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862节
杨东笑着开口,算是调侃这位老爷子。
因为郭文治也不是什么坏人,更没有什么私心,他只是单纯的希望庆和县发展越来越好而已。
至于为何要如此抗拒自己前往庆和县,或许也是因为郭文治举荐张大贵失败,有心理阴影。
所以他不想再来一个干部,来祸害庆和县。
“哈哈,你要是真能做县长,我现在就去省委书记办公室门口坐着,让他同意这个人事安排。”
“可惜我老喽,只剩下一点资历了,谁会听我的啊?”
“这个时代啊,已经不属于我们喽。”
郭文治说起这句话,眼中露出了深深的落寞。
有些时候他不想出门,因为看到现在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让他有一种迷茫感。
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的做法,更让他觉得陌生。
以前他们那个时期,哪个同志会去拿老百姓的东西?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那可是真真切切做到位的,谁要是敢动老百姓一针一线,那是要被关禁闭的。
可是现在这些干部怎么做的?也还是一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剩下的都拿走了。
“老爷子,我做庆和县的纪委书记,副县长,您还有什么疑问吗?”
“今天既然是市委给我们双方开的座谈会,那就要谈到底,谈的彻底,不要有什么顾虑,也不要有什么误会。”
“我想全身心的去庆和县工作,真真切切的把庆和县当成我的家乡一样治理,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我要彻底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纲领,以实际行动来奉献我所有的力量,只求庆和县老百姓过的好一些。”
“你们这些老同志也可以监督我,时时刻刻关注着我,看我是不是这么做的。”
“如果我背离了此时此刻说的话,你们这些老同志随时可以去市委,去省委举报我,反映我的问题。”
“但我也在这里跟你们夸个海口,或者说立个军令状,只要我在庆和县,庆和县的干部队伍一定要换一个精神面貌,那些贪污受贿之流,我是坚决要肃清整理的!”
“至于能不能发展经济,那就看具体分工了。”
杨东也不能说的太多,说太多也没意义,至少在他管理的纪委工作下面,他是可以决定怎么做的。
副县长这个职务是有了,但是具体职权工作还要听田启立的分配。
田启立才是庆和县人民政府县长,他才有权安排具体分工。
说白了副县长包括常务在内,都只是田启立的副手而已。
具体什么分工,人家定。
县纪委书记不一样,县纪委书记是上级党委赋予的职权,是杨东应有的权力。
“安泰,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郭文治自己是没有要问的了,他把目光放在马安泰身上。
马安泰早就没有要问的了,杨东已经解释清楚几百万的事情,他已经没什么疑问了。
“小孙啊,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郭文治也没忘记看向座椅后面的孙肖。
和他们两个老同志不一样,孙肖可是在职干部,是庆和县现在的体制干部。
可以说他来这里,很是意外,因为不出意外他这么做,绝对会得罪杨东。
“郭老,马老,我有问题。”
然而孙肖此刻脸色认真的点了点头,然后走上前去,来到杨东的面前。
杨东坐在椅子上,望着面前的孙肖,还是挺年轻的干部,四十来岁的样子。
“杨书记您好,我叫孙肖,是庆和县农业局副局长,农办副主任。”
杨东听着孙肖的自我介绍,眼中露出一丝诧异。
庆和县农业局的?那岂不是说孙肖是杨旭的副手之一?
可是自己虽然推荐了杨旭担任庆和县农业局的局长,但没有什么联系啊。
自己在这之前,跟庆和县唯一的联系就是帮助潘大江解决庆和县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啥都没有了。
所以这个农业局的副局长找上自己,还对自己有些意见,实在是匪夷所思。
“你好,孙肖同志,你有什么问题?”
杨东依旧脸上带着笑意的看向孙肖,问道。
孙肖面色认真的开口:“我听说之前您让庆和县各个干部把欠条都还了,是不是有这一回事?”
他这一问,杨东愣了一下。
第902章 庆和县干部们害怕了!
欠条?
杨东想起来了,之前跟潘大江去县委楼对面的饭馆吃饭,发现了庆和县的很多干部吃饭不给钱,写欠条赖账。
欠条越来越多,让一些开饭馆的老板苦不堪言,也通过一些渠道反映问题,但是最终石沉大海。
杨东和潘大江就商量着,让这些庆和县的干部把所有的欠账都给还上,不要吃着老百姓的,最后还在老百姓的头上拉屎。
只是这件事距今已经过去三四个月了,有什么好问的吗?
“是,有过这事,怎么?”
杨东不明所以,看向孙肖。
孙肖见杨东承认了之后,脸上露出了苦笑之色。
“杨书记,您可能不知道,那些欠条至今也没有还上。”
“被欠多年的饭馆,有一部分已经黄了,把店都给兑出去了。”
“只有一家饭馆的欠条已经解决了,就是县委楼对面的饭馆,听说是当初您和潘大江主任吃饭的地方。”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当时县委落实的最快,也是最快还上的。”
“至于其他的,都还是欠账状态。”
“昨天庆和县一百多名饭馆的老板,把县长的车给堵了,让县长还账,事情闹的很大。”
孙肖把事情描述了一遍,告诉杨东。
杨东听后却是皱起眉头,有些狐疑的看向孙肖:“我怎么听说,那些账都已经平了啊?”
潘大江结束巡视工作,返回省纪委的时候,还跟自己提过这件事。
毕竟是自己与他一起督办的案子。
“那也只是口头还上,但实际上都没还。”
孙肖继续开口,回答杨东问话。
杨东这就有些不理解了,吃饭给钱是天经地义,党员更应该以身作则,怎么现在还吃饭钱就这么难?
庆和县干部作风这样,如何让人民群众相信政府?营商环境什么时候才能改善?
“为什么不还?”
杨东紧皱眉头,有些生气。
这么点小事,到现在还落实不到位。
庆和县的工作效率,低的令人发指。
“因为欠债的干部,基本上都被巡视组给双规了,账也就成了死账,坏账。”
孙肖摇头苦笑,觉得有些荒唐。
但这却是事实。
“即便有一些没被双规的干部也欠账了,但是他们把账都推给那些被双规的领导身上了,饭馆老板要账,他们就说那些都是领导吃了,要钱去找领导要去,他们不管。”
“哎,可是那些领导都被双规带走了,饭馆老板还能找谁?只能自认倒霉。”
孙肖说的这些话,听起来就像是笑话一样,但笑话背后折射出来的却是一种说不出来的荒唐。
杨东眉头皱起问道:“干部被双规,家属总不能跑了吧?”
找不到欠账的干部,直接找家属要钱,不就行了吗?
“那些干部被双规之后,他们的亲属也没脸在县城待着了,都搬走了。”
“人去楼空啊。”
“即便有一些没搬走的,人家家里人也不承认这笔钱,无论怎么要,就是不给,泼妇骂街也好,撒泼打滚也好,总之就是不给。”
“那你是以什么身份,过来跟我说这件事的?这似乎不是农业局分管的范围吧?”
杨东诧异不解的看向这个孙肖,一个农业局的副局长,跟这些欠条八竿子打不着啊。
如果孙肖也是赖账的干部之一,那他更不可能来找自己,还不满意自己?
“我爸开了一个饭馆。”孙肖道出实情。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