇,当地养济院会每月按标准把钱粮送到他们家中。

不仅如此,这些人去世后,朝廷还会发放三两银子作为丧葬费,么么,一条龙服务了属于是。

那个时候,朝廷有专门修建养济院、漏泽园,其中,养济院是老人养老和百姓能享受免费治病的地方。

至于漏泽园……这地儿是公墓!

许是幼年的不幸经历太多吧,老朱不希望还有人像他一样,父母死后连块儿墓地都给不了。

老朱还曾经试验过保障房政策,下诏在南京试行,于郊外修筑公房,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

嬴政:朕服了!

刘彻:来来来,都给老朱点点赞,支持一波。

杨坚:厉害,同是开国皇帝,为什么他这么优秀?

李渊@杨坚:因为人家白手起家,得国很正,您就不一样了,您那属于谋权篡位。

杨坚@李渊:你可闭嘴吧,要怼人你找杨广去,别烦朕。

杨广:“……”

所以,爱会消失,对吗?

说完两件离谱事儿,我们再说说老朱关于军制、朝廷制度的改革。

首先是军制,老朱废除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第一任大都督朱文正相信大家还记得。

雍正:脑子抽抽那位,记忆很深刻。

朱文正:丫补刀狂魔啊?

雍正:朕说的难道不对?

朱文正:“……”

好吧,无言以对!

那位大都督如果脑子不抽的话,可能明朝成立后,大都督府就是拆分成五军都督府也还是他管。

可惜,一切没有如果,于是五军都督府由老朱亲外甥李文忠提领,哦!这位大佬还同时主管着国子监。

全国最高军事机构和最高学府全是他管着,也是够厉害的。

另外,确立卫所制度,在全国各地遍设卫所,每一处卫所都有专门划拨的的土地供士卒耕种。

不管这个制度在明中后期如何被诟病吧,至少在开国那会儿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就是北卫游牧,所谓北卫游牧意指北方,也就是漠南草原一带的卫所放牧的制度。

自从夺下漠南草原后,老朱心心念念的就是借这块儿宝地蓄养牛羊、战马,找机会反冲一波草原势力。

要说老朱这思想是真通透,搁以前,一直都是草原各族趁着中原粮食丰收之际来打草谷。

可老朱不走寻常路啊,他示意边塞诸位,还有傅友德、冯胜这些大将军,趁国内丰收的时候,领兵横扫草原,反抢草原。

这样一来,明朝实力愈强,草原实力将会愈弱。

可惜,就这么个武德充沛得不行的理念,就实行了两代就没了,也就洪武、永乐两朝在实行这个理念。

至于洪熙、宣德两朝,休养生息这个能理解,然后就到正统,也就是战神当皇帝的时候了,开局就送瓦剌装备。

要不是他老弟硬扛了一波,他儿子又反推了一波,估计战神留学回国之路将是长途,嗯,一辈子那种。

朱祁镇:大神,求放过,别鞭尸了。

众人:“……”

上一个这么喊的是谁?哦!想起来了,是完颜九妹。

赵匡胤@赵构:九妹,出去顶着。

赵构:杀了我吧,受够了!(T_T)

…………

话归正题,凭着这些改革,明军于洪武十四年秋,兵进云南,次年闰二月,驱逐元朝残余势力,将云南纳入华夏版图。

因念及沐英功绩(最重要的是亲情)老朱特令沐英及其子孙世镇云南,此后,沐家经营云南长达260年有余,至南明永历帝死后,沐氏方才随着烟消云散。

此后,明军于洪武二十年正月,大破元太尉纳哈出,尽得其军民24万,羊、马、牛、驼,辎重无数,辽东也就此成为明朝版图。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蓝玉率军于捕鱼儿海大破北元主力,俘虏军民十万众,马匹四万余,更俘获北元皇室成员两千余。

也是从这一刻起,大明才算彻彻底底完成了大一统,今后,不会再有什么北元,当然,草原势力依旧存在,这个没话说。

这一战,蓝玉威震天下,然后……飘了!又是凌辱北元皇妃,又是纵兵毁关的,嚣张的一匹。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毕竟蓝玉这家伙是老朱给儿子朱标留的,只要这家伙还忠于朱标,狂些不算啥。

但要命的是,后面洪武二十五年时,朱标没了,这就老火了,为了替孙子朱允炆铺路,蓝玉必须死。

不仅蓝玉,凡是曾属于朱标臣属的将相大臣,少有活命的,因为这些人朱允炆压不住。

老朱如果不动刀的话,凭朱允炆那智商还真不一定能玩过李善长、汪广洋这些顶级聪明人。

至于说什么李善长老了,汪广洋也老了,反正活不了多久,何不彼此成全的……老朱肯定会说:曹丕、曹叡那爷俩当初也是这么想的。

然后大家都知道了,司马懿凭着长寿,硬是翻盘了,在高平陵搞定曹爽,执掌大权,最后司马家代魏立晋。

司马懿:? ? ?

喂喂喂,为什么这都能扯上我?还有我真的这么牛?我居然不知道!

第198章 是朱不是猪啊魂淡

曹操:混账东西!曹丕,看看你干的好事。

曹丕@曹叡:为何不杀司马仲达?

曹叡:父皇为何不杀?

唉~两人齐齐叹了口气,造孽啊!这老货咋就这么长寿呢?

话题继续,且说朱元璋开国之前曾发过一旨檄文,号召百姓反元,其中有四句,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前两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老朱在洪武二十一年,令蓝玉北伐,全歼北元主力后就已经做到了。

至于救济斯民,大概没有什么比让一个战后残局变为治世更好的交待了。

而立纲陈纪这句,老朱主要做的就是恢复汉唐礼制,专门制订了一本《大明集礼》规定一应礼仪。

废除胡人的跪拜制度,恢复汉人传统礼仪,稽首、顿首礼,并且禁止胡姓,像归降明朝的那些蒙古、色目人统统都要改为汉姓。

杜绝胡语,老朱钦定《洪武正韵》霸气表示来了俺们汉地,就得说汉话,至于胡语什么的,能忘就忘,忘不掉也得忘。

同时废除了胡人族中一项让汉人十分难以接受的制度,也就是曾经昭君曾遭遇过的收继婚制。

大力复兴汉文化,例如明朝初期,衣冠服饰多依唐制,之后融合了宋、元服饰,方才演变为独属于明朝的衣冠。

另外,恢复科举,元朝统治的近百年中,科举也就在元仁宗时期短暂的恢复过一阵子,其他时候都断断续续的。

而老朱开国后,为搜罗人才治国,自然要大开科举,选用人才。

此外,再有翻译外国书籍,都知道元朝疆域广阔,自是从国外带入了不少好东西,比如,那些国外经典的书籍。

元朝西征时,正遇上那所谓的“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因此造成大量书籍流入。

可那时候蒙古人都崇尚武力征服,又有几个愿意停下看这些书?所以,尽管是经典,仍不免被蒙古人束之高阁,落得个吃灰的下场。

老朱见此很无奈,那些外国经典写的都是些啥?完全看不懂,只好派大臣去国外礼聘学者回国,帮忙翻译。

再有招抚藏地,明朝开国后,老朱便遣人赴西藏招抚当地那些僧官,大族,这些人倒也识相,痛快的跟使者来了京城。

这么乖的人,老朱自然要有所表示了,所以朵甘卫都指挥使司、乌斯藏都指挥使司、河州卫先后成立。

老朱在西藏实行的政策一直是多封众建,制御藏区,大意就是多给藏区的那些大势力主封法王号,让他们拧不成一股绳,然后徐徐图之。

可惜啊,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后面除朱棣一直遵守这一原则外,其他明朝皇帝多数都对西藏不怎么上心,西藏也一直只做为朝贡国按时向明入贡,明朝对其并没有直接管理。

再是编造户帖、黄册,并规定户帖十年重编一次,人口每年统计一次,规定百姓居住区域,出多少里必须得有路引。

这项制度在明中后期已经彻底废了,但不得不说,在当时这绝对是一项良政,毕竟在古代社会,农民一辈子没事儿也不会跑多远。

而限定区域,最主要的就是不要让他们成为流民,只要土地在,农民就有希望。

当然,这事儿上老朱应该完全没考虑到土地兼并问题,或者说封建帝王应该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你就算把农民安排得再好,不废了那些权贵、士绅的特权,几代之后,农民还是会被逼得卖地为奴,甚至是卖儿卖女。

朱元璋:特权?比如呢?

首节 上一节 152/3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只想苟住,你却逼我出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