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签到在亮剑开始

签到在亮剑开始 第394节

“司令,我们全团就一门炮,这次战斗要是能多门迫击炮,我就顺手连敌人的援军一块收拾了。

你看能不能再给我们发一两门?我不贪心,一门就行。”

李云龙都想笑,这还不贪心?

他用了一年时间把新一团带出来,也不过是有一门炮几十发炮弹。

周大路从一个营扩张到一个团,要枪有枪要炮有炮,一步到位就拿到了李云龙奋斗一年时间取得的成果。

还嫌拿的少啊!

袁朗麻利的又写了一张条子,“一门迫击炮,你自己改装,高爆弹二百发,三十发燃烧弹。”

把条子递给周大路,他冲着李云龙扬了一下头,等你开口承诺做好人,还不如我自己先动手。

见到此景,李云龙没辙了,傻眼了。他都没法说袁朗的不是,只好拍了拍周大路的肩膀,勉励了几句。

不要因为一场胜利就得意忘形。

让他把部队带出来,好好干。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废话了一通,李云龙想起了最重要的事,带回来多少俘虏?

打这一场仗,典型的就是为了那么一点馅,包这顿饺子。

消灭多少日伪军并不是很重要,俘虏有没有抓够,能不能完成扩张到万人的任务,才是最重要的。

“噢。”

周大路从欣喜中回过神来,汇报道:“据统计,我们解救了一千七百二十三人中央军俘虏,还带回来六十五人伪军俘虏。”

将近有一千八百人,需要对半多的人留下来,才能完成既定目标。

源自中央军的俘虏,无依无靠没个去处,留下来的比例相对比较大,李云龙还是很有信心的。

“你小子赶快挑人,让政工干部都辛苦一点,早日把定下的编制给我填满了。”

李云龙叮嘱了两句,又让电台给其他两个团发电报,过来领人。

又都开始忙了。

袁朗慢悠悠的转悠到团部炊事班,领了一个馒头一碗小米粥吃着,顺便查看任务完成度。

扩张到万人规模的任务,完成度较昨天还略有下降,应当是此次独立三团战斗阵亡了不少。

牺牲的战士是没有办法算进现有编制里的,那能糊弄得了上级,糊弄不了莫得感情的系统。

不过,可以想到随着政工干部的卖力说服,在未来一段时间,任务完成度会不断的上涨,直至完成。

领取足够建立一个火药工厂的机器,也就是一周前后左右的事。

以此来说服上级,两条子弹生产线也可以一并建设投产。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谁来安装这些机器,使用机器呢?

第352章 ,旅长都着急了

“你说什么,还要送一个火药厂的机器和原料?”

旅长刚从外面回来,就听政委跟他说,李云龙那边有消息了。

可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么大的消息。

王政委说:“对,还不仅仅是火药工厂的机器,袁朗承诺会在未来送来更多的机器,建造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成体系兵工厂。”

“真的,那可太好了。”

旅长高兴的来回走动,“我就知道,能供应大量武器装备的,背后一定有个强大的兵工厂。

去年我跟他问起来,袁朗还跟我打马虎眼,一直都没有音信。

看来是经过一年多的相处,考察,他们认为咱们八路军有潜力值得投资,所以才加重筹码了。”

拥有一个成体系的兵工厂有多么重要,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其实就已经有了答案。

张作霖的东北军武装起来三十万大军,入关席卷了半个华国,成为老袁之后最有可能登顶的人物。

靠的就是有成体系的兵工厂,飞机大炮坦克都可以仿制,充足廉价的枪弹供给。

要不是老张带兵不行,御下不严,封建军队充满着一股土匪气息,一打仗就拉垮。

搞不好真让他成功了。

还有就是不倒翁阎老西,他的山西兵工厂比不上东北军的,但也非常不错了。

轻重机枪迫击炮都能仿制,靠着廉价武器养出来的三十万军队,最鼎盛时期控制了华北五省,是赫赫有名的四大军阀之一。

那些没有兵工厂,只靠着钱从国外买武器的军阀,打仗都不敢消耗弹药,实在是太耗费钱了。

因此,他们都无法做大,最后只能落到被别人吞并的下场。

八路军要想发展壮大,必须拥有自己的兵工厂,有稳定的武器弹药来源。

由此黄崖洞兵工厂诞生了,靠着一点一点积攒下的机器,现在都有了仿制步枪,掷弹筒,还有炮弹的能力。

虽然产量还不是很多,但一直给一线部队供给各式武器,对抗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此便不难理解旅长的激动。

要是有一个东北军那样成体系的兵工厂,八路能武装一百万人,三年就能席卷华北,把根据地连成一片。

就是有个阎锡山那样的兵工厂,八路军的日子也能好过很多,

把现有的部队武装起来,再扩张二三十万,和日军斗个旗鼓相当没有问题。

“老陈,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

王政委扶了一下眼镜,“现在有两个困难,袁朗说那些机器和原材料,会用船通过黄河运上来,在中条山一带卸货。还有万吨以上的原材料。

机器在陆地上不好运输,原材料的分量太多了,从中条山运送到我们根据地,还要避过日军的耳目,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旅长知道政委说的有道理,这不是两条子弹生产线,目标小一锤子买卖,等日军知道了他们也干完了。

一个成体系兵工厂机械的运输,是个非常大的工程。

且不说道路难行,这么大的目标绝对瞒不过日本人的耳目。

用几乎两个字形容太高看了。

想要从中条山安全的运到根据地,是绝对不可能的。

“我建议,把兵工厂就设置在中条山,就近安置也能及早投产。况且那里易守难攻,敌人就是知道了,我们也能守得住。”旅长说道。

王政委也是这么想的,两人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但这只是一个问题,还有另一个。

机器有了,没有开动起来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

机器可不像是枪,随便学学就会了。调试安装到最终投产,必须要精通此道的工程师才能做到。

而机器的运转,还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来操作,就地培养是需要时间的。

“打报告,从黄崖洞兵工厂调人吧。搭配一个精锐的团队,等机器一到,我们就要尽快的让它投产。”

旅长发出由衷的感叹:“时间不等人啊。”

新上任的冈村宁次,比原来的多田俊难对付多了。

最近来在他搞出来的百万大战围剿下,八路军被迫放弃了许多根据地,还吃了不小的亏。

尤其最遭殃的是老百姓。

日军的报复性扫荡,而根据地蹂躏的惨不忍睹。旅长所指挥的太岳根据地,最富庶的沁源县为例。

房屋几乎全部被烧光,七千多名无辜的老百姓惨遭屠杀,几十万群众衣食无着,无家可归。

其他的各个根据地情况大同小异,遭到扫荡的许多村庄变成了废墟。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八路军上上下下无不痛心疾首。

旅长更是好些个昼夜辗转反侧,思考怎样才是个对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八路军的条件摆在这里,有再多的奇思妙想,没有实力支撑,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云龙的新二团的屡屡传来捷报,旅长也曾想:

别说一百多个团都像新二团一样,哪怕只有二三十个团能达到新二团的武器装备水平,

现在的困难就能迎刃而解,山西也没日本人的立足之地了。

之前他并不认为那会变成现实,但现在嘛,有了袁朗的许诺,建设兵工厂的机器已经在路上了,旅长忽然就有信心了。

子弹生产线和生产炸药的机器,先搞定补给的问题。

下一步,应该搞一条步枪生产线,掷弹筒和手榴弹的生产线。

要不是日军还在步步紧逼,接下来还有许多仗要打,旅长都恨不得赶去找袁朗面谈,商量一下以后先搞什么机器。

“不行,我得发电报问问,让袁朗先紧着最重要的来。”

旅长是坐也坐不住了,直接去找发报员。

王政委摇了摇头:“这个老陈,平时很稳重的一个人,听说有兵工厂,就改急性子了,真是的。”

他起身走到隔壁,叫住了一个作战参谋。

首节 上一节 394/4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彻底躺平后,被黛玉看上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