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23节
“传皇爷口谕,闻听得今日内阁格外热闹,朕静极思动,请众相前来暖阁一叙!”
……
东暖阁。
内阁四阁老垂手站立。
没有交谈,但彼此偶然的交流,也足以洞悉彼此的想法。
魏忠话中意思很明显,陛下此次召唤,是因为内阁的交谈。
那就意味着。
陛下知悉了内阁交谈内容。
虽说作为内阁首辅处理政务的文渊阁,没有关闭的时候,谁经过都能听一听,看一看。
但少有人会在没有紧急政务的时候靠近。
偶尔经过,也会把耳朵捂着,快步离开。
仅有一人长期靠近,或者说,能听着阁内的交谈。
随侍的中书舍人倪元璐。
倒茶、搬凳子、移交公函等事务,自然不会离得远。
但此人。
是叶首辅绝对亲信啊。
从天启二年就被叶首辅带在了身边,下了大力气培养的。
曾经。
方次辅、何阁老和刘阁老,对叶首辅家中有叶福管理,内阁有倪元璐侍奉而羡慕不已。
但现在。
叶首辅只剩下叶福了。
三位阁老偶尔对视时,皆会流露出对叶首辅的可怜。
亲信,变线人。
叶首辅实惨。
沉默。
“诸位阁老,面对朕时,怎么一言不发?”
朱由检放下朱笔,把奏折搁置起来,笑道:“在内阁时聊什么,在朕面前也可以聊什么,别拘束,把这当成文渊阁!”
内阁四阁老,“……”
之前是想着以内阁公文的形式,把国策建议呈到皇宫。
包括刘阁老在内,都没想好以怎样的口吻,把对国策建议面对陛下时说出来。
再说。
东暖阁是什么地方?
陛下批阅奏折处理国朝大事的地方。
真当成文渊阁,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既然诸位阁老一言不发,那朕就点名了,刘阁老,说说你对国朝国策的建议!”
第78章 蟒服加身,皇族之患
点名!
刘阁老略微恍惚了下。
从他当年中榜入仕后,就没人再对他进行提问。
进入内阁后。
以群辅的身份,也总是等知悉事情后,才会缓声发表意见。
时至今日。
竟然仍有些小惶恐。
“臣启陛下,臣在内阁,对国朝国策有二。”
刘阁老迅速意识到身处地点,精简道:“一,改变国朝现有官员升迁制度,采用县、州、府或省,三级主政官升迁制度。
二,清丈国朝范围田亩,然后分还土地给百姓。”
“内阁对两道国策建议的态度是什么?”
朱由检轻笑道。
在适前的锦衣卫密报中。
已有内阁对第一道国策建议的答案。
但这种事。
仅是内阁票拟结果,还没有通过正式公函,勉强算是口头约定。
有反悔可能。
但在御前说出。
就等同于正式递交公函了。
“回陛下的话,在三级主政官升迁制度上,内阁以三票同意,一票弃权,予以通过。”
刘阁老详尽讲诉道:“在清丈田亩,还地于民上,内阁全票通过。
且,臣、次辅大人,及首辅大人,为做天下大族豪强的表率,自愿献出家族中所有良田,待国策执行后,分地于民。”
“自愿”二字。
听得方次辅热血上头。
要不是中了你这厮的圈套,鬼才愿意把家族数代积累的良田献出去。
“三级主政官升迁制度,朕深以为然,刘阁老能对国朝官制提出如此优秀的建议,想必,是下了大功夫的,辛苦了!”
朱由检颔首道。
在后世中。
这种升迁制度在脚下土地上广泛推行。
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优越性。
能超前几百年提出这个。
很不错。
“臣不觉辛苦,只想,让国朝官员们,都能看看百姓生存最真实的样子。”
刘阁老发自肺腑道。
相比较百姓们日日夜夜在生存上的挣扎。
这点辛苦,不值一提。
“此道国策建议不错,朕予以肯定,内阁找时间上个奏折,正式在国朝范围内推广开来!”
朱由检把此事敲定,顿了顿道:“此道国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不能不赏!
魏忠,去蟒衣玉带来,赐予刘阁老!”
蟒衣玉带。
吉服也。
上绣有大蟒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
先前成国公朱纯臣所着龙纹蟒衣,同属蟒袍。
属四大赐服中最高一等。
也是红袍。
内阁官袍,本就是红袍,循的是文官袍,上绣的是仙鹤。
由仙鹤,变为蟒龙。
官阶没有提升。
但多了几分贵气。
人臣顶点,荣耀加身。
魏忠和三位阁老纷纷道贺,恭喜换装。
“多谢陛下!”
刘阁老恭敬感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