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861节

其中辽国的耶律大公主的陵墓在这里,这位耶律大公主是耶律阿保机最疼爱的长女,死后葬在这里。

金朝的金兀术的运粮泡也在这里,金朝的春捺钵文化也发源于这里。

这么金光闪闪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地,如果不利用起来搞旅游业,岂不是浪费了?

到时候茅乡和崔老庄乡还可以来一场互动,再起一个响亮的口号,诸如茅乡山水冠天下,崔老庄历史闻中国这类的口号。

不管效果如何,先打出去,念叨多了,老百姓也就信了,慢慢的旅游消费也就有了。

最后就是庆和县的三四乡,这里没啥特色,也没什么文化底蕴,唯一有一点好处,那就是三四乡距离灵云市很近。

三四乡被白土镇和道老乡夹着,位于庆和县中南部,紧挨着灵云市的云北区。

所以杨东打算三四乡成为中转货物的重镇,庆和县种植的瓜果,大米,还有生产的工业产品,都要通过三四乡出县,进入灵云市。

再从灵云市销售外地。

而旅游大军未来如果来茅乡,崔老庄乡,也需要走三四乡。

杨东在计划书里面是这么想的,规划的,他想要一个国家政策,这几年国家开始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尤其是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

杨东打算让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穿过三四乡。

只需要穿过三四乡就可以,这样一来三四乡可能是最先富裕起来的。

因为要想富先修路,路好了,人流量就多了。

三四乡有了高速公路,有了高速铁路之后,无论是货物还是游客数量,都会蹿升到一定比例。

杨东再修建三条县路。

一条路从西北的庆和县城开始,途径毛屯乡,道老乡和黑水镇,直达三四乡。

另外一条从庆和县出来,途径东街镇,西门镇,寿开镇和白土镇直达三四乡。

最后一条从庆和县城出来直接穿过黑水镇,白土镇,茅乡,崔老庄乡,连接三四乡,与其他两条线路交汇。

这样就形成了中字格局的道路,囊括整个庆和县。

盘活所有乡镇的经济命脉,成为经济走廊,让庆和县的所有商品都能走出去,让全国的游客都能走进来。

这就是杨东构思了一晚上的全部设想。

不,准确来说是杨东两世为人,看到了后世经济发展趋势和思路之后,对庆和县发展的一次融合设想。

当然想法写在纸上很简单,似乎像是意淫一样的随时可以实现,但现实做起来一定很难很难。

首先就是肃清贪污腐败之流,改善营商环境,从而彻底扭转营商环境,之后治安要好,社会要稳定,老百姓要相信政府,这些都要花费时间。

这些还只是准备期间的工作,做好了这些准备之后,就要和省里和国家要政策,要铁路,要公路的资金。

俗称跑资金,这个过程一定会被耍的晕头转向,但是没办法,必须这么做。

想要让国家级高速公路和铁路穿过庆和县的三四乡,可不容易,必须得磨破了嘴皮子,还得打动市委,省委领导,之后争取和国家部委领导搭上关系。

国家铁路与公路政策要到了之后,剩下的就是钱的事了。

而钱是最大的事,但也是最小的事。

如果是个人的话,钱就是最大的事情。

如果是县出面,和银行贷款个几个亿十几个亿,都不是问题,主要是要有偿还能力。

资金,政策,环境,缺一不可。

这三者即便都有了,那也不过是地利人和,还要有天时。

天时也就是运气,那就要看庆和县有没有这个运气能够发展起来了。

庆和县如果经过自己这么多折腾规划,发展起来了,自己就可以腾云而起,成为有功之臣。

如果自己折腾完了,公路铁路都有了,县路也有了,贷款也拿了,旅游区也建了,结果无人问津。

那么自己就要承担全部罪责,就会出现在新闻频道,法制频道,反腐频道了。

好大喜功,劳民伤财,为了政绩不惜一切代价,这些帽子都会出现在自己的头上。

说白了一句话,成者王败者寇。

但是不赌不行,不赌没办法让庆和县富裕起来,发展起来。

如果只是做个流官,镀金官的话,杨东有一百种方式造一个虚假繁荣。

但是没必要,升官拍拍屁股走了之后被四十万庆和人民戳脊梁骨,是非杨东所愿。

郭文治,马安泰阅读完了最后一个字,很久都无法回过神来,余味悠长。

说白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啊,设想啊,报告啊,他们都看了不止几份,几十份了。

但是没有一份,有杨东这么全面的建设思想,以及实施细则。

杨东把庆和县的各乡镇分成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着力一个产业,三个部分就是三大产业。

要是庆和县真的能够按照杨东设想的做下去,发展下去,而且成功的话,那不可想象。

未来超越开阳县(市)是肯定的。

经济第一大县的称号,可能就要给庆和县了。

而且庆和县成为全市经济第一之后,至少市委常委兼县委书记是必然的,甚至市委副书记兼县委书记都有可能。

就看庆和县的发展达到什么程度了。

郭文治不是没见过疯狂的计划,但是类似杨东如此疯狂的真的第一次见。

满篇的文字计划,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赌。

总结两个字就是折腾。

总结一句话就是全心全意的折腾,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事情做成之前,杨东绝对会承担很多骂名,这里的骂名不仅仅有体制干部,还会有大量的老百姓和网友。

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只会觉得杨东是胡乱搞。

杨拆拆,杨大嘴,杨贷款,杨修路,这些外号肯定会层出不穷。

“看了你的这份计划书,我只想问你一句。”

郭文治缓和了很久,这位老爷子才平复心情,费力的抬起头看向杨东。

“您问。”杨东此刻倒是显得谦虚与客气,没刚才那么犀利。

“你咋不当县长那?”

老爷子问了出来。

第901章 折服老同志!

乍一听这话,好像是嘲讽杨东一样,可实际上郭文治是很认真且严肃的问。

他看了杨东对庆和县建设的构想之后,心里面已经无比的激动,但是一想到杨东即将去庆和县担任的职位职务,心里又有些遗憾。

因为杨东的职务是县纪委书记,最多兼一个副县长,而且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副县长,根本没机会管到经济发展。

管经济发展的只有两个县长,一个是正县长田启立,一个是常务副县长贾丰年。

尤其是常务副县长才是真正主抓经济的副县长,因为县长需要的是统筹所有工作,经济只是县长考核政绩的标准之一而已。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政府主官业绩考核只有三个大标准,一就是维稳,二才是经济,三是税收。

有人说经济包括税收,其实也并不准确。

税收多少是经济好坏的一种折射,但两个经济差不多的城市,税收未必一致。

这就靠当地政府,如何盘活经济建设大局的同时,还能够把税收搞好。

维稳不难理解,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稳定,给予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和谐的基础建设,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是政府的硬任务,硬核指标,最近几十年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主。

杨东一个普通的副县长,根本就无法管经济发展,最多也就分一个文教卫吧?

这还只是可能性,也许杨东会分管政法相关的工作,毕竟县纪委书记兼副县长,副县长分管政法,也算是合情合理。

如果是这样的话,杨东所有纸面上的设想和构思,都无法成为现实。

这就是郭文治问的那句,你咋不当县长那?

乍一听像是一种嘲讽,有一种嘲讽杨东多管闲事的自大。

实际上郭文治想要问的就是杨东为什么不做县长,意思是要是杨东成为县长,也许他所有的设想都会变为现实。

要真是有这么一天的话,他就算是死,也瞑目了。

他想要看到的就是家乡富裕,家乡的乡里乡亲能够逐渐富裕起来,有钱了,不再过穷日子。

苦,他们这一代的老革命受了,但如果让子孙后代继续受苦,那么他们所牺牲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吗?

他们的苦,就是为了让以后的国家不受欺负,不挨饿,不受冻。

像诗圣杜甫所说的那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郭老,我做个纪委书记你都反对我,来市委跟我谈话。”

“我要是做了庆和县的县长,您是不是打算去省委长坐不起啊?”

首节 上一节 861/18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