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922节
就连晓燕这种饭量小的,都啃了两根玉米,吃了一碗半小米饭,用小米饭拌土豆酱,很香。
快吃完了,晓燕终于是忍不住问出她心里的疑惑和好奇。
“杨书记,我有几个问题,想采访您一下,不知道可不可以?”
晓燕开口,软语温柔。
虽然是农业频道的主持人,但人家出身好,又是名牌大学毕业,传媒大学毕业。
毛长海几个乡干部都放下筷子,望着晓燕和杨东。
“可以。”
杨东点了点头,央视的主持人采访自己,这种机会也挺难得。
“您为什么要让毛书记带我们去看大草甸?”
晓燕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她很不解,杨东此举有什么深意。
杨东脸上带着笑意的看了眼毛长海,又看了眼其他几个乡干部,然后才朝着晓燕开口说道:“其实这么做,有我的一点小私心,也是我不自量力的小想法。”
“我想在全国观众面前打个赌,这个赌既是对我自己下的,也是对毛屯乡的干部们,以及毛屯乡辖内一万多名老百姓下的赌。”
“我想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利用一下毛屯乡这么多荒草甸,让这些乱草荒草迸发出经济活力,带动一万多名老百姓的美好生活。”
“荒草甸也是土,只是可能因为碱土的原因,种庄稼产量不高,而且水不涵土,很容易干旱。”
“但是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我知道很多乡镇都用这种土地种沙棘树,但实际上沙棘树的成长期太长,从短期来看不符合经济发展逻辑。”
“枸杞就不会,枸杞的生命力旺盛,在荒草甸可以种植,在含碱土的土质也能生长。”
“枸杞是药材,同时也是食材,少量的枸杞有助于活血强身补肾,尤其是大城市加班的同志们可以多吃。”
“我打算把你们今天去看的荒草甸,种上枸杞,由县政府,乡政府,村个人家,集体出资,所卖的钱,五五分,百分之五十归个人,百分之五十归乡政府和县政府财政。”
“毛书记,你们毛屯乡的荒草甸一共多少晌?”
杨东说到这里,问毛长海。
毛长海也不卡壳,他就是毛屯乡人,对这里最了解。
“林林总总算起来至少有个五十晌地,也就是五百亩,不过比较分散,大的一块可能有个几十亩,小的也就几亩,甚至不足一亩地。”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他们毛屯乡的荒地,还有这么多没有被利用,但也基本上利用不上,就算开发出来用于种粮食,也卖不了几个钱,基本上靠天老爷,如果旱了涝了,基本上都赔了。
没有哪个农民喜欢这样的地,属于鸡肋。
但是如果真的按照杨东所说,全都种植枸杞的话,能够利用起来,那就最好不过。
“原来杨书记有这样的计划,是想让我们现在记录下来,过几年再来拍摄,对比一下变化吧?”
晓燕笑着开口问着杨东。
杨东脸不红的点头承认:“是,算我的一个私心,但私心也是为公,我不怕丢脸。”
“我也希望央视的同志,到时候可以赏脸再过来一趟,拍摄一下,看一看我的设想能不能成为现实。”
“现在的毛屯乡穷,希望几年之后,毛屯乡会富裕起来,现在你们记录了,几年之后也许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时候两个素材剪辑在一起,对比一下,效果应该会很强烈吧。”
这就是杨东的计划,对毛屯乡的具体计划,能不能成功,就看天意。
至于资金,购买枸杞树,以及后续的一些问题,包括销售渠道,如何保证卖出去。
要知道枸杞熟了之后,如果不及时采摘,都会烂在树底下。
不过凡事重在立项,然后一点点实现它。
“杨书记,想法不错,但如何保证销售问题?包括运输成本问题?现在毛屯乡连一条乡路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投资在哪?乡政府有钱?县政府有钱吗?”
晓燕虽然很佩服杨东的敢想敢做,但是最重要的还是钱,没钱啥都不行。
即便有钱,也要保证销售渠道。
“钱会有的,路也会有的,这也是我们县政府要考虑的事。”
“哪怕是勒紧裤腰带,也要干。”
“毛屯乡穷了几十年了,开阳县也穷了几十年了,不能这样下去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多时候都是口号,但我希望落于实处。”
第963章 前往茅乡!
“杨书记,今天我们的体验很特别,谢谢庆和县的安排。”
从毛屯乡吃完晚饭后,晓燕特意找到杨东,提出感谢。
不管怎么说,杨东也算是尽心尽职的陪着她们央视摄制组,在毛屯乡拍摄了一下午。
虽然这里很穷,但是有了素材,播出的那天,相信会很有意思。
播放之后,应该能够掀起不小的讨论声,无论是线下还是互联网平台上面。
杨东的打赌,更是很新颖。
还没遇到过一个县委常委,跟自己打赌,跟老百姓打赌。
估计会有很多人,会记住这位年轻帅气的副县长,他所说的那些话,要花费一两年的时间让毛屯乡富裕起来。
希望他能够做到吧。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反而是我要和几位央视的同志们道个歉,我们没能招待好你们。”
“但是毛屯乡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的确不太好,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公款吃喝。”
“等几位拍摄完了之后,我私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顿大餐。”
杨东还是要道个歉,解释一下今天请他们吃的那么朴素,是为什么。
晓燕闻言笑着回答道:“杨书记太客气了,我们也都是走南闯北,睡过大通铺,也睡过帐篷,吃过海鲜,也吃过野菜,没什么的。”
“我们农业频道的同志们,永远都是奋战在农村一线的吃苦耐劳者。”
“不过你私人请客,我们就当真了啊,听说杨书记还是个富翁?”
晓燕问起了杨东的私人财产情况。
一旁的江二编导见此,立马亲自盯着摄像机,这么重要的画面可不能错过。
“不算是富翁吧,就是早年炒股赚了一些钱,有个四五百万,去年地震的时候捐了二百万出去。”
“当然,这些钱都是来路正当的合理合法,不是贪污所得,我欢迎全国全社会的兄弟姐妹们监督我,哈哈。”
杨东开了个玩笑,就把财产来源给暴露出来了。
暴露出来也好,省的以后因为经济问题,出现什么误会,或者被政敌攻讦(iie二声)。
“杨书记毕竟是县纪委书记,肯定知道贪污的严重性,我相信杨书记不会贪污。”
“而且杨书记的头脑很灵活,听说您弟弟开了个公司?现在已经全国知名了。”
杨东既然有意在镜头面前进行财产公开,她自然也要配合杨东,问起了杨南的公司。
当然了,她也是真的好奇。
她越了解这个年轻的干部,越是好奇,感兴趣。
“你说的是家选外卖吧?是的,那是我弟弟杨南创办的公司,现在已经遍布东三省,甚至京城和津门市,以及华北地区已经有了家选外卖的足迹。”
“省委省政府在和中央有关部门争取牌照许可,以后就可以使用网络支付了,现在多数还是用官方的银联进行支付,不太方便。”
杨东特意解释一句,顺着央视镜头传播出去,这对于家选外卖来说,也是一个免费的打广告好机会。
杨东给家选外卖打广告,没有什么私心。
因为接下来家选外卖肯定要入场庆和县,帮着一起建设庆和县,为庆和县经济发展做努力。
家选外卖越成功,庆和县经济越发达。
杨东也没什么需要避讳避嫌的,他又不是县委书记,更不是县长。
既然不是县里的一二把手,那就没必要避嫌。
如果他主政的话,或许不能让家选外卖在当地发展。
但是主政不是他,他就不需要注意。
“原来家选外卖的杨总,是您亲弟弟,果然是虎父无犬子,上阵兄弟兵。”
晓燕很配合的装成恍然大悟的表情,实际上她早就知道了。
“过奖了,晓燕同志。”
杨东也很客气的笑着摆了摆手。
“可以了,江导。”
晓燕朝着江二示意。
江二立即挥手,摄像头不再进行录制。
因为天色彻底黑了,继续录制下去也不太方便。
现在的技术还没完全升级到无视夜晚的漆黑。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